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使用教材教”,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教材”,新课程改革对教材的使用理念为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认真研究、吃透教材,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本文以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这一册为例,结合具体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展开,从教材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方法两个方面浅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材 学生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人文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教育部颁布的2014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教材标准设计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1] 。
一、使用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之所以不能够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的教师把以活动为主的丰富的教材内容上成了以理论讲解为主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道理灌输课,所以才引起了学生的强烈排斥,导致每当提起政治课的时候,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道理说教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依据此点,教师在使用教材、分析教材时应联系实际生活,政治课是一门与时事政治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所以理论联系实际并不困难。例如,在第一课第二框题“少年有梦”这一节内容中,在教材第十页的相关链接中呈现了中国梦的解释,教师完全可以以“中国梦,少年梦”为主题开展本节内容的学习活动。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大的梦想出发,一步步细小到少年小小的梦想,让同学们从自身的每个大梦想出发谈一谈首先需要实现的小梦想有哪些,要付出的努力有哪些,这样一来,既融入了实现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又联系到了个人的实际生活,使同学们更透彻地理解梦想,理解少年梦,实现少年梦。
(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个性鲜明、生动活泼、兴趣广泛,对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老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成长,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就可以从很多方面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和教材相融合,使教材充满趣味、富有乐趣,让学生乐学、爱学[2]。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基于此,老师要把教材和学生的兴趣相融合,深化思想认识。例如,在学习第五课第二框题“网上交友新时空”时就可以从学生自己的上网经历出发,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不会上网聊天交朋友的,所以从他们自身的经历出发去引导很有必要,可以借助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从别人的身上间接地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在网络交友的过程中注意安全。网络是他们感兴趣的点,但是如果只是以理论说教的方式去教育引导,不但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很有可能会促使他们走向相反的极端。
二、正确使用教材的具体措施
(一)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对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要死板地迎合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工具,灵活地使用工具更能体现出工具的价值,更能提高办事的效率。但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定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学生单独“创造”,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3]。例如在学习第七课第二框题“爱在家人间”这一节内容时,在第一部分的探究与分享这个活动中,就可以让同学们讨论出爱的碰撞有哪些以及原因是什么,这样一来就可以和第二部分“爱的碰撞”的内容相衔接了,之后再继续第一部分“体味亲情”的后半部分内容,既合理地安排了教学活动,且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样使用教材才不会显得为了教材而用教材,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用教材。
(二)学会给教材“减负”
教材是静态的文本,但教材中包含的多元化的教学空间是活的,就要求教师仔细去钻研、分析教材才可能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给教材“减负”就是要教师学会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取舍,必要的时候增加和减少一些内容也是可取的,只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采取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4]。继续以“爱在家人间”这一框题内容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为例,题目要求是“找一位你认为重要的家人,尝试和他一起完成任务”。题目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但是我们的课堂目前还很少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但是如果把这个活动放在课后则不会起到衔接理论知识的作用,也无法活跃课堂的气氛,我们比较可取的做法就是让同学们回忆平时在家中与家人发生的碰撞,以及发生碰撞的原因,虽无法扮演真实情景却可以回忆真实情景,或者是让学生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情景等。总之,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灵活使用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结 语】
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也是可以战胜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在学习创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分析教材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李善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坚持的“四项原则”
【3】吴佐纪.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J】.考试周刊,2014(10)
【4】张一萍.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品德教材【J】.都市家教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使用教材教”,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教材”,新课程改革对教材的使用理念为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认真研究、吃透教材,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本文以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这一册为例,结合具体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展开,从教材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方法两个方面浅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材 学生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人文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教育部颁布的2014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教材标准设计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1] 。
一、使用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之所以不能够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的教师把以活动为主的丰富的教材内容上成了以理论讲解为主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道理灌输课,所以才引起了学生的强烈排斥,导致每当提起政治课的时候,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道理说教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依据此点,教师在使用教材、分析教材时应联系实际生活,政治课是一门与时事政治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所以理论联系实际并不困难。例如,在第一课第二框题“少年有梦”这一节内容中,在教材第十页的相关链接中呈现了中国梦的解释,教师完全可以以“中国梦,少年梦”为主题开展本节内容的学习活动。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大的梦想出发,一步步细小到少年小小的梦想,让同学们从自身的每个大梦想出发谈一谈首先需要实现的小梦想有哪些,要付出的努力有哪些,这样一来,既融入了实现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又联系到了个人的实际生活,使同学们更透彻地理解梦想,理解少年梦,实现少年梦。
(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个性鲜明、生动活泼、兴趣广泛,对现实中的一切事物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老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成长,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就可以从很多方面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和教材相融合,使教材充满趣味、富有乐趣,让学生乐学、爱学[2]。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基于此,老师要把教材和学生的兴趣相融合,深化思想认识。例如,在学习第五课第二框题“网上交友新时空”时就可以从学生自己的上网经历出发,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不会上网聊天交朋友的,所以从他们自身的经历出发去引导很有必要,可以借助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从别人的身上间接地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在网络交友的过程中注意安全。网络是他们感兴趣的点,但是如果只是以理论说教的方式去教育引导,不但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很有可能会促使他们走向相反的极端。
二、正确使用教材的具体措施
(一)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对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要死板地迎合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工具,灵活地使用工具更能体现出工具的价值,更能提高办事的效率。但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定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学生单独“创造”,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3]。例如在学习第七课第二框题“爱在家人间”这一节内容时,在第一部分的探究与分享这个活动中,就可以让同学们讨论出爱的碰撞有哪些以及原因是什么,这样一来就可以和第二部分“爱的碰撞”的内容相衔接了,之后再继续第一部分“体味亲情”的后半部分内容,既合理地安排了教学活动,且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样使用教材才不会显得为了教材而用教材,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用教材。
(二)学会给教材“减负”
教材是静态的文本,但教材中包含的多元化的教学空间是活的,就要求教师仔细去钻研、分析教材才可能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给教材“减负”就是要教师学会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取舍,必要的时候增加和减少一些内容也是可取的,只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采取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4]。继续以“爱在家人间”这一框题内容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为例,题目要求是“找一位你认为重要的家人,尝试和他一起完成任务”。题目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但是我们的课堂目前还很少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但是如果把这个活动放在课后则不会起到衔接理论知识的作用,也无法活跃课堂的气氛,我们比较可取的做法就是让同学们回忆平时在家中与家人发生的碰撞,以及发生碰撞的原因,虽无法扮演真实情景却可以回忆真实情景,或者是让学生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情景等。总之,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灵活使用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结 语】
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也是可以战胜的。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在学习创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分析教材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李善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坚持的“四项原则”
【3】吴佐纪.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J】.考试周刊,2014(10)
【4】张一萍.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品德教材【J】.都市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