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将达到2687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3.6%。其中,出口增长21%,进口将增长27%,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600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近1%。净出口下降将成为经济减速的最大因素。另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大动荡和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FDI增速强劲,显示出外国投资者仍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将比去年增长25% 左右。
2008年以来,在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国内政策环境趋紧、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而进口增速在国际产品价格大涨的带动下出现高位加快,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有所缩小。但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使得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同比依然有较大幅度增加。
一、我国外贸运行状况
(一)出口增速明显回落,进口增速先升后降
去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加大。去年前三季度出口总额107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从各季度增长情况看,受上年基数影响,出口增速逐季小幅上升,一、二、三季度增幅分别为21.4%、22.3%、23.0%。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减速明显,使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受到抑制。而人民币升值加快、劳动力成本提高、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及对部分商品出口加征出口关税或提高出口关税率、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目录扩大并明确限制某些产品出口等政策性因素,也是外贸出口减速、外贸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我国外贸进口同比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去年前三季度进口总额89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增速提高9.9个百分点。从各季度增长情况看,国际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推动上半年进口增速明显加快,一、二季度增幅分别为28.6%、32.4%;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下滑和需求放缓以及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位回落,三季度进口增速减缓到26.3%,9月进口增长21.3%为2008年以来最低增速。但如果扣除价格因素,那么2008年以来,我国实际进口总额增速则呈下滑态势。例如2008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达到119.5左右,即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高达19.5%,而前7个月31.1%的进口总额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进口总额增长仅在11%左右。而2007年全年我国进口总额增长为20.8%,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平均仅在105左右,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2007年我国实际进口总额增长15.8%左右。因此,2008年前7个月我国实际进口总额增速要比2007年全年低4.7个百分点。实际进口总额增速大幅下滑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首先,国际经济减速使我国加工贸易受到影响,加工贸易增速出现放缓;其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和国内经济景气下降,也使我国进口受到制约。
(二)贸易顺差规模明显下降
随着进口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去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明显收窄。前三季度累计贸易顺差180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净减少49.2亿美元。但同时,随着近期进口增长速度的大幅回落,累计贸易顺差的降幅正在急剧缩小,由去年前2个月的同比下降29.3%,缩小到去年前3个月的下降10.9%,前5个月的下降8.8%,前7个月的下降9.1%,前8个月的下降6.2%,前9个月的下降2.6%。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涨势差距较大,是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明显下降的关键因素。按照前7个月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平均指数109.6和进口价格平均指数119.5计算,我国商品贸易条件仅为91.7,这表明我国商品贸易条件出现了急剧恶化。但同时必须意识到,贸易顺差下降并不意味着净出口对去年我国GDP增长是负面影响,从实际贸易量看,去年前7个月实际出口量增速为12.5%,而实际进口量仅为9.8%,从不变价计量的GDP核算看,我国净出口仍对我国GDP增长有正的拉动作用。尽管外贸顺差规模略有缩小,但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外商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9.85%,前9个月国家外汇储备增加3773亿美元,同比多增100亿美元。前9个月外汇储备月均增速达到419亿美元,虽然不及上半年月均468亿美元的增速,但仍超过上年月均增长385亿美元的水平。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056.0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33%。
(三)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运行主要特点
一是一般贸易进口快速增长,加工贸易加剧萎缩。去年以来,我国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上涨,其项下贸易顺差规模明显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增幅大幅度低于一般贸易,显示出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效果。 去年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9565.7亿美元,增长35.9%。其中,出口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减缓5.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47.3%,比上年同期加快22.7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8034.1亿美元,增长13.8%。其中,出口增长15.6.%,比上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0.8%,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的加剧萎缩主要是要素、资源(环境)价格渐次调整背景下的趋势性结果。而加工贸易进口的低速增长必然导致未来出口增速的回落及顺差的减少,进而导致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的持续回落,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将造成不利影响。前三季度,一般贸易顺差449.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00.3亿美元,成为贸易顺差规模缩小的主要因素,而加工贸易顺差214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2.2亿美元,继续发挥着贸易平衡稳定器的作用。
二是国有企业进口增长显著,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缓慢。去年前三季度,国有企业进出口4805亿美元,增长32.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4.4%,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8.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18.3%;进口增长44.2%,高出同期总体进口增速15.2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1.8%。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随着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其进出口增速大大低于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805亿美元,增长19.7%。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强劲,前三季度进出口4062亿美元,增长32.2%。前三季度,国有企业是三类企业中唯一出现逆差的企业类型,进出口逆差8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1亿美元。而非国有企业仍然是推动贸易顺差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其他企业进出口顺差156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8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顺差11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7亿美元。
