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要做好“引线”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wo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笔者认为离不开教师“导”.本文在分析理解“合作学习”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导”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的不同特点:一、课前“导”,引导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二、课中“导”,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研讨总结;三、课后“导”,辅导学生反思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合作能力.灵活掌握“导”的操作方法,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引导;指导;辅导
  当前我国相关义务教育标准规则明确指出,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多采取促进学生之间团队合作、小组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式.随着当前教育机构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小组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式也日益普及.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教育的精髓,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使之在离开学校后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不遗余力地探讨、研究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获得了不少的成果.笔者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同时也做了一些实践.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小组模式”的学习方式,首先要建立小组,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学习,以小组为主体,教师为推动力量,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辅导方式,以促进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不能系统地组织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在小学课堂里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导”显得尤为重要.
  二、“导”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有不同的特点
  为什么许多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探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导”没有做到适量、适时、适当.基于当前教学方式的实际实施过程,根据对其教学步骤的研究分析,指出教师应如何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来促进小组学习的有效运行.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前的课前引导
  在具体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针前,一定要注重课前对学生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具体要求教师:定课标,准备教材,了解学生.
  1.定课标.如果表层地理解课标,把所有课程的内容设计成小组讨论完成,这会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合作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超纲”的课标是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反感,会影响小组学习模式的展开.因此,必须要注重学生课前对课标认识的正确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2.准备教材.教材内容决定学习过程,教师需要在开课前安排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的教材.那么有哪些内容适合小组间合作学习?
  (1)生活化的内容.如,“沏茶问题”“打电话”“量一量”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却难以独立完成的任务.这时设计合作活动,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此类教学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间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在其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挑战性的内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小组间形成良性竞争,以此来加深学习内容的印象.
  (3)有难度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加入合理范围的难题,在进行小组分组前,要充分结合学生性格、学习水平、交流能力进行分组.在教学内容中要适当加入有难度的部分,提高学生的探究心理,促进学生之间互相探讨、研究,要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具有挑战性.分组时要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各小组的能力水平要基本相等.在构建小组时,组长的挑选尤为重要,特别是小组初建时,组长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是小组团结协作的保障.当小组合作稳定时,大家已经熟悉了合作的规则,可实行组长轮换制.
  (二)课中“导”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有效的指导,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中,教师必须担当指导员的角色,对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的合作进行正确的指导,在教“认识年、月、日”时,我在课前设计了两个表格(一个是2015年,一个是2016年),要求学生回去翻阅年历,找出这两年的每个月的天数填在表格里,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在上课过程中,我要求每名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要积极讨论他们之间接触到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随后经过讨论总结,各小组内部选拔出代表进行发言.了解了学生的学情,我把握好了教学的起点,安排了学生看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找出一些规律,揭示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和点拨,启发他们去发现,并组织学生交流、合作,选择比较好的方法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知识竞赛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
  由此,总结教师在课中“导”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1.明确小组的目标任务,指导小组如何开展合作活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认真观察、记录各个小组间的进步,综合各小组的情况并及时调整对策.学生在开展合作活动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如,基础知识的理解还不透彻,基本技能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对问题的理解各执一词,出现“冷场”或“热场”.这些都会影响合作的顺利开展.这时,教师及时地掌握情况,在方法和技能上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知识层面,可做补充说明,提供辅助材料,启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合作技能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的交流方式,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学会互相倾听、互相帮忙、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等,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有效的开展,同时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认知力.
  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个阶段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阶段的合作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评价并做出总结.在这一环节里,教师要关注小组是否已经做好了交流的准备,在交流时呈现的是否为小组的成果而非个人的总结,教师的评价始终要围绕着小组合作的收获展开.
  (三)课后“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上課结束后对学生的“导”,在以学生对该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巩固为基础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接受状态做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合理的交流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合作学习方式.
  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下,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不充分的,在课堂上学习时,每个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的解答或指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该问题忽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更多知识漏洞.因此,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目标,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每个小组合理安排各个层次的学生,相互之间及时进行探讨,同时,在其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各个小组间做出对合作学习的看法,据此提出对小组学习的不断完善的建议.通过教师合理、有效的教学指导,全方位的提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正确认知,进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团队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对自身也会有充分的了解,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相互监督的方式进行改善.总之,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根据各个小组的学习进度进行正确的协调,进而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落实,提高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佳.浅析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原则和实施方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3-64.
  [2]郑彻江.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3):74-76.
  [3]姜太荣.新疆中专学校预科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为了能让其更好地展开自主学习.而教学“微探究”任务的设计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且能促进学生完成对学习结果的逐步内化,从而对学生展开更深入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务必注重“微探究”任务的设计,并充分凸显“微探究”任务探究空间大、操作性强、参与度广等特点,如此方有利于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从而确保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初中阶段对几何图形的研究体现了数学的系统性,从三角形的研究历程让学生感悟到研究几何图形从一般到特殊的步骤;研究几何图形的套路与方法体现了几何图形研究的系统性,通过类比三角形让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数学素养.  【关键词】几何研究;系统性;核心素养  数学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数学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该如何实践,需要慢慢探索,形成灵韵的数学课堂模式.下面笔者将以一节课为例,进行探究.  学生对图形的敏感性比较强,本节课就从图形出发,让学生在图形中找出最值和极值的区别,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现代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尤其是数学综合能力亟须加强.很多高校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改革与探索.笔者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简要介绍了一系列提升大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改革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数学综合能力;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肩负
【摘要】經济与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微课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做出重要贡献.本文我将分为四个部分简要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一部分我将简要阐述微课的基础含义与特征,第二部分我将着重探究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原因和意义,第三部分我将基于特定教学案例讲述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我将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给予评价.  【关键词】高效;教学案例;
【摘要】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各个阶段的教材与实际实践相结合创造出属于时代的教学精品.初中数学教学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逐步得出了“做数学”比“说数学”更重要的结论.本文笔者在文中从将数学计算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参与“做数学”的全过程、设计计算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深层分析,以期对初中数学计算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计算  一、将数学计算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还是意味深长的言犹未尽,或是独具匠心的预设生成,都会为师生的教学互动创设很好的空白.艺术留白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的数学体验,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活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会真正落地.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留白;核心素养  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留白”,画面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
對基本不等式“a b≥2ab”的剖析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66—67.  【教学分析】从教材编排上看,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领域.一年级下册教材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二年级下册教材则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上册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三年级下册安排学习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换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这一课的学习非常重要,为第二学段学习其他平面
【摘要】 APOS理论是美国的杜宾斯基等人创建的,在杜宾斯基等人的研究中,APOS理论已经被运用于多个数学领域.其中包括函数、抽象代数、离散数学、微积分、统计及初等数论等,其运用领域绝大多数都是高等数学内容.在小学教育阶段也涉及概念教学,笔者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段,以APOS的视角分析本课,尝试将APOS理论与小学阶段概念课相结合,探索适合小学教育阶段概念课的模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