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卢克珍,1935年出生,四川南充人。中共党员、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53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校,进入四川省实验幼儿园工作,后被调往南充市新建第二小学、新建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承担全校的音乐教学工作。1978年调回紫竹街幼儿园继续担任幼儿教师,直至1991年退休,她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5个春秋。曾获“南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充市优秀工会主席”等荣誉称号。
初秋9月,南充的早晚已有了略微凉意。清晨9时,骤雨袭来,但并未打乱我们的计划。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卢克珍老师的住所。这是一所坐落在滨江路边的老房子,卢老师的家就在她曾工作过的紫竹街幼儿园楼上。一见面,卢老师和伏爷爷(卢老师爱人)就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屋里早已备好茶水和点心。从卧室的窗户就能看到幼儿园的操场,往常热闹非凡的操场在此时显得有些寂静。落座后,我们就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开始走进卢老师的幼教人生。
爱中成长,埋下爱的种子
1935年,卢克珍生于四川南充。在那个兵荒马乱、食不果腹的年代,作为家中长女,她自幼便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幸运的是,从家人那里,她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和关心。卢克珍的生母去世较早,她是由继母抚养长大的。尽管如此,继母对她的爱丝毫不逊于妹妹,父亲和外公也对她疼爱有加。所以她自小便乐观开朗,喜欢与人相处,尤其是和小孩子。据她回忆,她小时候经常跑到隔壁邻居家跟小孩子玩,因为觉得小孩子很可爱。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给了卢克珍快乐与温暖的幼年生活,同时也在她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也许就是这份爱让她与幼儿园有了冥冥之中的联系。
不顾阻挠,踏上幼教之路
·坚定自己,遵从内心的声音
1951年,卢克珍14岁,正在南充市第二中学读初二。恰逢此时南充师范学校(下文简称“南师校”)来中学招生,她深知家庭供她读书的不易,听闻在南师校读书不用交学费后,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师兄师姐一起报考了南师校。没承想,她一次就考上了。卢克珍谈起这段回忆,开心又自豪地说:“因为当时我的年纪最小,知识也不扎实,没想到稀里糊涂就过了笔试,看到面试名单上有我名字时特别吃惊。接着又稀里糊涂地通过了面试,最后我就‘滥竽充数’地进去咯!”报考专业的时候,有老师和同学都建议她上普师班,因为大家觉得读出来更有前途,但都被卢克珍拒绝了。从小就喜欢与小孩子相处的她,似乎早就坚定了自己以后想做的事,毅然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去读幼师班。
·勤奋刻苦,踏实求学
在幼师班,卢克珍度过了充实又美好的校园生活,这也为她之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幼师班的课程全面、科学,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历史课、音乐课、律动课、美术课、键盘课(为学生学习手风琴的指法和乐理知识开设的课程)等。据她回忆,当时南师校开设的幼师班课程基本受苏联《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的影响,主张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教音乐课和键盘课的侯老师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让之前从未接触过乐理知识的她,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到南师校的第一学期,卢克珍就开始学习键盘课,但因为大家都没接触过手风琴,学校的手风琴资源也十分有限,平时很难有机会练习。当时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没能通过这门考试,卢克珍也在其中,因此大家都要面临补考。卢克珍为了考过这门课,暗自下了很多功夫。说起这段经历时,她表示:“我为了把这门课考过,放假还专门去请教以前小学的校长蒲良学,在他的帮助下,我每天都有机会去练琴和练指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勤学勤练的卢克珍对补考也越来越有信心。到了考试那天,侯老师看到她自信满满的状态觉得非常诧异,开玩笑地对她说:“装吧装吧,装得挺像。”但在听完卢克珍的弹奏后,侯老师便转变了态度,开始对卢克珍刮目相看,并拉着她的手说:“这是弹钢琴的手啊!” 侯老师发现卢克珍的音乐天赋后,鼓励她积极参加全校的文艺会演。不仅如此,乐于助人的卢克珍还常常热心教成绩稍差的同学,这也让她更加热爱音乐,对学习音乐愈加有自信,同时她也愈加坚定自己选择的幼师道路。
