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理癖汤配合散结膏外敷辅助按摩对乳腺增生病治疗的疗效。方法:讲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对照组给予自拟的理癖汤配合散结膏外敷辅助按摩:对照组给予乳癖消和他莫夕芬口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90%,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理癖汤内服外敷散结膏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药内服外敷
  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无所不在,竞争在所难免,人们的精神压力日趋增大,加之女性在社会的多元化角色,压力尤为突出,因此女性疾病逐年递增,例如,乳腺疾病的发生也不例外,在大城市育龄期妇女中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群都有此病,表现为乳腺疼痛,伴有乳房肿块、情绪急躁,甚至伴有其他疾病,与月经周期与情绪变化密切现相关,尤其高发在二十到四十五的年龄段,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健康。乳腺病其实质在于女性下丘脑-垂体-乳腺性腺轴的失衡,雌激素单纯占优势,而引发的乳腺的的过度增生。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1]包括乳腺单纯性增生和囊性增生病两大类。本人自拟理癖汤配合散结膏外敷辅助按摩,治疗乳腺病疗效确切,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来自于本人2011-2013就诊门诊患者六十例,年龄在二十到四十五岁间,发病时间三个月以上占百分之八十,单纯性增生的大约二十三例,伴有月经不调的 有二十一例,伴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有十六例,排除乳腺癌,乳腺导管瘤以及乳腺纤维瘤等。其中分证型冲任失调20例,肝气郁结24例,痰淤互结16例。以本院乳腺彩超,钼靶x线检查确诊乳腺囊性增生或单纯性增生。
  诊断标准:参照2002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准制定:1)症状:乳房不同程度的 胀痛,刺痛,隐痛,连续三个月或者间断三到六个月不缓解,与月经及情绪有关。(2)体征:乳房一侧或者双侧 可扪及与周围组织界限清,与皮肤不粘连,个别伴乳房瘙痒。(3)排除标准:男性乳房发育,初潮前乳房发育及其恶性肿瘤;(4)配合辅助检查诊断。
  2 诊疗方法
  2.1中药组:全部病例在非月经期采用口服药物,经期停药,外敷贯穿全周期。外用药物用凡士林调治赋形。药物组成有:苏子20克,路路通20克,当归20克,土鳖虫20克,芥子10克,冰片10克等比研末制膏。外敷时,给予热敷乳房患部,外用粘贴巾固定,以包块为界限,推开完全覆盖包块,每次4-6小时,因芥子反应有瘙痒发热即取。经前一周辅以按摩,以檀中,乳根穴为主,沿乳房顺时针方向,食、中指指腹按摩,如属痰淤互结,加丰隆远端取穴;如属冲任失调,加三阴交远端取穴,连按三个疗程。非经期以理癖汤为主,药方如下:枣皮12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山药12克,茯苓15克,鸡内金20克,鹿角霜12克,枳壳12克,柴胡12克,甘草5克,川楝子10克,海藻30克。如包块较硬明显加浙贝,王不留行软坚散结;伴有月经不调,量少,可加丹参、赤芍活血通经调冲任;伴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可加炮山甲,土鳖虫祛淤散结。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发物,激素类食物和补品,辛辣,刺激食物。另注意情绪条畅,可常练习六字决之“嘘”以泄肝经郁热。
  2.2对照组:乳癖消片口服,每次三片,每日三次,经期停药,连续三个月,乳癖消片(辽宁好护士生产)0.32/片。他莫昔芬10mg,每日二次,一次一片,经期停药,连续三个月。他莫昔芬(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
  3.结果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治愈:乳房肿块和疼痛消失,乳腺彩超有显示,未见包块。好转:乳房包块缩小,疼痛消失。无效:乳房疼痛和包块无变化。治疗结果:中药组60例患者,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愈34 例,好转 20 例,无效 6 例。对照组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愈25例,好转15例,无效20例。
  两组疗效比较(n)
  4、临床病例
  李某,32岁,公务员,2012年5月就诊,自感双侧乳房经前疼痛5月余,扪及包块2月,月经后仍不消退。自述2年前有乳腺包块,彩超显示为双乳囊肿,门诊检查行双乳囊肿摘除术。1年前又扪及包块,伴有经前期疼痛,自服乳癖消3月,疼痛不明显。5月前月经量少,经前烦躁易怒,乳房疼痛甚,可扪及包块,怕再受手术之苦,到中医处治疗,门诊做彩超显示: 左乳外上象限区可见2.18*1.2结节,右乳外上象限区可见1.8*1.2,2.4*1.3结节,结论:双乳多发性囊肿。症见:病人烦躁易怒,胸肋不舒,胀满不适,乳头偶尔发痒,颜面两颧有暗褐色斑,自感一阵阵发热 ,下午夜间明显,夜间难以入睡。诉子宫有1CM左右小肌瘤,近几月月经偏少,经行不畅,有堵塞感,有血块。查体:l两侧乳房外上象限扪及约1CM-2CM左右包块,触痛明显,扪之界限清楚,包块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彩超示双乳多发性囊肿。中医辨证为之乳癖(肝气郁结),给予方剂:山茱萸12克 白芍12克 熟地12克 山药12克 茯苓15克 鸡内金20克 鹿角霜12克 枳壳12克 柴胡12克王不留行30克 海藻30克 降香12克,当归12克此时值经前,调之以酒外敷散结膏,一天一次,一次五小时,口服中药理气消癖,舒肝解郁,月经期停药,经后育阴为主,原方去鹿角霜,加甲珠粉,或加入女贞子,玄参等滋阴血之品,如此用药三个月做一个疗程,患者自感未扪及包块,经前后未再感疼痛。一疗程完后月经后一周来做彩超,示双乳腺及其淋巴区无异常。
  5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病是因为女性体内的雌孕激素分泌失调,失去孕酮对雌激素的影响,乳腺过度增生,复旧不全,包括了不同程度的增生。乳腺病归属于祖国医学中的“乳癖”范畴,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乳络相关于肝胃两经,冲任主气血之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乳房疾病和冲任相关,发病原因归为肝气郁结,痰淤互结,冲任失调三型常见,在于气血津液敷布不利,而致乳络不畅失养,肝脉不通而致乳癖,另经前冲脉气难畅,乳络壅滞,痛甚,经后冲脉气下,乳络相对畅通,痛减。《圣济总录》有云:“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降理,冲任不和……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外科医案汇编》又云:“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病在肾。”[2]乳腺增生病在气郁质最多见。