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泰嵩口古镇,三面环溪,地处永泰、仙游、德化、尤溪、闽清五县的结合部,是永泰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县境内最早的两个建制镇之一。在元朝时期发展成商业繁荣的水运重镇。1916年,这里成立了全省首家乡级商会;1926年自行发行纸币,设税卡和鸦片专卖局;1938年设镇。
古镇以两区六街巷为构架,拥有月阙、道南两片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保护区面积35.49公顷。片区内现存的古街巷有:关帝庙街、米粉街、横街、直街、鹤形路以及郭家巷,是嵩口明清文化的见证。在直街尽头,保存了完整的古码头,记录了闽中水陆交通中心的繁荣忙录的景象。长庆溪和大樟溪在渡口处交汇,水面宽广,水流湍急,大小溪流在此交汇,一齐奔向福州闽江,汇入大海。所以,嵩口即便地处深山,也仍旧是深山中的闹市,历史上舟楫往来频繁,商贾汇聚,不长的古街上,汇聚了一百二十多家商铺,十多家饭店客栈,热闹非常。
“快看!有一条河!大河!”我们从厦门一路驶来,在倦怠的高速路和山峦隧道间穿梭,进入嵩口地界,倏地看见了一条宽得超出我们想象的大河,蜿蜒在群山峻岭间,灿烂无比,我们都惊叫了起来。一路弯弯转转,大河时隐时现,相伴前行,将至嵩口镇后,我们才猛然醒悟,那不是河,那是环绕着嵩口的大樟溪呀。我们定是被大姐大的车技给眩晕了,才一时恍惚,怠慢了这条曾经风华无限的雄壮溪流。
从高速,到国道,再到县道,终于看见了崭新矗立着的嵩口古镇大牌坊。我们都振作了精神。第一眼,却让我们疑惑了。穿镇而过的中山路上,站着张元幹的雕塑,算是代表古镇和我们打个了招呼,沿街很多改造过的新式建筑——土墙色调,木质招牌,木围栏包裹着裸露的空调机,路灯透着股文艺范儿,其余就是热闹小镇的调子,熙攘的街市,高矮不一的新建筑,超市外的儿童摇摇椅放着“喜羊羊,美羊羊……”
奇怪。不是说,是千年的镇子,是古建筑博物馆,是曾经河运昌盛、商贾遍地的富庶地界?
原来,我们寻错了路。古镇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相反的路径,从渡口开始,那正是随舟楫而来的客商们进入嵩口的路线。
双溪汇流的深山古渡
当年舟楫往来的嵩口古镇,所有的故事都应从那个如今成为休闲之地的古渡口说起。如果没有大樟溪,嵩口会和所有的深山小城一样,靠着土产、李果,在淹没于丛山中的小道上和外界保持着稀疏的联系。可喜它偏偏受大自然眷顾,在崇山峻岭间又得了一条奔向大江大海的溪流。
经过了繁荣,也经过了衰败,现在的渡口又成了嵩口的骄傲。古镇的复兴改造,也从这里开始。走在渡口的鹅卵石台阶上 ,放眼望去,左右各有一座大桥,横跨在溪水两岸,水流急急往前冲,因为前些日子的台风和大雨,水位比平常高了一些,听起来气势逼人。镇上的人们,一到傍晚就来这里散步闲聊,推着婴儿车的,带着孩子来打水漂的,孩子不肯回家吃饭,大人呼喝着,连拽带抱,一派休闲的好时光。看见两个熊孩子,赤条条地,在沿岸的浅水处洗澡,溪水泼了四处,他们看起来快活极了,把我们心中对孩子父母的一点责难都略了去。另一旁的渡口小木船上,两个女孩撑着船,不知道是戏耍还是真的要渡到河对岸,也玩闹了好一会儿。“我们今晚来这里游泳吧!”按捺不住心里的喜爱和激动,我大声提议着。“你看那大哥是不是在洗澡啊,我们也去吧!”定睛再看了看,光着上身的哥们儿,原来不是在洗澡,而是在抓鱼。嬉笑间,我们被些场景深深感染,这才是真正的野蛮生长。
岸边,停靠了零星的木船,当地人还有在溪里捕鱼的习惯。一个正待修补的竹筏船边,主人抽着烟和邻居们拉家常,聊聊村里换届选举的事。好事地去攀谈,原来他是以捕鱼为业。每天傍晚到溪里走一遭,在渡口岸边就地售卖,或者第二天清晨带到集市里。“我们这里的鱼很鲜的。”大哥打包票地说。
