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蓝绣”装饰艺术语言在茶人服上的表达探析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苏绣之“三蓝绣”装饰艺术语言和茶人服文化,发现二者于外在审美与精神内涵上存在高度契合的关系。本文大胆将“三蓝绣”与茶人服融合,用刺绣艺术语言满足茶人服的审美诉求,丰富其精神内涵,符合设计发展、非遗传承和民族精神传承的三重需求。
  【关键词】三蓝绣;茶人服;服装设计;装饰艺术
  引言
  “三蓝绣”,即全三蓝,属苏绣的一种,受青花瓷影响而产生。采用同一种蓝色但深浅度不同的绣线所绣,因其色调和谐、针法一致而显淡雅秀丽。在清代服饰上,“三蓝绣”相较其他刺绣种类使用最为普遍,格调意境也最为突出。
  茶人服,即茶服,始于汉,是一种有着千年历史,专适于茶事活动的服装。茶人服取茶文化之“静、清、柔、和”的特点,吸收汉服的宽缓、庄静之美与唐装流畅、舒适的特点,并融合现代服饰的简约设计理念,色系清素、式样典雅,既适于茶人们悠游自在的茶事着装风格,也适于现代人自然、素朴的着装。
  茶人服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内在体现在文化美,外在体现在视觉形态美。茶人服的这种秀外慧中的特质与“三蓝绣”装饰艺术语言不谋而合。外在形态方面,“三蓝绣”细腻雅致,茶人服淡雅素净,二者风格都突出了一个“雅”字;内在文化审美方面,“三蓝绣”装饰艺术受到青花瓷艺术的影响,具有道家“虚静”、庄子“天人合一”及儒家的“礼制”和“中和”思想;而茶人服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糅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的审美价值观。“三蓝绣”与茶人服在精神审美和文化内涵上高度契合。
  一、“三蓝绣”装饰艺术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蓝绣”是清时期苏绣的配色技法之一,出现于清朝晚期,属于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三”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虚数词,代表多的意思,是采用多种深浅不同的蓝色绣线来进行刺绣,用现代色彩学解释,就是采用多种色相相同、色度不同的蓝色绣线,按照一定的层次比例搭配,绣成颜色深浅变化的纹样。除蓝色以外,绿色、红色、黄色等其他颜色都可以按照类似方法进行刺绣,形成三绿绣、三红绣、三黄绣等类型,但在数量上,还是以“三蓝绣”为最多。这是因为诸色之中,中国古人特重青色,即所谓的“尚青”传统。古人之“尚青”传统,是受到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高雅脱俗。
  清代服饰刺绣中的“三蓝绣”题材丰富、内涵深厚、艺术感染力强,与“青花瓷”一样,由于其色彩中的“青”和“蓝”作为一种符号,蕴含了朴实、洁净、高雅、新鲜和朝气等寓意,再配合平针、打籽针、拉锁针等,烘托出服饰的淡雅、秀丽、沉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包括黑、白二色,蓝色是对“青”在色彩上最为本质的解释。青色的本质为素色、朴实、洁净、高贵,民间将正直的官员称之为“青天”,将有才华的高士称之为“青云居士”,将史书典籍称为“青史”,青在我国传统无形中属木,代表东方,季节中对应为春天,可延伸理解为新鲜、朝气等。
  二、茶人服种类与审美艺术诉求
  茶人服分四种:一为民间传统茶人服:此类服饰的款式多采用唐装和旗袍元素,结构较简单,线条自然;二为文士茶人服。此类服饰的款式多为古代民间传统服饰,形制古典,体现历史文化特点;三为宫廷茶人服。此类服饰多选用历朝历代的宫廷服装,颜色鲜艳,服饰奢华;四为禅宗茶人服。禅宗茶人追求简单、寂静的生活,强调心灵的境界,服装结构简洁,设计以大自然元素为主。
  如今的茶服设计表达似乎多以“仿古”为主,缺了些“韵”,少了些“味”。目前国内有许多从事茶人服原创的品牌,如“二喜”“泊园”“沱方圆”等,这些品牌茶人服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品牌缺乏辨识度,界限模糊,细节上无亮点,外在语言无法表达茶人服的装饰诉求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三、“三蓝绣”装饰艺术语言在茶人服上的表达
