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自治州考察扶贫时,明确把下一代接受教育作为三件实事之一,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解决,并希望“探索可复制的经验”。2014年1月17日,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杜家毫同志专程到泸溪县第一中学调研,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确保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得起学,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泸溪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探索了一条贫困地区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发展,并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好路子,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等多项荣誉,今年2月以优秀等级通过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被省政府认定为全省教育强县。近期我们深入泸溪作了专题调研,深感成就来之不易,做法可学可推。
做法一:对教育特殊重视,强化教育发展的持久动力。县委书记杜晓勇认为,教育事关发展、事关未来,一定要凝聚一切有利因素,办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建立健全党政重教议教机制,泸溪县委书记、县长连续14年开年第一天深入教育一线现场办公,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议教专题会议6次以上,对教育做到了工作优先部署、问题优先解决、项目优先建设、经费优先保障。将乡镇、部门主要领导教育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强化了抓教育的责任担当。二是做到“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在财政预算中单列教育经费,对教育经费投入不打折扣。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新建高标准城镇学校2所,筹建城镇学校1所,扩容城镇学校4所,新增城镇校舍面积3.65万平方米,扩建运动场面积5.0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9000余个。三是做到“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县领导经常深入教育一线看望慰问教师,解决困扰教师的难题。每年评选3个重教乡镇、3个重教部门、10个重教个人和一批优秀教师,近三年分别拿出330万元、560万元、670万元进行奖励。教师节组织优秀教师披红挂彩隆重亮相,提高教师获得感、成就感。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全社会共抓教育的浓厚氛围,汇聚起办优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做法二: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厚植让每个孩子“有学上”的坚实基础。始终把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教育机会作为立足点,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关爱工程有温度。全面落实学生资助全覆盖政策,连续4年获全省学生资助先进县。织密关爱贫困学生四张网:县关工委“协调指导网”、学校“主体责任网”、职能部门“帮护责任网”、乡镇和村“关爱联系网”,确保不让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二是控辍保学有硬度。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健全“乡镇—村(社区)—学校”联控联保机制和动态报告机制,对屡劝不返的学生启用司法起诉程序,推动学生家长让其子女按期返校就读。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保障机制,实行随班就读与送教上门双轨制管理,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特殊儿童公平享受教育权利。2019年春,全县小学、初中、高中秋季巩固率均在99%以上。三是结对帮扶有力度。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所城镇优质校对口帮扶1-2所农村薄弱校,实行工作目标同步、领导责任同步、工作职责同步、考核奖罚同步,给予人力、物力、智力全方位支持。目前,全县城、乡、村学校共结成125个帮扶对子,2000多名教师深度参与,增强了农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做法三:创新教育体制机制,营造让每个孩子“好上学”的良好环境。全方位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制。首创“按类设区、督导并重、专兼覆盖、综合推进”挂牌督导模式,配备专职人员,全面推进教育督导常态化、制度化。获得全国首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得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大力推介。二是建立健全队伍管理机制。注重“严管与厚爱、信任与监督”有机融合,实行教育局领导包乡镇、股室包学校协同管理、捆绑考核制度。推行校长聘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校长蹲点守校和离校报备制度,通过民主测评、年度考核等方式,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2016年以来,提拔调整校长12人次,免去职务8人次,真正做到让校长能上能下。三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坚持效能优先,将教师的绩效奖励、评优评先等切身利益与绩效考核挂钩。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管理的重点工作,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针对乡村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对排在末尾三分之一的教师,当年不能参加进城选调考试,并失去当年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机会。
做法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创造让每个孩子“上好学”的基础条件。始终把配优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一是均衡办学条件。2014年以来,按照“只要有学生,有教学需要的地方,政府就办学”的原则,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校舍51所,增加校舍面积8.7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县中心以上学校宽带入网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均达100%,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全覆盖。二是优化师资配置。每年选派100名业务骨干教师到村小锻炼,每年将90%的新进教师分配到农村任教,3年不得调动,实行进城必考制;农村教师依据偏远程度分类实施每人每月不同金额标准津贴的制度;新建农村教师公转房、廉租房2200余套,解决了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每年将80%的评优评奖、职称指标分配到农村学校,城镇学校教师晋升、评优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有效破解农村师资薄弱难题。推行艺体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对农村艺体教师统一聘任到乡镇,进行“走教”式教学,有效解决了农村艺体教师缺乏的问题。