更早些时候,嵩口人应该更有口福吧。直至上世纪80年代,镇上居民依旧依赖着大樟溪的河运。即便在旱季,大樟溪的溪水也有一二百米宽,中心水流三五米深,那时,两岸的居民往来主要用渡船。撑船的艄公负责将人们从这边送到那边,去镇上买菜、逛街,赶集的日子更是忙碌。住在岸边的人,“在鸡鸣时分听到吱吱呀呀摇橹的声音”,那就是艄公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有时候,也很烦那个渡口的。毕竟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在这头的时候,渡船又摇到了那一头,于是只好等待。纵使遇到万分火急之事,也只好在原地兜转着圈子干着急。经常,渡口这头那头的人就为了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的问题发生摩擦,三天两头跟不特定的人吵架那是常有的事。然而乡下人毕竟耿直,很多的事情吵过了也就忘记了,不会记忆太久。……在渡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最后一个上船的人都会自觉地拿竹蒿撑船到达对岸,虽然渡船后面还有一个艄公在守着,但艄公年纪大了,只负责在尾部掌舵控制船的方向,而乘船的活,还得过往的行人自己动手。”(杨梅《嵩口古镇!嵩阳古渡》)
这样的场景让我联想到《边城》,青山,绿水,小舟咿呀,只是嵩口比“边城”热闹,往来的除了山民,还有兜里当当响的金主。
河运让嵩口成了富庶的小镇。大樟溪是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向南蜿蜒直达福州,被称为“南港”,也是大宗货物经嵩口往返于福州的水上唯一通道。航行在大樟溪上的木帆船被称为“南港船”,往福州运去的多是山货,李干、笋干、香菇等等,顺流而下,一般3-5天即可到达;运回的则是食盐、布匹、海产品及日用货,逆流而上,需要15天左右才能返回。据说,“极盛时期大约有木帆船一千艘,船工五千多人”,很多木材商人在山里采伐的树木,编成木排沿溪而下,即所谓的“放木排”。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嵩口码头还是相当繁荣。不知这描述是否夸大。据嵩口老教师林志匡收集的资料,现在的老人能够回忆起的渡口,“货船停泊多达八十余艘,船夫二百多人,伐木工和放排工也不下一百多人。靠专业肩挑谋生的挑夫也有一百多人。嵩口下层社会结构完全由农夫、船夫、挑夫和木夫支撑。”无论谁的描述更精确,我们都不难想象,曾经的嵩口是如何人潮熙攘,街市嘈杂,现在渡口边不长的老街上,簇拥着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还有商家会馆,哗啦啦的算盘声,当年应是响彻街市吧。 海神妈祖和圣母玛利亚
渡口是一个忙碌的地方,有往来匆匆的商旅人,有溪水两岸的居民,他们在这里聚了又散,却留住了诸多有趣的神灵。从岸边往里抬头看,左边是天后宫,中间是德星楼,右边是天主教堂,细数一下,竟供奉着二十多尊神灵,佛教、道教、天主教,煞是热闹。渡口及其身后的老街,就像是现在的城市CBD,聚拢了所有的有利资源,包括中西神灵。
天后宫,供奉妈祖,本应是海边的神灵,而在这深山老林的溪水边,却堂而皇之地香火兴盛。原来,嵩口古渡边的溪水湍急,多有险滩,翻阅志书,船毁人亡的事故记载不少。又因着地理和交通优势,许多邻县的商人都选择来嵩口做生意,如何安全地闷声发财,成了一个难题。精明的商家们一般不轻易跟船跑生意,而是让自己的雇工去磨练成“浪里白条”,商会每年都会组织人员治理河道,尽可能地减少事故发生,然而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可以保证行船平安的神灵。于是,清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年)正月,在嵩口占据人数优势的莆田、仙游商帮兴建了天后宫,供奉妈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商会会馆,因元朝时称莆田、兴化为“兴安州”,故称“兴安会馆”。从此,在渡口出发的船只,都会先拜过妈祖,祈求一路平安。到了“文革”期间,庙宇遭到毁坏,只有一对古廊柱还倚在墙角。1994年1月,永泰旅台乡亲捐款增设神龛,重塑妈祖神像,恢复了往日的香火兴盛。
