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9年-2018年高技术产业与创新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探索性分析与空间面板模型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与创新环境建设在不同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的现象.长江经济带发展“马太效应”明显,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创新基础等对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而市场配置要素对两者影响能力较弱.最后分析得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可通过完善各地创新环境,加大高技术产业扶持,提升区域创新协同能力等方式,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监测与分析软科学研究基地
【基金项目】
:
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监测与评估软科学研究基地2021年开放基金课题(HBQY2021z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9年-2018年高技术产业与创新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探索性分析与空间面板模型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与创新环境建设在不同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的现象.长江经济带发展“马太效应”明显,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创新基础等对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影响较大,而市场配置要素对两者影响能力较弱.最后分析得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可通过完善各地创新环境,加大高技术产业扶持,提升区域创新协同能力等方式,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
其他文献
在《美国标准战略》的指导下,美国致力于践行标准技术援助,推广美国标准,并寻求标准技术援助与市场便利化的协同推进。美国“标准联盟”即是美国践行技术援助策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美国“标准联盟”为例,通过介绍“标准联盟”在市场准入上的具体实施措施,从深度调研拓宽海外市场、基于自身需求的市场便利化和国际贸易联动国际市场3个方面,探析“标准联盟”标准技术援助与市场便利化的协同推进策略,为我国标准协同经贸之路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目的:探讨呼吸机无创通气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伴频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85例急性心衰伴频速型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肺功能(心率、肺动脉楔压、每搏输出量)、血压(收缩压、中心静脉压)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P&
自20世纪90年代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提出以来,在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应用于区域创新的实践中.借助文献计量工具VOSviewer、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基于1998年—2020年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文献,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研究发现:1)国内外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加,欧美地区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主阵地,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文献增长迅速.2)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均呈现出从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向多样化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但各阶段研究侧重点不同.3)研究内容不
一、生产情况据样本企业数据测算,2021年7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556万吨,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3.1%。从品种看,猪饲料产量1045万吨,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41.6%;蛋禽饲料产量258万吨,环比增长0.7%,同比下降9.5%;肉禽饲料产量793万吨,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2.2%;水产饲料产量322万吨,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15.3%。
生态灌区是一种生产力高、功能健全、水资源配置合理、生物多样性高的节水型灌区,是现代灌区发展的方向。文章重点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东风渠灌区的生态特征,探讨了东风渠生态灌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总结提出了东风渠生态灌区建设的经验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灌区建设提供参考。
区域创新供给系统与需求系统的协同作用使创新在既有需求水平的引导下,形成创新供给与需求适配,创新供给创造更高水平创新需求的区域创新体系.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11年—2019年中国省级区域创新需求和创新供给水平,采用哈肯模型,揭示区域创新供给系统和需求系统的协同演化趋势,并用泰尔系数分析了区域创新供需系统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供给随着时间迁移不断增长,创新需求波动增加,创新供需的空间异质性明显;2)创新供给系统作为主要的参量对于系统整体的演化发挥关键的作用,创新需求增长对于创新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实施以来,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该文从创新人才城市化、创新产业城市化和创新空间城市化三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探讨双创政策以来中国创新型城市化现象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化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由“三核”向“三极多中心”结构演变,其变化趋势与水平现状相对一致,“马太效应”现象愈发凸显;创新型城市化与区域空间结构相耦合,创新高地往往涓滴效应更突出,而创新节点则极化效应更明显;城市经济活力、基础设施、信息化和就业规模越高,不仅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化发展,而且对周边城市
区域创新绩效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空间范围内技术—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以国内30个省级行政区市为对象,构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201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发明专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北京进入高级协调区间(0.8≤D<1),广东、上海和江苏位于中级协调区间(0.6≤D<0.8),浙江和山东位于初级协调区间(0.4≤D<0.6).其余24个省区市均落入失调区间,反映我国知识产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总体格局形成仍然任重道远.研究发现绿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引领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其健康性水平的提升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采用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水平从东向西呈阶梯状递减,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差距悬殊;多样性水平快速提升带动四川等省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增长;系统活力水平的增长促进了广东等省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的良性提升;抵抗力水平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