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时,用一定的词句和段落,揭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便是过渡句。它像桥梁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可以使行文自然、语气连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而且有助于体现主题思想。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过渡句呢?一般来说,在记叙过程中,当事件内容有转折,或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或表示各段各层间并列、递进、承接、因果等其他关系时,均需要恰当地进行过渡;在顺叙、倒叙、插叙的转换、衔接处,过渡句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妙用过渡句,有以下方法以供同学们借鉴——
一、议论句过渡
这是一种在层次与层次间以一个句子,且多为议论性句子,承上启下,单独成段,使前后两个层次自然衔接起来的写作方法。如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前一段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并总结了上文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者风范,后一段自然过渡到下文,重点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内容。作者一线串珠,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过渡句贯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二、总分总过渡
这是一种先总起一句然后分别陈述的过渡方法。这种方法有合有分,有条有理。如《我忆三老》的作者便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过渡方法。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的我并不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耍,而是经常和老人在一起。在我家宿舍区内,经常可以看到三位老人聚在一块儿——窦爷爷、冯爷爷和赵爷爷,他们都是退休的老工人。
窦爷爷是看门人,听人说他年轻时曾参加过新四军……
与窦爷爷不同的是,冯爷爷滴酒不沾,却嗜烟如命……
三老中的“小字辈”要数理发师赵爷爷……
儿时的岁月虽已逝去,幼时陪伴我的那些老人也所剩无几,但我依旧能清晰地记起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
从上面摘录的部分来看,作者先概述了全文内容,然后再分别叙述“窦爷爷”“冯爷爷”“赵爷爷”可亲可敬的脾气、性格、气质、品质、生平事迹等。通过总分总过渡法,把三位性格迥异的老人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关联词过渡
即使用表示过渡的关联词语进行过渡。如表示意思转折时,便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词语,尤其是在行文过程中采用倒叙、插叙、补叙时,为了不让读者因为内容的转换而产生错乱的感觉,这些词语便显得尤为关键。
中学生时代的喜怒哀乐林林总总,“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作者借一“却”字,自然过渡到下文——这就是舒婷《在那颗星子下》中具体描述的学生时代的故事。
除了明显的过渡外,有时候,行文发展的时间、空间的转换也可以视作一种过渡的形式——没有过渡词句的过渡。即无需借助过渡词语、过渡句或者过渡段,仍然可以将各个事件串联起来,这无疑是时间、事件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需要作者较高的驾驭文字、构思成篇的能力。
文题设计
“年味”是什么?或许你会说,年味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边吃边玩边看“春晚”;是五彩斑斓的民俗活动,如耍龙灯、舞狮子、打腰鼓;是荡漾在空中的欢歌笑语;是将书本、作业束之高阁,从早疯玩到晚的快乐心情;是按捺喜悦,时不时偷偷地数一数口袋里的压岁钱……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年味的理解变了,对年味的要求变了,不变的,是那割舍不断的年味记忆。
请以“年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1.都说“题好一半文”,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素材,拟一个能吸引读者眼球的亮丽标题;2.在适当的地方用不同的描写,表达人物内心的变化,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对年味复杂的情感;3.描写场景,突出中心,让作文有血有肉;4.用好过渡,使上下文连贯自然。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过渡句呢?一般来说,在记叙过程中,当事件内容有转折,或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或表示各段各层间并列、递进、承接、因果等其他关系时,均需要恰当地进行过渡;在顺叙、倒叙、插叙的转换、衔接处,过渡句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妙用过渡句,有以下方法以供同学们借鉴——
一、议论句过渡
这是一种在层次与层次间以一个句子,且多为议论性句子,承上启下,单独成段,使前后两个层次自然衔接起来的写作方法。如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前一段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并总结了上文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者风范,后一段自然过渡到下文,重点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内容。作者一线串珠,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过渡句贯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二、总分总过渡
这是一种先总起一句然后分别陈述的过渡方法。这种方法有合有分,有条有理。如《我忆三老》的作者便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过渡方法。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的我并不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耍,而是经常和老人在一起。在我家宿舍区内,经常可以看到三位老人聚在一块儿——窦爷爷、冯爷爷和赵爷爷,他们都是退休的老工人。
窦爷爷是看门人,听人说他年轻时曾参加过新四军……
与窦爷爷不同的是,冯爷爷滴酒不沾,却嗜烟如命……
三老中的“小字辈”要数理发师赵爷爷……
儿时的岁月虽已逝去,幼时陪伴我的那些老人也所剩无几,但我依旧能清晰地记起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
从上面摘录的部分来看,作者先概述了全文内容,然后再分别叙述“窦爷爷”“冯爷爷”“赵爷爷”可亲可敬的脾气、性格、气质、品质、生平事迹等。通过总分总过渡法,把三位性格迥异的老人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关联词过渡
即使用表示过渡的关联词语进行过渡。如表示意思转折时,便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词语,尤其是在行文过程中采用倒叙、插叙、补叙时,为了不让读者因为内容的转换而产生错乱的感觉,这些词语便显得尤为关键。
中学生时代的喜怒哀乐林林总总,“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作者借一“却”字,自然过渡到下文——这就是舒婷《在那颗星子下》中具体描述的学生时代的故事。
除了明显的过渡外,有时候,行文发展的时间、空间的转换也可以视作一种过渡的形式——没有过渡词句的过渡。即无需借助过渡词语、过渡句或者过渡段,仍然可以将各个事件串联起来,这无疑是时间、事件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需要作者较高的驾驭文字、构思成篇的能力。
文题设计
“年味”是什么?或许你会说,年味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边吃边玩边看“春晚”;是五彩斑斓的民俗活动,如耍龙灯、舞狮子、打腰鼓;是荡漾在空中的欢歌笑语;是将书本、作业束之高阁,从早疯玩到晚的快乐心情;是按捺喜悦,时不时偷偷地数一数口袋里的压岁钱……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年味的理解变了,对年味的要求变了,不变的,是那割舍不断的年味记忆。
请以“年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1.都说“题好一半文”,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素材,拟一个能吸引读者眼球的亮丽标题;2.在适当的地方用不同的描写,表达人物内心的变化,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对年味复杂的情感;3.描写场景,突出中心,让作文有血有肉;4.用好过渡,使上下文连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