中间的德星楼供奉的主神是林公大使,为纪念林显兄弟抗元列举而建,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在当地的传说中,林公阴佑船民筏工十分灵验,至今也香火不断。德星楼的建筑非常有趣,是一座吊脚楼式的三层小楼,一楼贯通直街和渡口,几根木柱支撑着起一片来往的空间,当年渡口的交易都在这里进进出出,现在则是人们拉家常的好去处。这里常年通风,天热的时候,居民就端着饭碗,三三两两地边吃边聊,惬意得很。二楼供奉林公,也不忘捎带上土地公、财神爷、观世音、文昌帝,由出檐的阳台望去,大樟溪水浩浩荡荡,心境又离神明近了些。三楼供奉的是文曲星,状元、榜眼、探花一溜排开,两旁还跟着雷公电母,神像竟然有些可爱,丝毫没有敬畏之感,引得我们窃笑。就连学业的烦恼,也可以在这里和他们倾诉,即便不明白这些是什么神灵,烧一支香,也是礼多神不怪,当地人便是如此。这里远观直街,在浓郁的香火中,别有一番滋味。
天主教堂也照例每周都有教徒聚会,唱诗歌,歌咏圣母玛利亚,讲神迹见证,只是没有袅袅烟火,在古镇里显得清冷些。当年,从福州港顺着闽江来到嵩口的传教士,若知道自己种下的星星之火,如今仍在放着光芒,该有多欣慰。嵩口目前仍旧有小部分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信徒,这在福州境内的城镇里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不同宗教,如此混杂于一个小小渡口,则显得不那么普通了。一来可见这里曾经的人声鼎沸,各路人等交杂;二来也说明嵩口当年的开放,容得下这些差异。
闽江上来的发牛奶的美国人
那时,从闽江逆流而来的,还有一位叫作伊芳廷的美国人,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同学故旧。1901年,他以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永泰传教、办学,那年他28岁。在永泰生活50年间,他拍摄了大量反映永泰风土人情、教育、医疗、民生等方面的照片,1951年才离开中国,1968年在美国逝世,享年95岁。
伊芳廷创办的第一所幼稚园和格致中学,奠定了永泰现代教育的基础。宣统二年(1910年),他在嵩口创办格致小学。一个西方人,来到小镇上,引人注目是必须的,他还创办了小学,更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他在嵩口传播基督教,未与当地居民信仰有激烈冲突,也只得了少数人的响应。不过,人们更关注的是他的学校,和他做的善事。格致小学与当时镇上的公立小学道南书院并重,街道一带的孩子就可以划片来此上学。伊芳廷并不自己教学,只是出资统筹,学校有本地老师10个左右,中文授课,课本同是民国时期的教科书。无形间,它和道南书院形成了竞争的关系,格致小学的福利似乎更好更令人羡慕些。
当年在道南书院上学的林志匡回忆道,格致小学常常会发些救济品,每年都发一次牛奶,一罐足有两三斤重,这在当时是多么稀罕的东西,他们眼馋得不得了。后来,道南书院不愿意被比下去,也跟着发了,只不过规模大大缩水,变成了一二两的奶粉,聊表竞争的决心。两校的信仰问题,倒没有擦出火花,反而是政治立场上剑拔弩张。某次支持国民党内不同的候选人,学生间竟大打出手。
伊芳廷会中文,也会点嵩口方言,他用方言编了一首儿歌,在孩子们里传唱很广,虽在道南书院上学,林志匡也学会了,至今仍会哼唱,歌词简单,大意是“吃光饼要配一点猪油脯”,有趣得很。如今这些都成了故事,格致小学的校址犹在,街道大队还在此办公。
宅院和寨堡,古镇最丰厚的遗产
因为古镇富庶,嵩口留下了壮观的160多座气势恢宏的古民居,以及许多神秘莫测的古楼、古堡、古庙,被专家誉为“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保存之好,艺术之高,堪称奇迹”的“民间古民居博物馆”。它们是古镇能够再次繁荣的关键。自2008年嵩口评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这些建筑得到了最基本的“不能拆迁”的保护。它们散落在古镇,和古镇下辖的村落里,一座座雕梁画栋,富有明清南方建筑风格,厅堂回廊、屋宇窗棂处处尽是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壁画,富甲一方可以想见。
当年这些建筑用材,也有从大樟溪放排输送过来的。拔魁厝最早的主人,因为在福州经营木材生意,所有木料就都从福州运来。当年动用了近百艘船,逆流了十多天才到达嵩口,靠岸后,靠人力从渡口搬运,工程极其浩大。细看大厝内的木柱,遍布钉口,据说是木料钉在一起入水放排,不时被溪水冲散,又要打捞起来重新钉装。
