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23-02
在我校一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完全平方公式》上,在授课阶段的教学中,按照老师的预设,教学过程显得非常的顺利,对于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老师还编成顺口溜“头平方,尾平方,积的两倍在中间”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似乎不错,但在随后的练习反馈中,却有不少学生不会应用这个公式,反而使用了“(a±b)2=a2±b2”这一错误等式,课堂上老师随即进行了纠正。然而,在当天的作业巩固中,情况并没有好转,竟有更多的人误用“(a±b)2=a2±b2”这一错误等式。其实,这种情况是我们平时教学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不少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困惑。不少学生都反应,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都“听得懂”,可是我自己去做却“不会做”!“听得懂”就是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和方法能听明白,无认知障碍,“不会做”就是学生对书本上的习题、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教辅资料上的习题和考试试题不会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倒”是不少学生数学学习状态的生动写照!教学中还发现一些看似很聪明、特别自信的学生,每次进考场前都信心满满,然后每次的成绩都不甚理想,自我分析时总是说考试时自己粗心、笔误、看错题或是计算错了,对“考不好”还很不服气,自认为“其实我是会做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懂了又忘,懂了又错,甚至懂了又不会做呢?笔者对此留心多年,现将点滴体会作一介绍,仅供同行参考。
1.是否真懂
由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原因,常使学生自以为已懂,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浮于表面,似是而非。
1.1 所谓教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备课不够深入,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估计过高,致使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其二,没有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老师讲课时,没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而是采取灌输的方式,老师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却没能深刻地提示本质特征,不能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不能从“所以然”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造成学生的“懂”仅停留在“听”的层面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依样画葫芦。有时,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教室里一时鸦雀无声没有反应,加上教师又担心教学时间不够,这时教师往往把解题方法的谜底都“启发”出来了,由于得到教师的暗示,此时教师要是问学生“这个问题懂不懂?”,学生的“懂”字就会回答得格外响亮;也可能由于反应快的学生大声喊出了方法,此时不懂的学生经过几秒钟的愣神,也忽然明白了过来;也可能由于某位同学的提醒,而出现了听者的频频点头;或者稍微想不起来就放弃独立思考,马上毫不研究地照搬书本资料上的答案,而使自己快速产生“弄懂”题目的快感,当然谈不上运用知识解题。
1.2所谓学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者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听懂一点点就不想继续听下去,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不去深入地领悟所学知识,属于“浮燥型”学习心理。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a+b)(a-b)=a2-b2时,自认为很简单,不愿多听多想,对公式中的a、b既可以代表单个数、字母,也可以代表单项式或多项式没有真正领会,结果在练习时就出现了(2x+1)(2x-1)=2x2-1的错误,其二,有的学生过分依赖课本和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上不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练习、作业时做一步比照一次书本或老师的解答,做一道题看一次公式,或是经同学提示、拿他人已经完成的作业作“参考”、看书本或资料上的答案,而间接想起解题答案。如果离开了课本和老师,他们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敢做,属于“依赖型”学习心理。三是不去追根求源,解这类题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从上一步到下一步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是错误?错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没有进行过思考,记忆不求活、理解不求深、辨析不求详,没有一种深入钻研的学习习惯。
例1.如图1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对于此题,关键在于理解作图的依据,然而很多同学只是学样把图形做出来,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就不深究,那么,下次遇到类似的题型他仍旧是不会的,或是对一些看似一样实则完全不同的题目,他也采用一样的做法,那就必错无疑,如把此题改成“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相等?”,作图方法就与原题完全不同。
2.是怎样弄懂的
学生都说,课上听得懂。然而,学生自认为的“懂”往往只是机械记忆、表面理解和程式化的模仿,是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特征。平常说的“会做”,也往往是模仿性的做,一法一题地做,老师课上讲什么,课下你就做什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考试则不然,考题一般不指明该题属于什么类型,要用什么方法,,考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常常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考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比较牢固,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到“真懂”、“真会”。那就应该在知识的探索、群体的讨论中通过深层次的研究,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注意:
2.1 要真正落实主体地位,切实创造“真会”空间。对知识的“假懂”到“真会”,不能仅停留在听的层次上,要经过自己的大脑将其想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者应负主要责任。课堂上为什么总是由你讲呢?为什么不给学生提供一点提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呢?一帆风顺的课未见的是好课。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甚至是错误的思路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可能很费时间,但它确实是使学生真正弄懂,并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比较、探索、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领会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懂,也才会掌握得牢。
