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人们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社区居家养老一方面有效利用传统家庭养老资源,同时整合社会养老资源,增强了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系统性。但是这种模式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为完善和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需要根据老年人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养老服务项目和数量,增加社会各方的参与度,构建多方资金来源渠道,增强社会管理规范性和制度化,促进社区居家养老良性发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探析
据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2035年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发展呈现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等问题,尤其是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70%,同时,失能失智老人达到4000万,这更加重了养老和照料负担,因此,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公办养老机构不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不成熟,新型养老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养老模式的构建是现代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概念界定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同传统的家庭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将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作为主要内容,采取上门服务和日托服务形式,并将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整合了家庭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优点,一方面融合了传统家庭养老的优点,满足老人年对亲情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尤其是熟悉的生活环境对老人年安度晚年,充分利用家庭养老资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养老经济压力,弥补传统家庭养老中缺乏专业护理的缺陷,可以说它有效地整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资源,也充分地发挥了社会再分配功能,体现了福利社会化的思想。
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
首先在社区平台之上建立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这需要社区根据社区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服务,构建供需互动平台,并适时调整其供给服务;同时,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的要求,测算养老设施的建设规模,并对设施的选址进行优化,在政府主导下,监管各参与方的行为,建立一个权威的常态化统筹机构,尤其对养老服务平台的资金运作进行监管,实现社区、养老机构和社区内老人之间三方互动机制。
图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三、社区居家养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龄化、空巢化等现象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对养老服务需求更加迫切。作为老年人来讲,不愿脱离长期生活的熟悉环境,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更加为人们所期待。但是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突显出来。
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供给水平不高,且项目不全面,无法满足社区老人的需求。很多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中,大部分常常局限在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短期的、低水平的服务上,对于需要进行专业护理服务或者精神慰藉的服务,受制于其专业性和医护人员数量等,都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难以承担起更多的老龄化问题治理责任。同时,日间照料和用餐服务需求量有限,出现社区养老资源闲置的状态。这一方面制约需求群体的需要,使其最迫切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使社会养老资源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浪费了这些养老资源。其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运转的前提是通过政府向专业养老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去提供,这就需要国家一定的财政资金和行政资源的支持与推动,但是,作为国家而言,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过度依赖政府资金支持制约了服务提供的水平和数量。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造成主观因素影响过大,尤其是各管理和运作主体的独立性,一旦行政部门因领导人更换,工作重心转移,工作思路发生变化,整个服务计划和服务体系的运行就会发生困难甚至“ 停摆”,造成不利的后果。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同时也需要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包括公益组织等多方参与,多部门联动,形成合作共治。但是,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弱,社会各方的参与度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最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和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社区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社区自助和互助合作的协作机制,往往通过社区来协调社区与社区内老人,社区与外界之间关系,社区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而社区事务缺少来自于社区内部和社会外界的监督管理,这导致其运作效率低下。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分析
完善和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多角度、全方位整合社会养老资源。
首先,健全养老服务项目,提高养老服务供给内容和数量。在实践中,应该根据辖区内老年人实行全面调查,核实辖区内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项目和数量。以此有针对性的去购买或提供养老服务。尤其是在一些社区中,失能失智、空巢老人数量较多时,需要提供更多护理服务,可以采用重点购买这种养老服务,或直接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和护理队伍。其次,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需要多方参与,满足资金来源多元化的需求,要明确社会服务在社会福利发展和社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置于行政制度和法律框架中,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使之成为整个社会服务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等积极投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中。第三,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社区服务组织,赋予其一定的权限,同时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让社区服务组织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改变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使政府与社区的关系由主导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变为服务社区、支持和协助社区自主开展服务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整个过程处于监督管理之下,监管主体可以是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公益组织等,增强社会事务的透明度。
五、结语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整合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有效应对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失智老人增多、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国家落实社会养老服务目标的切实选择。
参考文献:
[1]2010-2015 年中国养老产业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中商情报网,2011.
[2]仵亦畅 成虎.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及支撑体系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4(9):21-25.
[3]钱宁.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分析[J].学海,2015(1):94-100.
