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千百年来,古诗文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然而,由于古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距离,学生们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内涵。因此,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感其情,晓其意,体其境,悟其旨,才能真正领悟古诗文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转换语言描绘图景展开联想吟咏歌唱故事增趣名联渲染积极理解
在目前的中学古诗文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思想: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简单地认为,教好古诗文,就是“讲透”古诗文中的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古诗文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古诗文的教学目标。这种“以言代文”“以讲代学”的教法,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教学误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把握诗文所描绘的鲜明、独特、感人的形象,进而不能领悟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共勉。
一、 转换语言,深入浅出
我们应把书面语言变成生活语言,把作品中很难懂的字眼换成相对应的风趣明白口语,以充分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
如讲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我就紧抓住作者杜甫在国破家亡时局中凄楚的处境、悲凉的心境以及面对“群童抱茅”时无可奈何的感情,这样译道:“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孩子啊,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当我的面作起‘贼’来了,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了,我左喊右喊,喊得唇干舌燥也没有用,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了。”这种完全进入人物内心深处的讲述和那种从生活中提炼出的精美、抒情、押韵的口语,就能把学生吸引住。
二、 描绘图景,生动再现
有些诗歌作品,既是诗,也是画,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把作品中的绝妙图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甚至能把作品中的各个画面勾勒出来,联系成一个整体,那么,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文中绝妙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在年代久远的驿道上缓慢前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着即将归巢的乌鸦在树上盘旋,他走过流水潺潺的小桥,来到了桥畔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傍晚的太阳就要向西坠落了,自己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这种生动精练的语言,一下子就把文中绝妙图景再现了出来,如若勾勒下来,不失为一幅绝妙的“秋郊夕照图”,学生的脑海中从此有了鲜明可感的景象,背起诗来也就迅速多了,而且也不容易遗忘。
三、 展开联想,深入理解
自然界中的景物,有些早已成为人格的象征,如“松”“梅”“竹”“菊”等,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有些景物在我们民俗观念中早已成为某种意义的象征,如“南山”“龟兽”等是长寿的象征。有些诗歌将自然景物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对于这些作品,我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联想,来深刻理解作品的意境美和丰富内涵。
如欣赏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按传统方法分析了“见”字的意蕴,而且还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思想品格、生活经历等进行相关联想:古人采摘菊花不是单纯地为了欣赏,有时还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即将菊入酒以求延年益寿,而远处的南山,在古代民俗观念中,也常常是长寿的象征,在诗人视线由近处的菊花无意间推向远处的南山时,竟使两个间隔着巨大空间的景物,在“延年益寿”这个意义上不期而遇了,而这与诗人返朴守拙以尽天年的内心意向也是不谋而合的;同时,菊花还是品格高洁的象征,我们看到诗人采摘的菊花,自然就会联想到诗人那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凌霜傲骨,联想到诗人宁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也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四、 吟咏歌唱,长留心间
在古代,诗与歌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各类艺术中,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她们是孪生姐妹:在音乐中,我们会感受到诗的因素;在诗歌中,我们会体验到音乐的特质。正像音乐必须通过演奏、歌唱来表现一样,诗歌在吟唱、朗诵中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其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也尝试着开展了唱诗活动,即对新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赏析,在充分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把诗词转换成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
在新教材中,有不少古诗文已经被著名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如苏轼的《念奴娇·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这些可以直接拿来教唱;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直接套在相应的古诗词上,如将《迢迢牵牛星》套上《彩云归》的曲子,意境和风格都十分协调。本来一些难记的古诗词,经过这样的传唱,学生们便牢记心间,经久不忘。
五、 故事增趣,加深学习
在讲述古诗文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以事明理,穿插有关的逸闻趣事或典故来吸引学生,加深他们对作品的学习。
如讲《雁门太守行》时,介绍唐人张固《幽闲鼓吹》证载的一则趣闻:元和二年(807)秋天,著名文学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李贺带着诗歌求见韩愈。愈“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这首诗头两句就打动了韩愈,难怪后人把它视为李贺的代表作。这则趣闻加深了学生对这首诗地位的认识。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学生可能不理解,不妨介绍其典故: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这样的介绍增进了学生读这首诗的兴趣,他们读起诗来也更加投入了。
六、 名联渲染,加强认识
对于一些名篇的讲述,我们可以引用一些描摹传神、议论精辟的短诗或对联,便于深刻的说明事理或渲染气氛。
如讲诸葛亮的《出师表》,开始就可以板书一些赞美和叹惋诸葛亮的名诗名联,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通过这些,教师大谈此表对后世的影响,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种以名诗、名联比衬渲染的方法,能增进讲授的魅力,加强学生的理解力。
七、 调动学生,积极理解
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若教师自己不停地讲,不给他们发言、插话的机会,他们就会兴致减少,积极性受到压抑。因此,教师讲时还得适当地提问,或有意不把话讲完让他们接续。
如串讲《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院子里怎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学生起初也很纳闷,再往下读,顿时茅塞顿开,因而兴致勃勃地回答:“不是藻、荇,而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课堂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