也正因为富庶,嵩口边境山林里总有匪盗耸动,不时下来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为了保护财产和生家性命,在地势险要或关隘处,境内多筑有寨堡,可攻可守。
下坂厝
清乾隆年间陈用坦建,系土木结构,200多个房间,大厅内有4幅鎏金人物木雕,12扇鎏金围屏价值千万,雕刻栩栩如生,为花梨木鎏金木雕,景物深达五个层次,是长乐艺人祖孙三代耗时24年雕刻而成。厝内石雕、泥塑和彩绘艺术亦精湛绝伦,保存尚好。 龙口厝
始建于宋朝,续建于明清,大门进入,经200米弯弯曲曲的鹤型石道,到达大厅,前后有四个大厅,建筑面积7180平方米,是嵩口镇境内单座规模最大的古厝。它由龙口厝、拔魁厝、和也厝和宴魁厝组成,共有房屋183间,当地有“龙口大座厝,乌鸦飞不过”之说。传说道教闾山派宗师、闽台最大的农业神张圣君在这里打过长工,还留下不少智斗财主的趣闻。
成厚庄
又名芦洋寨,寨堡式建筑,位于芦洋村境内,与渡口隔溪相望,高高驾临于山头,与山势浑然天成,是嵩口古镇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寨堡式建筑。始建于清代,由陈埔十六世公陈德美所建,寨子有两重寨墙,外墙为其第五代曾孙陈用藻继修。四面有寨门,边上有耳墙,各围墙布满火枪眼,以作阻匪之用。
万安堡
俗名尾寨,建于清咸丰年间,为张氏祖宗所建。占地约4000平方米,3层120多间。外墙全部用下石上土围起,厚约2米,上部有很多哨(枪)眼,内建筑为木结构。
赶圩的日子,跳进泼辣辣的乡土
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每逢初一、十五,古镇附近的居民会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拿到嵩口交易,就在渡口和老街这一带,这种习俗当地人称为“赶圩”。人们一方面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购买从外地运来的生活必需品。据说人数最多的时候超过万人以上,摆设的摊位长达数公里。
如今,这圩市依旧还在,也还是热闹非常,只不过从老街巷转移到了更宽敞的地方,在环绕张元幹雕塑的丁字路路段。我们很幸运,刚好赶上圩日。圩市的前一天傍晚,就有人为了占据有利摊位,早早出来摆设,把张元幹围得结结实实。我们心里也盘算着赶圩时候要买的东西,准备一早就来体验人流,空着肚子吃到饱。
清晨,被嘈杂的街市惊醒,迷糊之后顿时精神抖擞,“开始啦开始啦!”我们互相催促着,麻溜洗漱,兴冲冲出门去。刚一到路口,就激动了,果然名不虚传,人潮汹涌,“吃好吃的去!”下意识搓了搓手,快步前进。看见路边人最多的早餐摊位,一行人便挤了进去,捡了桌角一点空位坐下,看看大家都吃什么,有锅边糊、饺子、小笼包、花生汤之类,香味扑鼻。冲着忙碌的老板大喊,“三碗锅边糊”,一边自己去挑了笼饺子,呼噜噜吃起来,身在闹市,要的就是这种爽利劲儿。一边额头开始冒汗,一边不忘叮嘱摄影妹子拍照,同桌的人见我们如此,就搭讪起来。
“来这旅游啊?”“是,我们从厦门过来。”“是嘛,跑这么远来赶集啊。我们从福州来的,买点土鸡土鸭,再带点红皮花生。”吃货们聊起来,总是投缘,对于强烈建议务必带只鸡回去,“上得了动车,拿袋子捆上”,我们最终还是婉拒了。
吃饱喝足,暖乎乎开始溜达,见什么都稀奇,两个编辑把一个摄影师指使地头晕眼花,“这里有卖小狗!小狗!”,“快来!拍拍九重糕”,“老鼠!竟然卖老鼠!”“来点李干吧”“来点土鸡蛋”“这小鸡仔多少钱啊”……即便人潮如流,我们这样两眼放光、亢奋莫名的怪异表情,加上大大的摄影机,多少也算是怪异。有人问我们是干嘛的,我们就随口说是游客,他们也就释然了,更加卖力地推销。
圩市,真是一个生动的交际场,有不畏路途遥远的大爷大妈来这里叫卖土鸡蛋,有陪着大人来体验生活的孩子们,有刚从山上下来、带着新鲜麻菇的小贩,还有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吃货,扫得一手土特产,满载而归。只是,当年人们多是渡船而来,如今则奔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上,后车厢里,塞满了嵩口好食,也许还有胡乱蹦跶的鸡鸭。方式变了,心情却千百年地一致——凑热闹,赚一笔,再带点好东西。这圩市,和奔腾的大樟溪,静默的老宅院一样,为嵩口延续着满是故事的历史,只是,它更鲜活亲昵,不用翻阅史书,不用听人讲古,站在那里,吃喝玩乐,便是为古镇岁月添砖加瓦了。
