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中乾坤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ux1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外敌入侵,世事纷乱,战火四起,地处江南边陲的一座小城却仍是一派宁静祥和。
  柳一诺是小城中首屈一指的制扇师。
  此时,柳家制扇已有百年历史,传承到柳一诺这代,制扇的技艺早已炉火纯青。柳一诺制出的扇子,扇骨清奇,厚薄适中。虽然时代变迁,世人早已无需用折扇摇动扇风,但这制扇的生意却一直没有没落,反而有了愈加兴旺的苗头。
  柳一诺制扇,规矩极大。一年四季,各做四种折扇,每种只做十把——春扇、夏扇、秋扇、冬扇,每把扇子价格不菲却供不应求,因为求扇者多是达官显贵,城中官员与富商都以拥有一把柳氏折扇为荣,论政事谈生意时取出折扇轻轻摇动,竟隐约有了诸葛孔明运筹帷幄的派头。
  只是,求得一把柳氏折扇并非易事,不是用钱就能办到的。用柳一诺的话说,扇子如人,要有机缘才能相遇,要彼此投缘才能相依,一把折扇只能有一个主人。
  四季之扇亦有显著不同。女人们的扇多为春扇,雅致生动又风情万千;生意人的扇多为夏扇,薄如蝉翼却红红火火;官员们的扇多为秋扇,古朴盈满而不露形色;老人们的扇多为冬扇,清冽简约且易合难开。
  这天,正值秋冬之交,柳一诺家中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一言不发,不说买扇,反而取出一把折扇放在桌上,家人不解其意,只得请来柳一诺。不料柳一诺一见此扇,立刻小心翼翼打开,看了足足有半晌时间。
  柳一诺观扇之际,家人有好奇者悄悄凑近观看,发现折扇上绘着一幅千里江山图,层峦叠嶂,山峻水秀,一派大气磅礴之势。
  见柳一诺看扇出神,那客人也不说话,自顾自在一旁饮茶,直到柳一诺回过神来,那人才微微一笑,说:“我来此处,只送一扇,只为一诺!”
  听了那人的话,柳一诺若有所思,半晌才抬头看向对方,微微点头。那人也轻轻点头,随即转身离去。
  第二天,柳一诺开始制扇。他取出家中珍藏的上等好木,锯、劈、煮、晒,拉小骨,钻骨孔,抛光打磨,填芯贴梁……为制一把折扇,竟闭门不出两月有余。
  扇骨成型后,柳一诺更加深居简出。扇面用上等宣纸铺就,以桑树皮纸为内衬,令柳家人惊奇不已的是,这次柳一诺竟然没有雇佣画匠作画,而是亲自动笔,画了一幅阳春白雪图。
  折扇制成之后,柳一诺每日都要反复观摩,还令家人亲友逐一欣赏,众人无不啧啧称奇。只知柳家制扇技艺了得,却不知柳一诺还有一支丹青妙笔,他的画作梅红雪白,雪上飞鸿顾盼生姿,阳春白雪之中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折扇一打开便令人心生岁暮天寒的悲壮之感。
  如此一过数月,某夜大雪纷飞,那位为柳一诺送扇之人突然再次来到柳家,同样不发一言,似乎他已料定柳一诺必然知道他的来意。
  柳一諾面色凝重,小心翼翼取出新制的折扇,与那人留下的折扇一并交与对方。
  那人打开两把折扇,细细观看半晌,突然大笑:“果然一模一样,柳氏折扇,名不虚传,这两把折扇我一起带走了!”
  听到这番话,柳一诺紧绷的脸才终于放松下来,与那人四目相视,会心一笑,旁边的柳家人却是一脸蒙。这两把折扇明明大相径庭,一个是山水画,一个是花鸟图,为何那人却说一模一样呢?