与此同时,很多和卢克珍一起考进幼师班的同学却已悄悄离开,有的中途换了专业,有的退学去考高中,原先60多个同学最后留下48个。当时,卢克珍身边也出现了不同声音,有师兄认为她聪明、好学,建议她退学读高中,然后去考大学。然而,一心向往幼教的她拒绝了师兄的好意,她表示:“我已经入门这个专业了,我很热爱它,我愿意继续学习。”到了1953年,由于社会紧缺幼师人才,本该在南师校学习3年的幼师班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就接到通知全部提前毕业,由学校分配工作。自此,卢克珍开始了真正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历程。
命途波折,坚定理想信念
·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1953年春,南师校幼师班的同学被派到各地幼儿园,卢克珍被分配到四川省实验幼儿园,开启了她的幼教生涯。这所幼儿园是当时南充市设施最齐全、教育理念最先进的省级实验幼儿园,不仅借鉴了苏联的学前教育理念,确保每个班级两教一保,教师的学历也要求至少是中专师范毕业,甚至还有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园内还配有设备齐全的音樂活动室……在当时,不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来说都是最优质的,教师的工资也比其他幼儿园高。卢克珍看到这一切,更加决心要好好工作,竭尽所能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幼儿园所做的努力也慢慢得到幼儿、家长、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她和孩子们能很快打成一片,孩子们很喜欢她,都亲切地叫她“卢嬢嬢”。
然而好景不长,卢克珍在实验幼儿园任教的美好时光被一场文化浩劫打断。“十年浩劫”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实验幼儿园也被撤销,拆分成了紫竹街幼儿园和仪凤街幼儿园,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设备也荡然无存——每间教室由两教一保的配置变成了一教半保——每位保育员老师要负责两个班的生活工作;原本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变成了昏暗拥挤但最多要容纳60个孩子的低矮平房……突如其来的变化和巨大的落差摆在卢克珍面前,但她没有心灰意冷、随波逐流,反而挽起袖子、越挫越勇。她努力优化园所条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用自己弱小的身躯点亮这几间矮小的教室。 在当时,幼儿园还设有全托班,由于全托的工作时间长,事情繁杂,孩子也多,几乎没有人愿意做这么辛苦的工作。说起这段往事,她坚定地说:“没人干,我就来干!”在做全托的这段时间,卢克珍遇到了人生的好搭档李世辉,她是当时幼儿园里另一位主动愿意做全托的老师。自此,两人开始了艰辛又难忘的工作历程。在这段时光里,两人互相商量分工,配合默契。酷暑天,她们用水挨个给孩子擦身体、降温;寒冬里,两人相互配合带孩子做热身操……正是有了这段辛劳的时光,她们也成了前行路上的重要伙伴。
·调离岗位,发挥所长
1971年,上级的一个通知让正在备课的卢克珍措手不及,文件要求卢克珍调到南充市新建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新建二小”)教书。这对卢克珍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一是因为此时的卢克珍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新建二小离家十几公里,而丈夫又在杂技团工作,时常出差,自己一走,便没人照顾孩子;二是卢克珍一直学习的是幼儿园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没有接触过小学的教学内容。说起这段经历,卢克珍说:“文件下来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办法推脱,但无一奏效,没办法只能咬牙去小学了。那时候好担心我的娃娃没人照顾,心里好难受。”两个现实情况摆在面前,让卢克珍犯了难。可命令必须服从,迫于无奈,卢克珍只得将孩子托付给妹妹,只身前往陌生又偏远的学校。
站在新建二小的校长办公室里,校长看着眼前这个个子不高的姑娘,给她分配了工作任务——教一年级到初中所有班级的音乐课。音乐一直是卢克珍不肯放弃的爱好,于是她点头应下。第一节音乐课是教初中学生,对音乐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卢克珍在这时展现出了专业水平,学生们都被卢克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在一旁听课的校长也连连点头,并感叹道:“以后我们的音乐课再也不是写字课了!”很快,平易近人的卢克珍就收获了全校学生的喜爱,越调皮的学生反而越喜欢她。说到这里,卢克珍表示:“我上课从来不打娃娃,平时学校搞的活动我会让所有人参加,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感。有些娃娃家里穷,看不起电影,我就花几分钱请他们看,他们就更喜欢我了。”平时,卢老师也会利用空余时间热心帮助其他老师批改作业,同事们也对她十分敬重。没过几年,她又被调往新建第一小学继续承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专业能力强的卢克珍同样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她热爱工作、积极向上,可在内心深处,她仍十分牵挂幼儿园,想回幼儿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呕心沥血,扎根幼教事业
