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是关乎一个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成为教学科研领域的重要焦点,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更是成为目前各个一线教师以及科研领域都在着重探讨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创新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填鸭式”教学,在认识到此方式的弊端时,我国开始积极实行新课改政策,力图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但是课堂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缺乏激情,甚至冷漠,所以我们有必要及时改进一些教学方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科特点
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讲课过程中将语文课文分析的非常透彻,讲解更是详尽得当,从生字词到修辞手法,再到文章分段,细致入微。但同时很多语文老师也因此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较为狭隘,只是很努力地讲解书中内容,没能走出书本,树立一个大语文的观念。有的老师则将语文课堂无限拓展,努力开阔学生视野,但没能把握好度,将语文课上成大杂烩课堂。
2、重形式轻实效
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各种方式层出不穷,教学形式更是变化多端。我们在诸多的语文教学公开课中不难发现,很多老师采用的创新方式都是站在老师的角度进行的,更是目的导向性十分明确,完全是着眼于课堂需要,仅仅为达到让听课老师眼前一新的目的,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不免有“重形式轻实效”的嫌疑。比如,在很多课堂中出现的猜字谜、你来表演我来猜、连线游戏等一系列的创新游戏做法,的确很有新意,也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但细想之下不难发现,对于人数较少的班级的教学的确有一定效果,然而对于更多的課堂来说,只是少数几个积极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当听众而已。
3、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我国目前的小学生课堂也深受其影响,填鸭式教育盛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功利性教学方式比比皆是。在课堂中经常是老师是主导,而学生只是应付性的听课,最后机械性的记忆所学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而且互动时老师的主导性过强,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老师的课堂提问环节都是采用“对不对”、“好不好”等类似问题,而且一环套一环,根本就没有给学生思考空间。如此的互动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尤其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基础性学习中举足轻重,在时代不断发展、知识爆炸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步。创新时既不能只顾形式新颖,而设计出一些空有花架子,对学生学习并无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也不能脱离语文教学本来的目的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教学能力、根据学习内容来选择课堂方式、积极营造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踏实严谨、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真正实现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真正在一线语文教学工作中收获硕果。
1、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与此同时,应当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而教学的主体必然是教师,因此一个教师能力的提升将对整个教学课堂的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及教育理论
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当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这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必备基础,只有专业知识足够扎实,才能在实际教学中驾轻就熟;而且,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对教育理论谙熟,教育理论是在诸多前辈的教学课堂中总结出来的,必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没有掌握教育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将会是盲目、随意的,甚至会出现十分错误的做法。运用相应的理论加之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逐步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论。
(2)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熟练的技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广,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以及现代教育的技术知识。一方面学校中很多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关联性、相辅相成的。而语文又是一个十分基础的学科,是理解很多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旁征博引,极大丰富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成长的,他们会更倾向于接受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各种课堂设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具象化的了解,提高课堂新颖度及教学效率。
2、营造互动民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一方,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一方。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动民主的课堂。小学正是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极其活跃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学生极其受老师影响的阶段,因此,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本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压抑学生天性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一定要明确在日常课堂中教学时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特别是语文这样具有发散性,很多问题没有唯一答案的学科,老师更是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借此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3、以学习内容来选择课堂方式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此学科的独特特点,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将语文课本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还可以涉及到其他学科、社会等诸多方面,将封闭的语文课本的知识走出来,走向融合,丰富语文课堂内容。同时,结合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特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一样的讲课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些展示、学习的机会。采用多重的讲课方式利于授课内容的推进,而且便于学生接受,不易使其产生厌学心理。
比如在学习语文书上的生字词时,耐心地讲授每个字的结构,汉字很多是象形文字,详细讲解利于学生记忆而且能引起学生兴趣,达到更加牢固的记忆效果;在学习组词时可以组织比赛、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去学习、去表达;在学习书本中的课文时,可以尽量的让学生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在学习文章之初就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全班都千篇一律。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为学生们创新提供条件,插上创新的翅膀在语文的世界翱翔。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在班级里让学生轮流制作黑板报、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充分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闪光点。在丰富多样的课上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全方面素质。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妙在启发、贵在得法。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完全适合任何学生和课堂的,但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我们极为基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亟待创新以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相信我们在充分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进,定能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能力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时间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5).
