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课程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师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注重实验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合作交流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及开阔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实验;兴趣与合作;理论与实践;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1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课程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成为每一位教师关注并探究的难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生物教师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注重实验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合作交流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兴趣中求知,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实验开设提兴趣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生物的主要方法。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不断探究与实践的过程。在实验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与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生物学科的素养。
在长达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与分裂等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经过查阅资料,亲身实践,我发现开设学生分组实验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奇效。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们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与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又讲究合作精神,操作严谨细致,现象观察仔细。实验成功时,他们兴高采烈,失败时也不气馁,对照课本认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时候一些学生还在讨论“如何改进使实验效果会更好”。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还原糖、脂肪及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正确区分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掌握了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变化,同时学会了常用器材的规范使用,更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高中生物教师要通过规范开展演示实验,认真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师生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并主动参与学习。
二、合作交流扬个性
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再也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课改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这是课改的目标及宗旨。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建立了学生自学、小组探讨与展示、教师点评、检测与评价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张扬个性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例如在讲授《血糖调节》一课时,“自学环节”学生初步掌握了血糖的概念、来源、调节过程及血糖平衡的意义;然后我通过情景创设提出“学生吃完早点后,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平衡的?”和“运动员跑完1500米后,机体会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等问题,各小组成员之间探讨交流,各抒己见,在组长的引导下,形成本组的观点,即“小组探讨”;“展示环节”各小组代表通过语言陈述或图形建构等方式展示本组的成果,每个人都可提出不同的见解与观点,发挥优势,张扬个性;在“教师点评”环节,我对各组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特别是对理解不深入、不透彻,讲解不清晰的地方适时点拨加以纠正;“检测与评价”环节的设置,让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有效交流与帮助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参与权与发言权。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人人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竞争,共同成长。有了这样的参与与体验,学生会逐渐养成独立自学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成效会大大提高。
三、理论实践相结合
教育本身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一些地方的农民依然停留在传统劳作方法上,种植与养殖知识欠缺,经济效益较低。作为一名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尽量将课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上,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走出课堂亲身实践,解决当前农民实际问题,既增强了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例如讲“光合作用”一节时,可介绍增加光照和适当升温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其次,教师可利用劳动实践课,带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到蔬菜大棚、猪场和鸡舍等地方进行实践学习,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种植和养殖的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教学,不仅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兴趣,拓宽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信息手段增见识
在“互联网+”时代,一支粉筆一本书的教学方法已与时代格格不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互联网+教育”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例如在讲解“受精作用”一课时,我播放了“精子如卵及胚胎发育”一段视频,学生不仅体会了生命的神奇,更是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在介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内容时,我通过FLASH动画展现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及兴奋传导的过程,既形象又生动,易于学生理解,记忆牢固。流行的希沃一体机教学,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并深化知识,课堂练习的实时呈现让他们对“易错点”和“范例”都有了清晰地认识。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及学科前沿知识,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有利于课堂成效的提高。
五、学法指导促提高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的重要保障。许多学生都认为生物学科比较简单、好学,可考试成绩却让他们头疼。首先,我认为生物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点琐碎繁杂,归纳记忆尤为重要。一节或一章节内容学习完,学生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归纳,可通过“三抓”即“抓联系”、“抓特点”、“抓实例”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理解。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比如tRNA、mRNA与rRNA的区别,可以从碱基组成、位置及功能分别比较记忆。其次,重点习题及错题的整理。每个学生最好准备一个纠错本,将课本上的经典习题和常错习题,整理到错题本上。空余时间,就翻开纠错本,研究该题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决方法,再加以练习。往后遇到此类习题,错误会大大减少。第三,善于记忆,特别是扎实记忆。生物学科有许多专业术语,一定要记忆准确,否则会失分很多。比如“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等要准确记忆。学无定法,哪一个方法适合自己那才是正确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要认真思考,善于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成绩的提高还会远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手段与环境的不断更新。每一个高中教师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让每一节课都有“出彩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受益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
[2]《教学与仪器》.