古镇以两区六街巷为构架,拥有月阙、道南两片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保护区面积35.49公顷。片区内现存的古街巷有:关帝庙街、米粉街、横街、直街、鹤形路以及郭家巷,是嵩口明清文化的见证。在直街尽头,保存了完整的古码头,记录了闽中水陆交通中心的繁荣忙录的景象。长庆溪和大樟溪在渡口处交汇,水面宽广,水流湍急,大小溪流在此交汇,一齐奔向福州闽江,汇入大海。所以,嵩口即便地处深山,也仍旧是深山中的闹市,历史上舟楫往来频繁,商贾汇聚,不长的古街上,汇聚了一百二十多家商铺,十多家饭店客栈,热闹非常。
“快看!有一条河!大河!”我们从厦门一路驶来,在倦怠的高速路和山峦隧道间穿梭,进入嵩口地界,倏地看见了一条宽得超出我们想象的大河,蜿蜒在群山峻岭间,灿烂无比,我们都惊叫了起来。一路弯弯转转,大河时隐时现,相伴前行,将至嵩口镇后,我们才猛然醒悟,那不是河,那是环绕着嵩口的大樟溪呀。我们定是被大姐大的车技给眩晕了,才一时恍惚,怠慢了这条曾经风华无限的雄壮溪流。
从高速,到国道,再到县道,终于看见了崭新矗立着的嵩口古镇大牌坊。我们都振作了精神。第一眼,却让我们疑惑了。穿镇而过的中山路上,站着张元幹的雕塑,算是代表古镇和我们打个了招呼,沿街很多改造过的新式建筑——土墙色调,木质招牌,木围栏包裹着裸露的空调机,路灯透着股文艺范儿,其余就是热闹小镇的调子,熙攘的街市,高矮不一的新建筑,超市外的儿童摇摇椅放着“喜羊羊,美羊羊……”
奇怪。不是说,是千年的镇子,是古建筑博物馆,是曾经河运昌盛、商贾遍地的富庶地界?
原来,我们寻错了路。古镇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相反的路径,从渡口开始,那正是随舟楫而来的客商们进入嵩口的路线。
双溪汇流的深山古渡
当年舟楫往来的嵩口古镇,所有的故事都应从那个如今成为休闲之地的古渡口说起。如果没有大樟溪,嵩口会和所有的深山小城一样,靠着土产、李果,在淹没于丛山中的小道上和外界保持着稀疏的联系。可喜它偏偏受大自然眷顾,在崇山峻岭间又得了一条奔向大江大海的溪流。
经过了繁荣,也经过了衰败,现在的渡口又成了嵩口的骄傲。古镇的复兴改造,也从这里开始。走在渡口的鹅卵石台阶上 ,放眼望去,左右各有一座大桥,横跨在溪水两岸,水流急急往前冲,因为前些日子的台风和大雨,水位比平常高了一些,听起来气势逼人。镇上的人们,一到傍晚就来这里散步闲聊,推着婴儿车的,带着孩子来打水漂的,孩子不肯回家吃饭,大人呼喝着,连拽带抱,一派休闲的好时光。看见两个熊孩子,赤条条地,在沿岸的浅水处洗澡,溪水泼了四处,他们看起来快活极了,把我们心中对孩子父母的一点责难都略了去。另一旁的渡口小木船上,两个女孩撑着船,不知道是戏耍还是真的要渡到河对岸,也玩闹了好一会儿。“我们今晚来这里游泳吧!”按捺不住心里的喜爱和激动,我大声提议着。“你看那大哥是不是在洗澡啊,我们也去吧!”定睛再看了看,光着上身的哥们儿,原来不是在洗澡,而是在抓鱼。嬉笑间,我们被些场景深深感染,这才是真正的野蛮生长。
岸边,停靠了零星的木船,当地人还有在溪里捕鱼的习惯。一个正待修补的竹筏船边,主人抽着烟和邻居们拉家常,聊聊村里换届选举的事。好事地去攀谈,原来他是以捕鱼为业。每天傍晚到溪里走一遭,在渡口岸边就地售卖,或者第二天清晨带到集市里。“我们这里的鱼很鲜的。”大哥打包票地说。
更早些时候,嵩口人应该更有口福吧。直至上世纪80年代,镇上居民依旧依赖着大樟溪的河运。即便在旱季,大樟溪的溪水也有一二百米宽,中心水流三五米深,那时,两岸的居民往来主要用渡船。撑船的艄公负责将人们从这边送到那边,去镇上买菜、逛街,赶集的日子更是忙碌。住在岸边的人,“在鸡鸣时分听到吱吱呀呀摇橹的声音”,那就是艄公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有时候,也很烦那个渡口的。毕竟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在这头的时候,渡船又摇到了那一头,于是只好等待。纵使遇到万分火急之事,也只好在原地兜转着圈子干着急。经常,渡口这头那头的人就为了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的问题发生摩擦,三天两头跟不特定的人吵架那是常有的事。然而乡下人毕竟耿直,很多的事情吵过了也就忘记了,不会记忆太久。……在渡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最后一个上船的人都会自觉地拿竹蒿撑船到达对岸,虽然渡船后面还有一个艄公在守着,但艄公年纪大了,只负责在尾部掌舵控制船的方向,而乘船的活,还得过往的行人自己动手。”(杨梅《嵩口古镇!嵩阳古渡》)
