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李安的《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遂引发大陆导演艳羡之心。张义谋率先《英雄》出世,虽败于《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仍《满城尽带黄金甲》,欲拼力一搏。从《黄土地》走出的陈凯歌凭《霸王别姬》之基业,借写意之风,推出《无极》。终于贺岁片王冯小刚不甘人后,携宿将葛优,联袂当红女星章子怡。召俊男吴彦祖、靓女周迅,《夜宴》群臣。图谋大奖。对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来讲。三人拍古装商业大片的最终目的是冲击奥斯卡类大奖。赢得海内外观众。但不知为何三者都把追求大制作、大包装、大炒作以及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作为影片首要目标。《无极》《夜宴》、《黄金甲》国内亮相引发影视舆论大波,褒贬之声不绝。网络“恶搞”泛滥成灾,三部影片皆难成大器,与欧美电影大奖无缘。
电影是由不同的连续画面组成,每一个、每一组画面都是电影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虽然如今的美国商业电影亦沉迷于大制作。但西方大导演对西方观众的口味也是熟悉的,对剧本、场景、画面的驾驭是娴熟的,故作品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魔戒》、《角斗士》、《古墓丽影》等片。反观国内的所谓商业大片,剧情很难经得起推敲,观众对此颇有微词。《夜宴》、《黄金甲》在剧本上就有仿《哈姆雷特》、《雷雨》之嫌,很难再出新意。在场景与画面追求上,可以用“假、大、空”一言蔽之,给人感觉只是美的堆砌,有不少评论对此谓之“视觉暴力”。昔三国东吴都督鲁肃劝吕蒙多读兵书,始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叹。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国电影观众的欣赏水平已不可与往日而论,亦有了自己的审美趣味。观众对电影的欣赏已开始进入“品赏”之境。网络中“恶搞大片”亦是此种反应。只是批驳的更深,不留余地,故引来许多口诛笔伐。
从《英雄》到《黄金甲》,国内古装商业大片的不足是很明显的,其一是题材的选定,其剧本都不是上乘之作:其二是导演都缺乏相关制作经验:其三是拍摄技巧与画面制作只是模仿与充填。三者的不足导致影片缺乏灵动性与节奏感,缺乏美的传达与享受。电影是导演、剧情与观众三者之间的交流,一部成功的影片,导演唯有对影片有深刻的理解与感受,才能把自己的情感注入,才能获得观众的共鸣。三者只有得到真正的沟通,影片才是成功的。对于张、陈、冯三位导演来说,三者以前都有各自驾轻就熟的题材,也都有属于各自的影片风格。三位导演对影片的制作之道是熟悉的,前期作品都取得了一定的深度与力度,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英雄》毕竟是英雄,其剧情虽然简单,“大一统”的观念有点沉重,但影片的节奏感与画面的魅力还是不错的。九寨沟风景入画,泣血的树林,苍茫的戈壁,李连杰出神入化的武功表演,为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也满足了不少观众的视觉享受。但可惜《英雄》末路,剧情既简单又乏味,除了场景、画面的美丽,影片很难得到观众的心底喜欢。没有观众的认可,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大片,《英雄》可谓出师不利。此后张导携《英雄》之威,虽布下《十面埋伏》,但一个小小的“飞刀门”,仅靠打打杀杀,终难成气候。无奈之下,张导只好《千里走单骑》,萧条一时。在《满城尽带黄金甲》。张导意图东山再起。招安港台名将周润发、当红歌手周杰伦,请出巩俐重新挂帅,又使出惯用绝技“人海战术”,浓妆艳抹,摇旗呐喊。但《黄金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终归霸业难成,乌江饮恨。
在《黄金甲》中,观众很难被剧情所打动,影片缺乏美感,尽管“美”比比皆是。《雷雨》版的题材甚是乏味,铺天盖地阅兵式的打斗使人疲惫不堪,天马行空的刺客追杀有如电脑游戏,半裸的酥胸也得不到美感享受,最后剩下的只有“发哥”歇斯底里的发作,草草收场。没有好的剧本。没有真正娴熟的导演技巧,张导的商业古装大片终陷入“假、大、空”泥沼。难于自拔。
