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早期使用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预防静脉炎的方法和可行性 方法 将1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置管后24小时后即采用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每天3-4次,每次20分钟,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15天内发生静脉炎的百分率 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为2.22%,对照组为21.11%结论 早期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预防PICC致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温热敷;喜辽妥外涂;静脉炎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常规留置时间为一年,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渗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给需要中长期输液的人带来福音,尤其是肿瘤病人,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①。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或是并发症,其中以静脉炎为最常见。有文献报道②其发生率为21.5%。为了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科在PICC置管后早期采取外涂喜辽妥乳膏加局部热敷等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共执行PICC置管180例,其中男115例,女性65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0.5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管,型号为5F,根据体型置入适当的长度。两组年龄,性别,置管部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置管后即给予术肢适量的制动,在输液过程中及睡眠时抬高术肢,连续三天,24小时后穿刺部位局部湿热敷,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湿热敷后给予喜辽妥乳膏延穿刺点上方静脉走向外涂并适度按摩5~10分钟,每天二次,连续三天。对照组置管后常规护理③-④。当对照组出现静脉炎后再执行与观察组一样的护理措施(局部热敷再加喜辽妥外涂),由作者本人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置管后15天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
1.3评价标准根据美国的静脉炎护理学会静脉炎的判断标准:Ⅰ: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Ⅱ: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Ⅲ: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Ⅳ: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索状静脉,长度在于2.5CM,有脓液渗出。
1.4统计学方法所得的数据输入CHI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卡方检验。
2结果(见表一)
观察组发生2例机械性静脉炎,其中Ⅰ级2例,Ⅱ级0例,Ⅲ级0例,发生率为2.22%。对照组发生19例机械性静脉炎,其中Ⅰ级11例,Ⅱ级6例,Ⅲ级2例。
发生率为21.11%。两组均无Ⅳ级机械性静脉炎发生。
表1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
P值<0.005X2=15.58
3讨论
3.1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原因⑤有关:①机械性静脉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不适宜,插管操作不熟练,穿刺手法不规范或粗暴送管,损伤血管内膜,穿刺侧肢体过度的活动,穿刺过程导管对静脉壁的机械刺激,患者精神高度紧张使血管收缩痉挛,血管条件差等可收起机械性静脉炎。②血栓性静脉炎:可能与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大小不适宜(导管外周形成血栓),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导管尖端和导管内形成血栓);封管不规范,对导管材质过敏,个体体质差异有关。③化学刺激性静脉炎,与局部血管位置及血流量有关,也可因为操作中无菌区被污染,手套上滑石粉刺激有关,较少发生。
3.2湿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减少致炎物质的产生,减轻导管对血管的刺激,血管扩张后,有较充分的新鲜血液通过,可营养局部血管,促进损伤血管内膜的修复,有效防止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湿热敷对深部组织透热力强,减轻深部组织充血,减轻炎性水肿,防止血管痉挛,缓解疼痛,增加舒适度。从而有效预防置管后静脉炎。湿热敷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从而促进喜辽妥乳膏的吸收,增强其抗炎的效果。
3.3喜辽妥预防静脉炎的原理喜辽妥乳膏,其主要成分为多磺酸粘多糖,多磺酸粘多糖能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另外,它通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多磺酸粘多糖还能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合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因此,喜辽妥能防止浅表血栓的形成,促进它们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
3.4喜辽妥加湿热敷护理中注意事项:喜辽妥不得用于伤口处,而由于喜辽妥油性较大,应做好导管的有效固定,同时应注意湿热敷的温度,一般以50℃左右为宜,防止烫伤,尤其对象为老人及小孩应更加谨慎。
4小结
综上所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5,统计学意义显著,因此早期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预防PICC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其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孟春英,外周中心静脉置护理25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B):46—47.
[2]陈春燕,PICC导管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全科护理,2009,7(2B):509—510.
[3]邹勤,谢娟,陈民宵,经PICC输入化疗药物收起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研究,2005,19(9B):1751.
[4]郭丽娟,王立,何少林,等,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方法,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B):5.
