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25年前后生存状况的变化——来自单一中心的数据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5年前后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分期证实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的变化,了解综合诊治的进步对患者生存的作用.方法 采集A组(1980年前后入住上海市胸科医院的1004例Ⅲa期肺癌)和B组(1997年至2005年间就诊于上海市胸科医院的1446例Ⅲa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分析其生存状况.结果 A组患者以单一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有85例(8.4%)为小细胞肺癌(SCLC);B组患者接受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56例(3.9%)为SCLC.A组采用旧分期标准,含有290例(28.9%)T3N0M0.A组和B组分期为T3N2M0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10.5%和17.7%;T1~2N2M0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24.7%和25.6%;T3N1M0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28.5%和24.4%.结论 与Ⅲa期肺癌其他亚型相比,多学科治疗方法较单纯手术治疗在T3N2M0的Ⅲa期肺癌上有着更显著的生存优势。

其他文献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及分裂增殖能力,来自胚胎、胎儿及成体组织,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的推动下应用于临床医学相关疾病的治疗,展现了广阔前景.本文就肝干细胞的研究现状、认识、争论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手术病人抗凝血因素和抗凝血防治方法.方法 用华发林、肝素等药物进行有效抗凝防治采用抗凝监测评估抗凝防治效果.结果 98例手术病人通过抗凝监测,选择了最佳方案,得到了有效防治,没出现凝血(出血、栓塞)现象.结论 对手术病人进行抗凝血监测、分析,为抗凝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是抗凝防治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