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极限运动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满足学生业余生活需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校园极限运动的兴起与传播的阐释,进一步表明了校园极限运动的价值。
【关键词】校园 极限运动 价值
21世纪在后现代思潮冲击下,工业化社会给人类发展带来弊端,却直接推动了休闲体育的迅速发展。休闲需求导致体育的娱乐化、生活化,不同个性的多样性选择促进了休闲体育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极限运动作为一种时尚的元素符号,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生活空间等变化,人们更加渴望放松自我、追求刺激、彰显个性,从惊险刺激的运动中,获得所需要的感觉和唤醒。极限运动的兴起,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要。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创造了文明,文明却正在使人们远离自然。当人们在都市文明所带来的困惑中身心疲惫时,便渴望冲破都市文明的封锁,回归自然,去和自然对话,表现人类最本质的能力。参加极限运动也成为都市青少年最流行、最时尚的体育运动。极限运动兴起,使人们逐渐远离开传统的体育场,使人们贴近自然,纵情于山水间,回归自然的本真,寻找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校园极限运动的兴起与传播
极限运动(Extreme sports)是指人类在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体育项目。极限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最早兴起于美国的一些社区,虽然当时只是那些迷茫而骚动的年轻反叛者的玩物和标志,但是它的出现是以反叛姿态向传统体育发出的强有力的挑战。在这种运动潮流的影响下,青年们用他们独特的思维和张扬个性的运动形式,创造了一批新的极限运动项目,例如街舞、独轮车、自行车越野等。极限运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在近十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新型体育运动。极限运动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它强调参与的过程和参与的体验,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它还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挑战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由于极限运动的惊险性和刺激性,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传入我国不久,便在校园里开始蔓延,在许多大、中小学,一些极限运动已经成为了学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例如滑板、独轮车、攀岩等项目。另外,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俱乐部等也相继出现在各类校园里。从2003年开始,每年将举办一次中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现在山地自行车、单轮车、滑板等极限运动在校园非常盛行,极限运动在校园引领了时尚,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校园极限运动的价值
体育是人类针对自身所创造出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任何体育运动如果不考虑人们的体质健康和身心健康,难免陷入误区。极限运动开始从军营逐渐扩散到社会体育活动中,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此也诞生了校园极限运动。校园极限运动已经成为了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校园文化,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业余生活需要,实现自身价值、彰显个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校园极限运动对身体心肺功能的锻炼价值
极限运动对身体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极限运动对参与者的心肺功能、力量、耐力、柔韧、灵敏性和协调性以及平衡力等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心肺功能对于人的生命活动能力至关重要。经常参加校园极限运动不仅能够提高人体的循环、呼吸和运动系统的功能,增大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还能增大肺通气量,提高供氧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如攀岩运动,它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为一体,既要求运动员具有顽强、坚忍不拔的拼搏进取精神,还需要运动员有较好的体力。攀岩者为了适应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供能需要,心肌代谢加快,收缩压升高,耗氧量增加,从而刺激心肌血流量增加,使心肌张力增强,收缩有力。因此,极限运动对人体的心肺功能具有很强的挑战性,需要青少年不断增强自身的心肺功能,以便实现或完成高难度的技巧动作。
2.校园极限运动是“健心”的重要手段
极限运动作为一种改善人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极限运动通常都是在自然美景中挑战自身极限,注重将自我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这些对于参与者来说,无疑是放松自己、增强信心的一种运动方式。极限运动锻炼人不服输的精神,很多极限动作需要上百次、上千次摔打才能成型。现在的80后、90后的孩子大多没有吃过苦,缺乏挫折教育,而极限运动可以很好地提供这种挫折教育。想学会一个动作,就必须有摔倒了爬起来重来的精神。虽然人们已意识到要提倡吃苦精神,吃苦并不单纯指吃不好穿不新,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敢于面对,敢于坚持。从事极限运动,恰好能培养这种吃苦能力。而极限运动中的创新精神也是目前普遍缺乏的,任何极限动作都需要不停地创新,这种创新能力对人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3.校园极限运动是精神减压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化的生活增加了个人与家庭的距离,加重了人际关系的淡漠。参加极限运动,人们可以用独特的方式减压并获得快乐的感觉,增强了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使他们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同时在运动之后,他们往往会获得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目标的成就感以及在良好氛围中体验的舒适感。另外极限运动需要大家一起参与,互相评点动作,互相学习鼓励,让人学会团队合作和帮助他人以及接受他人的帮助。经过极限运动的考验,相信他们将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用全新的方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4.校园极限运动是培养自信心和乐观生活态度的有效手段