诗文欣赏千古事,得失成败寸心知。以上浅述仅是冰山一角,触及皮毛,但或许能引导学生感其情,晓其意,体其境,悟其旨,从而真正领略古诗文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转换语言描绘图景展开联想吟咏歌唱故事增趣名联渲染积极理解
在目前的中学古诗文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思想: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简单地认为,教好古诗文,就是“讲透”古诗文中的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古诗文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古诗文的教学目标。这种“以言代文”“以讲代学”的教法,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教学误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把握诗文所描绘的鲜明、独特、感人的形象,进而不能领悟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共勉。
一、 转换语言,深入浅出
我们应把书面语言变成生活语言,把作品中很难懂的字眼换成相对应的风趣明白口语,以充分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
如讲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我就紧抓住作者杜甫在国破家亡时局中凄楚的处境、悲凉的心境以及面对“群童抱茅”时无可奈何的感情,这样译道:“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孩子啊,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当我的面作起‘贼’来了,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了,我左喊右喊,喊得唇干舌燥也没有用,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了。”这种完全进入人物内心深处的讲述和那种从生活中提炼出的精美、抒情、押韵的口语,就能把学生吸引住。
二、 描绘图景,生动再现
有些诗歌作品,既是诗,也是画,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把作品中的绝妙图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甚至能把作品中的各个画面勾勒出来,联系成一个整体,那么,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文中绝妙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在年代久远的驿道上缓慢前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着即将归巢的乌鸦在树上盘旋,他走过流水潺潺的小桥,来到了桥畔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傍晚的太阳就要向西坠落了,自己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这种生动精练的语言,一下子就把文中绝妙图景再现了出来,如若勾勒下来,不失为一幅绝妙的“秋郊夕照图”,学生的脑海中从此有了鲜明可感的景象,背起诗来也就迅速多了,而且也不容易遗忘。
三、 展开联想,深入理解
自然界中的景物,有些早已成为人格的象征,如“松”“梅”“竹”“菊”等,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有些景物在我们民俗观念中早已成为某种意义的象征,如“南山”“龟兽”等是长寿的象征。有些诗歌将自然景物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对于这些作品,我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联想,来深刻理解作品的意境美和丰富内涵。
如欣赏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按传统方法分析了“见”字的意蕴,而且还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思想品格、生活经历等进行相关联想:古人采摘菊花不是单纯地为了欣赏,有时还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即将菊入酒以求延年益寿,而远处的南山,在古代民俗观念中,也常常是长寿的象征,在诗人视线由近处的菊花无意间推向远处的南山时,竟使两个间隔着巨大空间的景物,在“延年益寿”这个意义上不期而遇了,而这与诗人返朴守拙以尽天年的内心意向也是不谋而合的;同时,菊花还是品格高洁的象征,我们看到诗人采摘的菊花,自然就会联想到诗人那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凌霜傲骨,联想到诗人宁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也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四、 吟咏歌唱,长留心间
在古代,诗与歌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各类艺术中,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她们是孪生姐妹:在音乐中,我们会感受到诗的因素;在诗歌中,我们会体验到音乐的特质。正像音乐必须通过演奏、歌唱来表现一样,诗歌在吟唱、朗诵中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其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也尝试着开展了唱诗活动,即对新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赏析,在充分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把诗词转换成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
在新教材中,有不少古诗文已经被著名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如苏轼的《念奴娇·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这些可以直接拿来教唱;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直接套在相应的古诗词上,如将《迢迢牵牛星》套上《彩云归》的曲子,意境和风格都十分协调。本来一些难记的古诗词,经过这样的传唱,学生们便牢记心间,经久不忘。
五、 故事增趣,加深学习
在讲述古诗文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以事明理,穿插有关的逸闻趣事或典故来吸引学生,加深他们对作品的学习。
如讲《雁门太守行》时,介绍唐人张固《幽闲鼓吹》证载的一则趣闻:元和二年(807)秋天,著名文学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李贺带着诗歌求见韩愈。愈“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这首诗头两句就打动了韩愈,难怪后人把它视为李贺的代表作。这则趣闻加深了学生对这首诗地位的认识。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学生可能不理解,不妨介绍其典故: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这样的介绍增进了学生读这首诗的兴趣,他们读起诗来也更加投入了。
六、 名联渲染,加强认识
对于一些名篇的讲述,我们可以引用一些描摹传神、议论精辟的短诗或对联,便于深刻的说明事理或渲染气氛。
如讲诸葛亮的《出师表》,开始就可以板书一些赞美和叹惋诸葛亮的名诗名联,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通过这些,教师大谈此表对后世的影响,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种以名诗、名联比衬渲染的方法,能增进讲授的魅力,加强学生的理解力。
七、 调动学生,积极理解
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若教师自己不停地讲,不给他们发言、插话的机会,他们就会兴致减少,积极性受到压抑。因此,教师讲时还得适当地提问,或有意不把话讲完让他们接续。
如串讲《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院子里怎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学生起初也很纳闷,再往下读,顿时茅塞顿开,因而兴致勃勃地回答:“不是藻、荇,而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课堂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
诗文欣赏千古事,得失成败寸心知。以上浅述仅是冰山一角,触及皮毛,但或许能引导学生感其情,晓其意,体其境,悟其旨,从而真正领略古诗文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