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蒙特号”:航行中的大宠物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莱蒙特号”是近代造船史上第一艘真正的汽船,开创了造船史的新纪元。你知道它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吗?
  从不争气的蠢物到人见人爱的大宠物,“克莱蒙特号”的发明过程可不简单。
  美国人富尔顿20多岁时结识了瓦特,他爱上了蒸汽机,开始设计制造轮船,并希望造出一种不靠人力风力驱动、可以高速航行的船只。
  1803年,富尔顿研制出了一艘长约21米、宽约2.5米的轮船。这艘轮船其貌不扬,船上的主要部位安放着一台烧煤的大蒸汽锅炉,看上去十分笨重。
  一天,富尔顿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初次试验他的汽船。望着这艘看起来丑陋的船,岸上围观的人称它为“富尔顿的蠢物”。没想到这“蠢物”很不争气,在赛纳河上吐气冒烟,走走停停,走了没有多远后就不动了。于是,这一次试航就在人们的哄笑声中结束了。
  富尔顿并没有泄气,他有信心把这个“蠢物”改造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宠物”。可此时的富尔顿已经清贫如洗。没有钱,要制造轮船是不可能的,他陷入了困境。
  那年8月,当听说拿破仑要越过英吉利海峡对英国作战时,富尔顿满腔热情地向拿破仑建议建立一支不要风帆的蒸汽船队,这支船队即使在恶劣天气也可在英国登陆。
  可是,过于自信的拿破仑不相信军舰没有帆也能航行,他宁可花大笔的钱扩充全由帆船组成的海军舰队。
  富尔顿在拿破仑那儿碰了一鼻子的灰,但得到了美国驻法国公使利文斯顿的帮助。利文斯顿是一位轮船爱好者,他了解了富尔顿的情况后便慷慨解囊,同时还发动美国实业界为富尔顿捐资。
  1807年,富尔顿在美国纽约造出了一艘名为“克莱蒙特号”的轮船。这艘船长45米、宽4米。它没有帆和桅杆,只是矗立着一根大烟囱;它也没有橹,只是在船体两侧各有一个大水车式的轮子。
  由于富尔顿过去试验多次失败过,人们不相信这个庞然大物会成功地航行,仍把它嘲笑为“富尔顿的蠢物”。
  8月17日,纽约市哈得逊河两岸挤满了人,原来,那天是“克莱蒙特号”的试航日。在众目睽睽下,“克莱蒙特号”的大烟囱冒出了滚滚浓烟,蒸汽机轰响起来,两舷的船桨在机器带动下开始划水,船慢慢离开了码头,向前驶去。
  这时,船上的40名乘客和岸上的人们欢呼起来,在船尾亲自操纵机器的富尔顿更是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经过32小时的航行,“克莱蒙特号”胜利到达位于哈得逊河上游的小城阿尔巴巴,全程航行240千米。富尔顿终于成功了!
  从此,富尔顿的名字传遍了美国和欧洲,他被誉为“轮船之父”。
其他文献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以及环境三者组成的有机体系,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中,师生通过互动,互相影响,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
每周读小家伙们的随笔时是我最惬意的时光。写作,是对孩子们生命状态的提纯式呈现。日常生活中的孩子们本就是立体的,而文字中的孩子,不仅是立体的,还是三维的,多维的,N次元的。所以,文字很多时候比生命本身还要鲜活和丰富呢!我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徜徉,常常兴尽不返舟,沉醉不知归路啊!  这段时间,我开始关注孩子们的“思想”。  用“写作无难事,‘我’要‘真’‘小’‘新’”的理论去引导小家伙们去写生活。孩子们
环球仪器为了庆祝亚洲先进技术中心全新开幕,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仪式,来自全中国的经销商及客户纷纷踊跃参加,并在现场观看环球仪器旗舰产品Fuzion贴片机及Flexbond热压焊接
夏天来了,也到了给吊扇“洗澡”的时候。吊扇一般都吊在天花板上,想取下来有些困难。不过,有了我发明的吊扇扇叶清洗器,就可以简单地给吊扇“抹澡”了。  你瞧,将杆子伸长,用两块厚厚的海绵夹住扇叶,来回推动几下,轻轻松松就可除去扇叶上的灰尘。若是海绵脏了,还可以拆卸下来清洗。  我试验了几回,发现在给一片扇叶“抹澡”时,其他扇叶也“忍不住”跟着转动。为了阻止它们,我又制作了一个可以将扇叶固定的挂钩。这样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改革创新,这是一个信息技术发达的世界.所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现象在各学校很是普遍,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科目.本文从小学高
作文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作文?怎样作文?对这三个本原性问题不进行思考,不思考清楚,我们的作文就完全可能陷于混沌,不得要领。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因为生活的需要。即作文是源于生活的需求,服务于生活的需要的。凡是生活需要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时,都可能要作文,或口头,或书面。  比如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要结识一些新朋友,我们就需要进行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目的是让新朋友了解你,认识你,记住你,这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