开展校园极限运动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也需要青少年自己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心理障碍。开展校园极限运动一方面不仅能让青少年体验到极限运动带来的惊险、刺激和技巧,也能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自豪、胜利的欢呼,同时还能培养他们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质以及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情感,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关心他人的情感和品质。另一方面,青少年在极限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青春活力、旺盛生命力、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争取胜利的责任感等,又能极大地感染和激励其他旁观者。
从极限运动的本质来说,青少年参加极限运动不仅是技巧、意志和体能的展示,更是练习者自身超越身体极限、超越自我、向生命潜能挑战的一种精神展现。通过举办极限运动竞赛或表演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积极参加极限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达到增强体质、改善和增强身体的机能、克服自身的弱点、完善人格的目的,而且可以促进青少年通过参加或观看极限运动竞赛或表演,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增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生活范围和领域。同时,举办校园极限运动竞赛或表演还可以通过意志、心理、技巧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青少年丰富多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飞扬自射的青春活力。尤其是一些极限运动高手表现出来的高难度动作,使人们领略到了人类具有协调性、灵敏性、惊险性和勇敢性是令人崇敬的,尤其是他们对极限运动的理解和热爱,以及对人生内涵与精神的诠释,展示出了一幅美丽的动感画面和绚丽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吕青,徐良彦.校园极限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3-16.
[2]赵意迎,王雷亭.基于极限运动的内涵及特点论“极限休闲”[J].山东体育科技,2008,(2):53-56.
[3]叶萌,郑浩然.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诞生极限运动的社会背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6,(6):73-75.
[4]郑浩然,刘嘉丽.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青年文化与极限运动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5,12(3):135-137.
[5]卫超.我国极限运动功效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5-146.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 陕西宝鸡
【关键词】校园 极限运动 价值
21世纪在后现代思潮冲击下,工业化社会给人类发展带来弊端,却直接推动了休闲体育的迅速发展。休闲需求导致体育的娱乐化、生活化,不同个性的多样性选择促进了休闲体育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极限运动作为一种时尚的元素符号,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生活空间等变化,人们更加渴望放松自我、追求刺激、彰显个性,从惊险刺激的运动中,获得所需要的感觉和唤醒。极限运动的兴起,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要。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创造了文明,文明却正在使人们远离自然。当人们在都市文明所带来的困惑中身心疲惫时,便渴望冲破都市文明的封锁,回归自然,去和自然对话,表现人类最本质的能力。参加极限运动也成为都市青少年最流行、最时尚的体育运动。极限运动兴起,使人们逐渐远离开传统的体育场,使人们贴近自然,纵情于山水间,回归自然的本真,寻找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校园极限运动的兴起与传播
极限运动(Extreme sports)是指人类在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体育项目。极限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最早兴起于美国的一些社区,虽然当时只是那些迷茫而骚动的年轻反叛者的玩物和标志,但是它的出现是以反叛姿态向传统体育发出的强有力的挑战。在这种运动潮流的影响下,青年们用他们独特的思维和张扬个性的运动形式,创造了一批新的极限运动项目,例如街舞、独轮车、自行车越野等。极限运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在近十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新型体育运动。极限运动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它强调参与的过程和参与的体验,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它还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挑战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由于极限运动的惊险性和刺激性,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传入我国不久,便在校园里开始蔓延,在许多大、中小学,一些极限运动已经成为了学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例如滑板、独轮车、攀岩等项目。另外,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俱乐部等也相继出现在各类校园里。从2003年开始,每年将举办一次中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现在山地自行车、单轮车、滑板等极限运动在校园非常盛行,极限运动在校园引领了时尚,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校园极限运动的价值