做法五:着力强化职教培训,搭建让每个学生“好就业”的培养平台。始终把职教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省级示范职业中学泸溪县职中为平台,狠抓“三个对接”。一是对接职业岗位抓培训。大力推进面向职业岗位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加强电商、汽修、平面设计等特色专业实践教学,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深化项目教学改革,引项目入校,引产品入教,让学生一边学习专业技能,一边完成商业作品,实现了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的无缝对接。二是对接就业安置抓培训。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对接力度,强化学生就业跟踪服务指导,让学生能就业、就好业。先后向各方企业输送毕业生2000多人,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学生对口满意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人均月工资超过4000元。三是对接服务经济抓培训。深入对接全县农业“八大产业、八大品牌”,大力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对青年农民、贫困户等免费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精准培训。近三年,完成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2万多人次,带动农民创收1.5亿元,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良好效果。
瀘溪教育改革发展带给我们的除了惊喜,更多的是思考。一是干事业谋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泸溪坚持教育立县,多年如一日重视教育、夯实教育基础,才有今天的成就。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建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切忌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既为当地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更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是干事业谋发展要用心用情,下足绣花功夫。抓教育就像培育花朵一样,施肥浇灌、修剪除草、病虫防治各个环节都要尽心用情。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只有今天全“心”的奉献,才有明天大“美”的绽放。干好党的其他事业也一样,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需要以务实作风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而不断将各项工作做精做细、走深走实。三是干事业谋发展要结合实际,找准立足点。泸溪选准了一条正确的教育事业发展路子,办好普通教育,避免学生外出求学,减轻百姓负担;办好职业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从而带动家庭脱贫;办好公办教育,避免民办教育无序竞争,加重学生教育支出。各个地方也要因地制宜,找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发力点,不可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民生,重显绩、轻潜绩。四是干事业谋发展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泸溪对教育的投入每年都在合理的区间内,循序渐进、兼顾其他,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任领导干部不能干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不能老想着去摘跳起来都够不到的桃子,而要把握好时度,不搞寅吃卯粮,前人政绩、后人包袱那一套,对盲目修建大马路、大广场坚决说不,对无序举债搞建设、造成政府债务风险的行为坚决说不。
(执笔:史海威 李昱坤 蔡宏亮)
做法一:对教育特殊重视,强化教育发展的持久动力。县委书记杜晓勇认为,教育事关发展、事关未来,一定要凝聚一切有利因素,办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建立健全党政重教议教机制,泸溪县委书记、县长连续14年开年第一天深入教育一线现场办公,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议教专题会议6次以上,对教育做到了工作优先部署、问题优先解决、项目优先建设、经费优先保障。将乡镇、部门主要领导教育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强化了抓教育的责任担当。二是做到“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在财政预算中单列教育经费,对教育经费投入不打折扣。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新建高标准城镇学校2所,筹建城镇学校1所,扩容城镇学校4所,新增城镇校舍面积3.65万平方米,扩建运动场面积5.0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9000余个。三是做到“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县领导经常深入教育一线看望慰问教师,解决困扰教师的难题。每年评选3个重教乡镇、3个重教部门、10个重教个人和一批优秀教师,近三年分别拿出330万元、560万元、670万元进行奖励。教师节组织优秀教师披红挂彩隆重亮相,提高教师获得感、成就感。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全社会共抓教育的浓厚氛围,汇聚起办优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做法二: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厚植让每个孩子“有学上”的坚实基础。始终把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教育机会作为立足点,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关爱工程有温度。全面落实学生资助全覆盖政策,连续4年获全省学生资助先进县。织密关爱贫困学生四张网:县关工委“协调指导网”、学校“主体责任网”、职能部门“帮护责任网”、乡镇和村“关爱联系网”,确保不让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二是控辍保学有硬度。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健全“乡镇—村(社区)—学校”联控联保机制和动态报告机制,对屡劝不返的学生启用司法起诉程序,推动学生家长让其子女按期返校就读。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保障机制,实行随班就读与送教上门双轨制管理,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特殊儿童公平享受教育权利。2019年春,全县小学、初中、高中秋季巩固率均在99%以上。三是结对帮扶有力度。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所城镇优质校对口帮扶1-2所农村薄弱校,实行工作目标同步、领导责任同步、工作职责同步、考核奖罚同步,给予人力、物力、智力全方位支持。