·屡拒诱惑,坚守初心
在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大炼钢铁期间,社会需要大量劳动力,此时的卢克珍不仅在幼儿园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参加搬砖劳动。一般来说,一个人一次只需抬三块砖,吃苦耐劳的她主动要求再加两块,但很快她的身体就吃不消了,不得不去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组织部林部长刚好和卢克珍住同一家医院,林部长劝说道:“小女子,你这个病没法去幼儿园了,我把你调到广播电台吧!”可卢克珍一心想着那帮可爱的孩子们,想继续坚守这份心中的爱,她坚定地说:“我不去,我还得好好养病,以后我还是要回到幼儿园,不去广播电台。”
1978年,在小学任教8年的她被调回紫竹街幼儿园。在当时,以她的能力和资历完全可以胜任园长一职,但她不愿做行政工作,只想做她认为该做的事。期间,也有人介绍她去条件更好的文化馆工作,也被她直接拒绝了。说到这里,卢克珍动情地说:“我喜欢娃娃,我热爱我的工作,在这里有我熟悉的孩子、家长和同事,他们很尊敬我,待我也很好,我不能把我的工作丢了。”
·细致入微,勤恳工作
卢克珍常笑称:“我们这一行就是高级保姆,不是所有人都请得起的。”爱孩子是她工作的动力,在工作中她从不会挑肥拣瘦,而是更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领导、同事眼里,她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她的工作态度也取得了众多家长的信赖和肯定。说到这里,卢克珍自豪地表示:“搞了这么多年教育工作,我班上从来没有出过事,因為我时常在班上来回走动,时刻关注着幼儿。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女孩子走路一瘸一拐的,就问她痛不痛,然后把她裤子脱下来一看,原来孩子大腿内侧长了一个包,放学时我立刻向家长反映了情况,建议家长送孩子到医院检查,后来查出孩子长了瘤子,直到现在家长仍非常感谢我。”
除了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她也注重孩子的心理需要。小孩子喜欢玩玩具,可那个年代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多余的玩具可以玩。卢克珍也清楚地知道,园长很难能从文教局要到经费,往往要一回就要哭一回。因此,她和同事们决定主动创造条件,自己做玩具。最终,大家一起商量成立了一个木工坊,孩子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玩具工厂”。每次上完课,孩子们都喜欢来这里玩木头(类似于现在的积木)、给布娃娃穿衣服,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模样,卢克珍由衷地感到欣慰。
在教学上,卢克珍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成为本园和其他园所的教学标兵,周边的幼儿园时常派老师过来观摩她的活动,有老师看完称赞卢克珍的活动现场“简直就是欣赏课”,第二天又继续派人来学习。在卢克珍的教育理念中,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操,耐心地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学习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她还说不应该给小孩子传授过多的知识,要更注重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的礼貌等。不仅在幼儿园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她在家也会言传身教地影响着自己的下一代。
·一心向党,坚定理想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卢克珍许久以来的梦想,她待人诚恳、为人热忱,工作上兢兢业业、成绩斐然,符合党员的要求。早从20世纪50年代起,卢克珍便开始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但由于她被调查出祖辈有地主成分,所以一直没有被批准通过。在此期间,卢老师便参加了民盟组织,但她一心向党的决心没有退却。直到1986年,她终于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时离她第一次写申请已过了33个春秋,而在这期间,她前前后后向党组织共递交了5次入党申请书。 说起入党的原因,她表示:“我想加入共产党是想有组织管着,向黨组织靠拢使我更加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且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会让我更加自律。”入党后,卢克珍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身份,认为党员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表率。所以卢克珍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工作中,始终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理想。
退而不休,心系幼教事业