如在学习《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这一节时,安排有如下练习: 例2.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右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学生对于解决该问题的依据大都不会觉到困难,然而在格式书写上是一个难点,于是笔者就先让学生完成。相当多同学都是这样写的:
从学生的解题叙述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没有真正理解,对“逆定理”中的题设与条件混淆了。在教学中,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哪儿错了,而是由学生自己来找错,并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一来,通过自主纠错这一环节,学生对“逆定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能更好理解“勾股定理”与“逆定理”间的不同。在作业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逆定理”的理解是到位的,做到了“真懂”、“会用”。
2.2 要努力完善知识结构,充分奠定“真会”基础。在学习新概念、新知识时,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或是受到旧有相近、易混淆知识的影响,或是受到旧有思维习惯的影响,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迁移,导致学生对所学新知看似“已懂”,当教师要求学生叙述概念、定理时,他们往往能够给予流利而圆满的回答,但却经常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如在学习“平方根”时,对于问题“81的平方根等于多少?”,相当多的同学回答是“9”,然而学生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这一性质都能完整叙述。正确而流利的回答恰恰掩盖了学生并不理解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精心合理地设计问题,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保证对概念的理解到位,才能进行抽象概念和判断推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类比,尽可能把同类和相似的内容联系起来讲解,启发学生自己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对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真正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做到“真懂”、“真会”。
如笔者在教授《平方差公式》时,安排了如下练习:
通过这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能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式子应具备的特征;同时,对公式中的a、b所代表的意义有了更明确的认真。只有这样,学生熟悉了公式的结构特征,会快速判断一个式子是否符合公式特点了,才能应用它进行简化计算。才是真正的“懂”。
2.3 要指导学习方法,提供“真会”钥匙。很多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有一位学生说:“我上课没记笔记,老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会忘记。”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能达到“真会”的突破口,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专心听、勤于思、认真记”,切忌只听不记或只记不听。笔记要简明扼要,有选择性。着重记老师讲的要点、提纲、归纳、补充及老师对概念、定理阐述中的见解和题解分析的思路点拨等;记自己没有听懂的知识点、疑难处及突现的灵感等;记同学在课堂上交流的新概念、新思路、新方法及独到的见解和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通过课后的整理和钻研将之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在我校一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完全平方公式》上,在授课阶段的教学中,按照老师的预设,教学过程显得非常的顺利,对于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老师还编成顺口溜“头平方,尾平方,积的两倍在中间”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似乎不错,但在随后的练习反馈中,却有不少学生不会应用这个公式,反而使用了“(a±b)2=a2±b2”这一错误等式,课堂上老师随即进行了纠正。然而,在当天的作业巩固中,情况并没有好转,竟有更多的人误用“(a±b)2=a2±b2”这一错误等式。其实,这种情况是我们平时教学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不少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困惑。不少学生都反应,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都“听得懂”,可是我自己去做却“不会做”!“听得懂”就是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和方法能听明白,无认知障碍,“不会做”就是学生对书本上的习题、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教辅资料上的习题和考试试题不会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倒”是不少学生数学学习状态的生动写照!教学中还发现一些看似很聪明、特别自信的学生,每次进考场前都信心满满,然后每次的成绩都不甚理想,自我分析时总是说考试时自己粗心、笔误、看错题或是计算错了,对“考不好”还很不服气,自认为“其实我是会做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懂了又忘,懂了又错,甚至懂了又不会做呢?笔者对此留心多年,现将点滴体会作一介绍,仅供同行参考。
1.是否真懂
由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原因,常使学生自以为已懂,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浮于表面,似是而非。
1.1 所谓教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备课不够深入,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估计过高,致使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其二,没有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老师讲课时,没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而是采取灌输的方式,老师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却没能深刻地提示本质特征,不能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不能从“所以然”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学生没有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造成学生的“懂”仅停留在“听”的层面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依样画葫芦。有时,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教室里一时鸦雀无声没有反应,加上教师又担心教学时间不够,这时教师往往把解题方法的谜底都“启发”出来了,由于得到教师的暗示,此时教师要是问学生“这个问题懂不懂?”,学生的“懂”字就会回答得格外响亮;也可能由于反应快的学生大声喊出了方法,此时不懂的学生经过几秒钟的愣神,也忽然明白了过来;也可能由于某位同学的提醒,而出现了听者的频频点头;或者稍微想不起来就放弃独立思考,马上毫不研究地照搬书本资料上的答案,而使自己快速产生“弄懂”题目的快感,当然谈不上运用知识解题。
