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特首选举在日前终于圆满结束,曾荫权众望所归,高票当选。在选举过后,自然有大量的评论,但无论如何,特首选举已经结束,一切亦应该重回正轨。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说过:“当选后就要停止竞选。”这是因为在竞选过程中,候选人自然开出大量的期票、许下各种竞选承诺、描述美丽的愿景,但在当选后,就要做实事,不能再喊口号、只谈愿景。市民都是务实的,甚至有时还有点儿现实,他们对于领袖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曾荫权以高选票高民望当选,选民的要求自然随之提升。所以说,曾荫权真正的难题才刚开始。
曾荫权在选举工程中曾提出香港的新十大关系,反映他已认识到未来香港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各种社会上的问题,理顺各阶层的关系,将成为特首五年任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先谈政制方面,曾荫权承诺会在年中提出一份终极方案,归纳出主流民意,提出各种方案予市民讨论、选择。问题是,他有没有信心去说服立法会尤其是反对派,接受一个尽管得大多数民意认同的方案。前事不忘,我们记得在五号报告书推出时,尽管大多数市民认同这是一份进步的方案,但却因种种的因素而被反对派联手否决。当反对派在立法会仍然掌握二十多个席位时,曾荫权又如何得到三分之二议员的支持而通过方案呢?当结构性的问题仍然存在时,他有什么板斧去应付,好让政制的进展不致再次原地踏步呢?
在经济方面,近期最为人谈论的已不是香港股市如何红火、又有什么大型国企在港上市,而是关注到香港贫富悬殊。这反映社会已有共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在M型社会的威胁之下,特首有什么方法去解决?政府一直奉行的是滴漏理论,即主力发展经济,然后让经济的果实由上而下流到各个阶层。可惜的是,这个过程往往缓慢而痛苦,作为以人为本的政府,如何透过积极的政策去纾缓贫富悬殊,让市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相信是大家最关心的课题。
另外,在环境质素、小班教学、最低工资、公平竞争立法等方面,曾荫权同样许下各种承诺。我们看着这些项目,无一不是重要的社会政策,很多已经在立法会和社会上讨论经年,仍然未能取得共识,现在特首却准备在任内完成,我们当然希望他能够成功,因为这些都关乎香港的前途,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的确不易。
未来五年是曾荫权最后的特首任期,一般而言,各国的领袖在最后的任期,由于没有竞选连任的压力,所以在施政上往往顾虑较少,能够放手而为,相信曾荫权同样希望大干一番。难怪他在当选后眼泛泪光,说是想起温总理“任重道远”的叮嘱。相信这是他的真心话。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说过:“当选后就要停止竞选。”这是因为在竞选过程中,候选人自然开出大量的期票、许下各种竞选承诺、描述美丽的愿景,但在当选后,就要做实事,不能再喊口号、只谈愿景。市民都是务实的,甚至有时还有点儿现实,他们对于领袖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曾荫权以高选票高民望当选,选民的要求自然随之提升。所以说,曾荫权真正的难题才刚开始。
曾荫权在选举工程中曾提出香港的新十大关系,反映他已认识到未来香港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各种社会上的问题,理顺各阶层的关系,将成为特首五年任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先谈政制方面,曾荫权承诺会在年中提出一份终极方案,归纳出主流民意,提出各种方案予市民讨论、选择。问题是,他有没有信心去说服立法会尤其是反对派,接受一个尽管得大多数民意认同的方案。前事不忘,我们记得在五号报告书推出时,尽管大多数市民认同这是一份进步的方案,但却因种种的因素而被反对派联手否决。当反对派在立法会仍然掌握二十多个席位时,曾荫权又如何得到三分之二议员的支持而通过方案呢?当结构性的问题仍然存在时,他有什么板斧去应付,好让政制的进展不致再次原地踏步呢?
在经济方面,近期最为人谈论的已不是香港股市如何红火、又有什么大型国企在港上市,而是关注到香港贫富悬殊。这反映社会已有共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在M型社会的威胁之下,特首有什么方法去解决?政府一直奉行的是滴漏理论,即主力发展经济,然后让经济的果实由上而下流到各个阶层。可惜的是,这个过程往往缓慢而痛苦,作为以人为本的政府,如何透过积极的政策去纾缓贫富悬殊,让市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相信是大家最关心的课题。
另外,在环境质素、小班教学、最低工资、公平竞争立法等方面,曾荫权同样许下各种承诺。我们看着这些项目,无一不是重要的社会政策,很多已经在立法会和社会上讨论经年,仍然未能取得共识,现在特首却准备在任内完成,我们当然希望他能够成功,因为这些都关乎香港的前途,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的确不易。
未来五年是曾荫权最后的特首任期,一般而言,各国的领袖在最后的任期,由于没有竞选连任的压力,所以在施政上往往顾虑较少,能够放手而为,相信曾荫权同样希望大干一番。难怪他在当选后眼泛泪光,说是想起温总理“任重道远”的叮嘱。相信这是他的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