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应遵循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层次,统筹规划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最后谈论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感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学习地理的思维和方法;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挖掘地理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关键词】构建主义理论 区域认知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174-02
引言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素养”包含的是一个人的品格、知识以及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修养,此时“素养”是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和学来实现的。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可以概括为六大素养,分别为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学会健康生活、具备责任担当意识、创新实践的能力、探索科学的精神。
一、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应遵循的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下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性应当遵循两个理论基础,一是构建主义理论,在构建主义理论中认为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给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地理知识的机会。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会进行加工选择,会再次构建起新的认知体系[1]。杰罗姆·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人类的认知过程有过大量的研究。他认为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直觉思维的优势,把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开发出来,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重要内容。二是深度学习理论,在1976年,马顿和赛利约首次提出“深度学习”这一词汇。深度学习指的是老师设计一个对学生来说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体会到成功探索的喜悦,最终获得自身知识的积累,获得自身能力的发展。这样深度学习的过程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成果。要想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整个过程应该具备三项要素,一是老师的引导,二是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知识材料,三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
二、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充分展现地理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层次
分析地理学科包含的核心素养,发现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实践力,二是综合思维,三是区域认知,四是人地协调的观念。在每一项内容中,可以划分成为四个等级水平。水平等级一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简单的熟悉的地理现象,在分析和调查的过程中获得较为简单的地理信息。水平等级二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给定的简单地理现象,具备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简单的观察和调查操作。 水平等级三要求学生能够以给定的复杂地理现象为基础,来进行分类的观察和调查,并且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水平等级四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性的分析现实中的区域性地理现象,在系统性的观察和调查之后能够提出创造性的想法。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这四个水平等级进行。以设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方案为例,教师设计的教學问题能够体现出四个水平等级。一是让同学们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二是以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为依据,让同学们讨论地理要素之间的制约效应。三是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下游环境造成的影响。四是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讨论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要使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单一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二)统筹规划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坚持立德树人的地理教学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培养目标,强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地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分析传统教学的三维目标,可以发现各个教学目标之间缺乏整体协调性。传统的教学思想有时过分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样教学目标就会偏离于实际,另外教学目标之间相互脱离的现象会使得教学内容呈现相互割裂的情况。教学目标的不平衡倾向性,无法在学生身上实现整体性素质的提升。为此在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统筹规划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2]。以“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例,可以结合乌兰察布市的马铃薯种植的特征,让学生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这体现了区位认知的教学目标。分析主导区位因素对某地区或某农业区位产生的影响,这一学习任务会锻炼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以近年来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规模的变化情况为依据,让学生明白因地制宜生产模式的重要性,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三、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学习地理的思维和方法
核心素养下实现教学目标中的区位认知,方法要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要知道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四维一体的特点,四个内涵不仅要体现整体性还要体现全面性。学生在研究地理学对象时自身的协调观会有所提高。在研究人与地理关系的学科时,应该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这样才能让人与自然处于一个关系协调的良好状态下。地理学中的区域性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地理学中的综合性强调的是地理学科的整体性。传统的研究地理知识的方法是通过野外考察,通过实践能力,探索地理知识。在野外考察的环节,学生是利用自身的实践能力学习地理知识。实践能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二是方法。以“农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为例,给出学生一段案例材料,介绍乌兰察布市兴起的草莓种植观光农业的基本情况。以所给材料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分析得出位于乌兰察布市的农业区位条件变化,总结其中因素,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交通环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另外还包括市面上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学生了解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情况,会体会到农业发展受到农业区位因素影响的体现。
(二)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挖掘地理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以“洋流分布规律”的教学内容为例,某位老师在为学生进行讲解的时候先回顾了全球三圈环流的形成情况,并且回顾了季风环流的形成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知识,让学生把这些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在之后的学习中让学生独立绘制气压带、风带这些知识内容。为学生指出新的学习知识:风带会引起表层海水的运动。以风带图为依据,让学生进一步画出风吹表层海水运动的大致规律图[3]。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全球范围内风带的分布规律、全球范围内洋流的分布规律图。之后老师把学生所画的分布图利用投影仪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以此作为教学的讨论内容,让学生找出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教学过程中,利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了传统板图结合的教学理念。使用多媒体播放洋流的分布规律,让学生能够在动态的图像中学习知识,使用板图的教学方法,能够具体准确的反映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的反映学生不会的问题。多媒体教学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地理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的内容,发现要想达成核心素养下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就要完整充分的体现地理学科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在教学模式的规划设计上要重视问题式教学的设计,此外要合理恰当的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裴娜娜. 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对促进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舒月.浅析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J].高考,2017(27):148.