1.2所谓学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者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听懂一点点就不想继续听下去,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不去深入地领悟所学知识,属于“浮燥型”学习心理。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a+b)(a-b)=a2-b2时,自认为很简单,不愿多听多想,对公式中的a、b既可以代表单个数、字母,也可以代表单项式或多项式没有真正领会,结果在练习时就出现了(2x+1)(2x-1)=2x2-1的错误,其二,有的学生过分依赖课本和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上不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练习、作业时做一步比照一次书本或老师的解答,做一道题看一次公式,或是经同学提示、拿他人已经完成的作业作“参考”、看书本或资料上的答案,而间接想起解题答案。如果离开了课本和老师,他们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敢做,属于“依赖型”学习心理。三是不去追根求源,解这类题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从上一步到下一步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是错误?错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没有进行过思考,记忆不求活、理解不求深、辨析不求详,没有一种深入钻研的学习习惯。
例1.如图1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对于此题,关键在于理解作图的依据,然而很多同学只是学样把图形做出来,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就不深究,那么,下次遇到类似的题型他仍旧是不会的,或是对一些看似一样实则完全不同的题目,他也采用一样的做法,那就必错无疑,如把此题改成“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相等?”,作图方法就与原题完全不同。
2.是怎样弄懂的
学生都说,课上听得懂。然而,学生自认为的“懂”往往只是机械记忆、表面理解和程式化的模仿,是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特征。平常说的“会做”,也往往是模仿性的做,一法一题地做,老师课上讲什么,课下你就做什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考试则不然,考题一般不指明该题属于什么类型,要用什么方法,,考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常常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考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比较牢固,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到“真懂”、“真会”。那就应该在知识的探索、群体的讨论中通过深层次的研究,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注意:
2.1 要真正落实主体地位,切实创造“真会”空间。对知识的“假懂”到“真会”,不能仅停留在听的层次上,要经过自己的大脑将其想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者应负主要责任。课堂上为什么总是由你讲呢?为什么不给学生提供一点提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呢?一帆风顺的课未见的是好课。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甚至是错误的思路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可能很费时间,但它确实是使学生真正弄懂,并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比较、探索、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领会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懂,也才会掌握得牢。
如在学习《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这一节时,安排有如下练习: 例2.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和∠DB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各边尺寸如右图所示,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
学生对于解决该问题的依据大都不会觉到困难,然而在格式书写上是一个难点,于是笔者就先让学生完成。相当多同学都是这样写的:
从学生的解题叙述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没有真正理解,对“逆定理”中的题设与条件混淆了。在教学中,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哪儿错了,而是由学生自己来找错,并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一来,通过自主纠错这一环节,学生对“逆定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能更好理解“勾股定理”与“逆定理”间的不同。在作业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逆定理”的理解是到位的,做到了“真懂”、“会用”。
2.2 要努力完善知识结构,充分奠定“真会”基础。在学习新概念、新知识时,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或是受到旧有相近、易混淆知识的影响,或是受到旧有思维习惯的影响,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迁移,导致学生对所学新知看似“已懂”,当教师要求学生叙述概念、定理时,他们往往能够给予流利而圆满的回答,但却经常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如在学习“平方根”时,对于问题“81的平方根等于多少?”,相当多的同学回答是“9”,然而学生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这一性质都能完整叙述。正确而流利的回答恰恰掩盖了学生并不理解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精心合理地设计问题,揭示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保证对概念的理解到位,才能进行抽象概念和判断推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类比,尽可能把同类和相似的内容联系起来讲解,启发学生自己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对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真正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做到“真懂”、“真会”。
如笔者在教授《平方差公式》时,安排了如下练习:
通过这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能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式子应具备的特征;同时,对公式中的a、b所代表的意义有了更明确的认真。只有这样,学生熟悉了公式的结构特征,会快速判断一个式子是否符合公式特点了,才能应用它进行简化计算。才是真正的“懂”。
2.3 要指导学习方法,提供“真会”钥匙。很多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有一位学生说:“我上课没记笔记,老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会忘记。”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能达到“真会”的突破口,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专心听、勤于思、认真记”,切忌只听不记或只记不听。笔记要简明扼要,有选择性。着重记老师讲的要点、提纲、归纳、补充及老师对概念、定理阐述中的见解和题解分析的思路点拨等;记自己没有听懂的知识点、疑难处及突现的灵感等;记同学在课堂上交流的新概念、新思路、新方法及独到的见解和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通过课后的整理和钻研将之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