这样的场景让我联想到《边城》,青山,绿水,小舟咿呀,只是嵩口比“边城”热闹,往来的除了山民,还有兜里当当响的金主。
河运让嵩口成了富庶的小镇。大樟溪是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向南蜿蜒直达福州,被称为“南港”,也是大宗货物经嵩口往返于福州的水上唯一通道。航行在大樟溪上的木帆船被称为“南港船”,往福州运去的多是山货,李干、笋干、香菇等等,顺流而下,一般3-5天即可到达;运回的则是食盐、布匹、海产品及日用货,逆流而上,需要15天左右才能返回。据说,“极盛时期大约有木帆船一千艘,船工五千多人”,很多木材商人在山里采伐的树木,编成木排沿溪而下,即所谓的“放木排”。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嵩口码头还是相当繁荣。不知这描述是否夸大。据嵩口老教师林志匡收集的资料,现在的老人能够回忆起的渡口,“货船停泊多达八十余艘,船夫二百多人,伐木工和放排工也不下一百多人。靠专业肩挑谋生的挑夫也有一百多人。嵩口下层社会结构完全由农夫、船夫、挑夫和木夫支撑。”无论谁的描述更精确,我们都不难想象,曾经的嵩口是如何人潮熙攘,街市嘈杂,现在渡口边不长的老街上,簇拥着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还有商家会馆,哗啦啦的算盘声,当年应是响彻街市吧。 海神妈祖和圣母玛利亚
渡口是一个忙碌的地方,有往来匆匆的商旅人,有溪水两岸的居民,他们在这里聚了又散,却留住了诸多有趣的神灵。从岸边往里抬头看,左边是天后宫,中间是德星楼,右边是天主教堂,细数一下,竟供奉着二十多尊神灵,佛教、道教、天主教,煞是热闹。渡口及其身后的老街,就像是现在的城市CBD,聚拢了所有的有利资源,包括中西神灵。
天后宫,供奉妈祖,本应是海边的神灵,而在这深山老林的溪水边,却堂而皇之地香火兴盛。原来,嵩口古渡边的溪水湍急,多有险滩,翻阅志书,船毁人亡的事故记载不少。又因着地理和交通优势,许多邻县的商人都选择来嵩口做生意,如何安全地闷声发财,成了一个难题。精明的商家们一般不轻易跟船跑生意,而是让自己的雇工去磨练成“浪里白条”,商会每年都会组织人员治理河道,尽可能地减少事故发生,然而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可以保证行船平安的神灵。于是,清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年)正月,在嵩口占据人数优势的莆田、仙游商帮兴建了天后宫,供奉妈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商会会馆,因元朝时称莆田、兴化为“兴安州”,故称“兴安会馆”。从此,在渡口出发的船只,都会先拜过妈祖,祈求一路平安。到了“文革”期间,庙宇遭到毁坏,只有一对古廊柱还倚在墙角。1994年1月,永泰旅台乡亲捐款增设神龛,重塑妈祖神像,恢复了往日的香火兴盛。
中间的德星楼供奉的主神是林公大使,为纪念林显兄弟抗元列举而建,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在当地的传说中,林公阴佑船民筏工十分灵验,至今也香火不断。德星楼的建筑非常有趣,是一座吊脚楼式的三层小楼,一楼贯通直街和渡口,几根木柱支撑着起一片来往的空间,当年渡口的交易都在这里进进出出,现在则是人们拉家常的好去处。这里常年通风,天热的时候,居民就端着饭碗,三三两两地边吃边聊,惬意得很。二楼供奉林公,也不忘捎带上土地公、财神爷、观世音、文昌帝,由出檐的阳台望去,大樟溪水浩浩荡荡,心境又离神明近了些。三楼供奉的是文曲星,状元、榜眼、探花一溜排开,两旁还跟着雷公电母,神像竟然有些可爱,丝毫没有敬畏之感,引得我们窃笑。就连学业的烦恼,也可以在这里和他们倾诉,即便不明白这些是什么神灵,烧一支香,也是礼多神不怪,当地人便是如此。这里远观直街,在浓郁的香火中,别有一番滋味。
