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新一届专业委员会换届及2007年学术活动情况总结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领导下,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依靠广大会员的努力,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按照中国地震学会章程完成了第三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新一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委员参加了2007年10月10—14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的第三届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07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展了2007年度学术交流工作。
其他文献
如何合理合法地选取地震动参数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地震动参数的取用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取用,并充分考虑行政与地震动区划之间的差别。本文主要以张家口地区为例探讨如何正确选用地震动参数。
分析了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地震对厦门的影响,并从应急工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体系性上结合实例对厦门市地震应急预案的修改和全市信息传输设施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今年是赵九章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在缅怀赵所长短暂而功勋卓著的一生时,我不禁想到他的死。
由于观测资料异常变化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各种资料的前兆异常识别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王海涛等(2008)提出的地震对应概率谱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方法基础上,应用基于地震对应概率谱的多参数滑动极值平均概率方法,对新疆地区多种地震学参数资料进行定量化的异常识别提取,突出地震前兆异常过程,探讨研究新的定量化的地震综合预报方法。
近十年来,地震动转动分量已成为国际性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进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由于地震时引起刚体发生转动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局部场地条件等影响因素,再加上
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1822—2000)在地震科技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从构造变形及破裂成核的角度来看,强地震前形变异常理应出现在地震震源附近,而许多连续形变观测事实与这种认识往往是相矛盾的。本文研究了攀枝花多次形变异常结束后10天内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