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选择适宜的品种。花生选用早熟、丰产性好、抗性好、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芝麻品种选用早熟、抗旱、抗病、耐贫瘠、生育期短的。
2 种植方式。一般采用4行花生间作2行芝麻或6行花生间作2行芝麻的间作方式。这种间作方式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既可以发挥芝麻的边行优势,增加芝麻的产量,又可以减少芝麻对花生的遮荫,获得一定的花生产量。一般芝麻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花生行距33.4厘米,株距10厘米。芝麻每亩约栽4500株,花生每亩约栽1万株。
3 种植技术。精细整地,使土壤疏松平整,同时结合整地每亩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氯化钾10千克,花生与芝麻同时进行播种。
花生出芽后及时进行清棵,使子叶出土。芝麻出苗后,及时浅锄松土,待长出1对真叶时开始间苗,3~4对真叶时开始定苗,这样能促使芝麻早生快发,避免因花生遮荫使芝麻苗发育缓慢、苗弱、生长势差等,芝麻进入盛花后期打顶,促进中下部子粒饱满,增加粒重。花生、芝麻的其它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清种。
4 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花生芝麻间作后单产分别为432千克,亩、57千克庙,清种花生单产为519千克,亩,清种芝麻单产为170千克,亩。按目前年市场价格。花生3元/千克、芝麻8元/千克计算,花生芝麻间作每亩收入是1752元。比清种芝麻多收入392元,比清种花生多收入159元。
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曹小娣
小麦吸浆虫治理对策
1 发生特点。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从成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一年中有11个月生活在土壤中,而幼虫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浆液,为害期大约有加天。只有成虫期在外活动,且括动时间很短,成虫羽化后1天即交尾并于麦穗上产卵。因此,准确预报防治适期是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关键。
2 治理对策。①加强监测,适时指导防治。在小麦播种前或春季解冻后,选择不同地形、土质和耕作制度的地块淘土普查,调查土中虫口密度及发生分布范围;在抽穗前15天,选择虫口密度大的麦田3块,每隔3天淘土查一次,每次每块地取样2个,至成虫羽化基本结束为止,系统查看化蛹羽化进度。以便掌握防治适期,准确发布防治预报;5月中下旬吸浆虫入土之前,利用遭受吸浆虫危害后的麦田有明显的贪青晚熟的特点,采取剥穗查幼虫的方法,查当年的防治效果,估计来年可能发生程度,为下年度防治提供依据。
②春季撒毒土防治。春季小麦拔节期。在小麦地化蛹率达50%时,结合中耕撒毒土,可选48%乐斯本乳油200毫升/亩,加细土20~25千克,匀撒土表,随即划锄浇水,或赶在雨前施药,以提高防效。
③成虫期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对杀虫剂比较敏感,易被杀死,所以防成虫关键是掌握防治适期及用药次数。应选用吡虫啉类和菊酯类农药,如2.5%的溴氢菊酯乳油、20%的杀灭菊酯乳油、2.5%的功夫等高效、低残留农药品种。发生严重的地块宜在小麦抽穗露脸50%时开始防治,隔5天1次,防2~3次成虫;发生轻的地块在小麦抽穗露脸70%时防1次成虫即可。防治时要充分发动群众采取统防统治措施,以提高整体防效。
④注意农事操作,切断传播源。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或其它耕作机械在虫田耕作结束时,要彻底清理小麦残体虫土,焚烧处理,以防把老熟幼虫带人无虫田,防止小麦吸浆虫继续扩散、蔓延。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植保站 石淑芹
2 种植方式。一般采用4行花生间作2行芝麻或6行花生间作2行芝麻的间作方式。这种间作方式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既可以发挥芝麻的边行优势,增加芝麻的产量,又可以减少芝麻对花生的遮荫,获得一定的花生产量。一般芝麻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花生行距33.4厘米,株距10厘米。芝麻每亩约栽4500株,花生每亩约栽1万株。
3 种植技术。精细整地,使土壤疏松平整,同时结合整地每亩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氯化钾10千克,花生与芝麻同时进行播种。
花生出芽后及时进行清棵,使子叶出土。芝麻出苗后,及时浅锄松土,待长出1对真叶时开始间苗,3~4对真叶时开始定苗,这样能促使芝麻早生快发,避免因花生遮荫使芝麻苗发育缓慢、苗弱、生长势差等,芝麻进入盛花后期打顶,促进中下部子粒饱满,增加粒重。花生、芝麻的其它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清种。
4 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花生芝麻间作后单产分别为432千克,亩、57千克庙,清种花生单产为519千克,亩,清种芝麻单产为170千克,亩。按目前年市场价格。花生3元/千克、芝麻8元/千克计算,花生芝麻间作每亩收入是1752元。比清种芝麻多收入392元,比清种花生多收入159元。
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曹小娣
小麦吸浆虫治理对策
1 发生特点。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从成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一年中有11个月生活在土壤中,而幼虫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浆液,为害期大约有加天。只有成虫期在外活动,且括动时间很短,成虫羽化后1天即交尾并于麦穗上产卵。因此,准确预报防治适期是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关键。
2 治理对策。①加强监测,适时指导防治。在小麦播种前或春季解冻后,选择不同地形、土质和耕作制度的地块淘土普查,调查土中虫口密度及发生分布范围;在抽穗前15天,选择虫口密度大的麦田3块,每隔3天淘土查一次,每次每块地取样2个,至成虫羽化基本结束为止,系统查看化蛹羽化进度。以便掌握防治适期,准确发布防治预报;5月中下旬吸浆虫入土之前,利用遭受吸浆虫危害后的麦田有明显的贪青晚熟的特点,采取剥穗查幼虫的方法,查当年的防治效果,估计来年可能发生程度,为下年度防治提供依据。
②春季撒毒土防治。春季小麦拔节期。在小麦地化蛹率达50%时,结合中耕撒毒土,可选48%乐斯本乳油200毫升/亩,加细土20~25千克,匀撒土表,随即划锄浇水,或赶在雨前施药,以提高防效。
③成虫期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对杀虫剂比较敏感,易被杀死,所以防成虫关键是掌握防治适期及用药次数。应选用吡虫啉类和菊酯类农药,如2.5%的溴氢菊酯乳油、20%的杀灭菊酯乳油、2.5%的功夫等高效、低残留农药品种。发生严重的地块宜在小麦抽穗露脸50%时开始防治,隔5天1次,防2~3次成虫;发生轻的地块在小麦抽穗露脸70%时防1次成虫即可。防治时要充分发动群众采取统防统治措施,以提高整体防效。
④注意农事操作,切断传播源。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或其它耕作机械在虫田耕作结束时,要彻底清理小麦残体虫土,焚烧处理,以防把老熟幼虫带人无虫田,防止小麦吸浆虫继续扩散、蔓延。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植保站 石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