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课堂因“创新”而更具高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职英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新挑战。怎样以高质量的教学来迎接这场挑战?如何才能把新理念,新方法渗透和应用于英语的教学课堂,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英语课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广大英语教师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唯有“创新”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实现低耗时,高效益。我们不能改变课堂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加宽课堂的深度。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关注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出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和策略加以探讨,有利促进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力。
  关键字:中职英语教学;创新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更新、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精神是高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温家宝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社会呼唤创新人才,而教育也呼唤创新课堂,而课堂则是具有这些能力的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实践使我体会到,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实现低耗时,高效益。
  反思以前我们的中职英语课堂,感受颇丰。机械重复,死记硬背,消极被动,学生变成“容器”,里面装了些支离破碎的单词和语法规则。这样的教学忽视了成长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哪谈得上创新,有生命力,更加不用说高效课堂的打造了。如何在英语课堂有效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并使课堂更加具有高效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一, 实施开放式的高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和发挥引导作用时,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敢于冲破课本、教参的束縛,实施开放式的高效课堂教学。
  1.开放的教学内容。
  我在设计职三英语一节“口头作文”专题强化课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载短片,在课前充分独立思考、交流,由口头组织故事到下笔成文,共同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他们被赋于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每组派代表表演,学生得到创造和体会成功感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又达到相互启发、促进的目的。之后,我组织学生观察各个小组的作品,思考讨论讲故事的技巧、分析考试的过程、探索研究应对策略。设计遵循“自主、探究、合作”的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让学生由课外到课内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由观察——思维——迁移创造,每个环节都实现了其主体地位。
  2.开放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疑启智,通过大量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营造创新氛围。例如,在与学生一起读完英语第2册中的“Sticky Fingers”一文后,针对短文内容提出问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及要求他们对此做出合理的想象。
  Teacher: Why did the writer feel dismayed when she heard Helen Bates’voice on the phone?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Helen is?
  S1: Maybe she is troublesome and always likes to trouble others.
  S2: Perhaps she is gossipy. She cares about others’ business more than her own.
  S3: I guess she is so free that she has a lot of time to kill. Calling friends is a good way sometimes...
  学生们觉得很有意思,个个都在极尽夸张之能事,把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气氛热烈。其间既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课后拓展方面,我进一步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知识的迁移与深化。例如,在《商务英语听说》Unit7教学设计中,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从而强化口语表达能力。做一个自我推销演讲,陈述自己的观点,争取他人的支持。
  Activity: “Vote for me!”(四人小组活动“请投我一票!”)
  Tianjin Leader Vocational School will receive a $10,000 gift from an anonymous donor, it was reported today. The money may be used for any purpose to improve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principal Mr. Hu: said, “Perhaps we should elect a student representative to decide how to use it.”
  Work in groups of four:
  1. Decide how you think the money should be spent in our school.
  2. Write a campaign speech which tells your group’s opinion.   3. Choose a member of your group to make a speech to persuade others to vote for you.
  这一环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迁移深化的空间,把课内所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思维一下活跃起来,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学生的表现除了模仿课本中人物的用语,还能使用自己课外和生活中积累的用语,其中有些是他们在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时,了解美国总统竞选动态获得的启发。学生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耳目一新。我发现老师一旦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他们的创新潜力便会让人大吃一惊。
  二,"竞"出信心,"争"出兴趣----引入竞争比赛,感受无限活力和高效。
  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争强好胜是少年的天性,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情景,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实验证明,人脑处在竞争状态时的效率要比平时的效率高得多,再加上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人人喜欢争第一,而且爱表现自己。根据这样的心理特点,我尝试用竞赛来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的状态,制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例如,在教授《The Classical Music》时,我就采用了这一教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演奏古典音乐的常用乐器和了解古典音樂的中心---维也纳以及三个著名的音乐家。我把整堂课设计成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行竞赛。第一项是看图猜乐器的名称,学生用英语抢答出屏幕上显示的乐器名称。猜出一个得一分。这不仅复习、检验了学生对所学单词的掌握,而且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纷纷主动要求参与,第一轮下来,各小组比分基 本一样。紧接着快速阅读竞赛,抢答下面的问题:How many compos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快速读完全文才能回答。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而且也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快速准确表达的能力。第三轮竞赛是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抢答判断老Activity 2的六个句子的对错。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和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第四轮是回答课文Activity 3的八个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为是竞争,学生们争先恐后,踊跃回答,惟恐自己小组落后,他们参与竞争的意识和展示自我的欲望在这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他们的听、说、读的能力都得到训练与提高,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相当好。
  无论是小组比赛还是个人比赛,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每个参赛的学生都全神贯注,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越赛兴致越高。一个个枯燥的语言点也在竞赛中被大家争的面红耳赤,激情飞扬。通过课堂竞赛,充分展示出学生的活力和生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集中精力,灵敏思考,既获得了知识,又不易疲劳。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的情景;又要增强学生观念,建立积极的评价体系,树立人人都能创新的意识,把自主探索英语实践的权利留给学生,在对英语知识实现再创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英语语言素质。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 有利促进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49-152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19-139
其他文献
从心理社会因素,性激素水平,微量元素水平对灼口综合征(BMS)进行研究,探讨BMS患者的心理生理特征,为下一步从临床治疗灼口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资料。  方法:随机收集50例BMS患者和3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引导、教育孩子成为终身的阅读者就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可忽缺的责任。近几年,我们府谷县墙头学校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同行的先进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五步曲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
教学手段中,语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与图表、实物、文字说明、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相比,语言具有承载信息多、方便、及时、灵活等突出优点。课堂语言的一名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何,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著名作家孙犁有一篇文章《作家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农民要讲究密植程序,工人要学习高速切削,作家要锤炼语言。”其实,不只作家,教师也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