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乐山犍为,世界唯一正常运营着的客运窄轨蒸汽火车“嘉阳小火车”越过山野平稳驶来;在绵阳梓潼,一批批游客流連在红色砖瓦小楼组成的“两弹城”;在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摇身一变成为众多文化产业园区的标杆和典范……
从1998年率先开展工业旅游,到2018年先后出台《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和《四川省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再到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工业遗产评定,四川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之路走得积极且有序,一大批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案例成型并在长期发展中得到验证。
“根据2018年在全省范围内的摸底调查结果,四川共梳理出90处工业遗产,均具有工业特色鲜明、工业文化价值突出、遗产主体保存状况良好等特点。”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介绍到,发展至今,90处工业遗产中有11处入选国家工业遗产、16处被列为省级工业遗产,另有工业博物馆24处、工业旅游项目34处。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掀起全国范围内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热潮,作为拥有90处“工业遗产”的资源大省,四川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之路将怎么走?下一步,经信厅将会同发改、文旅、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全省工业遗产资源专项调查,完善工业遗产分级保护利用体系;同时将工业遗产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政策支持范围,配合文旅部门加快出台实施四川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体系。“最终通过优化布局,实现四川工业遗产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国家工业遗产数量居全国第一
四川各类自然资源丰富,蜀地人民富有创新融合精神,酿造、采卤等相关产业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孕育出宜宾五粮液酿酒窖池群及酿酒作坊、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自贡古盐场等至今仍然保持完好并持续发挥效用的工业遗产;同时,得益于国家“一五”计划、“三线”布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四川形成了门类齐备的产业结构体系,各类工业遗产形态完备、分布广泛,尤其是国防科工、重大装备制造等工业遗产特色鲜明、价值宝贵,并孕育形成了“三线精神”“东汽精神”等具备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的工业精神。
一组数据可以展示这些“川籍”工业遗产重要性——截止目前,工信部共公布国家工业遗产名单102个,四川入选11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11处国家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成都(2个)、泸州(2个)、乐山(2个)、自贡(1个)、攀枝花(1个)、绵阳(1个)、内江(1个)、宜宾(1个)等8个市州。”据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介绍,为准确把握四川省工业遗产情况,省经信厅先后3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广泛调查,梳理形成资源台账,同时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工业遗产评定,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了11个省级工业遗产项目并获评国家工业遗产。
率先认定并纳入保护系统之下,四川走出了哪些工业遗产“活化”路径?“当前已经建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等工业博物馆;开发了成都东郊记忆景区、五粮液旅游景区、保宁醋博览园等一批特色工业旅游项目示范点;同时依托遗址资源和产业基础,支持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开发,培育巴蜀品牌企业和产品,郫都区蜀绣产业园、雅安芦山乌木根雕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加快建设发展。”省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列举了一系列四川工业遗产的发展成果。但也指出,在先行先试的道路上,目前省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群众对工业遗产价值认识不够,工业遗产项目保护利用资金项目缺乏,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够,部分工业遗产遗址产权不清晰,产权所有企业因效益不好、保护意愿不强,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较为缺乏,大量‘三线建设’布局遗留工业遗产地方政府无保护利用权限等。”
“三线”工业遗产建设进行时
“四川省域内几乎所有市(州)都布局有三线建设项目。”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强调,这也是四川工业遗产不容忽视的特色“宝藏”。
“三线建设”是四川工业建设发展的本与源,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四川省总投资规模达393亿元,占全国三线建设总投资的1/4,建成了350多个以国防科技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推动四川形成了以能源装备、钢铁化工及国防工业为主的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攀枝花市更是一座因“三线建设”孕育而生的城市。四川保留了数量众多的“三线建设”工业遗存,攀钢、132厂、081厂等三线建设时期兴办企业至今仍良好生产经营,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三线建设精神,为助推四川工业发展和先进制造强省建设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此前,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申报工作启动时,经信厅就曾组织申报了一批“三线建设”相关遗产。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三线布局、科研军工和传统手工等领域工业遗产,塑造精品工业旅游品牌。”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指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将是四川工业遗产品牌化、特色化的重要内涵。
与此同时,经信厅也在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力量的再升级,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支持地方政府合理利用工业遗产资源,积极探索“工业企业+地方政府+学校+旅行社+文创公司”等多方合作模式;强化各部门、各科研院校、各专业机构组织的配合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大力宣传四川工业遗产资源和工业旅游成功案例,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着力营造多方参与的良好氛围。
