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常常存在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这种多义性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朦胧、含混的特点。通过分析弗罗斯特诗歌《好时光》的修辞、隐喻和叙事方面的含混性,我们可以发现弗罗斯特的诗歌不论在艺术手法还是主题上都表现了非凡的现代性。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好时光》 含混 现代性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复杂的诗人。一直以来,他被称作“新英格兰诗人”,他自己也认为这个称呼和他最为相配,或者说这就是他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形象。但是,他的田园诗并非承袭了自维吉尔以降的西方田园诗传统,表达的也不是华兹华斯田园诗中的那种与大自然交流和互动后给人带来的愉悦与欣喜。相反,他笔下的大自然都处于秋冬季节,肃穆、萧瑟,并充满了死亡的意象。他诗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令人畏惧与不安的,他的诗歌里充满了令人恐瞑的元素。因此,弗罗斯特并不能算作是一个真正的田园诗人,他作品中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也是学者们长期争论的话题。在弗罗斯特的有生之年,他被认为是一个传统诗人,因为他用传统的诗歌格律写诗。他的诗歌语言平实,比华兹华斯更简单和口语化,而不像艾略特等人的诗歌一样充满了旁征博引的引用和多种语言的交杂。但随着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的深入,现在学界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弗罗斯特诗歌的现代性,把他叫作一个‘传统的现代诗人”。这个称呼充满了悖论,因为传统和现代本来就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但这样的二元对立在弗罗斯特身上却得到了奇怪的统一,因此风格和流派的不确定性可以算弗罗斯特诗歌中体现的第一重含混。
含混(ambiguity)一词作为一个批评概念来自于燕卜荪的著作《含混的七种类型》。在这部著作中,燕卜荪把诗歌中的含混分成了七种类型加以探讨:1.一个细节同时以几种方式产生效果;2.两种或更多的相近的意思混成了一个;3.两个明显不想关的意思被同时给出;4.各种选择意义合并起来以澄清作者大脑里的复杂状态;5.文本发生了侥幸的混乱;6.所表达的东西自相矛盾或互不相干,读者必须自己想办法解读;7.自相矛盾的情况表明了作者思维中的分歧。这本书自发表以来,对它的好评和批评从来没有停歇。对这本书的好评认为,这本书是关于文学阐释实践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新批评派推崇的“细读法”的成功案例;而对这本书的批评意见则更多也更猛烈。批评者认为,燕卜荪的阐释是联想式的,有时甚至是印象式的,这带来了一种过度解读的危险。但不管是赞誉还是批评,燕卜荪的理论和批评实践都是富有启发性的。因为含混所包含的语义的多义性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从写作手法上来说,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摒弃了传统诗歌和小说中的直白,更多地采用了隐喻性的修辞和开放式的结尾,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更多地使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参与构建文本。因此,分析一个作品中的含混特征有助于我们揭示一个作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好时光》是弗罗斯特的第二部诗集《波士顿以北》里的最后一首。诗里讲的是,冬日晚上,詩人独自出门踏雪散步,“看”到了一排乡村小屋。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屋里似乎有一些年轻人。他继续走,而后又转身回来,却不见了这些窗户。读过这首诗的读者可以感觉到,整首诗里弥漫着一种如梦如幻的气氛,而这样的梦幻感就是来自于诗里的含混。首先,全诗最明显的含混就是来自于对动词had的使用。
I had fnr my winter evening walk-/No one at all with whom to talk./But I had the cottages in a row/Up to theirshining eyesin snow.//AndIthoughtI hadthefolkwithin:/I hadthe sound ofa violin;/I had a glimpsethrough curtainlaces/of youthful forms and youthful faces./I had such company outward bound./1 went till there were no cottages found./I turned and repented.but coming back/I saw n0 window but that was black.//Over the snow my creaking feet/Disturbedthe clumbering village street/Like profanation,by your leave,,At ten o’clock of a winter eve.(Good Hours)