  祈志祥先生认为“美是普遍快感的对象”。而茶人服现有形制及内涵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丰富的茶文化活动。当代茶服设计,应在形、色、韵上引起客体的感官愉悅。基于以上论证,大胆将“三蓝绣”装饰艺术语言在茶人服上进行表达,遵循“以境释道”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消费人群以及不同的文化理念,通过对“三蓝”色调的调配,结合相应针法,选取恰当的纹样题材,合理布局,与时尚审美相结合,对茶人服进行创新设计,不仅在外延上美化茶人服,还能将茶文化的内在精神表达得更加贴切与丰富,达到“境由服生”的目的。此外,“三蓝绣”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亟待传承下去,而茶人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载体。因此,“三蓝绣”艺术与茶人服文化相结合设计,符合设计发展、非遗传承和民族精神传承的三重需求。
  清代传统“三蓝绣”题材有吉祥寓意、四季花卉和世俗百景三大类。
  在明清时期,寓意纹样盛行,几乎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寓意纹样可分为四个内容,一是贵(权利、功名),二为富(财产),三为寿(平安、长寿),四是喜(婚姻、友情、子孙)。吉祥寓意题材中象征权利与功名的有:龙、凤、蟒、狮、虎;象征财富的有:牡丹、钱眼、金银锭;象征长寿的有:龟、鹤、松柏、桃、石等;象征婚姻的有鸳鸯、并蒂花;象征友情的有“四君子”梅兰竹菊;象征子孙的有“百子图”。
  四季花卉分为缠枝与折枝、团花与樗蒲,独枝花、皮球花、落花流水、杏林春燕等。
  世俗百景包括寿字百变、贺寿、仕女、婴戏、暗八仙、杂宝、八宝、八吉祥、博古纹、五谷丰登、艾虎五毒和西湖十样景等。
  (一)“三蓝绣”艺术语言在民间传统茶人服上的表达
  民间传统茶艺服装结构简洁,线条自然,在选取恰当的“三蓝绣”装饰语言时,可考虑明清时期民间常用的代表“寿”和“喜”的题材,如老年茶人服可选取龟、鹤、松柏、桃、石等,采用较深的蓝色作为刺绣色彩,表现沉稳之气;而青年茶人服可选取鸳鸯、并蒂花等题材,蓝色配色偏亮、偏浅,表现青春与朝气;儿童茶服可选取例如五子登科、百子图的题材,色彩可增加纯度和明度,表现活泼可爱之感。沈寿说:“绣之粗者,但三四色,用齐针已足。渐精则色渐多,须用齐针、单套针二法。”意思是说,粗糙一点的作品,三四种蓝色,针法用齐针就可以了。民间传统茶人服,受经济成本限制,用三四种蓝色和齐针即可(图1、图2)。越是精细的颜色越多,针法用齐针和单套针(图3)。“三蓝绣”适合放在服装局部,如肩部、胸部、腹部、背部、衣袖、下摆等,以单独纹样为主。   (二)“三藍绣”艺术语言在文士茶人服上的表达
  自古以来,茶与文人就有着不解之缘。饮茶的境界与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山水、恬然淡泊的生活情趣相对应。以茶雅志、以茶立德,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士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文士茶的艺术特色是意境高雅,茶服穿着追求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的儒士境界,凡而不俗,给人以高山流水的艺术享受。
  古人云:“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同理,五彩刺绣之于文士茶人服也过于华丽,“三蓝绣”则正好吻合,可选取“四君子”题材之梅、兰、竹、菊,或“岁寒三友”之松、竹、梅,或“出淤泥而不染”之荷。“三蓝”配色均可偏灰,在蓝色基础上缓慢渐变,配合齐针与少量单套针,显得茶人服清淡雅致,恰如其分烘托“人物之雅”。文士茶人服刺绣可参考2015年春夏阿玛尼高级定制成衣“竹林风”的图案设计(图4),在局部进行“三蓝绣”构图,题材如缠枝与折枝、团花与樗蒲、独枝花、皮球花,甚至落花流水、杏林春燕等,塑造了高雅、清淡与飘逸的中国风文士茶人服。
  文士茶人服比民间传统茶人服更精细,如上文所述,“渐精则色渐多,须用齐针、单套针二法。”用齐针和单套针结合,可将题材表达得更精细与层次丰富。参考2015年春夏阿玛尼“竹林风”高级定制成衣中图案的变色规律,蓝色末端可变化出少量灰黄色,这可能是由于流行色变化所致。在蓝色色调变化中微微创新,并不妨碍“三蓝绣”艺术语言在文士茶人服上的意境表达,反而使茶人服饰和时代接轨,雅致与时尚并存互补。
