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068450 河北省围场县医院
通讯作者:李喜春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以来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YL-Ⅰ型微创碎吸针治疗,术后加用丹红注射液,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2年,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恢复26例(30.2%),轻残34例(39.5%),重残16例(18.6%),植物生存5例(5.8%),死亡5例(5.8%)。结论 简易定位,使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吸引流血肿,术后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缩短疗程,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 丹红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以来对86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头部行CT平扫定位,在局麻下床头运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术后间断注入尿激酶融化血肿,并配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45~80岁,平均62岁。出血量25~30 ml 20例,30~80 ml 50例,>80 m 16例。术前脑疝20例。清醒8例,嗜睡27例,浅昏迷35例,中度昏迷6例,深昏迷10例。出血位于基底节区右侧40例,左侧34例,脑叶12例(其中额顶叶4例,枕叶5例,小脑3例)。出血破入脑室20例、脑室全部铸型5例,不全铸型15例。发病3~7 h以内手术50例,7~24 h以内手术30例,1~2 d手术6例。拔针时间为术后1~5 d,平均3 d。注射尿激酶2~8次,平均5次,每次2~3 U,其中诱发再出血8例,皮层下出血3例,原部位再次出血5例,单针穿刺70例,多针穿刺16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住病区后立即行术前各项检查,剃头后,CT扫描并标记。根据标记,划线定位,确定穿刺点,尽量避开重要血管及功能区,病灶靶点一般选择血肿中心。出血破入脑室者选择脑室额角或枕角穿刺。局部麻醉后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穿透头皮,颅骨及硬膜,抽出血肿腔内的液体成分,一般抽出血肿量的1/3即可,如抽吸困难则不必勉强,术后常规行CT检查,了解穿刺针的位置,注入尿激酶盐水,关闭2~3 h在开放,每天2~3次,引流达到目的,CT证实后即可拔针,同时重点应用脱水剂,控制血压,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1次/d,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复查CT查看针的位置,理想72例,过深3例,位置偏前5例,偏下偏后6例。术后出血增加者8例,原位出血6例,其它部位出血2例。出院后随访1~2年,平均1.5年。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恢复正常26例(30.2%),轻残34例(39.5%),重残16例(18.6%),植物生存5例(5.8%),死亡5例(5.8%)。死亡原因,中枢性功能衰竭2例,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例,肾功能性衰竭1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这种疾病有年轻化稳势,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及微创理念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新术式,如钻孔引流术,借助冷光源,窥镜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1]。但对于手术要求高,还有相应的麻醉及设备要求,手术繁琐,手术并发症多,不利于急诊患者的救治,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利用头部CT检查简易定向,在局麻下床头运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引流血肿,疗效满意。此法的优点:(1)利用穿刺定位,简单实用。(2)床头局麻下进行手术简化了手术流程,对血肿量大者或不规侧血肿者可采用多方位穿刺。(3)手术损伤小,易于被家属接受,高龄患者,体质差的也容易耐受手术。(4)间断注入血肿溶化剂吸加快了血肿清除术。(5)术后应用丹红注射液能够减轻水肿,加速小的血肿吸收,缩短病程起到积极作用,基于临床观察注入尿激酶盐水后固态血肿往往被融化易引流。本组成功抢救5例脑疝早期患者,术后瞳孔即恢复等大。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出血7 h内超早期手术效果较好[2]。本法简单,利于急诊患者救治[3],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可早期解除脑组织压迫,减轻脑水肿,阻止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有效阻止脑组织继发性损害的加重,改善患者预后[4]。一般术后2~3 d均能引出大部分血肿,水肿高峰期前即消除了占位效应,减少了脱水剂的使用,防止了继发性损伤,且再出血风险极小,本组占9.3%(8/86)。简易定位运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减轻水肿,促进血肿吸收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被现代医学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
参 考 文 献
[1] 王刚,田力学,吕新兵.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26(9):826-828.
[2] 史永涛,王景新,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7):426-427.
[3] 李英杰,宁刚,王键铭.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2):708.
[4]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8.