治疗上当标本兼顾,调冲任,理肝气,和气血为主,自拟散结膏以温养气血为主,口服药物在月经期吃,尤其重视经前,以滋补阴条冲任为主,也不能过于寒凉。自拟方中以六味地黄丸为引,三补三泄在于肝肾同调。柴胡,枳壳一升一降顺气调气为用,川楝子清泄肝热消郁火,郁金辅之一消郁之阴霾,鸡内金即有散结之效,又有旺足阳明胃经之意,加之鹿角霜阳中求阴,主要共用清肝消癖降郁火。海藻性苦寒,清热散结,其中所含碘可调节内分泌,宣泄肝之郁火同时,又能改善黄体功能,增加其分泌孕酮,抑制乳腺过度增生。此方剂服用同时,患者自感食欲较佳,这是阳明胃经畅,气血津液敷布通利的表现,也是病情向愈的表现。同时加按摩之乳根穴,属于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经,在乳房根部,其穴意在于消郁结,宽胸开膈,加之远端的丰隆,主要加强消痰湿通经络之效,用于痰淤型效佳。远端加三阴交,肝脾肾三脏交汇之穴,三脏共调,滋肾水,济肝阴,以免子病及母。总体配穴在于促进乳腺淋巴循环,改善血液循环。 配伍局部阿是的外敷,更加强了疗效。外敷药物主要以活血软坚散结,对于痰淤互结之久病效佳,加入冰片,更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本文50例患者内服外敷用药,整体上调节患者内分泌,多种治疗手段的干预,用中医整体观对本病辩证论治,更好的标本兼顾,体现了中医对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强修,吴灵潼,马宏岩,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60-64
  [2]侍晓辰,周仕萍,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1,52(12:1029-10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牵引+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独活寄生汤+电针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2)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孟鲁司特与硫酸镁联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孟鲁司特联合硫酸镁治疗),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孟鲁司特联合硫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MS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下段结石在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高度怀疑输尿管下段结石,而X线(KUB)片,经腹部B超等传统常规检查为阴性或者可疑结石的患者行螺旋CT的检查,对获得图像再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分析。结果:50例均获得清晰图像,其中结石在右侧32例,左侧18例,双侧2例。螺旋CT图像显示出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确诊率为100%,结
期刊
摘要:目的: 从人血清提取 ESAT6、CFP10-ESAT6、ESAT6-PPE68为包被进行抗原检测,探讨结核病诊断新方法。方法: 利用本室构建并纯化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蛋白 ESAT6、CFP10-ESAT6、ESAT6-PPE68,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 并与 PPD-ELISA 同时检测 220 例结核病人血清、30 例非结核呼吸疾病病人血清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近2年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00例,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比(1)两组治疗疗程结束时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白细胞、降钙素原水平。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0%)、(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 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7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临床液体复苏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HGB、HCT、PT、APTT)、输液量、出血量及并发症、死亡人数、血气剩余碱、治疗前后血压、复苏效果。结果: 观察组输液量、出血量分别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对比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后脑转移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晚期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经典化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为82.5%与55.0%, (P<0.05)。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82例喘息性疾病(包括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n=42例)静滴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分2次应用,对照组(n=40例)静滴地塞米松0.25-0.5mg/kg、次,1次/12小时,静脉连用3-5天,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喘息、喘憋缓解时间、肺部罗音消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当归饮子加减方法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3例,在对照组中,男性予以甲基睾丸素进行治疗,女性予以乙烯雌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当归饮子加减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经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与观察组(23),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扁桃体剥离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刀,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假膜脱落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