三是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对欧美贸易增长明显减缓。在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去年前三季度,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225.2亿美元,增长25.9%,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12.1个和8.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自欧盟进口增长26.7%,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对欧盟贸易顺差118.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7%。同期,美国继续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515.0 亿美元,增长13.8%,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我对美出口增长11.2%,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自美国进口增长22.1%,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对美贸易顺差126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日本仍然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前9个月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027.0亿美元,增长17.8%,比上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我对日本出口增长16%,比上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自日本进口增长19.2%,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对日本贸易逆差31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我国对新兴经济体贸易增速呈现升降互见格局,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十位,去年前9个月中印双边贸易总值为420.5亿美元,增长54.9%,发展速度位于前10大贸易伙伴之首。
四是进出口贸易结构继续改善。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紧张状况,去年以来,我国逐步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目录,取消或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随着政策调整成效的初步显现,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去年前9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170.0亿美元,增长24.0%,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4%,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562亿美元,增长22.3%;机械及设备出口2009亿美元,增长2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08亿美元,增长20.6%。
二、2008年全年我国外贸发展趋势预测
当前,导致我国外贸增长放缓的不利因素明显增多,既有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外贸政策调整累积效应的影响,也有美国经济下滑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还有国际资源能源价格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明显上升、资源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以及国内货币政策从紧、流动资金不足的影响等。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难以明显改观,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将面临严峻挑战。
(一)次贷风暴进一步恶化我国外贸发展环境
从目前情况来看,次贷危机已转化成全球金融危机,并有进一步转变成经济危机的可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甚至出现衰退迹象,必然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水平进一步下滑。去年8月份,美国经济数据已经极不乐观:新屋销售仅有46万套,创17年最低;旧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0.3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5%,为历史最大跌幅;失业率持续走高,达6.1%,创7年来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受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为此,IMF将近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9%和3.0%,大大低于上年5.0%和2006年5.1%的增速,为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其中,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近两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5%和0.5%,远低于上年的2.6%。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1.6%,2009年则只有0.1%;意大利经济近两年都将为负增长,德国经济2009年的增长率为零,西班牙和英国经济2009年的增长率均为负值。金融危机也使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深受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开始明显放缓,一些国家还同时面临通胀上行的压力。据预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08、2009两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9%和6.1%,低于上年的8.0%。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出口增速减缓和贸易顺差的缩减将不可避免。
(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放缓,有利于减轻我国进口成本压力
一方面,全球经济放缓必然导致需求下降,通胀压力会有所减轻。近期世界各国通胀率纷纷呈现见顶回落,例如,去年8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出现近两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较7月份下降0.1%,较上年同期上升5.4%,低于7月份时创下的5.6%的17年高点;欧元区的年通胀率为3.8%,与7月份的峰值相比下降0.1%。另一方面,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汇率走势和投机资本的流向。从目前情况看,美元进一步贬值引发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基本消失,也会使部分投机资本减少商品期货市场投机炒作,从而减缓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例如国际油价在去年7月初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位后出现了连续下降走势,目前已跌破75美元;作为贱金属价格走势的代表,铜价跌至每吨5250美元,创下自2006年3月以来的新低;包括锌、镍、铝在内的其它贱金属也跌至3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玉米和小麦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也跌至一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未来不排除还会出现原油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可能,但这种上涨将很难持久。初步预计,全球通货膨胀在2008年上升到高点后已有所减弱,我国进出口企业成本压力也将有所减轻。