(收稿日期:2011-03-22)
(本文编辑:车艳)
通讯作者:李喜春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以来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YL-Ⅰ型微创碎吸针治疗,术后加用丹红注射液,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2年,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恢复26例(30.2%),轻残34例(39.5%),重残16例(18.6%),植物生存5例(5.8%),死亡5例(5.8%)。结论 简易定位,使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吸引流血肿,术后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缩短疗程,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 丹红
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以来对86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头部行CT平扫定位,在局麻下床头运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术后间断注入尿激酶融化血肿,并配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45~80岁,平均62岁。出血量25~30 ml 20例,30~80 ml 50例,>80 m 16例。术前脑疝20例。清醒8例,嗜睡27例,浅昏迷35例,中度昏迷6例,深昏迷10例。出血位于基底节区右侧40例,左侧34例,脑叶12例(其中额顶叶4例,枕叶5例,小脑3例)。出血破入脑室20例、脑室全部铸型5例,不全铸型15例。发病3~7 h以内手术50例,7~24 h以内手术30例,1~2 d手术6例。拔针时间为术后1~5 d,平均3 d。注射尿激酶2~8次,平均5次,每次2~3 U,其中诱发再出血8例,皮层下出血3例,原部位再次出血5例,单针穿刺70例,多针穿刺16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住病区后立即行术前各项检查,剃头后,CT扫描并标记。根据标记,划线定位,确定穿刺点,尽量避开重要血管及功能区,病灶靶点一般选择血肿中心。出血破入脑室者选择脑室额角或枕角穿刺。局部麻醉后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穿透头皮,颅骨及硬膜,抽出血肿腔内的液体成分,一般抽出血肿量的1/3即可,如抽吸困难则不必勉强,术后常规行CT检查,了解穿刺针的位置,注入尿激酶盐水,关闭2~3 h在开放,每天2~3次,引流达到目的,CT证实后即可拔针,同时重点应用脱水剂,控制血压,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1次/d,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复查CT查看针的位置,理想72例,过深3例,位置偏前5例,偏下偏后6例。术后出血增加者8例,原位出血6例,其它部位出血2例。出院后随访1~2年,平均1.5年。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恢复正常26例(30.2%),轻残34例(39.5%),重残16例(18.6%),植物生存5例(5.8%),死亡5例(5.8%)。死亡原因,中枢性功能衰竭2例,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例,肾功能性衰竭1例,严重肺部感染1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这种疾病有年轻化稳势,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及微创理念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新术式,如钻孔引流术,借助冷光源,窥镜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1]。但对于手术要求高,还有相应的麻醉及设备要求,手术繁琐,手术并发症多,不利于急诊患者的救治,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利用头部CT检查简易定向,在局麻下床头运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引流血肿,疗效满意。此法的优点:(1)利用穿刺定位,简单实用。(2)床头局麻下进行手术简化了手术流程,对血肿量大者或不规侧血肿者可采用多方位穿刺。(3)手术损伤小,易于被家属接受,高龄患者,体质差的也容易耐受手术。(4)间断注入血肿溶化剂吸加快了血肿清除术。(5)术后应用丹红注射液能够减轻水肿,加速小的血肿吸收,缩短病程起到积极作用,基于临床观察注入尿激酶盐水后固态血肿往往被融化易引流。本组成功抢救5例脑疝早期患者,术后瞳孔即恢复等大。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出血7 h内超早期手术效果较好[2]。本法简单,利于急诊患者救治[3],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可早期解除脑组织压迫,减轻脑水肿,阻止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有效阻止脑组织继发性损害的加重,改善患者预后[4]。一般术后2~3 d均能引出大部分血肿,水肿高峰期前即消除了占位效应,减少了脱水剂的使用,防止了继发性损伤,且再出血风险极小,本组占9.3%(8/86)。简易定位运用YL-Ⅰ型微创碎吸针,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减轻水肿,促进血肿吸收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被现代医学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
参 考 文 献
[1] 王刚,田力学,吕新兵.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26(9):826-828.
[2] 史永涛,王景新,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7):426-427.
[3] 李英杰,宁刚,王键铭.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2):708.
[4]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8.
(收稿日期:2011-03-22)
(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