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细化管理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成本控制,本文就优化企业成本控制流程,促进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提高企业效益的对策建议进行阐述。
【关键词】优化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对策
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深远意义,提出了以管理促发展、靠管理增实力、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并将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强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新的跨越。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
1.以人为本,树立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一种管理技术,主要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成本管理是一种成本管理的集成,浓缩了精益生产管理的理论精华,纵贯产品研发、原料采购、集约生产、顺畅物流一销售服务等整个价值创造与利润形成过程。精细化成本管理广义上讲就是对一条供应链从源头到终点的集约化管理。由于精细化追求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是意识、态度和文化的集合体,所以要实施资金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树立资金精细化管理理念。
要树立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粮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资金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不仅仅要深植于企业财务人员心中,还要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心中。要向全体员工宣传成本精细管理的必要性,加强成本意识教育。让员工了解成本控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实现员工从"要我精细"向"我要精细"的转变,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2.大力推行"系统节点"精细管理,发挥全员力量降本增效
为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落实到最基层,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等各系统的不同特点,将每个系统内的工作重点、管理难点、关键环节确定为多级节点,明确相对应的成本目标和管理指标;按照企业责任体系,分解和落实各岗位、各环节的节点目标和管理责任,使每个节点成为管理目标点、岗位责任点和业绩考核点,让每一项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工作系统化、系统工作节点化、节点工作目标化、层级目标具体化。确保全员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一项生产任务、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流程环节。
3.深化制度机制改革,确保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全方位、全过程推进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就是以企业的远景目标为导向,通过全员参与制定成本目标、全过程控制成本目标、全方位管理成本目标,形成一整套面向全业务、覆盖全要素、贯穿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措施。就是在完善运行保障机制上做文章,成立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系统节点精细管理、区块经营管理等项目组,以工作制度、工作例会、会议纪要等形式保障日常工作开展。制定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以生产系统成本项目作为落脚点,建立以"责任体系、目标体系、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体系,实行成本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即实行成本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要通过制订《全预算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制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制度》、《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物料消耗定额管理办法》等,用制度规范成本管理工作,使成本与员工收益挂钩,确保成本费用指标的有效降低,实现预算从月到周、从周到日的逐步细化,进行单井、单车核算,通过成本管理,真正做到考核兑现到位。
4.细化成本预算管理目标
精细化管理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成本控制,通过管理的精细化,一般都能够把成本控制到最优,因为管理的精细化能够优化流程、提高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把可以省的钱都省下来。实行成本控制,由管理部门在内部经营承包考核办法中,对经营承包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及时督促各级单位将经营单位进一步化小核算和考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要求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全力协作,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深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把各个部门、分公司生产目标与预算结合起来,也就是做好静态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并有效提高职工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意识,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使成本控制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其次,是依据成本预算指标,制定目标成本,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是最直接的,抓住生产过程环节是实现目标成本的关键。把预算投资拨给生产单位,让后勤服务单位通过劳务取得收入,把成本转移到真正的成本中心。在每个小的内部单位,通过节约材料、修旧利废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材料费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从每个小的生产单元做起,强化节约意识,能有效的控制材料开支。要按照"趋同存异、同级同权"的原则,形成一体化内控手册,实施成本预警、成本公示、成本问责和经营管理等制度,建立财务稽核、兑现审计、追溯考核、责任追究等考核制度,从而保证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有序运行、落到实处。
5.定期开展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制度化
企业财务管理职责明确后,必须积极行使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利。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对外担保、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内部审计、责任会计、财务会计报告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定期对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企业及所属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有效地杜绝因个别人不按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办事而造成成本损失。
财务管理始终做到服务于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做到对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每月召开一次经营分析例会,如生产情况分析、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财务收支情况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经营效益分析以及针对生产经营中的特殊业务进行专项分析,如某项目结算分析、经营情况分析等。及时主动将生产经营相关数据反馈给领导和职能管理部门,客观揭示企业经营的全貌,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经营方向的正确。
6.加快信息化建设使资金管理手段精细化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精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要加快资金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软件,对企业业务系统、资金系统、甚至是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数出一门、集中共享"。要通过建立、推广和完善企业的ERP系统,实现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完美结合,减少以往财务人员对各类资金信息的二次采集,使企业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各类业务信息在发生时即被资金管理系统提取并进行加工处理。要实现预算系统与资金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使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预算执行。
总之,资金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前进。同时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和企业其它管理体系相互衔接、相互配套,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
【参考文献】
[1]李维康.企业成本控制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2).