  转眼冬去春来,小城里却已不复昔时的平静祥和,蜂拥而来的日军终于露出了锋利的爪牙,江南富庶之地转眼间便已四面楚歌。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日军竟在绵软的江南踩了钉子,处处碰壁,似乎总有人能料到日军意图,棋高一着,短短数月,竟将数万日军赶出了江南。
  此时,民间流传,是两把折扇退了敌。更有人流传,其中一把正是江南柳氏所制。有人登门询问柳一诺,柳一诺却只是笑笑,言说此等无稽之谈,不必相信,也不必理会。众人也觉得传言过于神奇,殊不可信。
  如此一过又是数年,日军大败,神州大地虽然满目疮痍,却终于恢复了安宁。此时,柳家制扇生意早已青黄不接,柳一诺只靠写字、绘画、教书为生。
  这年秋高气爽时,那位不速之客再次造访了柳家,他与柳一诺痛饮一夜,时而相拥痛哭,时而击掌狂笑,清晨时分,那人留下一把折扇便悄然离去。
  柳一诺与夫人一同送走来客。临别之际,柳夫人听到柳一诺口中轻轻说道:“却将妙质因风剪,为出新裁对月描。这折扇本是风雅之物,却因这乱世有了肃杀之气,看来,我柳家再也无法制出一把好扇了。”
  听罢两人一夜畅谈,柳夫人终于明白了其中原委。原来,那传言竟是真的,扇上阳春白雪掩映之下,竟藏着一张性命攸关的地图。其时日军入侵,处处谋而后动,在江南之地预先留下了明暗棋子数十颗,这张图上标记的就是这些棋子落子之地。那客人是革命党情报组织的首领,亦是当年与柳一诺一同矢志救国的热血青年,两人约定,若有一日,国家危亡之际,一定竭尽所能,以热血报国。
  柳一诺祖上曾留下一技,能以特殊笔法在扇上藏下千言万语,这才是柳氏折扇传承百年的精华所在。那人带来的山水图标注着地理方位与据点分布,柳一诺制扇,便是要将这扇上的地图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柳一诺耗尽心力才制得此扇,每朵梅花开处、每只鸿爪落处、每片雪花聚处,都隐藏着千万秘密,点燃起熊熊战火,左右着纷扰世事。
  柳一诺对夫人说:“扇有阴阳,人分优劣,我制出此扇,世上扇艺再无出我左右者,但千金之诺却比一纸折扇重要许多。扇如人心,不可轻慢,我柳家制扇技艺传承百年,就是为了制这救人之扇,此扇入世,柳家便要出世了。”
  从此,柳一诺再不制扇,百年柳氏折扇从此断绝。
  选自《故事大王》2021.5
其他文献
女兒拿着试卷怯怯地对林平说:“妈妈,我数学不及格。”  林平大怒:“真的?”女儿点点头,说:“看清楚,是100分!”  林平大喜,亲了女儿一口。女儿叹了一口气:“我只是想考验一下,你到底是喜欢我还是喜欢分数。”  (李末)  选自《民间故事》
期刊
明朝隆庆年间,在浙江绍兴府,绸缎商彭耀祖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财主。这天夜里,彭家发生了一起窃案,一匣昂贵的珠宝不翼而飞。彭耀祖怀疑仆人张兆龙监守自盗,一纸诉状把他告到了衙门。审案的绍兴知府偏听偏信,认定张兆龙就是窃贼,将他关入了大牢。张兆龙蒙冤受屈,又气又急,不久便在狱中病死了。  半年之后,真正的窃贼在销赃时被抓,整个案情终于水落石出。这下,张、彭两家结下了仇怨。  张兆龙有个儿子,名叫张浩,是个
期刊
昨天我去爬山,在山崖下的石缝中看到一本发黄的、脏兮兮的、薄薄的书。可能是年代久远,封面已经损坏,但隐约可见“九阳”二字。我心中不禁狂喜,这绝迹江湖多年的《九阳神功》武功秘籍终于让我发现了!我用木棍将其小心翼翼扒拉出后,怕附近游客和村民发现,一把将书揣入怀中便打道回府。我在回家的车里一言不发,浮想联翩:任督二脉,刀枪不入……终于到家了,我把“武功秘籍”小心翼翼捧出来,怀着忐忑的心情翻開第一页—九阳豆
期刊
