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8日,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在内阁会议上指责其前任季莫申科,在担任总理期间随意挥霍国家预算,给国家造成1000亿格里夫纳(约合125亿美元)巨额损失,为此要求追究她的法律责任。随后乌最高检察院也开始介入调查,以查清她的违法事实。甚至季莫申科橙色革命时最坚定支持的盟友、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也指责季莫申科滥用公款:“她像一位雪姑娘一样漫游全国。她拿5000万美元,一会儿赠送住宅,一会赠送汽车。”对于这一指责季莫申科党团坚决否认,认为这是现政府的一种政治迫害行为。
而在此前一天(27日),乌克兰议会以236票对214票,批准了关于将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境内驻扎期限延长25年至2042年的协议。在当天的议会讨论表决过程中,执政联盟和反对党一度僵持不下,两派议员发生激烈的冲突,扭打甚至出现投掷鸡蛋乃至烟幕弹的场面——乌克兰国会议长利特温在众多黑伞的掩护下,紧张地宣读表决结果。
但在此问题上,乌反对派却又出现了自2010年2月25日乌克兰新总统亚努科维奇宣誓就职后的“第一次大集结”,有着以前难得的一致立场和声音,统统把矛头指向亚努科维奇和地区党——强烈抗议和猛烈攻击总统亚努科维奇“践踏”宪法,扬言要弹劾亚努科维奇。季莫申科公开表示,如果未来她执政的话,她将宣布黑海舰队延期协议无效。亚努科维奇上任才刚刚两个月,乌议会就爆发大范围肢体冲突,这标志乌克兰政治新斗争开始?还是标示乌克兰新的动荡开始?
从“橙色革命”到“橙色噩梦”
乌克兰的内斗由来已久,其动荡还得先从其橙色革命说起。2004年11月22日,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领导这场革命的是反对库奇马的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尤先科和被称为“汽油女皇”的季莫申科。在抗议中,时年44岁的季莫申科穿着皮大衣,脑后盘着一根美丽的“麻花辫”,站在反对派领袖尤先科的右边。他们手挽着手,俨然一对完美的搭档。尤先科在基辅广场发表铿锵有力的激情演讲;季莫申科则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美女的优势,当成群的防暴警察前来阻止示威潮时,她带着迷人的微笑,在警察的钢盔上插上一朵红色康乃馨,最终以“温柔攻势”冲破了警方封锁线,并将大队的警察变为“橙色革命”的支持者或同情者。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评价说,“没有她的雄厚财力作后盾,尤先科的声音不可能这么响亮”。季莫申科很快有了“橙色公主”的美誉。两人携手出击,风光无限。
迫于“革命者”的压力,乌最高法院宣布在当年12月26日举行第三轮投票。这一次,尤先科毫无悬念地获胜,并于2005年1月宣誓就职。尤先科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而是投桃报李。上台后签署的第一条总统令,就是任命季莫申科为政府代总理。2005年2月4日,议会以375票赞成、零票反对通过了总统关于季莫申科出任总理的提名。季莫申科与尤先科这套“双驾马车”,开始了执政之路。
但他们的执政之旅注定充满坎坷。“新政府没有等来期待中的西方投资,却陷入与俄罗斯的激烈冲突。渐行渐远的乌俄关系导致双方经济摩擦加剧。短短几个月,乌克兰接连陷入汽油危机、食糖危机、粮食危机以及天然气危机。而且橙色阵营内部围绕着权力分配,政府内的高官互相揭露腐败行径,让外人看得瞠目结舌。七个月后,尤先科总统为了平息局面,在2005年9月以“缺乏团队精神、各权力机构内部冲突不断”为由,解散政府,解除了季莫申科总理职务。解职后,季莫申科不顾两人之前的多年合作,公开尤先科的丑闻,这又引来了更大的混乱。自此,乌克兰政局变数不断。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丘克对尤先科提出了尖锐批评:“尤先科政府的治国团队犹如一大群没有了母蜂的蜂群,它们只会制造噪音、制造混乱,却制造不出甜蜜。”
同属革命阵营尚且如此,对立阵营便有机可乘了。2006年春天的议会选举中,被橙色革命赶下台的亚努科维奇领导的乌克兰地区党,获得议会选举一举成为乌克兰议会第一大党。尤先科不得不提名亚努科维奇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不仅曾是势不两立的政治对手,更因为他们之间的政治理念存在很大分歧:尤先科主张乌克兰应该走融入西方的道路,尽快加入北约和欧盟;而亚努科维奇却认为多元化的平衡外交更符合乌克兰的利益,乌克兰应该与俄罗斯发展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同党都相互不能容忍,何况在你死我活的政治竞争对手之间!此后围绕议会、总理和总统如何分配权力,他们之间的矛盾最终激化并引发政治危机。为迫使总理亚努科维奇下台,2007年,尤先科曾四次签署总统令,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当年6月下旬,为了打击亚努科维奇,他宣布解除总检察长皮斯昆的职务,甚至调动特种部队,占领了总检察长办公楼。而亚努科维奇闻讯后,立即调来警察部队,发动猛烈反击,很快便“收复”了总检察长办公楼。尤先科本来准备效法叶利钦1993年10月处理类似危机时的做法——派坦克攻击议会大厦,最后尤先科妥协了,双方几轮谈判后,同意当年9月提前举行选举。