作者简介:任君宜(1987.11—)女。民族:汉。籍贯:河南南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养老保障与社会保险。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四川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西南地区城市养老模式研究”(2014KY0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探析
据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2035年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发展呈现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等问题,尤其是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70%,同时,失能失智老人达到4000万,这更加重了养老和照料负担,因此,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公办养老机构不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不成熟,新型养老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养老模式的构建是现代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概念界定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不同传统的家庭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将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作为主要内容,采取上门服务和日托服务形式,并将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整合了家庭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优点,一方面融合了传统家庭养老的优点,满足老人年对亲情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尤其是熟悉的生活环境对老人年安度晚年,充分利用家庭养老资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养老经济压力,弥补传统家庭养老中缺乏专业护理的缺陷,可以说它有效地整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资源,也充分地发挥了社会再分配功能,体现了福利社会化的思想。
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
首先在社区平台之上建立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这需要社区根据社区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服务,构建供需互动平台,并适时调整其供给服务;同时,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的要求,测算养老设施的建设规模,并对设施的选址进行优化,在政府主导下,监管各参与方的行为,建立一个权威的常态化统筹机构,尤其对养老服务平台的资金运作进行监管,实现社区、养老机构和社区内老人之间三方互动机制。
图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三、社区居家养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龄化、空巢化等现象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对养老服务需求更加迫切。作为老年人来讲,不愿脱离长期生活的熟悉环境,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更加为人们所期待。但是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突显出来。
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供给水平不高,且项目不全面,无法满足社区老人的需求。很多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中,大部分常常局限在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和短期的、低水平的服务上,对于需要进行专业护理服务或者精神慰藉的服务,受制于其专业性和医护人员数量等,都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难以承担起更多的老龄化问题治理责任。同时,日间照料和用餐服务需求量有限,出现社区养老资源闲置的状态。这一方面制约需求群体的需要,使其最迫切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使社会养老资源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浪费了这些养老资源。其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运转的前提是通过政府向专业养老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去提供,这就需要国家一定的财政资金和行政资源的支持与推动,但是,作为国家而言,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过度依赖政府资金支持制约了服务提供的水平和数量。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造成主观因素影响过大,尤其是各管理和运作主体的独立性,一旦行政部门因领导人更换,工作重心转移,工作思路发生变化,整个服务计划和服务体系的运行就会发生困难甚至“ 停摆”,造成不利的后果。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同时也需要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包括公益组织等多方参与,多部门联动,形成合作共治。但是,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弱,社会各方的参与度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最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和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社区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社区自助和互助合作的协作机制,往往通过社区来协调社区与社区内老人,社区与外界之间关系,社区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而社区事务缺少来自于社区内部和社会外界的监督管理,这导致其运作效率低下。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分析
完善和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多角度、全方位整合社会养老资源。
首先,健全养老服务项目,提高养老服务供给内容和数量。在实践中,应该根据辖区内老年人实行全面调查,核实辖区内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项目和数量。以此有针对性的去购买或提供养老服务。尤其是在一些社区中,失能失智、空巢老人数量较多时,需要提供更多护理服务,可以采用重点购买这种养老服务,或直接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和护理队伍。其次,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需要多方参与,满足资金来源多元化的需求,要明确社会服务在社会福利发展和社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置于行政制度和法律框架中,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使之成为整个社会服务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等积极投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中。第三,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社区服务组织,赋予其一定的权限,同时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让社区服务组织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改变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使政府与社区的关系由主导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变为服务社区、支持和协助社区自主开展服务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整个过程处于监督管理之下,监管主体可以是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公益组织等,增强社会事务的透明度。
五、结语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整合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有效应对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失智老人增多、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国家落实社会养老服务目标的切实选择。
参考文献:
[1]2010-2015 年中国养老产业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中商情报网,2011.
[2]仵亦畅 成虎.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及支撑体系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4(9):21-25.
[3]钱宁. 中国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分析[J].学海,2015(1):94-100.
作者简介:任君宜(1987.11—)女。民族:汉。籍贯:河南南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养老保障与社会保险。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四川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西南地区城市养老模式研究”(2014KY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