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时代的新型货币将推动交易体系向全球化、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但其背后隐藏的隐患也不容忽视。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正见证着新型货币和交易方式的诞生及发展壮大。比特币、Q币、在线支付……这些网络时代的新事物超越了国界限制,提升了金融交易的效率,被部分人视为推动当前金融体系变革的一股新兴力量。
然而,由于存在缺少中央监管主体等漏洞,这些新型货币成为了投机者乃至违法者牟取私利的工具。也正因如此,央行、网信办等七部门在近期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
那么,这些新货币到底功过几何?为解答这一问题,兰德公司的三位研究人员——凯瑟琳·斯图尔特(Katherine Stewart)、薩利尔·谷娜莎卡(SalilGunashekar)和卡特里娜·曼维(Catriona Manville),在今年8月联名发布了名为《电子货币与未来交易》的报告,对网络时代新货币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报告认为,这些新货币将推动交易体系向全球化、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但其背后隐藏的隐患也不容忽视。
网贷时代的新型货币,打破了传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机制。兰德公司在上述报告中提出,当前货币交易领域主要有两大典型的新型货币:电子货币、虚拟加密货币。
电子货币的典型产品,包括提高交易效率的在线支付平台、“去纸币化”的公共交通充值卡等。电子货币及其交易方式,为创新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提供了可能,触发并助推了小额贷款、零工经济、众筹等潮流的兴起和壮大。
虚拟加密货币不由中央法定货币机构发行和管控,而是依靠计算机运算方程式和设置密码来确保流通的安全性。当前备受关注的比特币就是一种最典型的虚拟加密货币。
兰德公司的三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新货币将推动交易体系向全球化、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减少跨国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权责,也将走向“分散化”和“扁平化”。
不过,兰德公司的报告提出,虽然全球民众对于打破传统货币发行和流通机制的新型货币热情高涨,但其背后隐藏的挑战乃至隐患不容忽视。对此,三位研究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公众对于新型交易方式的信任和热衷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一个交易平台能否不断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公众对其可持续、乃至不断加深的依赖和信任。而对公众而言,交易是否安全可靠是最受关注的问题。
无论是投放目标广告,还是分析用户交易行为,在线交易平台之所以能开展这些业务,全靠用户数据的支撑。那么,那些早已习惯了在线支付转账的忠实用户,是否百分百了解自身数据的去向和用途?现实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
因此,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一旦用户充分意识到这些个人数据是如何被交易平台用于商业目的的,那么,出于信息安全和保护隐私的考虑,公众会否保持当今这般对新型交易方式的热度,将是一个未知数。一旦信任减退、依赖度下降,新型交易方式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另一个经典的问题是:新兴事物一定会替代传统事物吗?
举例而言,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银行和金融服务体系已然十分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也快速跟进,广布各地的分行、ATM机、网上银行就可以满足包括存取款、转账、购汇等一系列交易行为,那么,在这些地区,虚拟加密货币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不可否认,虚拟加密货币有其固有优势:效率更高、交易更透明等。但是,对个体用户而言,虚拟加密货币意味着要对交易风险承担更多责任;对商业用户来说,现有业务流程与传统交易方式的契合度已经过多年检验。在此情况下,用户或许很难改变沿袭多年的交易习惯转而拥抱新兴事物。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一种新型货币还是一个创新型交易平台,想要构建出一整套完善的交易机制,最重要的助推力就是大范围的普及应用。只有用户对其养成黏性,才能不断推动交易机制走向成熟。
如今,尽管很多发达国家已迎来了“无纸币化”的临界点,可全球还有85%的交易仍由纸币完成。背后的原因众多:金融服务不完善、非正规经济规模大、网络技术普及不到位乃至文化意义上对于虚拟货币的排斥,等等。鉴于此,兰德公司认为,新型货币要想在短期内异军突起,打破传统货币金融体系,可以说并无可能。
自虚拟货币诞生之初,“去中心化”就是构筑起这一货币神话的最关键因素。那么,“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真的完美无缺吗?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社会对本国金融监管体系普遍持消极抵触态度。而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特质——没有中心化的机构负责发行货币、依靠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交易行为——似乎成为拯救西方金融体系的良方。
然而,缺少中央监管主体、由市场力量主导的虚拟加密货币,却陷入了一轮又一轮价格波动之中。以近年来在全球风生水起的比特币为例:2013年低谷时价值不到100美元,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高涨至超过1000美元;在2015年经历价格跳水跌至200美元后,到2017年又回升至超过1200美元。
兰德公司的报告认为,如此“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或许能为投机客们提供放手一搏的好机会,但对于那些真正使用比特币的普通用户而言,却是祸福难料。
另外,缺少中央监管机构,相当于将保障交易安全的职责变相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消费者必须养成多种能力,如寻找安全的在线交易环境、安装软件以防网络病毒侵袭、识别网络欺诈等。而且,一旦发生交易纠纷或货币盗取等事件,“去中心化”的特质意味着,没有权威仲裁机构能够出面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实际上,以上种种问题已开始引发人们对于虚拟货币本质的反思。早在2014年,英格兰银行的三位货币分析专家——迈克尔·麦克利(Michael McLeay)、艾马尔·拉迪亚(Amar Radia)和瑞兰德·托马斯(Ryland Thomas)就曾公开发表《现代经济中的货币》一文,表达了对虚拟货币大行其道的担忧。他们认为,虚拟货币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储蓄和升值属性,并非是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存在。因此,虚拟货币更像是“一种商品”而非一种新型货币。