天主教堂也照例每周都有教徒聚会,唱诗歌,歌咏圣母玛利亚,讲神迹见证,只是没有袅袅烟火,在古镇里显得清冷些。当年,从福州港顺着闽江来到嵩口的传教士,若知道自己种下的星星之火,如今仍在放着光芒,该有多欣慰。嵩口目前仍旧有小部分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信徒,这在福州境内的城镇里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不同宗教,如此混杂于一个小小渡口,则显得不那么普通了。一来可见这里曾经的人声鼎沸,各路人等交杂;二来也说明嵩口当年的开放,容得下这些差异。
闽江上来的发牛奶的美国人
那时,从闽江逆流而来的,还有一位叫作伊芳廷的美国人,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同学故旧。1901年,他以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永泰传教、办学,那年他28岁。在永泰生活50年间,他拍摄了大量反映永泰风土人情、教育、医疗、民生等方面的照片,1951年才离开中国,1968年在美国逝世,享年95岁。
伊芳廷创办的第一所幼稚园和格致中学,奠定了永泰现代教育的基础。宣统二年(1910年),他在嵩口创办格致小学。一个西方人,来到小镇上,引人注目是必须的,他还创办了小学,更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他在嵩口传播基督教,未与当地居民信仰有激烈冲突,也只得了少数人的响应。不过,人们更关注的是他的学校,和他做的善事。格致小学与当时镇上的公立小学道南书院并重,街道一带的孩子就可以划片来此上学。伊芳廷并不自己教学,只是出资统筹,学校有本地老师10个左右,中文授课,课本同是民国时期的教科书。无形间,它和道南书院形成了竞争的关系,格致小学的福利似乎更好更令人羡慕些。
当年在道南书院上学的林志匡回忆道,格致小学常常会发些救济品,每年都发一次牛奶,一罐足有两三斤重,这在当时是多么稀罕的东西,他们眼馋得不得了。后来,道南书院不愿意被比下去,也跟着发了,只不过规模大大缩水,变成了一二两的奶粉,聊表竞争的决心。两校的信仰问题,倒没有擦出火花,反而是政治立场上剑拔弩张。某次支持国民党内不同的候选人,学生间竟大打出手。
伊芳廷会中文,也会点嵩口方言,他用方言编了一首儿歌,在孩子们里传唱很广,虽在道南书院上学,林志匡也学会了,至今仍会哼唱,歌词简单,大意是“吃光饼要配一点猪油脯”,有趣得很。如今这些都成了故事,格致小学的校址犹在,街道大队还在此办公。
宅院和寨堡,古镇最丰厚的遗产
因为古镇富庶,嵩口留下了壮观的160多座气势恢宏的古民居,以及许多神秘莫测的古楼、古堡、古庙,被专家誉为“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保存之好,艺术之高,堪称奇迹”的“民间古民居博物馆”。它们是古镇能够再次繁荣的关键。自2008年嵩口评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这些建筑得到了最基本的“不能拆迁”的保护。它们散落在古镇,和古镇下辖的村落里,一座座雕梁画栋,富有明清南方建筑风格,厅堂回廊、屋宇窗棂处处尽是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壁画,富甲一方可以想见。
当年这些建筑用材,也有从大樟溪放排输送过来的。拔魁厝最早的主人,因为在福州经营木材生意,所有木料就都从福州运来。当年动用了近百艘船,逆流了十多天才到达嵩口,靠岸后,靠人力从渡口搬运,工程极其浩大。细看大厝内的木柱,遍布钉口,据说是木料钉在一起入水放排,不时被溪水冲散,又要打捞起来重新钉装。
也正因为富庶,嵩口边境山林里总有匪盗耸动,不时下来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为了保护财产和生家性命,在地势险要或关隘处,境内多筑有寨堡,可攻可守。
下坂厝