虽然地区党继续保持了在议会中第一大党的地位,但失去权力的季莫申科早在2006年3月议会选举前后又主动向尤先科示好,表示愿意重新担任总理。为达到目标,季莫申科不惜吸收此前的政敌,让他们加入自己政党之中。橙色阵营的内部联合,迫使亚努科维奇不得不卸去总理职务,再次成为最大的反对党领袖。季莫申科2007年12月26日以微弱优势再次当选为乌克兰总理。
可是好景不长,2008年8月初,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武装冲突后,尤先科就站了出来,把这场战争定性为“一个霸权大国对一个新兴民主小国的粗暴侵略”。随后,他又限制参与作战的俄黑海舰队进出港口,甚至还亲自跑到格鲁吉亚,声援格总统萨卡什维利,此后尤先科不断强调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紧迫性。而季莫申科则在此时,开始对乌克兰东部的俄语区示好,承诺在她的领导下乌克兰不会介入和其他国家的冲突。尤先科指责季莫申科想借俄格战争上“宽容”态度,来换取莫斯科2010年总统大选中的支持,其属下更提出要以叛国罪起诉季莫申科。而季莫申科反过来联合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弹劾尤先科!
就这样,曾被欧美国家树为“民主样板”的乌克兰在橙色革命随后的五年间,乌国先后爆发了总统解散政府、议会解散政府、总统解散议会等重大政治危机;三个月内选不出议长、四个月内组不成政府等政治丑闻,屡有发生;议会大厦里,各党派封锁讲台、抢占变电室、集体群殴、使用高音喇叭等闹剧,就像演电影……没过多久,乌克兰便成为欧美人眼中的“民主笑话”。
这样不断内讧的后果则是乌克兰经济每况愈下。2006年乌克兰的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到2008年就下降到2%左右。2009年GDP下滑达到创纪录的15%,经历了1994年以来该国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个原本工农业实力非常雄厚,又处于独特地缘位置、独联体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却成为独联体受损最为严重的国家。为避免国家金融体系崩溃,尤先科甚至不得不以苛刻条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举债,使乌从独联体金融信誉最高国家跌落为最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变成“橙色噩梦”!而付出最大代价的是这场革命的胜利者、总统尤先科,在今年1月17日乌克兰总统大选中只得到了5.4%的选票,首轮就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随后亚努科维奇获得35.32%的选票,与得票率24%的季莫申科2月7日进入第二轮角逐,但最终结果是,亚努科维奇以48.95%的得票率战胜获得45.47%选票的橙色革命的二号人物——季莫申科,当选乌克兰总统。败选后,季莫申科一直不予承认,企图重演橙色革命手法——斥责亚氏“严重舞弊”,甚至上诉到法院,但最终不得不撤诉。而亚努科维奇则早在第一轮投票结束后便对媒体放话,当上总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季莫申科赶下总理位置,并解散她的政府。
看似弱不禁风,却被西方媒体称为是“乌克兰政府中唯一的男人”、是“乌克兰最强悍的人” 的季莫申科,凭着一副铁腕强硬的执政脾性一直处在政治旋涡的中心,并在跌宕起伏的乌克兰政局呼风唤雨。但2010年注定是她命运转折之年。3月3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对尤利娅领导内阁的不信任案,尤利娅当天宣布离职。3月11日以242票的微弱多数批准该执政联盟以及地区党领导人之一阿扎罗夫出任政府总理。亚努科维奇选择自己的密友担任总理吉束了乌克兰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间的长期对立。而在此之前,乌克兰议会3月9日通过一个法律允许个人议员脱离他们的议会派系独立加入执政联盟。这样,包括十几个叛离季莫申科派系和尤先科派系的议员,执政联盟已控制着议会450个席位中的235席,这进一步巩固了新总统的权力。4月8日当天,乌克兰宪法法院裁定单个议员身份参加执政联盟合法。由此,乌克兰局势大有走向稳定之势,而似乎意味着乌克兰橙色革命的终结!