  (三)“三蓝绣”艺术语言在宫廷茶人服上的表达
  宫廷茶人服并不是真正的宫廷着装,而是具有宫廷元素与风格的茶人服,多为演员、模特在大型茶艺活动上表演穿着,此类服饰多选用历朝历代的宫廷服装,颜色鲜艳,服饰奢华,其表达意境与文士茶人服相差很大。在刺绣题材上可选取代表权贵的龙、凤、蟒、狮、虎等。由于选取纹样题材众多,“三蓝绣”的“三蓝”淡雅之气远远不能满足服饰奢华之需求,因此在诸多皇家传世实物中,常见“三蓝绣”之蓝色与其他色彩相互搭配,常见搭配有黄色系和赤色系,如明黄、鹅黄、姜黄、大红、血牙、木红等。在针法上,仅用平针绣并不能充分表达其奢华,往往大量使用拉锁针、打籽针刻画动物、植物及物品,甚至加上平金装饰,不仅雍容华美,而且沉稳、雅健。
  宫廷茶人服鲜艳、奢华,展示型较强,其刺绣艺术语言的表达可参考2015年“中国:镜花水月”服装展上以“青花瓷”为主题的作品,如“迪奥”品牌设计师John Galliano的作品,YSL设计师Tom Ford的作品,Roberto Cavalli的作品,还有许建树的龙袍“东方祥云”等。这些作品具有一些共同的装饰艺术语言,如都以黄色作为底色,衣身进行了大面积的刺绣,局部以“三蓝绣”作为点睛装饰,如Tom Ford在衣身中间部位用蓝色刺绣了团龙纹,主要采用了散点构图和单独纹样构图;许建树在裙摆上设计了海水江崖“三蓝绣”,衣身用散点构图,下摆用四方连续适合纹样构图;而John Galliano也在裙子领口和下半身用“三蓝绣”刺绣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亭台楼阁、龙纹与祥云,采用了自由构图手法。通过刺绣色彩的选配和纹样题材的使用,使服装尽显雍容华贵的皇家气度,又不失优雅、时尚。
  (四)“三蓝绣”艺术语言在禅宗茶人服上的语言表达
  禅、茶天然交融,禅宗茶人追求简单、寂静的生活,强调心灵的境界,追求实事求是,服装结构简洁,重“神”而轻“形”,常见款式为围裹式和披挂式,纹样以大自然元素为主,色彩常用大地色系,变化较少,构图为单独纹样,以单色为主。“三蓝绣”在禅宗茶人服的表现上要尽量朴素、沉稳,可在原有服装基础上,做同色系的单色刺绣,且体量不可过大。能用到的刺绣题材有莲、松、樱花、草木、落叶、山脉、仙鹤等大自然元素,针法为最简单的齐针与抢针,色彩变化避免繁杂,尽可能保持禅宗茶人服的简约禅境。
  结语
  茶圣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他不仅接受了儒、道、佛诸家的影响,而且能够将诸家思想融合于茶理之中,把诸家精华与唐代文化的特色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首创中国茶道精神。无论是作为民间草根所穿着的传统茶人服,还是情趣高雅的文士茶人服,或是雍容华贵的宫廷茶人服,还有重“神”轻“形”的禅宗茶人服,其刺绣艺术语言的表达都必须以中国茶道精神为核心,准确描述茶人服品格,即“静、清、柔、和”。而诸多刺绣品种中,唯“三蓝绣”之气质神韵与茶人服品格高度契合。吸收我国刺绣文化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融会贯通,将适度的题材、色彩、针法和构图按照不同茶人服的实际需求加以提炼设计,恰如其分地表达茶人服与茶人的品貌与精神内涵,符合设计发展、“非遗”传承和民族精神传承的三重需求。
  注释:
  *资助项目:常州纺院2016年应用技术类课题《清代服饰“三蓝绣”装饰艺术研究》(项目编号:CFK201608)。
  参考文献:
  [1]沈寿,张謇.雪宦绣谱[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2]钟斐.生态茶服秀——茶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动态呈现[J].农业考古,2013(5).
  [3]周琴.我国茶艺服饰艺术现状与发展研究[J].福建茶叶,2017(2).
  [4]韩园园.三蓝绣浅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3(11).
  [5]马麟春.传统文化视野下的青色审美文化略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1).
  [6]朱峰.青花瓷视觉元素的符号化认知[J].文艺争鸣,2010(18).
  [7]刘静.我国茶艺服饰艺术的现状、特性与开发思路[J].福建茶叶,2016(3).
  [8]祈志祥.论美是普遍快感的对象[J].学术月刊,1998(1).
  [9]历莉,周纪成,朱海燕.中国茶人服之美学演变初探[J].农业考古,2016(2).