【关键词】实验;兴趣与合作;理论与实践;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1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课程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成为每一位教师关注并探究的难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生物教师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注重实验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合作交流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兴趣中求知,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实验开设提兴趣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生物的主要方法。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不断探究与实践的过程。在实验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与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生物学科的素养。
在长达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与分裂等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经过查阅资料,亲身实践,我发现开设学生分组实验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奇效。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们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与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又讲究合作精神,操作严谨细致,现象观察仔细。实验成功时,他们兴高采烈,失败时也不气馁,对照课本认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时候一些学生还在讨论“如何改进使实验效果会更好”。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还原糖、脂肪及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正确区分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掌握了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变化,同时学会了常用器材的规范使用,更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高中生物教师要通过规范开展演示实验,认真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师生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并主动参与学习。
二、合作交流扬个性
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再也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课改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这是课改的目标及宗旨。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建立了学生自学、小组探讨与展示、教师点评、检测与评价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张扬个性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例如在讲授《血糖调节》一课时,“自学环节”学生初步掌握了血糖的概念、来源、调节过程及血糖平衡的意义;然后我通过情景创设提出“学生吃完早点后,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平衡的?”和“运动员跑完1500米后,机体会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等问题,各小组成员之间探讨交流,各抒己见,在组长的引导下,形成本组的观点,即“小组探讨”;“展示环节”各小组代表通过语言陈述或图形建构等方式展示本组的成果,每个人都可提出不同的见解与观点,发挥优势,张扬个性;在“教师点评”环节,我对各组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特别是对理解不深入、不透彻,讲解不清晰的地方适时点拨加以纠正;“检测与评价”环节的设置,让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有效交流与帮助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参与权与发言权。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人人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竞争,共同成长。有了这样的参与与体验,学生会逐渐养成独立自学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成效会大大提高。
三、理论实践相结合
教育本身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一些地方的农民依然停留在传统劳作方法上,种植与养殖知识欠缺,经济效益较低。作为一名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尽量将课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上,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走出课堂亲身实践,解决当前农民实际问题,既增强了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例如讲“光合作用”一节时,可介绍增加光照和适当升温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其次,教师可利用劳动实践课,带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到蔬菜大棚、猪场和鸡舍等地方进行实践学习,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种植和养殖的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教学,不仅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兴趣,拓宽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信息手段增见识
在“互联网+”时代,一支粉筆一本书的教学方法已与时代格格不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互联网+教育”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例如在讲解“受精作用”一课时,我播放了“精子如卵及胚胎发育”一段视频,学生不仅体会了生命的神奇,更是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在介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内容时,我通过FLASH动画展现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及兴奋传导的过程,既形象又生动,易于学生理解,记忆牢固。流行的希沃一体机教学,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并深化知识,课堂练习的实时呈现让他们对“易错点”和“范例”都有了清晰地认识。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及学科前沿知识,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有利于课堂成效的提高。
五、学法指导促提高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的重要保障。许多学生都认为生物学科比较简单、好学,可考试成绩却让他们头疼。首先,我认为生物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点琐碎繁杂,归纳记忆尤为重要。一节或一章节内容学习完,学生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归纳,可通过“三抓”即“抓联系”、“抓特点”、“抓实例”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理解。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比如tRNA、mRNA与rRNA的区别,可以从碱基组成、位置及功能分别比较记忆。其次,重点习题及错题的整理。每个学生最好准备一个纠错本,将课本上的经典习题和常错习题,整理到错题本上。空余时间,就翻开纠错本,研究该题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决方法,再加以练习。往后遇到此类习题,错误会大大减少。第三,善于记忆,特别是扎实记忆。生物学科有许多专业术语,一定要记忆准确,否则会失分很多。比如“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等要准确记忆。学无定法,哪一个方法适合自己那才是正确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要认真思考,善于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成绩的提高还会远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手段与环境的不断更新。每一个高中教师应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让每一节课都有“出彩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受益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
[2]《教学与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