[2]朱喜兰,张彦顺.小学语文教学特点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创新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填鸭式”教学,在认识到此方式的弊端时,我国开始积极实行新课改政策,力图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但是课堂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缺乏激情,甚至冷漠,所以我们有必要及时改进一些教学方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科特点
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讲课过程中将语文课文分析的非常透彻,讲解更是详尽得当,从生字词到修辞手法,再到文章分段,细致入微。但同时很多语文老师也因此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较为狭隘,只是很努力地讲解书中内容,没能走出书本,树立一个大语文的观念。有的老师则将语文课堂无限拓展,努力开阔学生视野,但没能把握好度,将语文课上成大杂烩课堂。
2、重形式轻实效
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各种方式层出不穷,教学形式更是变化多端。我们在诸多的语文教学公开课中不难发现,很多老师采用的创新方式都是站在老师的角度进行的,更是目的导向性十分明确,完全是着眼于课堂需要,仅仅为达到让听课老师眼前一新的目的,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不免有“重形式轻实效”的嫌疑。比如,在很多课堂中出现的猜字谜、你来表演我来猜、连线游戏等一系列的创新游戏做法,的确很有新意,也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但细想之下不难发现,对于人数较少的班级的教学的确有一定效果,然而对于更多的課堂来说,只是少数几个积极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当听众而已。
3、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我国目前的小学生课堂也深受其影响,填鸭式教育盛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功利性教学方式比比皆是。在课堂中经常是老师是主导,而学生只是应付性的听课,最后机械性的记忆所学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而且互动时老师的主导性过强,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老师的课堂提问环节都是采用“对不对”、“好不好”等类似问题,而且一环套一环,根本就没有给学生思考空间。如此的互动对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尤其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基础性学习中举足轻重,在时代不断发展、知识爆炸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步。创新时既不能只顾形式新颖,而设计出一些空有花架子,对学生学习并无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也不能脱离语文教学本来的目的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高教学能力、根据学习内容来选择课堂方式、积极营造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踏实严谨、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真正实现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真正在一线语文教学工作中收获硕果。
1、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与此同时,应当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而教学的主体必然是教师,因此一个教师能力的提升将对整个教学课堂的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及教育理论
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当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这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必备基础,只有专业知识足够扎实,才能在实际教学中驾轻就熟;而且,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对教育理论谙熟,教育理论是在诸多前辈的教学课堂中总结出来的,必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在没有掌握教育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将会是盲目、随意的,甚至会出现十分错误的做法。运用相应的理论加之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逐步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论。
(2)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熟练的技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广,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以及现代教育的技术知识。一方面学校中很多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关联性、相辅相成的。而语文又是一个十分基础的学科,是理解很多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旁征博引,极大丰富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成长的,他们会更倾向于接受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各种课堂设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具象化的了解,提高课堂新颖度及教学效率。
2、营造互动民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一方,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一方。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互动民主的课堂。小学正是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极其活跃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学生极其受老师影响的阶段,因此,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本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压抑学生天性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一定要明确在日常课堂中教学时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特别是语文这样具有发散性,很多问题没有唯一答案的学科,老师更是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借此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3、以学习内容来选择课堂方式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此学科的独特特点,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将语文课本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还可以涉及到其他学科、社会等诸多方面,将封闭的语文课本的知识走出来,走向融合,丰富语文课堂内容。同时,结合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特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一样的讲课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些展示、学习的机会。采用多重的讲课方式利于授课内容的推进,而且便于学生接受,不易使其产生厌学心理。
比如在学习语文书上的生字词时,耐心地讲授每个字的结构,汉字很多是象形文字,详细讲解利于学生记忆而且能引起学生兴趣,达到更加牢固的记忆效果;在学习组词时可以组织比赛、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去学习、去表达;在学习书本中的课文时,可以尽量的让学生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在学习文章之初就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全班都千篇一律。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为学生们创新提供条件,插上创新的翅膀在语文的世界翱翔。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在班级里让学生轮流制作黑板报、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充分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闪光点。在丰富多样的课上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全方面素质。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妙在启发、贵在得法。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完全适合任何学生和课堂的,但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我们极为基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亟待创新以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相信我们在充分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进,定能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能力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时间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5).
[2]朱喜兰,张彦顺.小学语文教学特点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