个人失败并不意味国家失败
尽管在橙色革命五年之后,尤先科和季莫申科两人双双输于这名“昔日败将”之手,但决不可轻言乌克兰橙色革命已失败。首先,橙色革命阵营的失败根源在于其内部的相互倾轧与分裂。季莫申科执政期间乌克兰经济下滑15%,而在第二轮投票中仅以3.48个百分点之差落败,只输了不到90万票。而尤先科在第一轮淘汰后,他没有呼吁支持者投票给昔日盟友季莫申科,当然也没有转而支持亚努科维奇。试想,如果尤先科支持季莫申科,她及橙色阵营的命运也许就会出现转折。
其二,尽管尤先科和季莫申科在先前从政包括经济管理方面均有不俗表现,但橙色阵营野心家太多,季莫申科等对权力无上渴望,其内耗结果是执政成绩太差。英国《独立报》就曾分析,亚努科维奇能东山再起原因,与其说是乌克兰民众认同他的政策,不如说是尤先科和季莫申科这对“橙色革命”盟友执政表现太差。
最后,亚努科维奇所代表的蓝色阵营从过去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我们通常认为颜色革命是大国插手或争夺的结果,实际内因才是最根本的。早在2004年乌克兰大选的前一年,已执政者10年、连任两届且丑闻不断、理应离任的库奇马总统却想通过修宪,能够连任或者延长任期。这就导致了反对派立即开展大规模抗议、示威、静坐活动情况,库奇马转而全力为总理亚努科维奇助选并在改组乌中央选举委员会上下足工夫,以求保障其接班人上台。早在几年前库奇马就开始栽培接班人亚氏,把他从地方调到中央,并委以总理重任。甚至在第一轮总统竞选前几天,库奇马还专门安排俄总统普京对基辅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并与亚努科维奇单独会谈,间接表示对亚努科维奇的支持,为他拉选票。试想,这种政治安排的结果会是什么?而当时80%的寡头将库奇马视为自己的代言人。而在颜色革命中因此输掉的亚努科维奇,并没有因此气馁,而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而最终如愿以偿地拿到“迟到了五年”的乌克兰总统权杖。
以务实、清廉、节俭开始
更为关键的,他执政后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务实。亚努科维奇一向被视为是亲俄派人物,但他3月1日首次出访的却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之后才于3月5日访问俄罗斯。亚努科维奇访问欧盟时保证,乌克兰将发展和欧盟的关系作为“首要的优先考虑”,并将注重“和欧盟的整合”,同时保持和北约的关系。他取消加入北约计划的同时,却明确表示不加入俄罗斯领导的关税同盟或国家联盟。他在延长俄罗斯黑海舰队驻留20年,同时他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率先响应奥巴马号召,同意在2012年前销毁其所有武器级浓缩铀储藏,送奥巴马一个见面大礼。此时的亚努科维奇内政外交均显得游刃有余!