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小巷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那天,我坐在学校河旁的木椅上,轻柔的微风拂面而过,突然想起这首诗,紧接着脑海中便浮现出你的身影,以及那段与你有关的半场青春。
  我和夏相识在三年前的一个夏日。那时正逢夏暮,微风清凉。彼时的我刚刚步入中学,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幻想以及迷茫。开学第一天,夏就坐在我身后,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记得那个场景,我转过头带着拘谨对她说:“你好。”她对着我微笑了一下。
  最初我与夏的关系并不好,我甚至有些讨厌她。她与我的性格截然不同,我内向文静,她却热烈如朝阳,整天扎在男生堆里,和他们嬉笑打闹,完全没有个女孩的样子。在我的家教里,女孩子就应该内敛文静,和异性保持适当的距离。那时我眼中的夏,实在算不上一个好女孩,所以我总是有意避开她。
  这样疏离的关系究竟是从何时开始被改变的呢?其实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某个早晨,阳光里的一声问候;或许是800米的一声鼓励,一个投机的话题。于是在这样的时光里,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的心也越来越近。我开始真正了解这个女孩,她热情开朗,坚强勇敢,有时也会悲伤迷茫,但从不在人前显露。
  她的开朗明媚总是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她总是话题的中心,说话时眉飞色舞的样子让你不禁感觉心都飞了起来,轻飘飘的。她笑时,一双黑亮的眼眸仿佛盛满了星光,你似乎能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一個明媚的世界。她即便是哭时,眉眼也是鲜活的——虽然这样的机会不多,因为她那颗热情开朗的心永远在散发着极强的生命力。
  她也是个坚强的女孩,有一次,她不小心被人撞到,一下子磕到了墙上,后背被尖锐物体划开了一道口子,流了很多血。我当时看到那么多血都吓坏了,她却没有喊疼,只是叫我不要声张,陪她去校医室止血。那时她的脸庞我至今不能遗忘,校医用医用酒精给她消毒时,我看着都觉得疼,而她明明疼得头上都冒汗了,死死咬着牙关,却还挤出一个无力的笑容安慰我,不停地说:“没事的,不怎么疼,你别哭啊。”我哭得更厉害了。出了校医室,有人问起,她也只是笑着说,不过一点小问题罢了。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有时甚至有些孤僻,不合群。夏的出现改变了我,她用她耀眼的笑容与光芒,照亮了我的半场青春岁月。
  当我为考试失败而难过时,她会不停地给我讲笑话,逗我开心;当我和同学闹矛盾时,她总是第一个开导我;当我生病时,她为我端上一杯热水,说:“别怕,一切都会过去的。”……后来我总在想:如果没有夏,我的初中生活还会如此安稳与快乐吗?
  但毕业与分离终归会来临,那天,夏给了我一张明信片,满满当当全是字。夏的字依旧是那么娟秀,她说:“感谢我的时光有你。”我的眼眶一热。走出校门,她转过头来,说:“再见。”我对她微笑。一切仿佛回到最初,那个永不归来的夏日,那场我与夏热烈而美好的青春。
  我想对你说: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迷你小评
  这是一篇写人的回忆录。选材虽谈不上惊天动地,却是令人难忘的,让人感到平淡中见真实,朴素里显真情。更值得称道的是,先抑后扬的笔法,点面结合的选材,多管齐下的描绘,将一位乐观勇敢、热情善良、沉着聪慧的女孩刻画得活灵活现,可谓呼之欲出!
其他文献
《中华诗词大会》火了,霸占了收视率第一的宝座,武亦姝也刷爆了朋友圈,圈了不少的粉丝。这时,举国上下大大小小的诗人也按捺不住了,各种各样的诗意层出不穷,形成了一阵诗词文化的狂潮。在狂热之余,我不禁想:为什么它会这么火?  近年来,随着传统诗词文化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中华诗词大会》应运而生。且不说播出时间安排在新春佳节,单是这节目场面,就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歌的海洋中,令人震撼。  面对这么丰盛的文化
期刊
当莱昂纳多在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举起小金人,“小李子终于结束20年陪跑生涯”的话题迅速上了热搜,似乎每一个人都能对他多次提名经历如数家珍,都有很多唏嘘感叹。  然而,我却觉得,就像蔡琴当年说的:“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不知道的是我的生活。”其实,众人知道的只是小李子从翩翩少年熬成胡子大叔的一个个电影角色,不知道的是他在这条漫长无边、痛苦艰辛的奥斯卡之路上到底收获了多少理智成熟,经历了多少热烈光鲜
期刊
据了解,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此前,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了通用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包含《弟子规》《论语》等17种标准教材。  《弟子规》应不应该进入小学教材,多年来一直争论不断。首都师范大学幼教国培专家、学前教育兼职教授王立华认为:《弟子规》等读本与儿童生活相距甚远,也不符合现代
期刊
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风声》《解密》等一系列作品创造了一个属于谍战小说的辉煌时代。  《致信儿子》是麦家写给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一封信:“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做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