《夜宴》被誉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其与《黄金甲》旧比,场景与镜头的精美追求极尽雕琢之能事《夜宴》剧本的优劣得失已无需讨论,令人眼花缭乱的竹林打斗出自《卧虎藏龙》,故弄玄虚的面具使人生厌,话剧般对白削弱了影片的写实性。精良的日本式甲胄与中国古代的甲兵不甚符合,这些都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喜欢能《夜宴》在视觉追求上,对画面场景制作的依赖更加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最终给人的感觉依然是“空”,空洞无物。
至此,我们真的要思考,什么是影视美?场景美,画面美,服饰美,人物美,都是影视美学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但这只是表面层次的美,影视美远远超过此中要求。电影是通过以形写神的视觉传达,剧情只有打动人:场景、道具恰到好处:演员符合角色。表演技巧娴熟:摄影手法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整个影片富有节奏感,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才能够达到导演、影片、观众的共鸣。唯有此,影片才是美的,其构成元素才是美的。否则,靠虚张声势、浓妆艳抹、空洞的美来取悦、压垮观众的视觉与心理防线。只是美的堆砌。美,也最终失去了意义。
也许。对张、陈、冯三位导演来说,往日的农村、城市题材重复性的制作已经乏味,三位都希望再有所突破与创新。不再局限在国内发展,要向海外进军,在影视制作上再上一个台阶与规模。于是乎潜心研究当今流行电影,首先选取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题材。演员阵容要强大。场景、道具要豪华气派,更要注重包装与炒作。但是没有工程经验的电影制作团队是很难盖出好楼盘的,大楼外表上虽像模像样,但内部设计、家具摆放只是拿来主义,缺乏自己的创意与设计。不过难能可贵的,“吃一堑、长一智”,三位导演在失意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制作拍摄经验,并且提高了国内观众的影视审美趣味。也许不久的将来,三者将真正推出自己的心意大片。
反观李安的《卧虎藏龙》,其影片借助种种元素,表现了中国古代儒家的道德规范与江湖儿女的侠骨柔情。从茶楼酒肆、江南丝竹,再到大漠戈壁、青山秀水,李安对影片的制作是驾轻就熟的,从始至终,拍摄手法是娴熟的,镜头无拖泥带水之感。侠士武功虽神秘,但并非不着边际,似又有可信度。剧情跌宕起伏。有声有色,有虚有实,观众既得到了视觉的满足,也获得心理享受。导演的意图、人物的内心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表达与阐释,紧扣观众的心弦。于是,人物是美的,竹林是美的,故事是美的。影片达到了形、神合一的境界,且不乏精彩之笔。美,终于有了意义。
近期海外名导吴宇森制导的古装大片《赤壁》又要开拍。《赤壁》故事家喻户晓,吴导长期旅居海外,熟悉美国商业片拍摄之道,其制作水平也是超一流的,其旧作《断箭》、《变脸》《谍中谍Ⅱ》在海内外脍炙人口,亦不知吴导能拍出何等风范?是否能给国内导演一次演示学习的机会?
电影是由不同的连续画面组成,每一个、每一组画面都是电影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虽然如今的美国商业电影亦沉迷于大制作。但西方大导演对西方观众的口味也是熟悉的,对剧本、场景、画面的驾驭是娴熟的,故作品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魔戒》、《角斗士》、《古墓丽影》等片。反观国内的所谓商业大片,剧情很难经得起推敲,观众对此颇有微词。《夜宴》、《黄金甲》在剧本上就有仿《哈姆雷特》、《雷雨》之嫌,很难再出新意。在场景与画面追求上,可以用“假、大、空”一言蔽之,给人感觉只是美的堆砌,有不少评论对此谓之“视觉暴力”。昔三国东吴都督鲁肃劝吕蒙多读兵书,始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叹。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国电影观众的欣赏水平已不可与往日而论,亦有了自己的审美趣味。观众对电影的欣赏已开始进入“品赏”之境。网络中“恶搞大片”亦是此种反应。只是批驳的更深,不留余地,故引来许多口诛笔伐。