乌克兰对俄罗斯在黑海舰队驻扎期限问题上作出让步,俄罗斯则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优惠大约30%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乌克兰不仅获得巨额经济利益,而且它与俄罗斯这个强大邻居的关系也可以逐步走上正轨,俄乌不再斗“气”;而亚努科维奇对欧盟及美国的友好,这就意味着欧盟及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和贷款,将源源不断地流向乌克兰,对沉陷预算危机的乌克兰亦将是雪中送炭。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亚氏简短就职演讲中强调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反腐败,庆祝活动的总花费仅为25万美元,乌官方取消了游行或燃放烟花等庆祝活动以节省开支。在就职典礼和小型阅兵式后,亚努科维奇与尤先科在总统办公室进行了简单的“工作交接”。而刚刚宣誓就职亚努科维奇即将自己的薪水砍掉了一半,同时将总统办公厅的支出也削减了20%。这是那些通过政治安排、操控接班就能轻易接班的领导所无法想象的,总统从未如此接近或替乌克兰人民着想,而不再代表的是80%的寡头,这不能不说是其橙色革命的胜利或副产品!而更应该看到的是,先前橙色阵营所主张的消除腐败、融入欧洲,实现乌克兰经济繁荣等,正不折不扣地被其先前拉下马的蓝色阵营领导人所继承!这也不能不说是橙色革命“正打歪着”,不经意间所传承的颜色革命果实。
这样,我们再回头就能清楚乌国最近的闹剧的原因与动机。现政府调查季莫申科前政府挥霍预算,其实并非是要让季莫申科坐牢,主要目的是想破坏她的威信或迫使她离境,从而消除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对手。而季莫申科则正在利用反对黑海舰队延期协议的抗议活动,达到让乌民众认为到是乌政府对其进行政治迫害,并进而成为其国民眼中英雄的目的。
但总的看来,乌克兰人心思稳,加上亚努科维奇执政的成熟与橙色阵营的分裂,短期内看不到橙色阵营翻身的机会。而橙色阵营在议会的过激行为只会恶化自身形象,除非执政党出现重大失误或分歧,否则橙色阵营也难以挽救其暂时衰落的趋势,再次的橙色革命现阶段已不可能,但乌克兰在经历橙色革命阵痛、动荡后,其政治上的表现已日益在其成果及教训上获得根本性提升,并日趋走向成熟。
编辑:陈畅鸣[email protected]
而在此前一天(27日),乌克兰议会以236票对214票,批准了关于将俄罗斯黑海舰队在乌境内驻扎期限延长25年至2042年的协议。在当天的议会讨论表决过程中,执政联盟和反对党一度僵持不下,两派议员发生激烈的冲突,扭打甚至出现投掷鸡蛋乃至烟幕弹的场面——乌克兰国会议长利特温在众多黑伞的掩护下,紧张地宣读表决结果。
但在此问题上,乌反对派却又出现了自2010年2月25日乌克兰新总统亚努科维奇宣誓就职后的“第一次大集结”,有着以前难得的一致立场和声音,统统把矛头指向亚努科维奇和地区党——强烈抗议和猛烈攻击总统亚努科维奇“践踏”宪法,扬言要弹劾亚努科维奇。季莫申科公开表示,如果未来她执政的话,她将宣布黑海舰队延期协议无效。亚努科维奇上任才刚刚两个月,乌议会就爆发大范围肢体冲突,这标志乌克兰政治新斗争开始?还是标示乌克兰新的动荡开始?