全诗共有六次使用了had,这样高频率地使用一个动词,必然有很强的文体意义。在第一行,诗人写道:“Ihad fnr my winter evening walk.”这一行中的had for是一个很不常见的用法。英语当中have a walk表示的意思是散步,但have后边加一个for就改变了原来的动词短语的结构。也许本行本来应该是“1 went for my winter eveningwalk”,但诗人坚持使用了had,一方面有可能是出于have a walk这样的用法,另一方面的考虑也许是为了和下文的had相呼应,因为接下来诗人写道:“No one at a11withwhomtotalk,/ButIhadthe cottagesin a row/Uptntheirshining eyes in snow.”诗人要表达的是,在散步途中他没有任何人可以交谈,但是他“有”一排乡村小屋,小屋的窗户在雪地里闪光。这里的“had”用得非常含混。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有可能诗人的心里存在着这样一排乡村小屋,这排乡村小屋储存着他记忆的过往。这一点在下一个诗节的had那里得到了印证:“And I thoughtI had the folk within.”这行诗中的“I thought”进一步表明诗人提到的屋子和灯都应该是诗人记忆中的东西,“the folk”说明屋子里的人是诗人所认识的,存在于他记忆中的人。接下来的这一行:“I had the sound0f a violin.”诗人用had代替了本来应该使用的动词“heard”,这样的轭式搭配在燕卜荪看来,是一种含混的典型代表。had和heard发音相近,这也许是诗人刻意通过had的使用来达到既和上下文中的had呼应的作用,又同时生发出在记忆里听到了小提琴声音的感觉。但下边的这行:“I had a glimpse through curtainlaces/of youthful forms and youthful faces.”动词短语had a glimpse向读者传达出一种真正透过了窗帘看到了里边的人影的效果。通过第一、第二个诗节中的hadthe cottages、hadthefolk、hadthe sound和这里的had a glimpse可知,had的使用在这几个地方可谓是虚实搭配,在这里记忆和现实似乎交织在了一起。 如果以上描述真的是存在于诗人记忆里的屋子和人的话,那么在下一个诗节中,诗人的记忆似乎出现了问题。在第三诗节第一行中,诗人继续怀着他的记忆前行:“I had such company outward bound.”had在这行当中的使用还是虚实相结合,既呼应前文的had表达的记忆,也表明他现在是在这些记忆的陪伴下前行。但是下边的这几行诗让我们感到疑惑,因为诗人说:“1 went till there were no cottages found.”这行诗的意思含混不清,因为我们不知道是诗人真的看见了那些小屋和那些人,然后他一直走到了杳无人迹的地方,还是如上文暗示的那样,屋子和人不过都是诗人记忆中的东西,那诗人此时“一直走到了没有屋子的地方”,是否意味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已经独自前行太久,以至于曾经的人和曾经的事已经在记忆里淡忘?在下一行中,诗人感到后悔,因此转身回来,但已不见了那些窗户,四下里只是一片黑暗。
在最后的一个诗节中,诗人回到了已经熄灭了灯光的乡村街道,他的脚踩踏在雪地上,发出了吱嘎的声响。在这里“snow”和“slumber”都和弗罗斯特其他的诗中一样,传达出强烈的隐喻意义。如果把诗人的冬夜散步看作是人生旅途中的最后一段的话,那么“snow”和“slumber”无疑表达出的应该是死亡的意象。这里诗人使用的词“profanation”和“disturbed”也应和了这个死亡意象,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发出的声响对于已逝的人的来说是一种“打扰”和“亵渎”。以“冬夜”“雪”和“黑暗”“睡眠”来表达一种死亡的意象在弗罗斯特的诗中并不少见。在他的著名诗歌《雪夜林边停》和《摘苹果之后》等诗中,诗人都以同样的意象表达了相同的思想。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诗的最后两行,出现了一个在前文中都没有提到的新的人物。诗人写道:“Likeprofanation,bv yourleave,/Aften o’clock ofawinter eve.”这里的“yOUr”的使用,给全诗带来了一种新的含混,因为“your”的使用不免让人疑惑,这是指的一个新的,在前文并没有提到的人,还是指诗人自己?从上下文来看,这里的“your”指的可能是詩人自己,因为在冬日的十点“离开”,并且打扰了沉睡的乡村街道的寂静的,无疑就是诗人本人;但是全诗一直对诗人的称谓都是第一人称的“I”,使用的物主代词也一直都是“my”,但在这里诗人突然转换了视点,用起了第二人称的物主代词“your”,这种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之间任意进行转换的写作方法,和某些现代小说中使用的手法相似。又或许,这里的“your leave”说的并不是诗人本人,而是诗人记忆当中的那些众多人物中的一个,那么这里的“yourleave”应该指的是这个人的死去,但这个人是谁,他,她与诗人是什么关系,则没有任何踪迹可循。这个"yourleave”的含混,给众多的翻译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江枫的译文中,把这两行翻译为:“像是一种亵渎,由于鲁莽/无礼,在冬夜十点的时光。”在杨铁军的译文里,把这两行翻译为:“如,承蒙准许,渎神的语言,在十点钟,一个冬日的夜晚。”