清乾隆年间陈用坦建,系土木结构,200多个房间,大厅内有4幅鎏金人物木雕,12扇鎏金围屏价值千万,雕刻栩栩如生,为花梨木鎏金木雕,景物深达五个层次,是长乐艺人祖孙三代耗时24年雕刻而成。厝内石雕、泥塑和彩绘艺术亦精湛绝伦,保存尚好。 龙口厝
始建于宋朝,续建于明清,大门进入,经200米弯弯曲曲的鹤型石道,到达大厅,前后有四个大厅,建筑面积7180平方米,是嵩口镇境内单座规模最大的古厝。它由龙口厝、拔魁厝、和也厝和宴魁厝组成,共有房屋183间,当地有“龙口大座厝,乌鸦飞不过”之说。传说道教闾山派宗师、闽台最大的农业神张圣君在这里打过长工,还留下不少智斗财主的趣闻。
成厚庄
又名芦洋寨,寨堡式建筑,位于芦洋村境内,与渡口隔溪相望,高高驾临于山头,与山势浑然天成,是嵩口古镇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寨堡式建筑。始建于清代,由陈埔十六世公陈德美所建,寨子有两重寨墙,外墙为其第五代曾孙陈用藻继修。四面有寨门,边上有耳墙,各围墙布满火枪眼,以作阻匪之用。
万安堡
俗名尾寨,建于清咸丰年间,为张氏祖宗所建。占地约4000平方米,3层120多间。外墙全部用下石上土围起,厚约2米,上部有很多哨(枪)眼,内建筑为木结构。
赶圩的日子,跳进泼辣辣的乡土
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每逢初一、十五,古镇附近的居民会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拿到嵩口交易,就在渡口和老街这一带,这种习俗当地人称为“赶圩”。人们一方面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另一方面购买从外地运来的生活必需品。据说人数最多的时候超过万人以上,摆设的摊位长达数公里。
如今,这圩市依旧还在,也还是热闹非常,只不过从老街巷转移到了更宽敞的地方,在环绕张元幹雕塑的丁字路路段。我们很幸运,刚好赶上圩日。圩市的前一天傍晚,就有人为了占据有利摊位,早早出来摆设,把张元幹围得结结实实。我们心里也盘算着赶圩时候要买的东西,准备一早就来体验人流,空着肚子吃到饱。
清晨,被嘈杂的街市惊醒,迷糊之后顿时精神抖擞,“开始啦开始啦!”我们互相催促着,麻溜洗漱,兴冲冲出门去。刚一到路口,就激动了,果然名不虚传,人潮汹涌,“吃好吃的去!”下意识搓了搓手,快步前进。看见路边人最多的早餐摊位,一行人便挤了进去,捡了桌角一点空位坐下,看看大家都吃什么,有锅边糊、饺子、小笼包、花生汤之类,香味扑鼻。冲着忙碌的老板大喊,“三碗锅边糊”,一边自己去挑了笼饺子,呼噜噜吃起来,身在闹市,要的就是这种爽利劲儿。一边额头开始冒汗,一边不忘叮嘱摄影妹子拍照,同桌的人见我们如此,就搭讪起来。
“来这旅游啊?”“是,我们从厦门过来。”“是嘛,跑这么远来赶集啊。我们从福州来的,买点土鸡土鸭,再带点红皮花生。”吃货们聊起来,总是投缘,对于强烈建议务必带只鸡回去,“上得了动车,拿袋子捆上”,我们最终还是婉拒了。
吃饱喝足,暖乎乎开始溜达,见什么都稀奇,两个编辑把一个摄影师指使地头晕眼花,“这里有卖小狗!小狗!”,“快来!拍拍九重糕”,“老鼠!竟然卖老鼠!”“来点李干吧”“来点土鸡蛋”“这小鸡仔多少钱啊”……即便人潮如流,我们这样两眼放光、亢奋莫名的怪异表情,加上大大的摄影机,多少也算是怪异。有人问我们是干嘛的,我们就随口说是游客,他们也就释然了,更加卖力地推销。
圩市,真是一个生动的交际场,有不畏路途遥远的大爷大妈来这里叫卖土鸡蛋,有陪着大人来体验生活的孩子们,有刚从山上下来、带着新鲜麻菇的小贩,还有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吃货,扫得一手土特产,满载而归。只是,当年人们多是渡船而来,如今则奔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上,后车厢里,塞满了嵩口好食,也许还有胡乱蹦跶的鸡鸭。方式变了,心情却千百年地一致——凑热闹,赚一笔,再带点好东西。这圩市,和奔腾的大樟溪,静默的老宅院一样,为嵩口延续着满是故事的历史,只是,它更鲜活亲昵,不用翻阅史书,不用听人讲古,站在那里,吃喝玩乐,便是为古镇岁月添砖加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