  [10]赵丰.丝绸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11]赵颖,胡娟.论禅宗美学在茶艺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16).
其他文献
随着荷叶山服务区施工改造进程的如火如荼,施工现场经常能看见一个不停奔波穿梭的身影。现场安全、外包管理、服务质量的情况,他每天都要摸排了解清楚,“不到现场我不放心,服务区工作就是要扎根一线!”经常说这句话的就是宁杭公司荷叶山服务区主任邵敏。  勇挑重担 是150公里的漫长距离  2019年因工作需要,上级领导征求邵敏的意见,是否能够克服个人困难至荷叶山服务区工作。没有半点迟疑,他当即就应允下来,放弃
期刊
【摘要】元代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的艺术转变时期,在花鸟画上表现尤其如此。本文通过对王渊《桃竹锦雉图》的绘画语言进行研究,通过个案分析解读元代花鸟画绘画语言的转变。通过构图、画法等多元多角度具体论证,分析《桃竹锦雉图》在画法上突破了传统勾染体系,综合了勾、皴、擦、染、点、写、积墨等方法,这些画法的综合使用是王渊花鸟画的风格特点,也是元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些画法对后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绘画语言的
期刊
期刊
沙溪服务区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2020年9月20日,首届中国高速公路美食节暨第三届高速公路服务区920美食品鉴会、江苏交控第三届“苏高速·茉莉花”美食节在沿江高速公路太仓沙溪服务区隆重举行。  CHINA EXPRESSWAYFOOD FESTIVAL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道路联合会副主席刘文杰,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服务区工作委员会主任
期刊
当初我们嬉笑着叫“老丁”的时候,他才19岁。很庆幸的是作为大学同学至今我们一起虚度十七载,对“老丁”了解也可说深入骨髓。这个大好人不仅身高惊人,更是心存高远。他心存天下,但却对趋时入世的反应迟钝,这是他内观的结果,没有取悦于人,更不张扬自己,面对生活真诚而心无旁骛,面对绘画多的是真誠和自在,恬适与平和。  在读大学的第一天,丁雷不仅因为可以俯视我们任何人的身高,更因为专业的优秀顺利成为我们的班长,
期刊
程墨(程芳友)  廣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画家梁耀教授;师从资深藏家张达平先生研习中国传统艺术品鉴赏与收藏;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老年大学外聘教师;广西象韵文化创始人。
期刊
写意水墨人物是中国画系统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体裁,历代画坛上均不乏精擅此道的画家,当代画家郑军里便是一位令人格外关注的写意人物高手。  郑军里是上世纪80年代初登上中国画坛的,崭露头角,并以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水墨写意人物作品而引人瞩目。生活在西南地区的郑军里,天性坦荡爽朗、朴厚率真,在大自然的陶冶中,他养成了敏感、灵动与质朴的性格,因此,他的作品,总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演绎出多样与丰富的生命图景,
期刊
四川青年画家王申勇知名画坛时间不长,却能以高水准、高格调令观者注目,很难得。他生于1972年,第一次看到他的画是在2002年,那是去成都参加“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展”評选时,他的画获得金奖,看他画的熊猫活灵活现的憨态和细致入微的刻画,我当时就想,又有一位功力扎实、才华出众的青年画家脱颖而出,登上当代中国画坛了。几年来陆续见到他的动物走兽画作品并对他的艺能与天分似乎又有深一层的认识,他的成就对当代中
期刊
对于中国画用笔,在古代的画论中就有“如屋漏痕”“如折钗股”“如锥画沙”“如虫蚀木”等妙论,这都是古人对绘画用笔意趣的“追求”。在邹少灵的画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这种高境界的追求,感受到他画面线条强烈的书写意味。他的点与线中,融入了画家对物态具象的独特描绘与情感抒发,成为他思想与情感的载体与纽带。他对“线骨”概念深有体会,认为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故此以线为骨,而骨则须有骨气,线条既是画面的基础,也是
期刊
自驾从安徽到上海,经过江苏的荷叶山服务区、茅山服务区、滆湖服务区、堰桥服务区、梅村服务区、阳澄湖服务区,这些服务区以主题打造为特色,融入当地文化,停下休息时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域色彩。  荷叶山服务区  雕栏犹在,荷生花间  依托荷叶山服务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南京市“南唐古都”文化,深度借鉴南京江宁区地标性旅游景区——南唐二陵、宏觉寺和幽栖寺,根植于区域自然和人文特色,提取斜坡屋顶、黛瓦、壁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