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73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6例高位肛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疗法,观察组采用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具有降低手术复发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优点,是高位肛瘘较理想的治疗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位肛瘘;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9-0098-02
  肛瘘是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分为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肛瘘是一种仅次于痔的常见直肠肛管疾病,病情多迁延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1]。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男性最为常见,或与男性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瘘管超越肛管直肠环以上称为高位肛瘘,是一种较难处理的肛肠外科疾病,术后易感染,愈合时间长,复发率高,部分患者可伴肛门功能障碍[2]。我院对高位肛瘘患者实施了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46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男51例,女22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0.3±1.5)岁;分型:单纯性肛瘘39例,复杂性肛瘘34例。观察组男49例,女24例;年龄17~49岁,平均年龄(29.5±3.5)岁;分型:单纯性肛瘘41例,复杂性肛瘘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消毒铺巾,清洁消毒肛管直肠腔。采用视、触、牵拉、染色及探针等法(手指触摸确定瘘管走向,注入亚甲兰溶液确定内口位置,用探针沿瘘管由外口插入自内扣引出)了解起止点情况、内口位置、瘘管走向。采用静脉与骶管麻醉,取截石位或侧卧位(病侧)。
  1.2.1 对照组 采用肛瘘切开挂线疗法。绕外口作梭形切口,切开主瘘管,清除瘢痕坏死组织,在外括约肌深部平面以上挂线。复杂性肛瘘进行支管切开引流。术毕用纱条填塞创面。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及支持治疗,排便坐浴换药,愈合前每日进行创面换药及微波照射。
  1.2.2 观察组 在外口1cm处做一梭形切口,钳夹并提起瘘管外口,沿探针剥离主瘘管与周围组织,于外括约肌深部游离一隧道,通过隧道切除肛瘘内外口及周围瘢痕组织,沿创口最上黏膜创面进针,向外行U形间断缝合至肛门缘以重塑肛门外形。行全层缝合且不留死腔。复杂肛瘘,分别于外口做切口,保留外口间皮桥,于皮桥下剔除支瘘管,并用橡皮筋挂浮线。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及支持治疗,排便坐浴换药。
  1.3 疗效标准 依据肛瘘疗效标准判定:①显效:症状消失,肛瘘愈合;②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切口愈合;③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切口未愈合[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创面感染:观察组无感染,对照组3例,感染率为4.1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8~18d,平均(12.54±2.67)d,对照组13~22d,平均(14.80±2.79)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面积:观察组(4.39±1.73)cm2,对照组(4.41±1.77)cm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变形:观察组1例(1.34%),无大便部分失禁症状,对照组3例(4.11%),2例出现大便部分失禁(2.74%),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肛瘘是一种常见直肠肛管疾病,病情多迁延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瘘管超越肛管直肠环以上称为高位肛瘘,肛管直肠动力学表明,距肛缘2cm的齿线附近是肛管静息压最高点,是肛窦、肛腺易感染处,绝大多数肛瘘感染即起源于此,大多数内口即位于肛窦内或其附近[4]。手术是治疗肛瘘的根本疗法,但术后易感染,复发率高,部分患者可有肛门功能障碍。寻找和处理内口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肛瘘切开挂线疗法操作简便,出血少,但该法患者痛苦大,且肛门处会留有明显畸形,导致大便失禁,且该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不会随时间改变而改善,本例中对照组有7例出现肛门变形,2例患者出现大便失禁。隧道式瘘管缝合术作为一种常用高位肛瘘治疗方式,优点如下:采用垂直创面,既保证完整切除整个瘘管,又最大限度减轻术后水肿、感染、皮下积液、死腔、促进创面缝合,具有创伤小、愈合时间短等优点。U形缝合可最大限度保持肛周皮肤的完整性。直肠环以下覆盖组织行一期缝合,以上组织采用挂线的方式,既避免对括约肌的损伤又切除瘘管后挂线,可降低术后复发率,缩短挂线切割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术后饮食、排便无需控制。
  综上所述,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具有降低手术复发率、缩短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小瘢痕面积、肛门不变形等优点,是高位肛瘘较理想的治疗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德彬.应用切除缝合术治疗56例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62-64.
  [2] 陳浩,赵金成. 隧道式切除缝合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74.
  [3] 张笃深. 切除缝合术治疗56例肛痪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528-529.
  [4]彭志红,马丹,何红艳,等. 隧道式瘘管剔除结扎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4,20(4):227-229.
  (收稿日期:2015.06.2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医院实现临床药学与建立临床药师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进行临床药学实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结果:确立合理的服务宗旨,要以病人为中心,进行临床药学服务,实现合理用药。结论:根据合理用药的要求,建立临床药师制,实现临床药学服务,以有效保证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 临床药学;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师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3.6 [文献标志码]
目的:对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的反应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
【摘 要】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76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发生率、腹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
【摘要】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进行腰背部肌群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背部疼痛情况和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S和EVOS评分、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EVOS
[摘要]目的:局部牙列的正畸治疗能为错位牙、转位牙、过小牙、牙间隙等前牙美容修复创造条件,从而解决了单纯牙体修复无法解决的问题。方法:采角正畸治疗与烤瓷冠桥修复52个前牙。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正畸后都为修复创造了条件,修复后牙齿排列整齐、牙体宽度和高度均协调、牙龈附着良好、在功能与美观上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前牙列缺损同时伴有不同程度错耠畸形通过正畸和前牙美容修复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化脓性肉芽肿是在皮肤穿通性损伤后,于该处的水肿性基质内新生毛细血管所形成的息肉狀损害,发生于面部者不但有碍美容,同时搔抓触碰易出血,影响健康,患者求治心切。为了探讨面部化脓性肉芽肿的治疗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应用微波治疗了68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摘 要】 目的:对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患儿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对患儿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
【摘要】目的:观察锡箔纸应用于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新无折痕的锡箔纸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胆红素的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新生儿的胆红素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波长为400~1200nm的GP666B型光子嫩肤仪治疗65例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5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10天,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护理安全管理;另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