(三)涨跌互现的美元走势将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美元走势对世界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初步估计本轮美元贬值周期已接近尾声。从目前来看,美元继续明显贬值已越来越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一是美元贬值推高了进口商品价格,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二是美元持续贬值打击了外资对美国经济的信心,2007年下半年美国吸收的境外私人投资减少了三分之二。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对依靠“输血”维持运转的美国经济将是致命打击;三是美元历经7年的大幅贬值后,如果再度大幅贬值将很可能会对美元的国际地位造成更深刻的伤害。此外,美国降息周期基本结束,美国政府近期不断发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调整信号。因此,美元贬值幅度将逐步趋缓,今后将进入有升有降的筑底阶段。
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如果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减弱。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储备趋于回落,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也在缓解。预计2009年人民币将进入双向变动阶段,持续单边下跌走势基本结束,将有利于缓解出口成本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特别是房地产业恶化趋势仍未结束,金融市场继续动荡,解决长期积累的财政和贸易赤字问题更非易事。因此,强势美元所需要的经济支撑面目前还没有出现。此外,在目前汇率形成机制下,美元汇率的见底回升必然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大幅提升,使我国对美国以外的贸易伙伴的出口受到一定影响。
(四)外贸政策调整有利于缓解企业出口压力
近年来,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2009年这些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在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将对进出口增长产生持续影响,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情况下,部分政策的制约作用有过激之嫌。为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渡过难关,国家及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自2008年11月1日起,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共涉及3486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继去年8月1日后再调出口退税率。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 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此次调整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届时,中国的出口退税率将分为5%、9%、11%、13%、14%和17%六档。
(五)进口商品数量会有一定增长
去年以来,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减速,且未来可能继续有所减速,导致生产需求直接受到影响,但在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同时,在我国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因素推动下,利用外部资源将是大势所趋,我国对境外商品,尤其是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六)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回落
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和政策调整产生叠加效应,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严峻挑战,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仍将延续出口放缓、进口加速格局,贸易顺差迅猛扩张势头将得到逆转。2008年全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将达到2687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3.6%。其中,出口将增长21%,增幅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进口将增长27%,增幅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前三季度减缓2百分点;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600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近1%。外贸顺差从2007年增长50%到2008年出现下降,将使净出口成为经济减速的最大因素。同时,在全球金融大动荡和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FDI增速的强劲已经显示出外国投资者仍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将比上年增长25%左右。
2008年以来,在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国内政策环境趋紧、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而进口增速在国际产品价格大涨的带动下出现高位加快,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有所缩小。但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使得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同比依然有较大幅度增加。
一、我国外贸运行状况
(一)出口增速明显回落,进口增速先升后降
去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加大。去年前三季度出口总额1074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从各季度增长情况看,受上年基数影响,出口增速逐季小幅上升,一、二、三季度增幅分别为21.4%、22.3%、23.0%。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减速明显,使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受到抑制。而人民币升值加快、劳动力成本提高、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及对部分商品出口加征出口关税或提高出口关税率、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目录扩大并明确限制某些产品出口等政策性因素,也是外贸出口减速、外贸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我国外贸进口同比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去年前三季度进口总额89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增速提高9.9个百分点。从各季度增长情况看,国际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推动上半年进口增速明显加快,一、二季度增幅分别为28.6%、32.4%;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下滑和需求放缓以及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位回落,三季度进口增速减缓到26.3%,9月进口增长21.3%为2008年以来最低增速。但如果扣除价格因素,那么2008年以来,我国实际进口总额增速则呈下滑态势。例如2008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达到119.5左右,即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高达19.5%,而前7个月31.1%的进口总额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进口总额增长仅在11%左右。而2007年全年我国进口总额增长为20.8%,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平均仅在105左右,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2007年我国实际进口总额增长15.8%左右。因此,2008年前7个月我国实际进口总额增速要比2007年全年低4.7个百分点。实际进口总额增速大幅下滑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首先,国际经济减速使我国加工贸易受到影响,加工贸易增速出现放缓;其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和国内经济景气下降,也使我国进口受到制约。
(二)贸易顺差规模明显下降