在两位翻译家的译文里,均同时采用了回避的方法来处理“your leave”这两个词,可见其语义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诗歌增加了朦胧的色彩,也为整首诗增加了一种神秘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以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手法,描写和刻画了一个人处于人生暮年时的心境。在表面的田园风情背后,这首诗真正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在人生暮年仍然独自前行,怀揣着年轻时候与他同伴之间发生的美好和欢笑。但当垂垂老矣时,他想要找回当年的青春和欢笑,可是昔日年轻时的伙伴已皆归尘土。这首诗,其基调无疑是伤感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怀旧情绪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幻灭感。诗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独自前行,身边没有人陪伴。当处于人生暮年时,发现前方已无路可走,这时想要回去找寻以前的同伴,却发现他们已全都离他而去。这样的悲凉情绪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让弗罗斯特的诗歌具有了别具特色的哲学色彩。
从这首诗的含混和隐喻中,我们可以发现弗罗斯特的现代性。在学界对弗罗斯特众多诗歌的研究中,象征性、隐喻、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多重阐释的可能性都被一再地提到,特别是弗罗斯特的名作如《补墙》《未选择的路》《摘苹果之后》和《雪夜林边停》等等。对于弗罗斯特来说,表面的简单似乎与诗人真正想表达的人生哲理、人类生存的困境,以及人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的紧张关系之间构成了一种悖论和张力,而这种张力就是通过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来实现的。“象征主义者反对平铺直叙,强调含蓄,朦胧”,而含蓄和朦胧就是弗罗斯特式的审美表达的主要手段。在这首诗中,亦真亦幻的场景、现实与回忆的交织让读者分不清哪些是诗人的回忆、哪些又是现实。而到头来,这些超现实的描写不过是诗人使用的象征主义手法,为的是表达诗人对自己当下处境的怀疑和失望,以及对往昔的美好时光求而不得的失落心情。诗歌中表达的强烈孤独感和疏离感无疑是弗罗斯特一贯最为关心的主题。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弗罗斯特无疑是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他用现代主义的手法表达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焦虑。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好时光》 含混 现代性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复杂的诗人。一直以来,他被称作“新英格兰诗人”,他自己也认为这个称呼和他最为相配,或者说这就是他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形象。但是,他的田园诗并非承袭了自维吉尔以降的西方田园诗传统,表达的也不是华兹华斯田园诗中的那种与大自然交流和互动后给人带来的愉悦与欣喜。相反,他笔下的大自然都处于秋冬季节,肃穆、萧瑟,并充满了死亡的意象。他诗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令人畏惧与不安的,他的诗歌里充满了令人恐瞑的元素。因此,弗罗斯特并不能算作是一个真正的田园诗人,他作品中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也是学者们长期争论的话题。在弗罗斯特的有生之年,他被认为是一个传统诗人,因为他用传统的诗歌格律写诗。他的诗歌语言平实,比华兹华斯更简单和口语化,而不像艾略特等人的诗歌一样充满了旁征博引的引用和多种语言的交杂。但随着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的深入,现在学界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弗罗斯特诗歌的现代性,把他叫作一个‘传统的现代诗人”。这个称呼充满了悖论,因为传统和现代本来就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但这样的二元对立在弗罗斯特身上却得到了奇怪的统一,因此风格和流派的不确定性可以算弗罗斯特诗歌中体现的第一重含混。
