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战略目标。特别是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发展密不可分。农业现代化发展复杂,需求千变万化,强调农业个性化、专业化,科技化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农业现代化为应用背景、农村为应用环境、农民为应用对象,分析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内涵,关系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的应用,探索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作用,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农业现代化
  一、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立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國。从古至今,农业处于弱势地位,农业发展速度并不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还处于一个较低层次,这大大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国际中,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水平不相一致,没有形成足够的比较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走向世界。因此,有必要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农业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开始注重信息化。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子通讯,人工智能等高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信息化水平成为当前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面对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融合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显得十分重要。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发展的。农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农业信息化的一部分。当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客观上促使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总的来说,计算机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的,培育、发展新的智能工具并转化为生产力突入农业生产的过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是新兴高科技产物。它在作物培育、农业种植、家畜畜养施肥灌溉,病虫政治均可涉及,在整个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深入。在农业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以及决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农业发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其人工智能化、技术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动态变化的范畴。早在1954年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就提出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但早期的农业现代化只限于机械化发展、化学化发展等。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提高。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其本质是农业科学技术化,即以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从而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集约化发展、机械化发展、专业化是重要的特点。此外,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注重工业化、智能化发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个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拉动的影响。
  三、我国农业计算机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分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越来越强。计算机农业应用在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社会化,智能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升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农业的集约化作用
  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农业组织可以在内部有效、准确、及时的的传达农业相关信息。组织与组织之间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加强农业技术的交流,相互传递有效的信息和反馈农业信息。这些特点可以有效的提高集聚产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它能够使得组织合作的专业化。另一方面,它能促进组织之间集聚反应,加强不同的农业专业组织之间的联合。同时,组织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间的集合性,也使得不同产业间的集聚性向更高一层发展。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可有效推动农业集约化组织向市场化。
  (2)农业的智能化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农业管理开始走向智能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出其人工智能搜索的作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系统比如遥感、视图,以及红外成像等技术对农业生长环境进,水分缺失状况等要素进行智能检测管理。
  (3)农业的机械化
  现阶段,中国不断发展的农机制造产业致使农机市场需求旺盛。但实际中,我国农机的制造技术并不高;农机的种类并不齐全;在工作性能方面也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与此当时,在国际上,由于设备的问题,导致企业与外国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因此,对于农机制造技术水平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目前国内,有企业开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农机制造进行开发。基于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比较逼真地将农机从设计,生产,到处理完全模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农机的使用检测,后期维护,完美的监测。同时,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也可加大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扩大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计算机技术应用不足分析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的核心技术,网络通讯,以及相关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效解决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技术性、创新性、先进性问题。但是,在农业发展中信息技术依然有诸多瓶颈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突破。
  (4)农业信息技术网站的分散性
  目前,我国涉农网站众多,但许多网站在内容上重复,以及内容存在不完整性。同时许多资源在数据表达上并不统一,操作标准也并不相同。信息异质、分散、结构不同,导致这些网站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单位。网站的分散性制约了农业信息资源的聚合效用的发挥。以至于各组织很难联合生产。数据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无法兼容也是农业数据库方面出现的问题,数据处理上捉襟见肘。这些让农业人员难以操作,在与国际大量开放的农业数据库相互操作中也无法达到有效。因此农业计算机信息的分散性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
  (5)信息技术投入的不合理性。   目前,我国农业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没有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加上农业本身发展水平较弱,农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并不是很发达,技术的运用还比较低,应用的广泛性也并不大。此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上的投入也不尽合理,多在一些生产方面投入,在监察方面较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政策建议
  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智能制造,物联网,工業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的出现,加快了信息化、自动化。结合互联网技术,增强了机器人的交互能力,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产品的研发成本、用于加工制造的时间成本,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猛烈的冲击,特别是我国传统农业遭到了巨大冲击,如何在这技术扩散的革命时代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格外重要。
  (1)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农业信息化体系。
  加快推进互联网新兴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从而带动农业发展。一方面,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力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其生产的集约化,效率化。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制造方面,结合计算机技术,引入计算机先进的相关软硬件系统和及时有效的信息。因此可以培育出农业自动设备技术和研发农业精准作业机具,促使其合理化,高效化发展。
  (2)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监察体系,防止潜在危险。
  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与农业监管相结合。效能监察工作并不是只有人力监督,光靠人力监督也是无法达到有效监督。监督技术必须紧跟技术发展,整合内外监督资源,充分运用效率高、效果好的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是监督能够更有效地实施。在监督方面可以做到三点:1、查询功能。利用计算机将监督内容很好地呈现。2、发现功能。用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因此,要加快农业计算机网络区域布局,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防范系统。
  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带动农民素质提高
  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生产发展离不开农民。发展农业最终目的也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因此,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一步。通过农业信息技术,可以开展网上远程教育活动。以村为单位给农民开展新技术学习,让农民学习到”经营管理方法”、”新技术应用”以及各种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农民可以通过网络文化教育更容易接收到外界知识。农民将学习到的知识广泛应用于农业,可使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总之,在新世纪、新时期、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牢牢把握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脉搏,与之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1]罗锡文,廖娟,邹湘军,张智刚,周志艳,臧英,胡炼.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0):1-14.