从“橙色革命”到“橙色噩梦”
乌克兰的内斗由来已久,其动荡还得先从其橙色革命说起。2004年11月22日,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领导这场革命的是反对库奇马的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尤先科和被称为“汽油女皇”的季莫申科。在抗议中,时年44岁的季莫申科穿着皮大衣,脑后盘着一根美丽的“麻花辫”,站在反对派领袖尤先科的右边。他们手挽着手,俨然一对完美的搭档。尤先科在基辅广场发表铿锵有力的激情演讲;季莫申科则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美女的优势,当成群的防暴警察前来阻止示威潮时,她带着迷人的微笑,在警察的钢盔上插上一朵红色康乃馨,最终以“温柔攻势”冲破了警方封锁线,并将大队的警察变为“橙色革命”的支持者或同情者。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评价说,“没有她的雄厚财力作后盾,尤先科的声音不可能这么响亮”。季莫申科很快有了“橙色公主”的美誉。两人携手出击,风光无限。
迫于“革命者”的压力,乌最高法院宣布在当年12月26日举行第三轮投票。这一次,尤先科毫无悬念地获胜,并于2005年1月宣誓就职。尤先科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而是投桃报李。上台后签署的第一条总统令,就是任命季莫申科为政府代总理。2005年2月4日,议会以375票赞成、零票反对通过了总统关于季莫申科出任总理的提名。季莫申科与尤先科这套“双驾马车”,开始了执政之路。
但他们的执政之旅注定充满坎坷。“新政府没有等来期待中的西方投资,却陷入与俄罗斯的激烈冲突。渐行渐远的乌俄关系导致双方经济摩擦加剧。短短几个月,乌克兰接连陷入汽油危机、食糖危机、粮食危机以及天然气危机。而且橙色阵营内部围绕着权力分配,政府内的高官互相揭露腐败行径,让外人看得瞠目结舌。七个月后,尤先科总统为了平息局面,在2005年9月以“缺乏团队精神、各权力机构内部冲突不断”为由,解散政府,解除了季莫申科总理职务。解职后,季莫申科不顾两人之前的多年合作,公开尤先科的丑闻,这又引来了更大的混乱。自此,乌克兰政局变数不断。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丘克对尤先科提出了尖锐批评:“尤先科政府的治国团队犹如一大群没有了母蜂的蜂群,它们只会制造噪音、制造混乱,却制造不出甜蜜。”
同属革命阵营尚且如此,对立阵营便有机可乘了。2006年春天的议会选举中,被橙色革命赶下台的亚努科维奇领导的乌克兰地区党,获得议会选举一举成为乌克兰议会第一大党。尤先科不得不提名亚努科维奇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不仅曾是势不两立的政治对手,更因为他们之间的政治理念存在很大分歧:尤先科主张乌克兰应该走融入西方的道路,尽快加入北约和欧盟;而亚努科维奇却认为多元化的平衡外交更符合乌克兰的利益,乌克兰应该与俄罗斯发展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同党都相互不能容忍,何况在你死我活的政治竞争对手之间!此后围绕议会、总理和总统如何分配权力,他们之间的矛盾最终激化并引发政治危机。为迫使总理亚努科维奇下台,2007年,尤先科曾四次签署总统令,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当年6月下旬,为了打击亚努科维奇,他宣布解除总检察长皮斯昆的职务,甚至调动特种部队,占领了总检察长办公楼。而亚努科维奇闻讯后,立即调来警察部队,发动猛烈反击,很快便“收复”了总检察长办公楼。尤先科本来准备效法叶利钦1993年10月处理类似危机时的做法——派坦克攻击议会大厦,最后尤先科妥协了,双方几轮谈判后,同意当年9月提前举行选举。
虽然地区党继续保持了在议会中第一大党的地位,但失去权力的季莫申科早在2006年3月议会选举前后又主动向尤先科示好,表示愿意重新担任总理。为达到目标,季莫申科不惜吸收此前的政敌,让他们加入自己政党之中。橙色阵营的内部联合,迫使亚努科维奇不得不卸去总理职务,再次成为最大的反对党领袖。季莫申科2007年12月26日以微弱优势再次当选为乌克兰总理。
可是好景不长,2008年8月初,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武装冲突后,尤先科就站了出来,把这场战争定性为“一个霸权大国对一个新兴民主小国的粗暴侵略”。随后,他又限制参与作战的俄黑海舰队进出港口,甚至还亲自跑到格鲁吉亚,声援格总统萨卡什维利,此后尤先科不断强调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紧迫性。而季莫申科则在此时,开始对乌克兰东部的俄语区示好,承诺在她的领导下乌克兰不会介入和其他国家的冲突。尤先科指责季莫申科想借俄格战争上“宽容”态度,来换取莫斯科2010年总统大选中的支持,其属下更提出要以叛国罪起诉季莫申科。而季莫申科反过来联合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弹劾尤先科!