体育是人类针对自身所创造出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任何体育运动如果不考虑人们的体质健康和身心健康,难免陷入误区。极限运动开始从军营逐渐扩散到社会体育活动中,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此也诞生了校园极限运动。校园极限运动已经成为了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校园文化,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业余生活需要,实现自身价值、彰显个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校园极限运动对身体心肺功能的锻炼价值
极限运动对身体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极限运动对参与者的心肺功能、力量、耐力、柔韧、灵敏性和协调性以及平衡力等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心肺功能对于人的生命活动能力至关重要。经常参加校园极限运动不仅能够提高人体的循环、呼吸和运动系统的功能,增大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还能增大肺通气量,提高供氧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如攀岩运动,它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为一体,既要求运动员具有顽强、坚忍不拔的拼搏进取精神,还需要运动员有较好的体力。攀岩者为了适应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供能需要,心肌代谢加快,收缩压升高,耗氧量增加,从而刺激心肌血流量增加,使心肌张力增强,收缩有力。因此,极限运动对人体的心肺功能具有很强的挑战性,需要青少年不断增强自身的心肺功能,以便实现或完成高难度的技巧动作。
2.校园极限运动是“健心”的重要手段
极限运动作为一种改善人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极限运动通常都是在自然美景中挑战自身极限,注重将自我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这些对于参与者来说,无疑是放松自己、增强信心的一种运动方式。极限运动锻炼人不服输的精神,很多极限动作需要上百次、上千次摔打才能成型。现在的80后、90后的孩子大多没有吃过苦,缺乏挫折教育,而极限运动可以很好地提供这种挫折教育。想学会一个动作,就必须有摔倒了爬起来重来的精神。虽然人们已意识到要提倡吃苦精神,吃苦并不单纯指吃不好穿不新,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敢于面对,敢于坚持。从事极限运动,恰好能培养这种吃苦能力。而极限运动中的创新精神也是目前普遍缺乏的,任何极限动作都需要不停地创新,这种创新能力对人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3.校园极限运动是精神减压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化的生活增加了个人与家庭的距离,加重了人际关系的淡漠。参加极限运动,人们可以用独特的方式减压并获得快乐的感觉,增强了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使他们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同时在运动之后,他们往往会获得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目标的成就感以及在良好氛围中体验的舒适感。另外极限运动需要大家一起参与,互相评点动作,互相学习鼓励,让人学会团队合作和帮助他人以及接受他人的帮助。经过极限运动的考验,相信他们将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用全新的方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4.校园极限运动是培养自信心和乐观生活态度的有效手段
开展校园极限运动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也需要青少年自己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心理障碍。开展校园极限运动一方面不仅能让青少年体验到极限运动带来的惊险、刺激和技巧,也能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步的自豪、胜利的欢呼,同时还能培养他们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质以及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情感,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关心他人的情感和品质。另一方面,青少年在极限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青春活力、旺盛生命力、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争取胜利的责任感等,又能极大地感染和激励其他旁观者。
从极限运动的本质来说,青少年参加极限运动不仅是技巧、意志和体能的展示,更是练习者自身超越身体极限、超越自我、向生命潜能挑战的一种精神展现。通过举办极限运动竞赛或表演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积极参加极限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达到增强体质、改善和增强身体的机能、克服自身的弱点、完善人格的目的,而且可以促进青少年通过参加或观看极限运动竞赛或表演,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增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生活范围和领域。同时,举办校园极限运动竞赛或表演还可以通过意志、心理、技巧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青少年丰富多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飞扬自射的青春活力。尤其是一些极限运动高手表现出来的高难度动作,使人们领略到了人类具有协调性、灵敏性、惊险性和勇敢性是令人崇敬的,尤其是他们对极限运动的理解和热爱,以及对人生内涵与精神的诠释,展示出了一幅美丽的动感画面和绚丽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吕青,徐良彦.校园极限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3-16.
[2]赵意迎,王雷亭.基于极限运动的内涵及特点论“极限休闲”[J].山东体育科技,2008,(2):53-56.
[3]叶萌,郑浩然.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诞生极限运动的社会背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6,(6):73-75.
[4]郑浩然,刘嘉丽.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青年文化与极限运动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5,12(3):135-137.
[5]卫超.我国极限运动功效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5-146.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 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