三婶兰香当年在俺们村里是有名的村花,长得那简直是无可挑剔。我三叔却大不相同了,长得是五短身材,其貌不扬。我三婶总是说:“我这一辈子,一朵鲜花插在了你三叔这摊牛粪上了!”三叔听后,呵呵一笑,这一笑让人琢磨不透。  谁都知道,当年是我三婶主动投怀送抱找我三叔的,二人很快生米做成了熟饭,有了我现在的这个叔伯大哥浩成,后来又有了老二浩功。  浩成和我三婶相像,一表人才,在村子里有很多追求他的女孩子,到了成
期刊
杭州北面的黄湖镇,下辖一个青山村。在青山村的荷叶岭上,有座古刹叫石泉寺,唐代始建,一直延续至今,正对山门的是一条石径,尽用鹅卵石铺成。  这条山径两旁长满了草木,但在山门下数十步处,却有一块光秃秃的方形石壁。这块石壁非常平整,几如人工打磨而成,当地人传说这是唐末黄巢兵败至此,用宝剑削出的。因为黄巢起兵时是凭法术让人在井中照影,说照到什么就会是什么,结果手下徒众照出或将或相,黄巢自己照出的则是帝王,
期刊
一天,康熙与大臣陈廷敬谈论天下大事,忽然问:“陈爱卿每日午宴用些什么?”  陈廷敬连忙奏道:“臣每日派人到前门外五牌楼东边买炸豆腐一碗,窝头两个。”  康熙又问:“用钱多少?”  陈廷敬答道:“两个小钱。”  康熙非常高兴,立即传旨:“即日起,朕每天午膳只用炸豆腐一碗,窝头两个。”  康熙连吃三天炸豆腐、窝头,心想一定节省了不少银两,遂传御膳房刘总管算账。  刘总管说:“这三天午膳,每天用白银一千
期刊
1.吓人的头像  艾佳今年四十多岁,是羌城有名的摄影师,她在羌城开了一家影楼,生意十分兴隆。艾佳如今是单身,她的前任丈夫一年前疯了,现在还住在精神病医院治疗。这天,她正在影楼会客室与一位客户商谈拍摄事宜,新招进来不久的助理华敏慌慌张张地推门进来,惊恐地说:“艾、艾总!刚冲洗出来的那组照片里……多了个人!”  艾佳淡淡地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也许是路过的人呢。”  华敏见艾佳没有明白她的意思,就
期刊
莫名约见  和田辞去警察职务已经三年了。这天,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打来的求救电话,说她最近常常接到一个男人的恐吓电话,说要杀了她,她很害怕,想请和田出来见面详谈。  出于过去当警察的职业敏感和习惯,和田答应了女人的要求,并和对方约好下午四点,在中央高速公路的相模糊出入口碰面。那女人还告诉和田,她叫片桐雪枝,戴了顶白帽子,穿一件白色的西服。  四点整,和田开车抵达相模糊出入口。此时已是初夏,周边都
期刊
西域大宛国,沙尘罩城,十万汉军围而不攻。  通往城里的水源已被切断,改道流进汉军大营。不出十日,这个沙漠之城定不攻自破。  “兵发大宛,取其宝马。汗血不得,一卒不回!”三年前的圣旨已经发旧,依然发出逼人的威力。将军手捧圣旨,长出了一口气。奉旨率大军万里西征,辗转大漠三年有余,终于找到了大宛国城,又切断了水源,何愁大宛国不交出汗血宝马?他挥手:“上酒,本将要一醉方休。”  十日后,城墙上的大宛兵精神
期刊
在神秘的湘西,一直流传着赶尸的传说。那会儿,村里不少人为了生计,纷纷外出到地主家打工。有的人死在了外地,为了叶落归根,不少人家就会请赶尸匠帮忙把人运回来。说来也怪,这死人怎么会走路呢?而且有的人是在夏天死的,这炎炎夏日,尸体在路上半个月都没有腐烂,完完整整地被运回家中,着实神奇。  王小牛十七岁时,在一处客栈当店小二,每天起早贪黑。一天晚上,王小牛睡得正香,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他赶忙穿上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