  [2]邓超群.网络监察系统在企业效能监察中的作用[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03):65-67.
  [3]高万林,李桢,于丽娜,王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03):257-261.
  [4]罗锡文,廖娟,邹湘军,张智刚,周志艳,臧英,胡炼.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0):1-14.
  [5]刘延风.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的影响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4):27-32.
  [6]孔祥智,毛飞.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主体及推进策略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02):9-15.
  作者简介:
  张峰(1980年—),男,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人,办公室副主任,大专,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处理。
  (作者单位:泰州市海陵区农业委员会)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通过分析目前油井的应用情况、生产效果、影响因素等,总结相关采油的工艺技术的不足。并对水平油井段副管多点注气进行模拟数值实验,为能达到均匀性注气提供相关改善方法,有效优化水平井参数,完善水平井举升的技术,避免杆柱的的脱落断裂,为后续水平井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采油;工艺技术;优化措施;研究  一、采油区域地址状况  以青海省采油区为例。青海省受地质构造运动控制,地质特征总表现为北
期刊
摘 要:风机振动故障模式会因设备结构、安装方式、运行工况不同而各异。现场诊断和治理要从多方面入手,采用科学的分析手段,注重故障细节表征。风机振动机理分析法和频谱分析法对风机振动故障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合理运用一种或多种结合运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对风机振动的大力整治,使风机振动故障率大大降低,有力地保证了通风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关键词:风机;振动;诊断
期刊
摘 要:目前,电网的建设、运行均受到了配电变压器过负荷运行的限制。基于此,本文将以监测方式不合理、单台变压器负荷过低、用电增长率设计过低为切入点,分析配电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原因,同时从配电变压器并联运行、进行变压器增容、实现自动调容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配电变压器过负荷运行问题的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变压器增容  在电网中,配电变压器属于终端变压器,其通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我国就已经注意到了河流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以来,我国因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力的兴修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河流的生态问题息息相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水利的兴修是河道治理的一种,河道治理当中不仅要确保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现在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河道治理中河流的生态修复的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文章就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作出探索研究,希望对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事业有所裨益。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桥梁施工;存在问题  一、道路桥梁的作用及其意义  公路作为当下最普遍的运输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无论是人还是物发生位移便需要借助道路来实现。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中电气设备数量、用途、型号的不断增加,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如何保证电气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成为施工监理需要面对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对建筑工程电气施工监理进行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施工监理;研究分析;建筑电气;电气施工  电气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专业配合较多、技术含量较高的专项工程,由于工程施工的隐蔽性,使得电气施工的质量尤为重要,否则返工和后期维护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污染和资源紧缺成为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能源消耗是建筑物建造、使用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建造工程节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现代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成建筑物成本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问题、控制措施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多学科技术,包含诸多学科内容,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微型化等等都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诸多功能都是通过其内部各组成部分功能的协调与综合来共同实现的,集先进科学技术于一体。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不仅能改变传统机械
期刊
摘 要:近些年,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使得我国测绘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土地整理是现代测绘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该项工作能够将空闲的、低效的以及不合理使用的土地进行重新整理,从而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对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测绘技术;土地整理;问题;措施
期刊
摘 要:分析了“IEET认证”对通识课的要求和学分制对通识课的要求,并提出改革通识课的建议,认为通识课的建设应该在“IEET认证”和学分制背景下进行优化整合,才能促进通识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IEET认证;通识课;学分制  一、“IEET认证”对通识课的要求  “IEET认证”中规定了八项专业学生核心能力:1)具有应用科学、物理学、微积分、工程数学及工程统计知识的能力;2)具有设计及执行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