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闭综合征致PICC导管体内两处破损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来源 :护理与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例夹闭综合征致PICC导管在体内发生两处破损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认为发生导管夹闭综合征时导管受损部位并非局限于肋锁三角.由多学科会诊制订切实可行的拔管方案和个性化体内导管断裂应急预案,在介入科为患者行导管拔除术.导管拔出顺利,核对导管长度与置入时相同,行冲管试验,发现导管有两处破损,无断裂,患者无不适.
其他文献
报告1例蜱虫咬伤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根据蜱虫咬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特点,通过无肝素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护理、落实液体管理方案、加强血小板减少症的观察与护理、实施血管内降温及肺保护通气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24 d后病情好转,转出重症监护室.
总结3例血管内平滑肌瘤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行联合取瘤术的手术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术前参与多学科会诊及手术方案制订,合理配置人员,进行物品管理;术中做好肿瘤清理配合,预防出血、肺动脉栓塞,重视下肢凹陷性水肿护理.3例患者手术历时6~8 h,于术后第13~15天病情稳定出院.
本文就静态行为的现状、静态行为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测量工具、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相关生活方式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总结1例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空肠造口状态并发肠梗阻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做好肠梗阻的护理,加强患儿营养支持,并给予肠造口护理、膀胱护理、健康教育等.患儿小肠造瘘术后17 d出现呕吐腹胀,入院治疗后病情好转,造瘘口排便通畅,17 d后出院,出院19 d后再次因“腹胀1 d”入院,经治疗与护理6 d后,患儿恢复良好出院.
总结1例重度烧爆伤并发难治性胃瘫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严格的烧伤创面管理,严密监测腹部情况,及时予胃液回输和营养支持,注重感染的防控,同时通过调节室温和悬浮床温度维持患者体温.经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稳定,烧伤皮肤恢复良好,胃肠功能恢复,康复出院.
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易造成医院感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并规范操作[1 -3 ].口腔治疗时医护人员经常使用无菌乙醇棉球擦拭消毒,市场上成品乙醇棉球湿度较高,由于口腔治疗的特殊性,过湿的乙醇棉球存在液体误滴入患者眼睛、口腔、鼻腔等安全隐患,因此,护理人员需制作湿度合适的乙醇棉球.传统无菌纱布罐制作乙醇棉球的方法容易造成乙醇棉球以及无菌持物镊的污染,且制作乙醇棉球过程较为繁琐.据此现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设计研制了一款新型带按压装置的多功能无菌纱布罐(专利号:ZL 201920
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既能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遭受的痛苦,又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目前已在临床各科室普遍应用[1 -2 ].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敷贴卷边、堵管、穿刺点被遮盖是常见的问题,极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3 -4 ].因此,选择最佳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保证患者静脉通路的关键.传统留置针固定常采用布胶、3M弹力胶、3M 透气胶等加固的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缺陷.如布胶固定,易出现皮肤变态反应、皮疹、瘙痒,患者感到不舒适;3M 弹力胶固定,虽然粘贴牢固,但多不易观察静脉留置针针尖处情况、敷料下透气性差
总结1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循环系统的监测及护理、输血护理、合理镇痛镇静、呼吸功能监测及护理、切口及引流管护理.患者入IC U第3天,恢复良好,转至心胸外科继续治疗,术后第13天康复出院.
目的 构建自理药品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自理药品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比较自理药品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运行前后自理药品管理效果和护士使用体验.结果 自理药品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运行后,自理药品服药监管及时率提高,减少了漏服、误服药品不良事件;护士对新系统的使用体验得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自理药品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可优化自理药品管理流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护士使用体验良好.
目的 观察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照护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信息工程科搭建延续性护理服务平台,利用该平台将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照护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比较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患者与接受常规出院护理(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得分及出院后6个月的再入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式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再入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