随着进口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去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明显收窄。前三季度累计贸易顺差180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净减少49.2亿美元。但同时,随着近期进口增长速度的大幅回落,累计贸易顺差的降幅正在急剧缩小,由去年前2个月的同比下降29.3%,缩小到去年前3个月的下降10.9%,前5个月的下降8.8%,前7个月的下降9.1%,前8个月的下降6.2%,前9个月的下降2.6%。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涨势差距较大,是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明显下降的关键因素。按照前7个月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平均指数109.6和进口价格平均指数119.5计算,我国商品贸易条件仅为91.7,这表明我国商品贸易条件出现了急剧恶化。但同时必须意识到,贸易顺差下降并不意味着净出口对去年我国GDP增长是负面影响,从实际贸易量看,去年前7个月实际出口量增速为12.5%,而实际进口量仅为9.8%,从不变价计量的GDP核算看,我国净出口仍对我国GDP增长有正的拉动作用。尽管外贸顺差规模略有缩小,但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外商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9.85%,前9个月国家外汇储备增加3773亿美元,同比多增100亿美元。前9个月外汇储备月均增速达到419亿美元,虽然不及上半年月均468亿美元的增速,但仍超过上年月均增长385亿美元的水平。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056.0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33%。
(三)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运行主要特点
一是一般贸易进口快速增长,加工贸易加剧萎缩。去年以来,我国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上涨,其项下贸易顺差规模明显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增幅大幅度低于一般贸易,显示出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效果。 去年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9565.7亿美元,增长35.9%。其中,出口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减缓5.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47.3%,比上年同期加快22.7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8034.1亿美元,增长13.8%。其中,出口增长15.6.%,比上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0.8%,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的加剧萎缩主要是要素、资源(环境)价格渐次调整背景下的趋势性结果。而加工贸易进口的低速增长必然导致未来出口增速的回落及顺差的减少,进而导致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的持续回落,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将造成不利影响。前三季度,一般贸易顺差449.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00.3亿美元,成为贸易顺差规模缩小的主要因素,而加工贸易顺差214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2.2亿美元,继续发挥着贸易平衡稳定器的作用。
二是国有企业进口增长显著,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缓慢。去年前三季度,国有企业进出口4805亿美元,增长32.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4.4%,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8.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18.3%;进口增长44.2%,高出同期总体进口增速15.2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1.8%。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随着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其进出口增速大大低于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805亿美元,增长19.7%。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强劲,前三季度进出口4062亿美元,增长32.2%。前三季度,国有企业是三类企业中唯一出现逆差的企业类型,进出口逆差8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1亿美元。而非国有企业仍然是推动贸易顺差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其他企业进出口顺差156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8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顺差11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7亿美元。
三是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对欧美贸易增长明显减缓。在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去年前三季度,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225.2亿美元,增长25.9%,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12.1个和8.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自欧盟进口增长26.7%,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对欧盟贸易顺差118.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7%。同期,美国继续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515.0 亿美元,增长13.8%,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我对美出口增长11.2%,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自美国进口增长22.1%,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对美贸易顺差126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日本仍然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前9个月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027.0亿美元,增长17.8%,比上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其中,我对日本出口增长16%,比上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自日本进口增长19.2%,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对日本贸易逆差31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我国对新兴经济体贸易增速呈现升降互见格局,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十位,去年前9个月中印双边贸易总值为420.5亿美元,增长54.9%,发展速度位于前10大贸易伙伴之首。
四是进出口贸易结构继续改善。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紧张状况,去年以来,我国逐步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目录,取消或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随着政策调整成效的初步显现,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去年前9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170.0亿美元,增长24.0%,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4%,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562亿美元,增长22.3%;机械及设备出口2009亿美元,增长2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08亿美元,增长20.6%。
二、2008年全年我国外贸发展趋势预测
当前,导致我国外贸增长放缓的不利因素明显增多,既有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外贸政策调整累积效应的影响,也有美国经济下滑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还有国际资源能源价格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明显上升、资源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以及国内货币政策从紧、流动资金不足的影响等。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难以明显改观,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将面临严峻挑战。
(一)次贷风暴进一步恶化我国外贸发展环境