[2]刘秀玲.浅析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J].财会月刊,2008,(1).
【关键词】优化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对策
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深远意义,提出了以管理促发展、靠管理增实力、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并将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强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新的跨越。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
1.以人为本,树立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一种管理技术,主要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成本管理是一种成本管理的集成,浓缩了精益生产管理的理论精华,纵贯产品研发、原料采购、集约生产、顺畅物流一销售服务等整个价值创造与利润形成过程。精细化成本管理广义上讲就是对一条供应链从源头到终点的集约化管理。由于精细化追求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是意识、态度和文化的集合体,所以要实施资金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树立资金精细化管理理念。
要树立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粮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资金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不仅仅要深植于企业财务人员心中,还要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心中。要向全体员工宣传成本精细管理的必要性,加强成本意识教育。让员工了解成本控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实现员工从"要我精细"向"我要精细"的转变,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2.大力推行"系统节点"精细管理,发挥全员力量降本增效
为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落实到最基层,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等各系统的不同特点,将每个系统内的工作重点、管理难点、关键环节确定为多级节点,明确相对应的成本目标和管理指标;按照企业责任体系,分解和落实各岗位、各环节的节点目标和管理责任,使每个节点成为管理目标点、岗位责任点和业绩考核点,让每一项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工作系统化、系统工作节点化、节点工作目标化、层级目标具体化。确保全员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一项生产任务、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流程环节。
3.深化制度机制改革,确保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全方位、全过程推进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就是以企业的远景目标为导向,通过全员参与制定成本目标、全过程控制成本目标、全方位管理成本目标,形成一整套面向全业务、覆盖全要素、贯穿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措施。就是在完善运行保障机制上做文章,成立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系统节点精细管理、区块经营管理等项目组,以工作制度、工作例会、会议纪要等形式保障日常工作开展。制定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以生产系统成本项目作为落脚点,建立以"责任体系、目标体系、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体系,实行成本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即实行成本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要通过制订《全预算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制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制度》、《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物料消耗定额管理办法》等,用制度规范成本管理工作,使成本与员工收益挂钩,确保成本费用指标的有效降低,实现预算从月到周、从周到日的逐步细化,进行单井、单车核算,通过成本管理,真正做到考核兑现到位。
4.细化成本预算管理目标
精细化管理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成本控制,通过管理的精细化,一般都能够把成本控制到最优,因为管理的精细化能够优化流程、提高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把可以省的钱都省下来。实行成本控制,由管理部门在内部经营承包考核办法中,对经营承包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及时督促各级单位将经营单位进一步化小核算和考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要求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全力协作,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深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把各个部门、分公司生产目标与预算结合起来,也就是做好静态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并有效提高职工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意识,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使成本控制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其次,是依据成本预算指标,制定目标成本,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是最直接的,抓住生产过程环节是实现目标成本的关键。把预算投资拨给生产单位,让后勤服务单位通过劳务取得收入,把成本转移到真正的成本中心。在每个小的内部单位,通过节约材料、修旧利废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材料费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从每个小的生产单元做起,强化节约意识,能有效的控制材料开支。要按照"趋同存异、同级同权"的原则,形成一体化内控手册,实施成本预警、成本公示、成本问责和经营管理等制度,建立财务稽核、兑现审计、追溯考核、责任追究等考核制度,从而保证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有序运行、落到实处。
5.定期开展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制度化
企业财务管理职责明确后,必须积极行使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利。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对外担保、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内部审计、责任会计、财务会计报告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定期对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企业及所属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有效地杜绝因个别人不按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办事而造成成本损失。
财务管理始终做到服务于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做到对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每月召开一次经营分析例会,如生产情况分析、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财务收支情况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经营效益分析以及针对生产经营中的特殊业务进行专项分析,如某项目结算分析、经营情况分析等。及时主动将生产经营相关数据反馈给领导和职能管理部门,客观揭示企业经营的全貌,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经营方向的正确。
6.加快信息化建设使资金管理手段精细化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精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要加快资金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软件,对企业业务系统、资金系统、甚至是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数出一门、集中共享"。要通过建立、推广和完善企业的ERP系统,实现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完美结合,减少以往财务人员对各类资金信息的二次采集,使企业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各类业务信息在发生时即被资金管理系统提取并进行加工处理。要实现预算系统与资金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使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预算执行。
总之,资金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前进。同时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和企业其它管理体系相互衔接、相互配套,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
【参考文献】
[1]李维康.企业成本控制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2).
[2]刘秀玲.浅析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J].财会月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