[3]杨翻. 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地理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构建主义理论 区域认知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174-02
引言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素养”包含的是一个人的品格、知识以及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修养,此时“素养”是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和学来实现的。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可以概括为六大素养,分别为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学会健康生活、具备责任担当意识、创新实践的能力、探索科学的精神。
一、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应遵循的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下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性应当遵循两个理论基础,一是构建主义理论,在构建主义理论中认为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给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地理知识的机会。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会进行加工选择,会再次构建起新的认知体系[1]。杰罗姆·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人类的认知过程有过大量的研究。他认为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直觉思维的优势,把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开发出来,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重要内容。二是深度学习理论,在1976年,马顿和赛利约首次提出“深度学习”这一词汇。深度学习指的是老师设计一个对学生来说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体会到成功探索的喜悦,最终获得自身知识的积累,获得自身能力的发展。这样深度学习的过程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成果。要想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整个过程应该具备三项要素,一是老师的引导,二是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知识材料,三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
二、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充分展现地理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层次
分析地理学科包含的核心素养,发现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实践力,二是综合思维,三是区域认知,四是人地协调的观念。在每一项内容中,可以划分成为四个等级水平。水平等级一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简单的熟悉的地理现象,在分析和调查的过程中获得较为简单的地理信息。水平等级二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给定的简单地理现象,具备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简单的观察和调查操作。 水平等级三要求学生能够以给定的复杂地理现象为基础,来进行分类的观察和调查,并且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水平等级四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性的分析现实中的区域性地理现象,在系统性的观察和调查之后能够提出创造性的想法。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这四个水平等级进行。以设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方案为例,教师设计的教學问题能够体现出四个水平等级。一是让同学们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二是以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为依据,让同学们讨论地理要素之间的制约效应。三是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下游环境造成的影响。四是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讨论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要使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单一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二)统筹规划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坚持立德树人的地理教学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培养目标,强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地理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分析传统教学的三维目标,可以发现各个教学目标之间缺乏整体协调性。传统的教学思想有时过分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样教学目标就会偏离于实际,另外教学目标之间相互脱离的现象会使得教学内容呈现相互割裂的情况。教学目标的不平衡倾向性,无法在学生身上实现整体性素质的提升。为此在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统筹规划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2]。以“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例,可以结合乌兰察布市的马铃薯种植的特征,让学生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这体现了区位认知的教学目标。分析主导区位因素对某地区或某农业区位产生的影响,这一学习任务会锻炼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以近年来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规模的变化情况为依据,让学生明白因地制宜生产模式的重要性,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三、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学习地理的思维和方法
核心素养下实现教学目标中的区位认知,方法要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要知道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四维一体的特点,四个内涵不仅要体现整体性还要体现全面性。学生在研究地理学对象时自身的协调观会有所提高。在研究人与地理关系的学科时,应该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这样才能让人与自然处于一个关系协调的良好状态下。地理学中的区域性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地理学中的综合性强调的是地理学科的整体性。传统的研究地理知识的方法是通过野外考察,通过实践能力,探索地理知识。在野外考察的环节,学生是利用自身的实践能力学习地理知识。实践能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二是方法。以“农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为例,给出学生一段案例材料,介绍乌兰察布市兴起的草莓种植观光农业的基本情况。以所给材料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分析得出位于乌兰察布市的农业区位条件变化,总结其中因素,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交通环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另外还包括市面上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学生了解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情况,会体会到农业发展受到农业区位因素影响的体现。
(二)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挖掘地理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以“洋流分布规律”的教学内容为例,某位老师在为学生进行讲解的时候先回顾了全球三圈环流的形成情况,并且回顾了季风环流的形成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知识,让学生把这些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在之后的学习中让学生独立绘制气压带、风带这些知识内容。为学生指出新的学习知识:风带会引起表层海水的运动。以风带图为依据,让学生进一步画出风吹表层海水运动的大致规律图[3]。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全球范围内风带的分布规律、全球范围内洋流的分布规律图。之后老师把学生所画的分布图利用投影仪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以此作为教学的讨论内容,让学生找出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教学过程中,利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了传统板图结合的教学理念。使用多媒体播放洋流的分布规律,让学生能够在动态的图像中学习知识,使用板图的教学方法,能够具体准确的反映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的反映学生不会的问题。多媒体教学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地理教学中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的内容,发现要想达成核心素养下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就要完整充分的体现地理学科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在教学模式的规划设计上要重视问题式教学的设计,此外要合理恰当的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裴娜娜. 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对促进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舒月.浅析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J].高考,2017(27):148.
[3]杨翻. 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地理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