就这样,曾被欧美国家树为“民主样板”的乌克兰在橙色革命随后的五年间,乌国先后爆发了总统解散政府、议会解散政府、总统解散议会等重大政治危机;三个月内选不出议长、四个月内组不成政府等政治丑闻,屡有发生;议会大厦里,各党派封锁讲台、抢占变电室、集体群殴、使用高音喇叭等闹剧,就像演电影……没过多久,乌克兰便成为欧美人眼中的“民主笑话”。
这样不断内讧的后果则是乌克兰经济每况愈下。2006年乌克兰的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到2008年就下降到2%左右。2009年GDP下滑达到创纪录的15%,经历了1994年以来该国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个原本工农业实力非常雄厚,又处于独特地缘位置、独联体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却成为独联体受损最为严重的国家。为避免国家金融体系崩溃,尤先科甚至不得不以苛刻条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举债,使乌从独联体金融信誉最高国家跌落为最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变成“橙色噩梦”!而付出最大代价的是这场革命的胜利者、总统尤先科,在今年1月17日乌克兰总统大选中只得到了5.4%的选票,首轮就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随后亚努科维奇获得35.32%的选票,与得票率24%的季莫申科2月7日进入第二轮角逐,但最终结果是,亚努科维奇以48.95%的得票率战胜获得45.47%选票的橙色革命的二号人物——季莫申科,当选乌克兰总统。败选后,季莫申科一直不予承认,企图重演橙色革命手法——斥责亚氏“严重舞弊”,甚至上诉到法院,但最终不得不撤诉。而亚努科维奇则早在第一轮投票结束后便对媒体放话,当上总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季莫申科赶下总理位置,并解散她的政府。
看似弱不禁风,却被西方媒体称为是“乌克兰政府中唯一的男人”、是“乌克兰最强悍的人” 的季莫申科,凭着一副铁腕强硬的执政脾性一直处在政治旋涡的中心,并在跌宕起伏的乌克兰政局呼风唤雨。但2010年注定是她命运转折之年。3月3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对尤利娅领导内阁的不信任案,尤利娅当天宣布离职。3月11日以242票的微弱多数批准该执政联盟以及地区党领导人之一阿扎罗夫出任政府总理。亚努科维奇选择自己的密友担任总理吉束了乌克兰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间的长期对立。而在此之前,乌克兰议会3月9日通过一个法律允许个人议员脱离他们的议会派系独立加入执政联盟。这样,包括十几个叛离季莫申科派系和尤先科派系的议员,执政联盟已控制着议会450个席位中的235席,这进一步巩固了新总统的权力。4月8日当天,乌克兰宪法法院裁定单个议员身份参加执政联盟合法。由此,乌克兰局势大有走向稳定之势,而似乎意味着乌克兰橙色革命的终结!