卢克珍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了35年,1991年,由于身体不适不得不选择退休。幼儿园的老师听闻卢克珍即将退休的消息,都十分舍不得这位可爱又可敬的老教师,园长也不愿卢克珍离开,甚至还把她的退休表藏进抽屉……退休后的卢克珍仍心系幼教事业,关注幼儿园的发展,时常被园长请去发言。说到这里,她笑呵呵地说:“每个园长都很喜欢我,虽然我退休了,但是我和他们的关系都很好。”
由于卢克珍的家就在幼儿园楼上,她的卧室正对着幼儿园操场,每天她都会在窗边站一会儿,望着这群可爱的孩子,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看着年轻的老师们,也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尽管卢克珍现在已近86岁,行动有些不便,她还是会蹒跚地走到楼下,与孩子的家长交流、听家长对幼儿园的反馈,向家长们宣传幼教工作,希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她还时刻关注着年轻教师的成长,及时发现幼儿园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园长提出适宜的建议。谈起自己的愿望,她说:“希望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提升幼儿教师的幸福感,愿我们的幼儿教育事业越办越好。”
甜蜜生活,相互陪伴
卢克珍在事业上的发展离不开支持她、陪伴她的爱人伏爷爷。伏爷爷在杂技团工作,有时也会与卢克珍一起排练幼儿园的表演节目,还经常请杂技团的青年人帮忙给表演节目的孩子们化妆。生活中,他也展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卢克珍笑着说:“因为我身体一直不好,天冷他就提醒我添加衣服,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都不会让我操心,做事非常细致,我感到非常安心。”正是因为爱人的支持与关怀,卢克珍才能在幼教岗位上更加安心地工作。伏爷爷告诉我们,卢老师喜欢读书,今年已经读完6本书了。平时周末还与家人一起打打牌,过着温馨甜蜜的日子。
采访后记
在卢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中,我们结束了此次访谈。最后,我们一起站在卢老师的卧室窗边合影留念,纪念这难得又难忘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雨已经停了,阳光尽数撒了进来,外面的操场上也有了孩子玩耍的欢声笑语。与卢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她言辞恳切、谦逊低调,像天使一样可爱。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卢老师担得起“人民教师”四个大字。如今,卢老师最大的心愿是:保护好身体,活得更久一些,好看着心爱的幼教事业有更大的发展。
卢克珍,1935年出生,四川南充人。中共党员、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53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校,进入四川省实验幼儿园工作,后被调往南充市新建第二小学、新建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承担全校的音乐教学工作。1978年调回紫竹街幼儿园继续担任幼儿教师,直至1991年退休,她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5个春秋。曾获“南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充市优秀工会主席”等荣誉称号。
初秋9月,南充的早晚已有了略微凉意。清晨9时,骤雨袭来,但并未打乱我们的计划。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卢克珍老师的住所。这是一所坐落在滨江路边的老房子,卢老师的家就在她曾工作过的紫竹街幼儿园楼上。一见面,卢老师和伏爷爷(卢老师爱人)就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屋里早已备好茶水和点心。从卧室的窗户就能看到幼儿园的操场,往常热闹非凡的操场在此时显得有些寂静。落座后,我们就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开始走进卢老师的幼教人生。
爱中成长,埋下爱的种子
1935年,卢克珍生于四川南充。在那个兵荒马乱、食不果腹的年代,作为家中长女,她自幼便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幸运的是,从家人那里,她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和关心。卢克珍的生母去世较早,她是由继母抚养长大的。尽管如此,继母对她的爱丝毫不逊于妹妹,父亲和外公也对她疼爱有加。所以她自小便乐观开朗,喜欢与人相处,尤其是和小孩子。据她回忆,她小时候经常跑到隔壁邻居家跟小孩子玩,因为觉得小孩子很可爱。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给了卢克珍快乐与温暖的幼年生活,同时也在她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也许就是这份爱让她与幼儿园有了冥冥之中的联系。
不顾阻挠,踏上幼教之路
·坚定自己,遵从内心的声音