从1998年率先开展工业旅游,到2018年先后出台《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和《四川省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再到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工业遗产评定,四川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之路走得积极且有序,一大批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案例成型并在长期发展中得到验证。
“根据2018年在全省范围内的摸底调查结果,四川共梳理出90处工业遗产,均具有工业特色鲜明、工业文化价值突出、遗产主体保存状况良好等特点。”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介绍到,发展至今,90处工业遗产中有11处入选国家工业遗产、16处被列为省级工业遗产,另有工业博物馆24处、工业旅游项目34处。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掀起全国范围内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热潮,作为拥有90处“工业遗产”的资源大省,四川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之路将怎么走?下一步,经信厅将会同发改、文旅、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全省工业遗产资源专项调查,完善工业遗产分级保护利用体系;同时将工业遗产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政策支持范围,配合文旅部门加快出台实施四川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体系。“最终通过优化布局,实现四川工业遗产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国家工业遗产数量居全国第一
四川各类自然资源丰富,蜀地人民富有创新融合精神,酿造、采卤等相关产业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孕育出宜宾五粮液酿酒窖池群及酿酒作坊、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自贡古盐场等至今仍然保持完好并持续发挥效用的工业遗产;同时,得益于国家“一五”计划、“三线”布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四川形成了门类齐备的产业结构体系,各类工业遗产形态完备、分布广泛,尤其是国防科工、重大装备制造等工业遗产特色鲜明、价值宝贵,并孕育形成了“三线精神”“东汽精神”等具备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的工业精神。
一组数据可以展示这些“川籍”工业遗产重要性——截止目前,工信部共公布国家工业遗产名单102个,四川入选11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11处国家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成都(2个)、泸州(2个)、乐山(2个)、自贡(1个)、攀枝花(1个)、绵阳(1个)、内江(1个)、宜宾(1个)等8个市州。”据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介绍,为准确把握四川省工业遗产情况,省经信厅先后3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广泛调查,梳理形成资源台账,同时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工业遗产评定,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了11个省级工业遗产项目并获评国家工业遗产。
率先认定并纳入保护系统之下,四川走出了哪些工业遗产“活化”路径?“当前已经建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等工业博物馆;开发了成都东郊记忆景区、五粮液旅游景区、保宁醋博览园等一批特色工业旅游项目示范点;同时依托遗址资源和产业基础,支持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开发,培育巴蜀品牌企业和产品,郫都区蜀绣产业园、雅安芦山乌木根雕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加快建设发展。”省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列举了一系列四川工业遗产的发展成果。但也指出,在先行先试的道路上,目前省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群众对工业遗产价值认识不够,工业遗产项目保护利用资金项目缺乏,工业遗产价值挖掘不够,部分工业遗产遗址产权不清晰,产权所有企业因效益不好、保护意愿不强,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较为缺乏,大量‘三线建设’布局遗留工业遗产地方政府无保护利用权限等。”
“三线”工业遗产建设进行时
“四川省域内几乎所有市(州)都布局有三线建设项目。”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强调,这也是四川工业遗产不容忽视的特色“宝藏”。
“三线建设”是四川工业建设发展的本与源,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四川省总投资规模达393亿元,占全国三线建设总投资的1/4,建成了350多个以国防科技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推动四川形成了以能源装备、钢铁化工及国防工业为主的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攀枝花市更是一座因“三线建设”孕育而生的城市。四川保留了数量众多的“三线建设”工业遗存,攀钢、132厂、081厂等三线建设时期兴办企业至今仍良好生产经营,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三线建设精神,为助推四川工业发展和先进制造强省建设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此前,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申报工作启动时,经信厅就曾组织申报了一批“三线建设”相关遗产。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三线布局、科研军工和传统手工等领域工业遗产,塑造精品工业旅游品牌。”经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员指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将是四川工业遗产品牌化、特色化的重要内涵。
与此同时,经信厅也在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力量的再升级,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支持地方政府合理利用工业遗产资源,积极探索“工业企业+地方政府+学校+旅行社+文创公司”等多方合作模式;强化各部门、各科研院校、各专业机构组织的配合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大力宣传四川工业遗产资源和工业旅游成功案例,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着力营造多方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