从目前情况来看,次贷危机已转化成全球金融危机,并有进一步转变成经济危机的可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甚至出现衰退迹象,必然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水平进一步下滑。去年8月份,美国经济数据已经极不乐观:新屋销售仅有46万套,创17年最低;旧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0.3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5%,为历史最大跌幅;失业率持续走高,达6.1%,创7年来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受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为此,IMF将近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9%和3.0%,大大低于上年5.0%和2006年5.1%的增速,为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其中,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近两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分别为1.5%和0.5%,远低于上年的2.6%。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1.6%,2009年则只有0.1%;意大利经济近两年都将为负增长,德国经济2009年的增长率为零,西班牙和英国经济2009年的增长率均为负值。金融危机也使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深受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开始明显放缓,一些国家还同时面临通胀上行的压力。据预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08、2009两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9%和6.1%,低于上年的8.0%。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出口增速减缓和贸易顺差的缩减将不可避免。
(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放缓,有利于减轻我国进口成本压力
一方面,全球经济放缓必然导致需求下降,通胀压力会有所减轻。近期世界各国通胀率纷纷呈现见顶回落,例如,去年8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出现近两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较7月份下降0.1%,较上年同期上升5.4%,低于7月份时创下的5.6%的17年高点;欧元区的年通胀率为3.8%,与7月份的峰值相比下降0.1%。另一方面,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汇率走势和投机资本的流向。从目前情况看,美元进一步贬值引发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基本消失,也会使部分投机资本减少商品期货市场投机炒作,从而减缓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例如国际油价在去年7月初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位后出现了连续下降走势,目前已跌破75美元;作为贱金属价格走势的代表,铜价跌至每吨5250美元,创下自2006年3月以来的新低;包括锌、镍、铝在内的其它贱金属也跌至3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玉米和小麦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也跌至一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未来不排除还会出现原油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可能,但这种上涨将很难持久。初步预计,全球通货膨胀在2008年上升到高点后已有所减弱,我国进出口企业成本压力也将有所减轻。
(三)涨跌互现的美元走势将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美元走势对世界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初步估计本轮美元贬值周期已接近尾声。从目前来看,美元继续明显贬值已越来越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一是美元贬值推高了进口商品价格,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二是美元持续贬值打击了外资对美国经济的信心,2007年下半年美国吸收的境外私人投资减少了三分之二。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对依靠“输血”维持运转的美国经济将是致命打击;三是美元历经7年的大幅贬值后,如果再度大幅贬值将很可能会对美元的国际地位造成更深刻的伤害。此外,美国降息周期基本结束,美国政府近期不断发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调整信号。因此,美元贬值幅度将逐步趋缓,今后将进入有升有降的筑底阶段。
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如果美元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就相对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减弱。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储备趋于回落,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也在缓解。预计2009年人民币将进入双向变动阶段,持续单边下跌走势基本结束,将有利于缓解出口成本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特别是房地产业恶化趋势仍未结束,金融市场继续动荡,解决长期积累的财政和贸易赤字问题更非易事。因此,强势美元所需要的经济支撑面目前还没有出现。此外,在目前汇率形成机制下,美元汇率的见底回升必然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大幅提升,使我国对美国以外的贸易伙伴的出口受到一定影响。
(四)外贸政策调整有利于缓解企业出口压力
近年来,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2009年这些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在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将对进出口增长产生持续影响,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情况下,部分政策的制约作用有过激之嫌。为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渡过难关,国家及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自2008年11月1日起,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共涉及3486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继去年8月1日后再调出口退税率。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 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此次调整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届时,中国的出口退税率将分为5%、9%、11%、13%、14%和17%六档。
(五)进口商品数量会有一定增长
去年以来,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减速,且未来可能继续有所减速,导致生产需求直接受到影响,但在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同时,在我国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因素推动下,利用外部资源将是大势所趋,我国对境外商品,尤其是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六)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回落
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和政策调整产生叠加效应,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严峻挑战,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仍将延续出口放缓、进口加速格局,贸易顺差迅猛扩张势头将得到逆转。2008年全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将达到2687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3.6%。其中,出口将增长21%,增幅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进口将增长27%,增幅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前三季度减缓2百分点;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600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近1%。外贸顺差从2007年增长50%到2008年出现下降,将使净出口成为经济减速的最大因素。同时,在全球金融大动荡和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FDI增速的强劲已经显示出外国投资者仍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将比上年增长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