1951年,卢克珍14岁,正在南充市第二中学读初二。恰逢此时南充师范学校(下文简称“南师校”)来中学招生,她深知家庭供她读书的不易,听闻在南师校读书不用交学费后,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师兄师姐一起报考了南师校。没承想,她一次就考上了。卢克珍谈起这段回忆,开心又自豪地说:“因为当时我的年纪最小,知识也不扎实,没想到稀里糊涂就过了笔试,看到面试名单上有我名字时特别吃惊。接着又稀里糊涂地通过了面试,最后我就‘滥竽充数’地进去咯!”报考专业的时候,有老师和同学都建议她上普师班,因为大家觉得读出来更有前途,但都被卢克珍拒绝了。从小就喜欢与小孩子相处的她,似乎早就坚定了自己以后想做的事,毅然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去读幼师班。
·勤奋刻苦,踏实求学
在幼师班,卢克珍度过了充实又美好的校园生活,这也为她之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幼师班的课程全面、科学,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历史课、音乐课、律动课、美术课、键盘课(为学生学习手风琴的指法和乐理知识开设的课程)等。据她回忆,当时南师校开设的幼师班课程基本受苏联《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的影响,主张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教音乐课和键盘课的侯老师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让之前从未接触过乐理知识的她,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到南师校的第一学期,卢克珍就开始学习键盘课,但因为大家都没接触过手风琴,学校的手风琴资源也十分有限,平时很难有机会练习。当时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没能通过这门考试,卢克珍也在其中,因此大家都要面临补考。卢克珍为了考过这门课,暗自下了很多功夫。说起这段经历时,她表示:“我为了把这门课考过,放假还专门去请教以前小学的校长蒲良学,在他的帮助下,我每天都有机会去练琴和练指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勤学勤练的卢克珍对补考也越来越有信心。到了考试那天,侯老师看到她自信满满的状态觉得非常诧异,开玩笑地对她说:“装吧装吧,装得挺像。”但在听完卢克珍的弹奏后,侯老师便转变了态度,开始对卢克珍刮目相看,并拉着她的手说:“这是弹钢琴的手啊!” 侯老师发现卢克珍的音乐天赋后,鼓励她积极参加全校的文艺会演。不仅如此,乐于助人的卢克珍还常常热心教成绩稍差的同学,这也让她更加热爱音乐,对学习音乐愈加有自信,同时她也愈加坚定自己选择的幼师道路。
与此同时,很多和卢克珍一起考进幼师班的同学却已悄悄离开,有的中途换了专业,有的退学去考高中,原先60多个同学最后留下48个。当时,卢克珍身边也出现了不同声音,有师兄认为她聪明、好学,建议她退学读高中,然后去考大学。然而,一心向往幼教的她拒绝了师兄的好意,她表示:“我已经入门这个专业了,我很热爱它,我愿意继续学习。”到了1953年,由于社会紧缺幼师人才,本该在南师校学习3年的幼师班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就接到通知全部提前毕业,由学校分配工作。自此,卢克珍开始了真正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历程。
命途波折,坚定理想信念
·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1953年春,南师校幼师班的同学被派到各地幼儿园,卢克珍被分配到四川省实验幼儿园,开启了她的幼教生涯。这所幼儿园是当时南充市设施最齐全、教育理念最先进的省级实验幼儿园,不仅借鉴了苏联的学前教育理念,确保每个班级两教一保,教师的学历也要求至少是中专师范毕业,甚至还有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园内还配有设备齐全的音樂活动室……在当时,不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来说都是最优质的,教师的工资也比其他幼儿园高。卢克珍看到这一切,更加决心要好好工作,竭尽所能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幼儿园所做的努力也慢慢得到幼儿、家长、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她和孩子们能很快打成一片,孩子们很喜欢她,都亲切地叫她“卢嬢嬢”。
然而好景不长,卢克珍在实验幼儿园任教的美好时光被一场文化浩劫打断。“十年浩劫”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实验幼儿园也被撤销,拆分成了紫竹街幼儿园和仪凤街幼儿园,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设备也荡然无存——每间教室由两教一保的配置变成了一教半保——每位保育员老师要负责两个班的生活工作;原本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变成了昏暗拥挤但最多要容纳60个孩子的低矮平房……突如其来的变化和巨大的落差摆在卢克珍面前,但她没有心灰意冷、随波逐流,反而挽起袖子、越挫越勇。她努力优化园所条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用自己弱小的身躯点亮这几间矮小的教室。 在当时,幼儿园还设有全托班,由于全托的工作时间长,事情繁杂,孩子也多,几乎没有人愿意做这么辛苦的工作。说起这段往事,她坚定地说:“没人干,我就来干!”在做全托的这段时间,卢克珍遇到了人生的好搭档李世辉,她是当时幼儿园里另一位主动愿意做全托的老师。自此,两人开始了艰辛又难忘的工作历程。在这段时光里,两人互相商量分工,配合默契。酷暑天,她们用水挨个给孩子擦身体、降温;寒冬里,两人相互配合带孩子做热身操……正是有了这段辛劳的时光,她们也成了前行路上的重要伙伴。
