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光在摄影艺术造型中的作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摄影艺术而言,光学艺术至关重要。光学对于摄影艺术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摄影得以发展的基础就是光。为此,在进行摄影创作的时候,要将光的造型意识渗入其中,选择合适的光造型模式,达到对艺术的完美呈现。摄影的根基是光,借助光的特点,实现对摄影技术的应用和表达,升华摄影这门艺术。究其本质,造型艺术就是光与影的结合。
  【关键词】:光;摄影艺术;造型;作用
  前言
  在摄影艺术中,光线艺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光对摄影艺术的造型影响巨大。在摄影造型中,将光的造型灌入其中,借助光造型的手段和方法,达到对艺术的追求。在进行摄影创作中,光线的影响显著,尤其是面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不同环境下的光线在摄影艺术造型中彰显不同的功能。
  1.对光在摄影艺术中的效应的介绍
  1.1光线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
  摄影中的光线处理是摄影者结合作品的内容和要求,借助光线表现手段,促进人物和景象的呈现,满足艺术效果的追求,也就是说,光线推动了造型任务的完成,协助戏剧气氛的表达。光线在摄影创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照明的功能,即对被摄体进行照明。其次,造型功能,也就是对被摄体的外部构造、形态等进行展现,主要包含外部的轮廓以及立体质感。再次,实现意境的表达,也就是说,借助光线,实现主体情境的表达。光线的三个层次的作用呈现逐层递进的关系。借助对光线功能的分析,有助于实现对摄影作品层次的判定。一部优质的摄影作用,既能够让欣赏者明确作品的内容,也能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是感受主体的真实存在,与此同时,通过画面,深刻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这种效果的呈现与光线的塑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1.2重视光的规律在摄影中的运用
  摄影中使用的光感材料需要借助光源发挥作用。光线的作用已经突破了照明的范围,能够将被摄物体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达,发挥了媒介的作用。借助光线,能够传递被摄物体的诸多信息,如物体的大小、形状、色彩、空间位置等,同时,也直接影响画面的层次和情境。因此,对于光的使用,需要摄影者突破光的表象,立足构思,结合场景,进行灵活应用。针对被摄物,光的角度、照度的差异,直接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是,要重视光在摄影中的效应,关注光感,进行合理使用,这也是优秀摄影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借助光线,全面展示被摄物体。由此可见,摄影的灵魂是光,摄影作品的完成离不开光,摄影艺术的本质就是对光的应用,依靠光,表现摄影艺术的层次。在摄影中,要对光学进行全面的认识,掌握光的变化规律,明确其在艺术表现上的效能,实现应用的合理性。
  2.深入分析光對摄影艺术表现力的的作用
  摄影艺术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造型,也就是完成造型艺术。光线对于摄影艺术的造型的影响较大。在攝影创意中,需要融入造型理念,将光的自身特征全面展现在造型过程中,满足艺术的标准和要求。在摄影中,发挥光传播的作用,有效呈现拍摄物体,光线的表现对摄影造型的结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发挥对环境的渲染的作用,推动情感的表达。采光的种类直接影响摄影造型。例如,一天中的阳关直射,一直在发生变化,使得其对造型产生不同的效果。为此,要重视对采光方向的研究,满足造型设计的实际需求。立足采光方向与阳光照射物体在方向上的差异,光的方向可以划分为顺光、侧光和逆光。三者光自身特点各异,对造型的效果也不统一。顺光能够维持受光面的均衡性,尤其对质感的表达更加真切,而后根据物体自身的色调,进行影调的合理配置。但是,顺光在物体空间感和立体感表现方面不具有优势,影调也彰显单一性,缺乏层次感,视觉效果不具有起伏感,尤其不利于对空间范围广、数量众多的景物的造型。对于侧光,具有极强的造型表现力,实现明暗面的全面呈现,明暗清晰,特点鲜明,层次感极强,透视感十足,有利于体现物体的立体效果,在整个摄影中应用较多,作用突出。但是,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正确设置明暗面的比重。逆光能够实现对造型空间和环境气氛的衬托,对空间透视感的表达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实现对物体线条的勾画,运用低调画面,表现物体造型艺术。但是,需要应用暗背景来实现对景物的烘托作用。在进行近景拍摄的时候,需要应用补光的方式,目的是保证正面质感的表达,而对于曝光,适合使用正亮度,造型效果更明显。基于此,要正确认识光线,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准确掌握,了解其表现力,这也是摄影者必须具备的技能。
  3.分析光对色彩的还原要素
  3.1光线在彩色摄影中的作用
  针对彩色摄影,光线能够有效发挥对色彩的还原功能。光与色彩关系紧密,光是色彩存在前提,色彩的存在主要取决于光线的辨识度,在没有光的环境中,色彩也就很难辨别。色彩需要通过光线的照射呈现。光刺激视觉,使得我们感受到色彩的存在。在复杂和系统的色彩摄影中,其作品层次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色彩正确的还原和再现。色彩还原包含几个要素,首先是光源自身特性,其次是光的方向,最后是光线的强弱情况。
  3.2光源性质对色彩的影响
  光源的性质对物体的颜色还原影响也很大。日光有别于灯光,性质具有差异,色温也不同。同一物体在日光和灯光效果下,存在不同。例如,在日光条件下,红色的物体呈现鲜红色,但是,如果变成灯光环境,呈现的是紫色。也就说,光源性质不同,色彩还原就存在差异。
  3.3光的方向对色彩的影响
  针对同一物体,使用来自不同方向的光进行照射,例如,散射光、顺光、逆光等,此时,物体的明暗效果十分明显,差异形成突出,也就是说,色彩在还原的过程中产生差异。在顺光的环境下,鉴于光面的限制,同一物体的色彩受光面处于相关的状态,差别不大,色彩在明暗表达上缺失层次感。对于侧光,恰好能够实现同一物体在明暗方面的各自优势的展示。逆光的作用是实现对色彩整体性的反映,但是,无法对物体正面色彩进行还原。同时,光线的强弱程度对物体颜色在饱和度和明暗度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4.如何在摄影中更好地应用光
  为了实现对拍摄物更好地呈现,需要在摄影中,借助光源,发挥光感材料的作用。要突破光线的照明作用,实现对物体信息的传达。为此,要发挥光线的桥梁作用。在进行拍摄的时候,需要与光线的状态进行积极融合,实现对物体色彩、数量等因素表现,满足艺术发展的需要。要掌握光线观察的技巧,以物体的表象为出发点,集合构思。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作品就会体现不同的意境。应用光的拍摄技巧,对光与影的关系进行明确,借助光线,营造更加唯美的意境。同时,全面掌握光的变化原则和规律,发挥对摄影的配合作用。在摄影艺术造型中,有效发挥光的作用,对其进行合理调和,在实际的应用中,要不断提升对光线应用灵活性的增强。
  结束语
  综上,对于摄影艺术造型,光的灵活使用意义重大,因此,要重视对光的全面理解,分析光与光源的关系,掌握光的变化规律,在拍摄中进行合理应用,提高摄影产品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王飞.摄影画面中视觉语言的诗意探求[D].云南艺术学院,2013.
