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农药防治麦蚜效果试验研究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ui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蚜是麦区常发性主要害虫,不但吸食小麦营养,而且传播病毒病,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因小麦生长中后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重要阶段,通常多种蚜虫(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混合发生。我们本着筛选高效、低残留农药,为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依据的目的,设置了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 供试药剂 试验设在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试验田,小麦品种为泛麦5号,2007年10月10日播种,播种量5千克/亩。供试药剂有40%毒死蜱乳油,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烟碱乳油,植物杀虫剂1号,40%氧化乐果乳油。
  2. 试验方法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1个大区,面积0.1亩。处理1:40%毒死蜱乳油30毫升/亩。处理2: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亩。处理3:10%烟碱乳油50毫升/亩。处理4:植物杀虫剂1号60毫升/亩。处理5:40%氧化乐果乳油80毫升/亩。处理6:空白对照。2008年5月2日(为小麦灌浆期,也是麦蚜发生盛期),用山东卫士16型人工背负式喷雾器以30千克/亩的药液量均匀喷雾。各大区分3点取样,每点30穗,在喷药前定穗调查麦穗上及叶片上蚜虫数作为基数,喷药后2、4、6天调查残存蚜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及校正防效。
  
  二、结果与分析(见下表)
  
  
   1. 喷药后2天 根据上表数据,喷药后2天各试验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处理1防效较好,达到83.7%;处理2防效较差,仅为43.2%;处理3防效更差,仅达到24.0%;处理4防效达到100%,其速效性及击倒性均较好;处理5防效较高,接近100%。方差分析表明,处理1、处理4、处理5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而与处理2及处理3之间差异显著。
  2. 喷药后4天 根据上表数据,喷药后4天处理1和处理2与喷药后2天防效相差不大;处理4防效仍为100%;处理3则有缓慢下降,防效降低了2.5%;处理5防效仍接近100%。方差分析表明,处理1、处理4、处理5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而与另外2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总体来看,各药剂防效在喷药后4天与2天变化不大。
  3. 喷药后6天 根据上表数据,处理1防效有缓慢下降趋势,下降了3.8%;处理2的防效比喷药后4天则下降较多,下降了8.1%;处理3防效迅速下降,说明其持效期短,蚜虫有所反弹;处理4防效略微下降,说明其持效性及速效性均较好;处理5防效不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4、处理5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处理1之间差异显著。处理2、处理3不但防效差,而且持效性低。
  
  三、小结与讨论
  
  1. 毒死蜱 该药速效性较好、击倒力较强,但其防效不如常规农药氧化乐果,仅从本试验结果来看,防效虽为79.6%,但药后2~6天其单茎麦蚜数量保持在2~2.53头,仍在防治指标以下,建议在蚜虫发生的普通年份作为替代农药与氧化乐果等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蚜虫抗药性的产生,从而提高整体防治效果,但蚜虫暴发期不可使用。
  2. 吡虫啉 该药具有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优点,但经过多年的广泛不合理使用,已导致麦田蚜虫种群产生耐药性或抗药性。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其可湿性粉剂在蚜虫盛发期不宜使用,实际大田操作中蚜虫初发期仍可使用。
  3. 烟碱 该药防效低、持效期短,建议不要使用。
  4. 植物杀虫剂1号 该药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击倒力强,持效期长,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推荐应用剂量为60毫升/亩,可作为防治麦蚜的首选药物。
  5. 氧化乐果 该药已经使用多年,其杀虫谱广、击倒力强、持效期长,可以继续使用,但因其属于有机磷类高毒农药,目前已经禁止在甘蓝上使用。建议与高效低毒的替代农药及植物源农药交替使用,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药残留。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 邮编:466632)
其他文献
太赫兹射线对应的频率范围在电磁光谱的红外和微波之间,能穿透几乎各种材料且不会造成损害,因此,太赫兹摄像头在非侵入性高分辨率成像领域运用潜力广泛。但传统太赫兹成像技术用不可弯曲的材料制成,只适用于检测平面样本。近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川野由纪夫和同事利用碳纳米管研发出首个可移动、可弯曲、可穿戴的太赫兹扫描仪,能对包括人体在内的三维卷曲物体进行成像检测。
不用电,只要有光,就能上网!8月24日,全球首款商品级超宽带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组在首届智博会上发布,该芯片组可支持每秒G比特量级的高速传输,标志着我国可见光通信产业迈入超宽带专用芯片时代。   有光照就可上网  “现在我们知道有Wi-Fi,未来我们还将知道LiFi。以前大家知道光线可以提供照明,但是现在光也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了,有光就可以上网的梦想实现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说,“用可见光通
在量子科技领域,一场激烈的竞赛正在展开。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算……如今,量子科技已成为全球科技大国集中发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阵地。掌握创新的主动权,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抢抓量子科技发展机遇,中国已按下“快进键”。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并达成共识: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
3月13日,俄罗斯科学家在贝加尔湖启用了北半球最大的水下太空望远镜——贝加尔-GVD,计划用其进行中微子观测,以便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据了解,该望远镜自 2015 年开始建造,由捷克、德国、波兰、俄罗斯、斯洛伐克科学家合作完成。由于水可以作为观测中微子的有效媒介,同时考虑到贝加尔湖的容积、深度、清澈度和冰覆盖,最终该望远镜被安置在距离湖边 4000 米、水深 750米 至 1300
省级信息服务平台11月底试运行  9月16日,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汇报会在长沙召开。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来武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我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上取得的成效。  2011年,湖南省被纳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后,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了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了以信息交互、应用服务、基础服务、业务数据库、云计算硬件资源等五大模块为核心的平台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日前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重要成果:成功构建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山苍子基因组图谱,并基于此揭示樟科物种进化及其精油合成的分子机制。  2016年10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研究团队启动了山苍子基因组测序项目,经过3年多时间努力完成项目,获得了大小为1.37G、片段重叠群N50为607.34Kb的基因组。通过Hi-C技术,他们进一步将基因组锚定到24条染色体上,锚定
科学研究是最具创造性的活动,也是最依赖创新激情的活动。70年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湖南科技工作者,一路筚路蓝缕,一路铿锵迈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向科学进军”,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从“科学的春天”逐步走向创新的盛世。  一滴水珠,能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朵浪花,能显示出大海的壮阔。  湖南科技体制改革的历
8588米!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再度刷新  2月19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所属顺北油气田顺北鹰1井完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打破了2月14日顺北5-5H井完钻井深8520米的纪录,相当于从8844米的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打到山脚,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世界先进的超深井钻井技术。  顺北油气田埋深普遍大于8000米,经鉴定为亚洲陆上最深油气田;其所在的塔里木盆地受断裂运动影响,地层极其复杂,
近日,我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海上油气田稳产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油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渤中13-2发现的主体区属于太古界潜山构造,勘探难度大。围绕太古界潜山有没有优质储层和能不能形成油气藏两大难题,中国海油勘探人员通过地质认识创新,提出新的成藏模式认识,成功发现了大型轻质、优质油藏
3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峰介绍,截至3月27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疫苗超过1亿剂次。  米锋表示,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疫情防控手段。我國正在安全、有序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不过,尽管中国新冠疫苗全球供应和全民接种已经双双破亿,但仍有民众对接种新冠疫苗心存疑虑。对此,在发布会上,多名权威专家集中回应了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