目前,全县城、乡、村学校共结成125个帮扶对子,2000多名教师深度参与,增强了农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做法三:创新教育体制机制,营造让每个孩子“好上学”的良好环境。全方位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制。首创“按类设区、督导并重、专兼覆盖、综合推进”挂牌督导模式,配备专职人员,全面推进教育督导常态化、制度化。获得全国首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得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大力推介。二是建立健全队伍管理机制。注重“严管与厚爱、信任与监督”有机融合,实行教育局领导包乡镇、股室包学校协同管理、捆绑考核制度。推行校长聘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校长蹲点守校和离校报备制度,通过民主测评、年度考核等方式,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2016年以来,提拔调整校长12人次,免去职务8人次,真正做到让校长能上能下。三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坚持效能优先,将教师的绩效奖励、评优评先等切身利益与绩效考核挂钩。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管理的重点工作,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针对乡村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对排在末尾三分之一的教师,当年不能参加进城选调考试,并失去当年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机会。
做法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创造让每个孩子“上好学”的基础条件。始终把配优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一是均衡办学条件。2014年以来,按照“只要有学生,有教学需要的地方,政府就办学”的原则,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校舍51所,增加校舍面积8.7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县中心以上学校宽带入网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均达100%,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全覆盖。二是优化师资配置。每年选派100名业务骨干教师到村小锻炼,每年将90%的新进教师分配到农村任教,3年不得调动,实行进城必考制;农村教师依据偏远程度分类实施每人每月不同金额标准津贴的制度;新建农村教师公转房、廉租房2200余套,解决了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每年将80%的评优评奖、职称指标分配到农村学校,城镇学校教师晋升、评优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有效破解农村师资薄弱难题。推行艺体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对农村艺体教师统一聘任到乡镇,进行“走教”式教学,有效解决了农村艺体教师缺乏的问题。
做法五:着力强化职教培训,搭建让每个学生“好就业”的培养平台。始终把职教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省级示范职业中学泸溪县职中为平台,狠抓“三个对接”。一是对接职业岗位抓培训。大力推进面向职业岗位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加强电商、汽修、平面设计等特色专业实践教学,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深化项目教学改革,引项目入校,引产品入教,让学生一边学习专业技能,一边完成商业作品,实现了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的无缝对接。二是对接就业安置抓培训。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对接力度,强化学生就业跟踪服务指导,让学生能就业、就好业。先后向各方企业输送毕业生2000多人,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学生对口满意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人均月工资超过4000元。三是对接服务经济抓培训。深入对接全县农业“八大产业、八大品牌”,大力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对青年农民、贫困户等免费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精准培训。近三年,完成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2万多人次,带动农民创收1.5亿元,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良好效果。
瀘溪教育改革发展带给我们的除了惊喜,更多的是思考。一是干事业谋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泸溪坚持教育立县,多年如一日重视教育、夯实教育基础,才有今天的成就。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建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切忌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既为当地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更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是干事业谋发展要用心用情,下足绣花功夫。抓教育就像培育花朵一样,施肥浇灌、修剪除草、病虫防治各个环节都要尽心用情。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只有今天全“心”的奉献,才有明天大“美”的绽放。干好党的其他事业也一样,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都需要以务实作风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而不断将各项工作做精做细、走深走实。三是干事业谋发展要结合实际,找准立足点。泸溪选准了一条正确的教育事业发展路子,办好普通教育,避免学生外出求学,减轻百姓负担;办好职业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从而带动家庭脱贫;办好公办教育,避免民办教育无序竞争,加重学生教育支出。各个地方也要因地制宜,找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发力点,不可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民生,重显绩、轻潜绩。四是干事业谋发展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泸溪对教育的投入每年都在合理的区间内,循序渐进、兼顾其他,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任领导干部不能干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不能老想着去摘跳起来都够不到的桃子,而要把握好时度,不搞寅吃卯粮,前人政绩、后人包袱那一套,对盲目修建大马路、大广场坚决说不,对无序举债搞建设、造成政府债务风险的行为坚决说不。
(执笔:史海威 李昱坤 蔡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