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策略 促进主体探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应更新提问意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优化问题策略。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思维,促进主体探究,从而真正回归课堂教学的原貌与活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
  关键词:问题;数学;兴趣策略
  教学实践表明: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是数学教学成功之关键。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回归课堂教学的原貌与活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联系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基于好奇,创设趣味性问题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向学生呈现一些新颖的、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问题的思考之中。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给学生呈现下面的趣味性素材问题:动物运动会开始了,想去看一看吗?(课件显示画面)瞧,小鸡、小鸭和小鹅为一组,正要进行比赛呢。小鸡沿着长8米、宽2米的长方形草坪跑一圈;小鸭要沿着长7米、宽3米的长方形草坪跑一圈;小鹅要沿着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草坪跑一圈。請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路线安排合理吗?为什么?真是一问激千波!学生立刻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讨论和交流,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
  二、关注生活,创设现实性问题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一些有价值的、感兴趣的问题素材,以调动他们学习相应内容的策略和机智。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以班级中男、女生的人数为素材,让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分数问题吗?由于素材与学生的零距离交融,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质疑: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立足思考,创设挑战性问题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问学生:7个小矮人去山上摘果子,他们摘了同样多的果子,请问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果子?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立刻被吸引,从而沉浸在积极的思考之中。片刻的寂静之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7个、14个、21个、28个、35个、42个、49个,虽然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课堂上更多的却是学生的惊喜。可见,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与思考
  意识。
  四、聚焦重点,创设针对性问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而,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例如,一位年轻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直接问学生:“课桌面的周长是哪个部分?课桌面是哪个部分?”结果学生茫然不知所云。而一位老教师则问学生:“课桌面的周长是哪几条边的和?课桌面是哪个部分?”学生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几条边”这个要点上,较好地分清了“周长”与“课桌面”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五、着力生成,创设灵活性问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多变,使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我要求学生做5-(2 0.25)等于多少时,有一个学生得出3.25;另一个学生得出3.75。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我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25或3.75,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寻求办法。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有效的问题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深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从而凸显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地位。
  参考文献:
  张双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探讨[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9).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沟通质量决定了最终的教学效果。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特点,对如何在教学中强化师生互动话语沟通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供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话语沟通;师生互动;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将被推翻,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对话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灌输模式,而是强调师生在平等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是第一能源。众所周知,从煤的元素分析表明:煤是由碳、氢、氧、硫、磷等多种元素组成、可燃的和不可燃的复杂物质,煤的燃烧是这些复杂化合物、混合物物理、化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一、简介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其问题及产生的缘由,提出了有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摘 要: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说汉语非常容易。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语文教学就一直伴随着其成长,学习语文似乎也已成为一种习惯,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那么,学习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语文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否有必要在学习了这么多年语文之后再继续深造?从语言自身的作用以及语言学习方法来探讨学习语文的目的。  关键词:交流;语言体系;阅读  一、使人们正常阅读与交流  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体制中最基础的学科,它是一
档案工作是整个社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的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人
摘要 针对砖混结构施工中圈梁与构造柱交点处钢筋穿插处理困难的问题,结合“某花园”小区的施工应用实践,提出了圈梁主筋从构造柱钢筋内侧穿过的施工方法,并对其合理性和技术上的优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砖混结构;圈梁;构造柱;钢筋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031-0159-01    1 砖混结构住宅特点  砖混结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