含混(ambiguity)一词作为一个批评概念来自于燕卜荪的著作《含混的七种类型》。在这部著作中,燕卜荪把诗歌中的含混分成了七种类型加以探讨:1.一个细节同时以几种方式产生效果;2.两种或更多的相近的意思混成了一个;3.两个明显不想关的意思被同时给出;4.各种选择意义合并起来以澄清作者大脑里的复杂状态;5.文本发生了侥幸的混乱;6.所表达的东西自相矛盾或互不相干,读者必须自己想办法解读;7.自相矛盾的情况表明了作者思维中的分歧。这本书自发表以来,对它的好评和批评从来没有停歇。对这本书的好评认为,这本书是关于文学阐释实践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新批评派推崇的“细读法”的成功案例;而对这本书的批评意见则更多也更猛烈。批评者认为,燕卜荪的阐释是联想式的,有时甚至是印象式的,这带来了一种过度解读的危险。但不管是赞誉还是批评,燕卜荪的理论和批评实践都是富有启发性的。因为含混所包含的语义的多义性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从写作手法上来说,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摒弃了传统诗歌和小说中的直白,更多地采用了隐喻性的修辞和开放式的结尾,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更多地使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参与构建文本。因此,分析一个作品中的含混特征有助于我们揭示一个作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好时光》是弗罗斯特的第二部诗集《波士顿以北》里的最后一首。诗里讲的是,冬日晚上,詩人独自出门踏雪散步,“看”到了一排乡村小屋。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屋里似乎有一些年轻人。他继续走,而后又转身回来,却不见了这些窗户。读过这首诗的读者可以感觉到,整首诗里弥漫着一种如梦如幻的气氛,而这样的梦幻感就是来自于诗里的含混。首先,全诗最明显的含混就是来自于对动词had的使用。
I had fnr my winter evening walk-/No one at all with whom to talk./But I had the cottages in a row/Up to theirshining eyesin snow.//AndIthoughtI hadthefolkwithin:/I hadthe sound ofa violin;/I had a glimpsethrough curtainlaces/of youthful forms and youthful faces./I had such company outward bound./1 went till there were no cottages found./I turned and repented.but coming back/I saw n0 window but that was black.//Over the snow my creaking feet/Disturbedthe clumbering village street/Like profanation,by your leave,,At ten o’clock of a winter eve.(Good Hours)
全诗共有六次使用了had,这样高频率地使用一个动词,必然有很强的文体意义。在第一行,诗人写道:“Ihad fnr my winter evening walk.”这一行中的had for是一个很不常见的用法。英语当中have a walk表示的意思是散步,但have后边加一个for就改变了原来的动词短语的结构。也许本行本来应该是“1 went for my winter eveningwalk”,但诗人坚持使用了had,一方面有可能是出于have a walk这样的用法,另一方面的考虑也许是为了和下文的had相呼应,因为接下来诗人写道:“No one at a11withwhomtotalk,/ButIhadthe cottagesin a row/Uptntheirshining eyes in snow.”诗人要表达的是,在散步途中他没有任何人可以交谈,但是他“有”一排乡村小屋,小屋的窗户在雪地里闪光。这里的“had”用得非常含混。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有可能诗人的心里存在着这样一排乡村小屋,这排乡村小屋储存着他记忆的过往。这一点在下一个诗节的had那里得到了印证:“And I thoughtI had the folk within.”这行诗中的“I thought”进一步表明诗人提到的屋子和灯都应该是诗人记忆中的东西,“the folk”说明屋子里的人是诗人所认识的,存在于他记忆中的人。接下来的这一行:“I had the sound0f a violin.”诗人用had代替了本来应该使用的动词“heard”,这样的轭式搭配在燕卜荪看来,是一种含混的典型代表。had和heard发音相近,这也许是诗人刻意通过had的使用来达到既和上下文中的had呼应的作用,又同时生发出在记忆里听到了小提琴声音的感觉。但下边的这行:“I had a glimpse through curtainlaces/of youthful forms and youthful faces.”动词短语had a glimpse向读者传达出一种真正透过了窗帘看到了里边的人影的效果。通过第一、第二个诗节中的hadthe cottages、hadthefolk、hadthe sound和这里的had a glimpse可知,had的使用在这几个地方可谓是虚实搭配,在这里记忆和现实似乎交织在了一起。 如果以上描述真的是存在于诗人记忆里的屋子和人的话,那么在下一个诗节中,诗人的记忆似乎出现了问题。在第三诗节第一行中,诗人继续怀着他的记忆前行:“I had such company outward bound.”had在这行当中的使用还是虚实相结合,既呼应前文的had表达的记忆,也表明他现在是在这些记忆的陪伴下前行。但是下边的这几行诗让我们感到疑惑,因为诗人说:“1 went till there were no cottages found.”这行诗的意思含混不清,因为我们不知道是诗人真的看见了那些小屋和那些人,然后他一直走到了杳无人迹的地方,还是如上文暗示的那样,屋子和人不过都是诗人记忆中的东西,那诗人此时“一直走到了没有屋子的地方”,是否意味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已经独自前行太久,以至于曾经的人和曾经的事已经在记忆里淡忘?在下一行中,诗人感到后悔,因此转身回来,但已不见了那些窗户,四下里只是一片黑暗。