  [2]李艳梅.摄影技术中有关光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6(02):163.
  [3]张新根.简析光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特性和应用[J].电影评介,2007(14):74-75.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一门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可以是一种语言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音乐师范生,更加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专业素养,从而借助音乐来开展教育活动,更加充分展现音乐的教育作用。由此看来,高素质的音乐师范生直接影响到音乐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提高音乐师范生整体素质成
期刊
【摘要】:传统曼丁坚贝鼓艺术保存完整,特色鲜明,充分展示了西非曼丁文化传统和历史的传承。本文对坚贝鼓的起源、发展进行分析,并试图理解现代音乐与曼丁鼓乐的结合进程  【关键词】:坚贝鼓;传统;韵律;艺术特色  坚贝鼓(Djembe)是西非曼丁乐的灵魂, 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坚贝鼓的历史,按着起源、作用、发展和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风格特点, 曼丁鼓乐演奏可以说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原生态艺术。
期刊
【摘要】: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将欧洲19世纪英语文学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推到了一个整体的高峰,哈代总是以悲观态度看待正在发生与即将发生的一切,对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认为人与人之间丧失了起码的情感纽带,进而对整个城市文明深恶痛绝。在其代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集中体现了他对英国文明的尖锐批判。  【关键词】:苔丝;亚雷;克莱;英国文明;批判  1.内容概要  小说《德伯家的苔絲》,以女主人公苔丝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存在的先天不足着手分析,提出独立学院可以取长补短,与众多一流院校区别开来,构建不一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探讨和研究在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期,建设适应现代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刻不容缓。而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的人才培养
期刊
【摘要】:摄影最初由国外传入中国,起初中国的摄影也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根据西方的摄影模子进行拍摄。随着国人对于摄影的不断深入了解,摄影就通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紧密的融合,并碰撞出新的火花,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摄影艺术进行结合就产生了具有中国美学意境的摄影艺术。在摄影艺术中实现情景交融、境生象外,达到了对情感的凝练与升华。本文将着重分析意境论对于中国摄影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并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摄影意
期刊
【摘要】:艺术价值具有客观性意味着艺术价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艺术价值有其客观标准,而并非主观任意。本文将艺术看作是一门实践活动,从艺术实践活动所依赖的艺术传统与社会情境两方面来例证艺术价值的客观性,并试图阐释艺术价值又是在如何在艺术传统与社会情境之间凸显自身。  【关键词】:艺术传统;社会情境;艺术价值  在具体的语境中,“艺术”这个词有着不同含义。譬如我们可以说“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
期刊
这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从过去的温饱朝着生活品质的方向演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满足各自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更多的把幸福指数与外出旅游相关联。而这些年正值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个景点都有着形形色色的旅游产品,在旅游时购买一些旅游几年产品再好不过,但是目前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文章中也将尝试着分析旅游产品的特征,体现旅游产品传递旅游地文化的重大意义,引起对
期刊
【摘要】:在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商业摄影艺术发挥出重要作用。为此设计研究者结合商业摄影特征以及其与视觉传达的关系,开展了其对设计质量提升作用研究。本文针对这一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艺术实践分析。  【关键词】:商业摄影;视觉传达设计;商业性;艺术性;促进作用  视觉传达是依赖于视觉符号,传播特定事物意义的一种主动行为。这一传达方式具有极强的直观性特点,有助于思想与意识表达准确性的提升。特别是在商业
期刊
【摘要】:20世纪北欧的景观设计,逐渐的呈现出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自我特征。文章主要对北欧景观设计的共性特征做探讨和整理,如民主的设计思想;从自然中获得灵感;体现名族传统观;对人情味和地域性的关注;重视光与材质;实用、美学与艺术品质的统一等。并通过结合瑞典设计师阿斯普朗德、芬兰设计师阿尔托的代表作品来阐释这种特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北欧;设计特征  一、北欧现代景观设计的共同特点 
期刊
【摘要】:德国表现主义绘画通过线条与色彩所蕴含的丰富的涵义使人们从物质的感性材料达到精神层面,在感受当时社会环境带来的痛苦与恐慌的同时,又在精神上得到安宁,在心灵深处找到归宿,艺术家通过有限的材料,使人们感受到无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绘画;联想;抽象;精神  在绘画中,除了画面中的艺术形象,画面中的绘画语言如线条、笔触、色彩、构图等也可以表达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