·调离岗位,发挥所长
1971年,上级的一个通知让正在备课的卢克珍措手不及,文件要求卢克珍调到南充市新建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新建二小”)教书。这对卢克珍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一是因为此时的卢克珍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新建二小离家十几公里,而丈夫又在杂技团工作,时常出差,自己一走,便没人照顾孩子;二是卢克珍一直学习的是幼儿园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没有接触过小学的教学内容。说起这段经历,卢克珍说:“文件下来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办法推脱,但无一奏效,没办法只能咬牙去小学了。那时候好担心我的娃娃没人照顾,心里好难受。”两个现实情况摆在面前,让卢克珍犯了难。可命令必须服从,迫于无奈,卢克珍只得将孩子托付给妹妹,只身前往陌生又偏远的学校。
站在新建二小的校长办公室里,校长看着眼前这个个子不高的姑娘,给她分配了工作任务——教一年级到初中所有班级的音乐课。音乐一直是卢克珍不肯放弃的爱好,于是她点头应下。第一节音乐课是教初中学生,对音乐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卢克珍在这时展现出了专业水平,学生们都被卢克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在一旁听课的校长也连连点头,并感叹道:“以后我们的音乐课再也不是写字课了!”很快,平易近人的卢克珍就收获了全校学生的喜爱,越调皮的学生反而越喜欢她。说到这里,卢克珍表示:“我上课从来不打娃娃,平时学校搞的活动我会让所有人参加,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感。有些娃娃家里穷,看不起电影,我就花几分钱请他们看,他们就更喜欢我了。”平时,卢老师也会利用空余时间热心帮助其他老师批改作业,同事们也对她十分敬重。没过几年,她又被调往新建第一小学继续承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专业能力强的卢克珍同样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她热爱工作、积极向上,可在内心深处,她仍十分牵挂幼儿园,想回幼儿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呕心沥血,扎根幼教事业
·屡拒诱惑,坚守初心
在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大炼钢铁期间,社会需要大量劳动力,此时的卢克珍不仅在幼儿园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参加搬砖劳动。一般来说,一个人一次只需抬三块砖,吃苦耐劳的她主动要求再加两块,但很快她的身体就吃不消了,不得不去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组织部林部长刚好和卢克珍住同一家医院,林部长劝说道:“小女子,你这个病没法去幼儿园了,我把你调到广播电台吧!”可卢克珍一心想着那帮可爱的孩子们,想继续坚守这份心中的爱,她坚定地说:“我不去,我还得好好养病,以后我还是要回到幼儿园,不去广播电台。”
1978年,在小学任教8年的她被调回紫竹街幼儿园。在当时,以她的能力和资历完全可以胜任园长一职,但她不愿做行政工作,只想做她认为该做的事。期间,也有人介绍她去条件更好的文化馆工作,也被她直接拒绝了。说到这里,卢克珍动情地说:“我喜欢娃娃,我热爱我的工作,在这里有我熟悉的孩子、家长和同事,他们很尊敬我,待我也很好,我不能把我的工作丢了。”
·细致入微,勤恳工作
卢克珍常笑称:“我们这一行就是高级保姆,不是所有人都请得起的。”爱孩子是她工作的动力,在工作中她从不会挑肥拣瘦,而是更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领导、同事眼里,她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她的工作态度也取得了众多家长的信赖和肯定。说到这里,卢克珍自豪地表示:“搞了这么多年教育工作,我班上从来没有出过事,因為我时常在班上来回走动,时刻关注着幼儿。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女孩子走路一瘸一拐的,就问她痛不痛,然后把她裤子脱下来一看,原来孩子大腿内侧长了一个包,放学时我立刻向家长反映了情况,建议家长送孩子到医院检查,后来查出孩子长了瘤子,直到现在家长仍非常感谢我。”
除了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她也注重孩子的心理需要。小孩子喜欢玩玩具,可那个年代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多余的玩具可以玩。卢克珍也清楚地知道,园长很难能从文教局要到经费,往往要一回就要哭一回。因此,她和同事们决定主动创造条件,自己做玩具。最终,大家一起商量成立了一个木工坊,孩子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玩具工厂”。每次上完课,孩子们都喜欢来这里玩木头(类似于现在的积木)、给布娃娃穿衣服,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模样,卢克珍由衷地感到欣慰。