在最后的一个诗节中,诗人回到了已经熄灭了灯光的乡村街道,他的脚踩踏在雪地上,发出了吱嘎的声响。在这里“snow”和“slumber”都和弗罗斯特其他的诗中一样,传达出强烈的隐喻意义。如果把诗人的冬夜散步看作是人生旅途中的最后一段的话,那么“snow”和“slumber”无疑表达出的应该是死亡的意象。这里诗人使用的词“profanation”和“disturbed”也应和了这个死亡意象,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发出的声响对于已逝的人的来说是一种“打扰”和“亵渎”。以“冬夜”“雪”和“黑暗”“睡眠”来表达一种死亡的意象在弗罗斯特的诗中并不少见。在他的著名诗歌《雪夜林边停》和《摘苹果之后》等诗中,诗人都以同样的意象表达了相同的思想。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诗的最后两行,出现了一个在前文中都没有提到的新的人物。诗人写道:“Likeprofanation,bv yourleave,/Aften o’clock ofawinter eve.”这里的“yOUr”的使用,给全诗带来了一种新的含混,因为“your”的使用不免让人疑惑,这是指的一个新的,在前文并没有提到的人,还是指诗人自己?从上下文来看,这里的“your”指的可能是詩人自己,因为在冬日的十点“离开”,并且打扰了沉睡的乡村街道的寂静的,无疑就是诗人本人;但是全诗一直对诗人的称谓都是第一人称的“I”,使用的物主代词也一直都是“my”,但在这里诗人突然转换了视点,用起了第二人称的物主代词“your”,这种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之间任意进行转换的写作方法,和某些现代小说中使用的手法相似。又或许,这里的“your leave”说的并不是诗人本人,而是诗人记忆当中的那些众多人物中的一个,那么这里的“yourleave”应该指的是这个人的死去,但这个人是谁,他,她与诗人是什么关系,则没有任何踪迹可循。这个"yourleave”的含混,给众多的翻译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江枫的译文中,把这两行翻译为:“像是一种亵渎,由于鲁莽/无礼,在冬夜十点的时光。”在杨铁军的译文里,把这两行翻译为:“如,承蒙准许,渎神的语言,在十点钟,一个冬日的夜晚。”在两位翻译家的译文里,均同时采用了回避的方法来处理“your leave”这两个词,可见其语义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诗歌增加了朦胧的色彩,也为整首诗增加了一种神秘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以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手法,描写和刻画了一个人处于人生暮年时的心境。在表面的田园风情背后,这首诗真正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在人生暮年仍然独自前行,怀揣着年轻时候与他同伴之间发生的美好和欢笑。但当垂垂老矣时,他想要找回当年的青春和欢笑,可是昔日年轻时的伙伴已皆归尘土。这首诗,其基调无疑是伤感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怀旧情绪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幻灭感。诗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独自前行,身边没有人陪伴。当处于人生暮年时,发现前方已无路可走,这时想要回去找寻以前的同伴,却发现他们已全都离他而去。这样的悲凉情绪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让弗罗斯特的诗歌具有了别具特色的哲学色彩。
从这首诗的含混和隐喻中,我们可以发现弗罗斯特的现代性。在学界对弗罗斯特众多诗歌的研究中,象征性、隐喻、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多重阐释的可能性都被一再地提到,特别是弗罗斯特的名作如《补墙》《未选择的路》《摘苹果之后》和《雪夜林边停》等等。对于弗罗斯特来说,表面的简单似乎与诗人真正想表达的人生哲理、人类生存的困境,以及人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的紧张关系之间构成了一种悖论和张力,而这种张力就是通过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来实现的。“象征主义者反对平铺直叙,强调含蓄,朦胧”,而含蓄和朦胧就是弗罗斯特式的审美表达的主要手段。在这首诗中,亦真亦幻的场景、现实与回忆的交织让读者分不清哪些是诗人的回忆、哪些又是现实。而到头来,这些超现实的描写不过是诗人使用的象征主义手法,为的是表达诗人对自己当下处境的怀疑和失望,以及对往昔的美好时光求而不得的失落心情。诗歌中表达的强烈孤独感和疏离感无疑是弗罗斯特一贯最为关心的主题。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弗罗斯特无疑是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他用现代主义的手法表达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