从《英雄》到《黄金甲》,国内古装商业大片的不足是很明显的,其一是题材的选定,其剧本都不是上乘之作:其二是导演都缺乏相关制作经验:其三是拍摄技巧与画面制作只是模仿与充填。三者的不足导致影片缺乏灵动性与节奏感,缺乏美的传达与享受。电影是导演、剧情与观众三者之间的交流,一部成功的影片,导演唯有对影片有深刻的理解与感受,才能把自己的情感注入,才能获得观众的共鸣。三者只有得到真正的沟通,影片才是成功的。对于张、陈、冯三位导演来说,三者以前都有各自驾轻就熟的题材,也都有属于各自的影片风格。三位导演对影片的制作之道是熟悉的,前期作品都取得了一定的深度与力度,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英雄》毕竟是英雄,其剧情虽然简单,“大一统”的观念有点沉重,但影片的节奏感与画面的魅力还是不错的。九寨沟风景入画,泣血的树林,苍茫的戈壁,李连杰出神入化的武功表演,为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也满足了不少观众的视觉享受。但可惜《英雄》末路,剧情既简单又乏味,除了场景、画面的美丽,影片很难得到观众的心底喜欢。没有观众的认可,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大片,《英雄》可谓出师不利。此后张导携《英雄》之威,虽布下《十面埋伏》,但一个小小的“飞刀门”,仅靠打打杀杀,终难成气候。无奈之下,张导只好《千里走单骑》,萧条一时。在《满城尽带黄金甲》。张导意图东山再起。招安港台名将周润发、当红歌手周杰伦,请出巩俐重新挂帅,又使出惯用绝技“人海战术”,浓妆艳抹,摇旗呐喊。但《黄金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终归霸业难成,乌江饮恨。
在《黄金甲》中,观众很难被剧情所打动,影片缺乏美感,尽管“美”比比皆是。《雷雨》版的题材甚是乏味,铺天盖地阅兵式的打斗使人疲惫不堪,天马行空的刺客追杀有如电脑游戏,半裸的酥胸也得不到美感享受,最后剩下的只有“发哥”歇斯底里的发作,草草收场。没有好的剧本。没有真正娴熟的导演技巧,张导的商业古装大片终陷入“假、大、空”泥沼。难于自拔。
《夜宴》被誉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其与《黄金甲》旧比,场景与镜头的精美追求极尽雕琢之能事《夜宴》剧本的优劣得失已无需讨论,令人眼花缭乱的竹林打斗出自《卧虎藏龙》,故弄玄虚的面具使人生厌,话剧般对白削弱了影片的写实性。精良的日本式甲胄与中国古代的甲兵不甚符合,这些都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喜欢能《夜宴》在视觉追求上,对画面场景制作的依赖更加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最终给人的感觉依然是“空”,空洞无物。
至此,我们真的要思考,什么是影视美?场景美,画面美,服饰美,人物美,都是影视美学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但这只是表面层次的美,影视美远远超过此中要求。电影是通过以形写神的视觉传达,剧情只有打动人:场景、道具恰到好处:演员符合角色。表演技巧娴熟:摄影手法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整个影片富有节奏感,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才能够达到导演、影片、观众的共鸣。唯有此,影片才是美的,其构成元素才是美的。否则,靠虚张声势、浓妆艳抹、空洞的美来取悦、压垮观众的视觉与心理防线。只是美的堆砌。美,也最终失去了意义。
也许。对张、陈、冯三位导演来说,往日的农村、城市题材重复性的制作已经乏味,三位都希望再有所突破与创新。不再局限在国内发展,要向海外进军,在影视制作上再上一个台阶与规模。于是乎潜心研究当今流行电影,首先选取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题材。演员阵容要强大。场景、道具要豪华气派,更要注重包装与炒作。但是没有工程经验的电影制作团队是很难盖出好楼盘的,大楼外表上虽像模像样,但内部设计、家具摆放只是拿来主义,缺乏自己的创意与设计。不过难能可贵的,“吃一堑、长一智”,三位导演在失意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制作拍摄经验,并且提高了国内观众的影视审美趣味。也许不久的将来,三者将真正推出自己的心意大片。
反观李安的《卧虎藏龙》,其影片借助种种元素,表现了中国古代儒家的道德规范与江湖儿女的侠骨柔情。从茶楼酒肆、江南丝竹,再到大漠戈壁、青山秀水,李安对影片的制作是驾轻就熟的,从始至终,拍摄手法是娴熟的,镜头无拖泥带水之感。侠士武功虽神秘,但并非不着边际,似又有可信度。剧情跌宕起伏。有声有色,有虚有实,观众既得到了视觉的满足,也获得心理享受。导演的意图、人物的内心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表达与阐释,紧扣观众的心弦。于是,人物是美的,竹林是美的,故事是美的。影片达到了形、神合一的境界,且不乏精彩之笔。美,终于有了意义。
近期海外名导吴宇森制导的古装大片《赤壁》又要开拍。《赤壁》故事家喻户晓,吴导长期旅居海外,熟悉美国商业片拍摄之道,其制作水平也是超一流的,其旧作《断箭》、《变脸》《谍中谍Ⅱ》在海内外脍炙人口,亦不知吴导能拍出何等风范?是否能给国内导演一次演示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