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作为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引起了广大研究者和家长的重视。大班阶段幼儿的合作能力迅速发展,合作主体具有自主选择性,在同伴交往尤其频繁的角色游戏中更能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產生于发展。因此,通过观察为主、访谈为辅的调查方式,了解到当前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活动中达成合作行为较多,合作主题以由人导入的共同游戏为主,合作的实现方式以单向控制型的自觉配合为主,合作水平以自发性协同为主。根据这几个方面的探讨,从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及幼儿园三方面来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合作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合作是当今时代一个经常谈论的话题,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合作。只有懂得合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已有研究者关注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等方面。但是,对游戏活动中特别是角色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角色游戏是幼儿运用想象通过扮演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角色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幼儿期最典型最具有特点的一种游戏。且已有研究表明角色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频繁的交流,有利于合作意识和行为的产生。本研究以合作水平迅速发展的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现状,了解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合理建议,为家长和教师的培养提供思路和方法,帮助幼儿通过合作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采用观察法,对周口市某民办园的65名大班幼儿进行观察,现场采集视频,随后进行转录与分析,共收集60例幼儿合作行为。同时,笔者运用访谈法对8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包括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合作行为的了解与重视程度,以使研究分析更深入。
三、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
(一)合作行为的实现方式方面
1.合作实现方式多为单向控制型
幼儿合作行为实现的方式有两种,分别为单向控制型和双向分享型。单向控制型是指一方通过命令指挥、威胁告状、自觉配合、妥协服从、建议、提醒和判断评价的方式对合作的另一方实施合作。双向分享型是合作者双方通过友好的交流方法,进行解释说明,指导示范、帮助等来进行合作。其中,单向控制型共50次,占的比例最大为83.3%。而双向分享型只有10次,占了16.7%。可知,大班幼儿合作更多的是单方面主动发起和控制,少有通过双方友好交流方式实现的,说明大班幼儿在合作行为中的同伴沟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二)合作行为的水平方面
根据幼儿合作的目的性和策略使用的有效性,将幼儿合作行为水平由低到高分为意向性合作、自发性协同、适应性协同和组织化协作四类。意向性合作是指幼儿在一起游戏时,一个幼儿与另一个幼儿有合作意向,但没有共同的目标,经过交流也没有发生合作行为。
自发性协同是幼儿之间发生随机合作,幼儿通过语言、肢体等方式进行了交流并尝试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但尝试没有策略性。
适应性协同是幼儿为了达成合作,在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并带有一些合作策略的发起合作行为。
组织化协作是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表现为去自我化,以别人的利益为主而与其他幼儿相互合作,以致于达成合作的目的。
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水平处于自发性协同阶段,所占百分比为75%,其次是意向性合作有10次,占16.7%。适应性协同有5次,占8.3%。而组织化协作所占比例为零,说明大班幼儿的合作还不能达到去自我中心化,难以从他人利益出发进行合作,这与该阶段幼儿自我中心的认知发展特点相一致。
(四)合作行为的结果方面
幼儿合作行为结果分为两种,一种是达成合作,有50次,占83.3%,而另一种未达成合作的有10次,占16.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大多能达成合作意向,即围绕合作的最初目的而达成合作,而未达成合作意向结果的幼儿只有合作过程不关心结果,不会为了最初的目标而付出行动从而达到合作的结果,仅占少数。
四 教育建议
(一)幼儿教师方面
1.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游戏主题
幼儿更倾向于同性游戏,相应地同性间的合作行为也要更多。为了改善异性幼儿间的游戏合作水平,教师要多创设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既要适合同性幼儿玩耍,更要关注对不同性别幼儿玩耍的适应性。比如在角色扮演中,女孩倾向于玩娃娃家,男生往往更倾向于警察抓小偷这类游戏。这时,教师就要结合两者的特点,创设使两者都愿意参与其中的游戏主题,如医生与病人角色扮演。促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与不同性别的幼儿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以提升其与不同性别幼儿进行合作的意愿和机会。
2.支持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与其他幼儿发生合作行为,并且这种合作表现为积极健康的方式时,教师要及时支持鼓励,使幼儿的合作行为得到强化。教师强化的内容不仅包括幼儿合作行为的过程,还包括对幼儿的合作结果进行强化。这样幼儿会觉得这种合作方式是对的,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以后也会更偏向选择这种合作方式。因为教师在幼儿心中具有权威性,所以教师这样做会增强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选择合适的方式发生合作行为。
(二)家长方面
1.树立合作榜样
家长不仅是幼儿的安全岛和情感依靠,而且其对待他人的方式也会深刻影响幼儿对待世界的方式。当与同伴交往和合作时,幼儿会模仿父母的做法。所以家长要树立积极的榜样意识,在生活中积极与他人交往,展开物质、精神等多类型的合作。其次,家长还应该为幼儿创造合适的机会,多鼓励孩子和其他幼儿在多种场域进行交往。最后,家长也需要教给幼儿如何合作的策略。当幼儿玩游戏前,提示幼儿遇到问题要一起商量,自己无法解决时,可以向其他小朋友寻求帮助等方法。当幼儿成功合作时,家长要多支持鼓励,让幼儿懂得合作的益处和快乐。
2.改善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游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幼儿的很多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孩子是父母最爱的宝贝,但是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权威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束比较严格,总是拒绝孩子的要求。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相反还会增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更不利于幼儿的合作行为产生。幼儿在游戏中也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表现,以强硬命令为主,缺乏友好协商。而有的父母对幼儿的任何要求都过分满足,而不管其要求合理与否,过分溺爱幼儿,这样的教养方式极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以致于幼儿会在游戏中完全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很难关注他人的需求,更不能与其他幼儿友好地合作。所以,家长应该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不随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予适当的满足,家长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要做出合理的解释,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使其对世界抱有安全感和认同,促进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光耀.角色游戏情境下中班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及指导建议[D].保定:河北大学,2017.