在教学上,卢克珍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成为本园和其他园所的教学标兵,周边的幼儿园时常派老师过来观摩她的活动,有老师看完称赞卢克珍的活动现场“简直就是欣赏课”,第二天又继续派人来学习。在卢克珍的教育理念中,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操,耐心地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学习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她还说不应该给小孩子传授过多的知识,要更注重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的礼貌等。不仅在幼儿园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她在家也会言传身教地影响着自己的下一代。
·一心向党,坚定理想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卢克珍许久以来的梦想,她待人诚恳、为人热忱,工作上兢兢业业、成绩斐然,符合党员的要求。早从20世纪50年代起,卢克珍便开始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但由于她被调查出祖辈有地主成分,所以一直没有被批准通过。在此期间,卢老师便参加了民盟组织,但她一心向党的决心没有退却。直到1986年,她终于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时离她第一次写申请已过了33个春秋,而在这期间,她前前后后向党组织共递交了5次入党申请书。 说起入党的原因,她表示:“我想加入共产党是想有组织管着,向黨组织靠拢使我更加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且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会让我更加自律。”入党后,卢克珍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身份,认为党员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表率。所以卢克珍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工作中,始终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理想。
退而不休,心系幼教事业
卢克珍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了35年,1991年,由于身体不适不得不选择退休。幼儿园的老师听闻卢克珍即将退休的消息,都十分舍不得这位可爱又可敬的老教师,园长也不愿卢克珍离开,甚至还把她的退休表藏进抽屉……退休后的卢克珍仍心系幼教事业,关注幼儿园的发展,时常被园长请去发言。说到这里,她笑呵呵地说:“每个园长都很喜欢我,虽然我退休了,但是我和他们的关系都很好。”
由于卢克珍的家就在幼儿园楼上,她的卧室正对着幼儿园操场,每天她都会在窗边站一会儿,望着这群可爱的孩子,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看着年轻的老师们,也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尽管卢克珍现在已近86岁,行动有些不便,她还是会蹒跚地走到楼下,与孩子的家长交流、听家长对幼儿园的反馈,向家长们宣传幼教工作,希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她还时刻关注着年轻教师的成长,及时发现幼儿园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园长提出适宜的建议。谈起自己的愿望,她说:“希望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提升幼儿教师的幸福感,愿我们的幼儿教育事业越办越好。”
甜蜜生活,相互陪伴
卢克珍在事业上的发展离不开支持她、陪伴她的爱人伏爷爷。伏爷爷在杂技团工作,有时也会与卢克珍一起排练幼儿园的表演节目,还经常请杂技团的青年人帮忙给表演节目的孩子们化妆。生活中,他也展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卢克珍笑着说:“因为我身体一直不好,天冷他就提醒我添加衣服,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都不会让我操心,做事非常细致,我感到非常安心。”正是因为爱人的支持与关怀,卢克珍才能在幼教岗位上更加安心地工作。伏爷爷告诉我们,卢老师喜欢读书,今年已经读完6本书了。平时周末还与家人一起打打牌,过着温馨甜蜜的日子。
采访后记
在卢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中,我们结束了此次访谈。最后,我们一起站在卢老师的卧室窗边合影留念,纪念这难得又难忘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雨已经停了,阳光尽数撒了进来,外面的操场上也有了孩子玩耍的欢声笑语。与卢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她言辞恳切、谦逊低调,像天使一样可爱。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卢老师担得起“人民教师”四个大字。如今,卢老师最大的心愿是:保护好身体,活得更久一些,好看着心爱的幼教事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