个人失败并不意味国家失败
尽管在橙色革命五年之后,尤先科和季莫申科两人双双输于这名“昔日败将”之手,但决不可轻言乌克兰橙色革命已失败。首先,橙色革命阵营的失败根源在于其内部的相互倾轧与分裂。季莫申科执政期间乌克兰经济下滑15%,而在第二轮投票中仅以3.48个百分点之差落败,只输了不到90万票。而尤先科在第一轮淘汰后,他没有呼吁支持者投票给昔日盟友季莫申科,当然也没有转而支持亚努科维奇。试想,如果尤先科支持季莫申科,她及橙色阵营的命运也许就会出现转折。
其二,尽管尤先科和季莫申科在先前从政包括经济管理方面均有不俗表现,但橙色阵营野心家太多,季莫申科等对权力无上渴望,其内耗结果是执政成绩太差。英国《独立报》就曾分析,亚努科维奇能东山再起原因,与其说是乌克兰民众认同他的政策,不如说是尤先科和季莫申科这对“橙色革命”盟友执政表现太差。
最后,亚努科维奇所代表的蓝色阵营从过去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我们通常认为颜色革命是大国插手或争夺的结果,实际内因才是最根本的。早在2004年乌克兰大选的前一年,已执政者10年、连任两届且丑闻不断、理应离任的库奇马总统却想通过修宪,能够连任或者延长任期。这就导致了反对派立即开展大规模抗议、示威、静坐活动情况,库奇马转而全力为总理亚努科维奇助选并在改组乌中央选举委员会上下足工夫,以求保障其接班人上台。早在几年前库奇马就开始栽培接班人亚氏,把他从地方调到中央,并委以总理重任。甚至在第一轮总统竞选前几天,库奇马还专门安排俄总统普京对基辅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并与亚努科维奇单独会谈,间接表示对亚努科维奇的支持,为他拉选票。试想,这种政治安排的结果会是什么?而当时80%的寡头将库奇马视为自己的代言人。而在颜色革命中因此输掉的亚努科维奇,并没有因此气馁,而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而最终如愿以偿地拿到“迟到了五年”的乌克兰总统权杖。
以务实、清廉、节俭开始
更为关键的,他执政后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务实。亚努科维奇一向被视为是亲俄派人物,但他3月1日首次出访的却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之后才于3月5日访问俄罗斯。亚努科维奇访问欧盟时保证,乌克兰将发展和欧盟的关系作为“首要的优先考虑”,并将注重“和欧盟的整合”,同时保持和北约的关系。他取消加入北约计划的同时,却明确表示不加入俄罗斯领导的关税同盟或国家联盟。他在延长俄罗斯黑海舰队驻留20年,同时他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率先响应奥巴马号召,同意在2012年前销毁其所有武器级浓缩铀储藏,送奥巴马一个见面大礼。此时的亚努科维奇内政外交均显得游刃有余!乌克兰对俄罗斯在黑海舰队驻扎期限问题上作出让步,俄罗斯则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优惠大约30%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乌克兰不仅获得巨额经济利益,而且它与俄罗斯这个强大邻居的关系也可以逐步走上正轨,俄乌不再斗“气”;而亚努科维奇对欧盟及美国的友好,这就意味着欧盟及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和贷款,将源源不断地流向乌克兰,对沉陷预算危机的乌克兰亦将是雪中送炭。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亚氏简短就职演讲中强调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反腐败,庆祝活动的总花费仅为25万美元,乌官方取消了游行或燃放烟花等庆祝活动以节省开支。在就职典礼和小型阅兵式后,亚努科维奇与尤先科在总统办公室进行了简单的“工作交接”。而刚刚宣誓就职亚努科维奇即将自己的薪水砍掉了一半,同时将总统办公厅的支出也削减了20%。这是那些通过政治安排、操控接班就能轻易接班的领导所无法想象的,总统从未如此接近或替乌克兰人民着想,而不再代表的是80%的寡头,这不能不说是其橙色革命的胜利或副产品!而更应该看到的是,先前橙色阵营所主张的消除腐败、融入欧洲,实现乌克兰经济繁荣等,正不折不扣地被其先前拉下马的蓝色阵营领导人所继承!这也不能不说是橙色革命“正打歪着”,不经意间所传承的颜色革命果实。
这样,我们再回头就能清楚乌国最近的闹剧的原因与动机。现政府调查季莫申科前政府挥霍预算,其实并非是要让季莫申科坐牢,主要目的是想破坏她的威信或迫使她离境,从而消除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对手。而季莫申科则正在利用反对黑海舰队延期协议的抗议活动,达到让乌民众认为到是乌政府对其进行政治迫害,并进而成为其国民眼中英雄的目的。
但总的看来,乌克兰人心思稳,加上亚努科维奇执政的成熟与橙色阵营的分裂,短期内看不到橙色阵营翻身的机会。而橙色阵营在议会的过激行为只会恶化自身形象,除非执政党出现重大失误或分歧,否则橙色阵营也难以挽救其暂时衰落的趋势,再次的橙色革命现阶段已不可能,但乌克兰在经历橙色革命阵痛、动荡后,其政治上的表现已日益在其成果及教训上获得根本性提升,并日趋走向成熟。
编辑:陈畅鸣[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