[2] 王囡.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3] 杨丹婷.角色游戏情境下中班幼儿合作行为养成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5
(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合作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合作是当今时代一个经常谈论的话题,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合作。只有懂得合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已有研究者关注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等方面。但是,对游戏活动中特别是角色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角色游戏是幼儿运用想象通过扮演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角色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幼儿期最典型最具有特点的一种游戏。且已有研究表明角色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频繁的交流,有利于合作意识和行为的产生。本研究以合作水平迅速发展的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现状,了解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合理建议,为家长和教师的培养提供思路和方法,帮助幼儿通过合作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采用观察法,对周口市某民办园的65名大班幼儿进行观察,现场采集视频,随后进行转录与分析,共收集60例幼儿合作行为。同时,笔者运用访谈法对8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包括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合作行为的了解与重视程度,以使研究分析更深入。
三、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
(一)合作行为的实现方式方面
1.合作实现方式多为单向控制型
幼儿合作行为实现的方式有两种,分别为单向控制型和双向分享型。单向控制型是指一方通过命令指挥、威胁告状、自觉配合、妥协服从、建议、提醒和判断评价的方式对合作的另一方实施合作。双向分享型是合作者双方通过友好的交流方法,进行解释说明,指导示范、帮助等来进行合作。其中,单向控制型共50次,占的比例最大为83.3%。而双向分享型只有10次,占了16.7%。可知,大班幼儿合作更多的是单方面主动发起和控制,少有通过双方友好交流方式实现的,说明大班幼儿在合作行为中的同伴沟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二)合作行为的水平方面
根据幼儿合作的目的性和策略使用的有效性,将幼儿合作行为水平由低到高分为意向性合作、自发性协同、适应性协同和组织化协作四类。意向性合作是指幼儿在一起游戏时,一个幼儿与另一个幼儿有合作意向,但没有共同的目标,经过交流也没有发生合作行为。
自发性协同是幼儿之间发生随机合作,幼儿通过语言、肢体等方式进行了交流并尝试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但尝试没有策略性。
适应性协同是幼儿为了达成合作,在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并带有一些合作策略的发起合作行为。
组织化协作是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表现为去自我化,以别人的利益为主而与其他幼儿相互合作,以致于达成合作的目的。
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水平处于自发性协同阶段,所占百分比为75%,其次是意向性合作有10次,占16.7%。适应性协同有5次,占8.3%。而组织化协作所占比例为零,说明大班幼儿的合作还不能达到去自我中心化,难以从他人利益出发进行合作,这与该阶段幼儿自我中心的认知发展特点相一致。
(四)合作行为的结果方面
幼儿合作行为结果分为两种,一种是达成合作,有50次,占83.3%,而另一种未达成合作的有10次,占16.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大多能达成合作意向,即围绕合作的最初目的而达成合作,而未达成合作意向结果的幼儿只有合作过程不关心结果,不会为了最初的目标而付出行动从而达到合作的结果,仅占少数。
四 教育建议
(一)幼儿教师方面
1.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游戏主题
幼儿更倾向于同性游戏,相应地同性间的合作行为也要更多。为了改善异性幼儿间的游戏合作水平,教师要多创设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既要适合同性幼儿玩耍,更要关注对不同性别幼儿玩耍的适应性。比如在角色扮演中,女孩倾向于玩娃娃家,男生往往更倾向于警察抓小偷这类游戏。这时,教师就要结合两者的特点,创设使两者都愿意参与其中的游戏主题,如医生与病人角色扮演。促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与不同性别的幼儿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以提升其与不同性别幼儿进行合作的意愿和机会。
2.支持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与其他幼儿发生合作行为,并且这种合作表现为积极健康的方式时,教师要及时支持鼓励,使幼儿的合作行为得到强化。教师强化的内容不仅包括幼儿合作行为的过程,还包括对幼儿的合作结果进行强化。这样幼儿会觉得这种合作方式是对的,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以后也会更偏向选择这种合作方式。因为教师在幼儿心中具有权威性,所以教师这样做会增强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选择合适的方式发生合作行为。
(二)家长方面
1.树立合作榜样
家长不仅是幼儿的安全岛和情感依靠,而且其对待他人的方式也会深刻影响幼儿对待世界的方式。当与同伴交往和合作时,幼儿会模仿父母的做法。所以家长要树立积极的榜样意识,在生活中积极与他人交往,展开物质、精神等多类型的合作。其次,家长还应该为幼儿创造合适的机会,多鼓励孩子和其他幼儿在多种场域进行交往。最后,家长也需要教给幼儿如何合作的策略。当幼儿玩游戏前,提示幼儿遇到问题要一起商量,自己无法解决时,可以向其他小朋友寻求帮助等方法。当幼儿成功合作时,家长要多支持鼓励,让幼儿懂得合作的益处和快乐。
2.改善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游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幼儿的很多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孩子是父母最爱的宝贝,但是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权威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束比较严格,总是拒绝孩子的要求。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相反还会增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更不利于幼儿的合作行为产生。幼儿在游戏中也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表现,以强硬命令为主,缺乏友好协商。而有的父母对幼儿的任何要求都过分满足,而不管其要求合理与否,过分溺爱幼儿,这样的教养方式极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以致于幼儿会在游戏中完全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很难关注他人的需求,更不能与其他幼儿友好地合作。所以,家长应该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不随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予适当的满足,家长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要做出合理的解释,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使其对世界抱有安全感和认同,促进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光耀.角色游戏情境下中班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及指导建议[D].保定:河北大学,2017.
[2] 王囡.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3] 杨丹婷.角色游戏情境下中班幼儿合作行为养成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5
(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