[5]王玉珠,彭希琳,岳利群,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海南医学,2009,20(4B):152
【关键词】早期;温热敷;喜辽妥外涂;静脉炎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常规留置时间为一年,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渗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给需要中长期输液的人带来福音,尤其是肿瘤病人,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①。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或是并发症,其中以静脉炎为最常见。有文献报道②其发生率为21.5%。为了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科在PICC置管后早期采取外涂喜辽妥乳膏加局部热敷等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共执行PICC置管180例,其中男115例,女性65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0.5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管,型号为5F,根据体型置入适当的长度。两组年龄,性别,置管部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置管后即给予术肢适量的制动,在输液过程中及睡眠时抬高术肢,连续三天,24小时后穿刺部位局部湿热敷,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湿热敷后给予喜辽妥乳膏延穿刺点上方静脉走向外涂并适度按摩5~10分钟,每天二次,连续三天。对照组置管后常规护理③-④。当对照组出现静脉炎后再执行与观察组一样的护理措施(局部热敷再加喜辽妥外涂),由作者本人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置管后15天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
1.3评价标准根据美国的静脉炎护理学会静脉炎的判断标准:Ⅰ: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Ⅱ: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Ⅲ: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Ⅳ: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索状静脉,长度在于2.5CM,有脓液渗出。
1.4统计学方法所得的数据输入CHI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卡方检验。
2结果(见表一)
观察组发生2例机械性静脉炎,其中Ⅰ级2例,Ⅱ级0例,Ⅲ级0例,发生率为2.22%。对照组发生19例机械性静脉炎,其中Ⅰ级11例,Ⅱ级6例,Ⅲ级2例。
发生率为21.11%。两组均无Ⅳ级机械性静脉炎发生。
表1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
P值<0.005X2=15.58
3讨论
3.1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原因⑤有关:①机械性静脉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不适宜,插管操作不熟练,穿刺手法不规范或粗暴送管,损伤血管内膜,穿刺侧肢体过度的活动,穿刺过程导管对静脉壁的机械刺激,患者精神高度紧张使血管收缩痉挛,血管条件差等可收起机械性静脉炎。②血栓性静脉炎:可能与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大小不适宜(导管外周形成血栓),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导管尖端和导管内形成血栓);封管不规范,对导管材质过敏,个体体质差异有关。③化学刺激性静脉炎,与局部血管位置及血流量有关,也可因为操作中无菌区被污染,手套上滑石粉刺激有关,较少发生。
3.2湿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减少致炎物质的产生,减轻导管对血管的刺激,血管扩张后,有较充分的新鲜血液通过,可营养局部血管,促进损伤血管内膜的修复,有效防止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湿热敷对深部组织透热力强,减轻深部组织充血,减轻炎性水肿,防止血管痉挛,缓解疼痛,增加舒适度。从而有效预防置管后静脉炎。湿热敷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从而促进喜辽妥乳膏的吸收,增强其抗炎的效果。
3.3喜辽妥预防静脉炎的原理喜辽妥乳膏,其主要成分为多磺酸粘多糖,多磺酸粘多糖能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另外,它通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多磺酸粘多糖还能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合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因此,喜辽妥能防止浅表血栓的形成,促进它们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
3.4喜辽妥加湿热敷护理中注意事项:喜辽妥不得用于伤口处,而由于喜辽妥油性较大,应做好导管的有效固定,同时应注意湿热敷的温度,一般以50℃左右为宜,防止烫伤,尤其对象为老人及小孩应更加谨慎。
4小结
综上所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5,统计学意义显著,因此早期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预防PICC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其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孟春英,外周中心静脉置护理25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B):46—47.
[2]陈春燕,PICC导管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全科护理,2009,7(2B):509—510.
[3]邹勤,谢娟,陈民宵,经PICC输入化疗药物收起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研究,2005,19(9B):1751.
[4]郭丽娟,王立,何少林,等,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方法,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B):5.
[5]王玉珠,彭希琳,岳利群,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海南医学,2009,20(4B):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