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授课中有效课堂训练的设计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数学新授课主要由例题教学和有效课堂训练组成,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训练”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符合教学目的的练习,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更能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收到预期的练习训练效果。
  一、紧扣教学环节,做好新授知识的训练设计
  在新授课中“学习新知识”是一个中心环节,优化新授课的例题教学是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紧扣新授课的每个教学环节和情境,精心设计和组织每一层次互不重合的练习,以发挥训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准备练习,设计与新知紧密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正迁移,为“同化”新知识作“铺垫”,达到“温故知新”。
  探究练习,运用整体思想,设计渐进题组,例题放入题组中去,克服就例讲题,促进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竖式计算设计下列题组引导学生练习:
  2 3 4 6 4 5
   8 7 5
  你发现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在这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计算,小组讨论交流答案,总结计算方法。此设计是为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由于把例题分散到题组中进行练习,学生不教自会,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探能力。但在设计探究练习题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一步登天式的盲目练习。
  二、做好巩固提高的练习设计
  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巩固练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查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程度,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一般可设计模式和变式两种练习,达到进一步理解巩固。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以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形成技能;另一方面给中差生一个再学习的机会。
  1. 围绕重点,专项强化。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获取反馈信息,而且能发挥练习的前馈作用,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避免做错了再纠正的事后之劳,有效地纠正和调控错误信息。如在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练习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明白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的方法。
  2. 层次分明,逐步加深。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层次分明,逐步加深的练习,既要有巩固新知识的专项训练,又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3. 形式多样,富于启发。如在学习竖式计算可设,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菖。
  ①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
  ②竖式计算要先算十位,在算个位。(〓 )
  ③ 34 11=25〓(〓 )
  ④〓 6 5
  〓 3 (〓 )
  〓 9 5
  ⑤ 2个十是(〓 )
  5个十是(〓 )
  90里面有(〓 )个一 40里面有( 〓 )个十
  100里面有( 〓 )个一,(〓 )个十。50里面有(〓 )个十,30里面有( )个十,合起来是()。
  所以在这环节的训练设计中围绕重点和层次分明是本环节关键之外,形式多样更是让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牢固和加深学习兴趣的一个好渠道。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逻辑性地思维就是有过程、有步骤地思维,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家把“心灵作品”以精确的文字组合成清晰可辨、且能表情达意的“物化文章”的过程,就是严密的逻辑思维活动过程。  一、从学生阅读、写作过程中反思逻辑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内容缺失带来的硬伤  以下是学生选词写话练习案例:  在一个响晴的冬天,它不像那些地方,它是温晴的。那里的人住得很安适,地方很宽敞,那里的人气色很好,肌肤是黄红色的,那里的风景像
一个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课堂,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应该体现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精神,为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开阔的活动平台,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弘扬个性,促进身心及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  一、民主: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个民主的课堂,应该是师生的“感悟”与“对话”共舞,“激情”与“理性”齐飞。记得我在教学《借生日》这一篇课文时,由于课文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教学方案。它主要体现在“导”字,导以兴趣,导以目标,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以学定教,充分释放学生天性,深刻挖掘学生潜能,给予学生启迪和感悟,给予学生收获和快乐,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读书,陶醉在课堂,陶醉在学科中,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很大限度提高课堂效果。  一、导学案教学体现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的基本教学模
不少年轻的班主任问我,现在的初中生非常叛逆,实在难教,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现在好多学生的问题,如叛逆、不学习、懒惰、堕落、离家出走、自杀等等,都和不懂恩情、不知荣辱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从社会状况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人重视利而轻了义,重视物质忽略了精神。人们用低俗解构了崇高,道德缺失,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这些思潮影响着整个社会,更影响了思维、判断力都还不成熟的学生,导致很多负面、消极思想。其次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还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则会疲于奔命,出现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的情感活动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情感,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
注重道德关怀是文明司法不可或缺的品质,也是司法权威得以真正确立的道义基础.司法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就是其道德关怀不断增进的司法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