显然,重新审视网络时代“新货币”的本质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将是各国政府眼下亟需着手的工作。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正见证着新型货币和交易方式的诞生及发展壮大。比特币、Q币、在线支付……这些网络时代的新事物超越了国界限制,提升了金融交易的效率,被部分人视为推动当前金融体系变革的一股新兴力量。
然而,由于存在缺少中央监管主体等漏洞,这些新型货币成为了投机者乃至违法者牟取私利的工具。也正因如此,央行、网信办等七部门在近期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
那么,这些新货币到底功过几何?为解答这一问题,兰德公司的三位研究人员——凯瑟琳·斯图尔特(Katherine Stewart)、薩利尔·谷娜莎卡(SalilGunashekar)和卡特里娜·曼维(Catriona Manville),在今年8月联名发布了名为《电子货币与未来交易》的报告,对网络时代新货币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报告认为,这些新货币将推动交易体系向全球化、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但其背后隐藏的隐患也不容忽视。
优势与隐患
网贷时代的新型货币,打破了传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机制。兰德公司在上述报告中提出,当前货币交易领域主要有两大典型的新型货币:电子货币、虚拟加密货币。
电子货币的典型产品,包括提高交易效率的在线支付平台、“去纸币化”的公共交通充值卡等。电子货币及其交易方式,为创新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提供了可能,触发并助推了小额贷款、零工经济、众筹等潮流的兴起和壮大。
虚拟加密货币不由中央法定货币机构发行和管控,而是依靠计算机运算方程式和设置密码来确保流通的安全性。当前备受关注的比特币就是一种最典型的虚拟加密货币。
兰德公司的三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新货币将推动交易体系向全球化、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减少跨国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权责,也将走向“分散化”和“扁平化”。
不过,兰德公司的报告提出,虽然全球民众对于打破传统货币发行和流通机制的新型货币热情高涨,但其背后隐藏的挑战乃至隐患不容忽视。对此,三位研究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公众对于新型交易方式的信任和热衷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一个交易平台能否不断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公众对其可持续、乃至不断加深的依赖和信任。而对公众而言,交易是否安全可靠是最受关注的问题。
无论是投放目标广告,还是分析用户交易行为,在线交易平台之所以能开展这些业务,全靠用户数据的支撑。那么,那些早已习惯了在线支付转账的忠实用户,是否百分百了解自身数据的去向和用途?现实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
因此,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一旦用户充分意识到这些个人数据是如何被交易平台用于商业目的的,那么,出于信息安全和保护隐私的考虑,公众会否保持当今这般对新型交易方式的热度,将是一个未知数。一旦信任减退、依赖度下降,新型交易方式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另一个经典的问题是:新兴事物一定会替代传统事物吗?
举例而言,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银行和金融服务体系已然十分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也快速跟进,广布各地的分行、ATM机、网上银行就可以满足包括存取款、转账、购汇等一系列交易行为,那么,在这些地区,虚拟加密货币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不可否认,虚拟加密货币有其固有优势:效率更高、交易更透明等。但是,对个体用户而言,虚拟加密货币意味着要对交易风险承担更多责任;对商业用户来说,现有业务流程与传统交易方式的契合度已经过多年检验。在此情况下,用户或许很难改变沿袭多年的交易习惯转而拥抱新兴事物。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一种新型货币还是一个创新型交易平台,想要构建出一整套完善的交易机制,最重要的助推力就是大范围的普及应用。只有用户对其养成黏性,才能不断推动交易机制走向成熟。
如今,尽管很多发达国家已迎来了“无纸币化”的临界点,可全球还有85%的交易仍由纸币完成。背后的原因众多:金融服务不完善、非正规经济规模大、网络技术普及不到位乃至文化意义上对于虚拟货币的排斥,等等。鉴于此,兰德公司认为,新型货币要想在短期内异军突起,打破传统货币金融体系,可以说并无可能。
“去中心化”不是神话
自虚拟货币诞生之初,“去中心化”就是构筑起这一货币神话的最关键因素。那么,“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真的完美无缺吗?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社会对本国金融监管体系普遍持消极抵触态度。而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特质——没有中心化的机构负责发行货币、依靠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交易行为——似乎成为拯救西方金融体系的良方。
然而,缺少中央监管主体、由市场力量主导的虚拟加密货币,却陷入了一轮又一轮价格波动之中。以近年来在全球风生水起的比特币为例:2013年低谷时价值不到100美元,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高涨至超过1000美元;在2015年经历价格跳水跌至200美元后,到2017年又回升至超过1200美元。
兰德公司的报告认为,如此“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或许能为投机客们提供放手一搏的好机会,但对于那些真正使用比特币的普通用户而言,却是祸福难料。
另外,缺少中央监管机构,相当于将保障交易安全的职责变相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消费者必须养成多种能力,如寻找安全的在线交易环境、安装软件以防网络病毒侵袭、识别网络欺诈等。而且,一旦发生交易纠纷或货币盗取等事件,“去中心化”的特质意味着,没有权威仲裁机构能够出面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实际上,以上种种问题已开始引发人们对于虚拟货币本质的反思。早在2014年,英格兰银行的三位货币分析专家——迈克尔·麦克利(Michael McLeay)、艾马尔·拉迪亚(Amar Radia)和瑞兰德·托马斯(Ryland Thomas)就曾公开发表《现代经济中的货币》一文,表达了对虚拟货币大行其道的担忧。他们认为,虚拟货币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储蓄和升值属性,并非是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存在。因此,虚拟货币更像是“一种商品”而非一种新型货币。
显然,重新审视网络时代“新货币”的本质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将是各国政府眼下亟需着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