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 马路遥
脚步停留在冠军园前汇志大道边的网球场上,场地上活跃着武体网球人健硕的身影。尽管此时已是十二月的寒冬,一张张微微发红的脸蛋透露出网球带来的欢乐。在武汉体育学院,网球绝对是学校的王牌。
“1989年,武体就拿到了全国单打冠军,-1990年亚运会我作为男队主教练,带队拿下了团体第三名的成绩。”
在白云黄鹤的故乡,在中国光谷的中心,在秀丽的东湖之边,坐落着一座年过半百的老校——武汉体育学院。步行在充满青春气息的武汉体院。举头而视的是一片片翠木青松和古典与现代风格并存的建筑,擦肩而过的是那些年轻而朝气的武体人,心中不禁为这所学校的过去、现在感动着。
成绩斐然的昨天
李正荣教授,武汉体育学院网球教研室的主任,曾带国家软式网球队参加过两次亚运会,并取得两次第三名,是学校网球界的重量级人物。只要有人来采访,教研室的老师都会推他为先。
武汉体育学院网球教学的历史渊源,好似江南的黑白水墨画,苍劲有力也不失婉转柔绵,自然浑成,应运而生。武体的网球运动从1987年开始,那时候还是软网时代,李教授在那年初被派到日本学习网球这项新运动,回校后就开始组队并参加各项赛事。那时在日本举办的亚运会,中国也受邀参赛,当时全国十个体育学院组队成立代表中国参赛的网球队。武汉体院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网球队。
“1989年,武体就拿到了全国单打冠军,1990年亚运会我作为男队主教练,带队拿下了团体第三名的成绩。1997年,我们成立了网球专选班,那时候开始打硬式网球了,第一批招了二十几个人,后来每年都在增加。”说起过往的辉煌李教授仍然历历在目。直到今天,武体每个年级总共设有13个网球专选班,每个班二三十个人。这个总人数仅次于篮球,在学校排在第二位。
院软网队曾获全国软式网球锦标赛单打冠亚军、双打第三名;院网球代表队曾获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团体亚军、全国体育院校网球比赛团体季军、湖北省高校网球比赛团体和单项冠军……这就是武体王牌。
蓬勃发展的今天
过去的成绩为今天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次的进步和飞跃都是学校、老师、学生集体努力的结晶。目睹网球的迅速成长,每个武体人都为之振奋。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备,都是卖力强大的王牌。现在武汉体院一共有47片网球场地,室外37片,室内10片。这个数量是其他学校不可能相比的。
武体现在的网球专业有14个教学老师,其中1个教授、6个副教授、4个讲师、3个助教,其中还有一个女老师,在他们中有1个博士生和6个研究生。不管是学历上还是年龄上都是相当合理的。
在网球教学上,武汉体院的老师们不仅重视学生的技术,更重视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方面的能力,学生不仅要会学,也要能把技术教给其他人。现在就业压力较大,学校鼓励学生在扎实学好网球的同时,也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武体的学生还经常在业余赛事担任裁判、教练、陪练工作等等。这不仅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还能缓解一些同学经济上的困难。
而对于老师自身学习和再提高,武汉体院也有自己的方法。据李教授介绍:“学校曾两次派老师去温布尔顿学习;在奥运会时我们武体的老师参与裁判工作;参加全国教练员培训班。也是提高水平的重要方法;上海大师杯学校组织观摩团去学习。我们现在还在集中我们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编写的教材。让教学更系统完整。”
体院是所很热闹的学校,不仅因为学校里的人,也因为外面人的加入。学校经常会承办一些赛事,丰富学生的经历,拓展学生的视野。在这些赛事中鼓励学生去从事裁判或者陪练的一些工作,也让更多的学生来观摩比赛,通过对比,来自我学习和提高。这对学生各个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精益求精的明天
未来总是充满希望的具有诱惑力,人人都为之憧憬、为之奋斗。未来的武体网球,更像颗璀璨的钻石,不仅透亮明媚,更是无价之宝。因为精益求精的武体人知道如何做好这项事业。学校网球教学的规划,不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因为规模太大会影响教学质量。学校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求精求质,让学生尽快提升。由于很多学生学网球都是从零开始,这样要老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来培养,再加上网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球场的负荷日益增加。只有控制规模,精益求精,以学生为主。为核心。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的结果;教学质量的完善是整个武体网球人的团结努力的成果。这条紧密的网球链维系着每一个热爱网球的人,共同为武体精益求精的明天而全力努力着。
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具有诱惑力,人人都为之憧憬、为之奋斗,未来的武体网球,更像颗璀璨的钻石,不仅透亮明媚,更是无价之宝。
俊杰辈出
刘明曝,武汉体育学院06级运动训练学院网球专项的学生。他只是体院众多网球学生中普通的一个,即便面临考研的压力,他却更乐意与我们分享网球带给他的精彩回忆。那些美妙的情感好像武体校园里的常青松,屹立于寒冬之中却依然青翠葱茏。
在学校里刘明嗥是个热情而多才多艺的活跃分子:国家一级网球裁判员、国家二级网球运动员、“校园十佳歌手”、“校园之星主持人大赛”的“校园之星奖”获得者、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国家一级助学金获得者等等。同时他还是一名优秀党员,更是一名对网球怀揣梦想、执着追逐的人。
刘明嗥幽默地用了“浪漫”一词来形容他首次接触网球的感觉。“对网球最初的印象,觉得它很浪漫,很有感觉,第一次玩的时候很快就上手了。那是初一的时候,和我爸爸第一次玩网球,父子同场,那是我很美好的回忆。”
进入武汉体育学院后,原本是考羽毛球进校的他却放弃了志愿项,而选择了网球。“考虑到未来发展。网球市场更宽广、对外交流也多,对它感觉也好,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才做的决定,选网球。”刘明皞对网球的感觉,有三个阶段喜欢、参与、融入。网球不像篮球、足球、排球,有那么强的团体意识,身体接触多。而是需要个人的自身努力,来面对挑战和压力,这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力、独立性。所以网球带给他的是一种对个人品质的锤炼。
“作为武汉体院的学生,你觉得这里和其他学校、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吗?”听到这个问题后,刘明嗥顿时喜形于色,他脱口而出两个英文单词:surprise(惊奇)、interesting(有趣),脸上还伴有夸张的表情。“我刚来武汉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su rpnse’,没想到武汉有这么多人在打网球;而‘interesting’是因为人多,打球气氛很好。这可以说明这个地区对网球的重视程度和热爱。这和我去过的其他地方很不一样。”的确武体的软硬件条件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体的网球氛围十分浓厚。校园里三五成群学生中,总有一个是手持网球拍的。无论白天黑夜,球场上总是“人满为患”,从天开始放亮一直到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你总能看到潇洒的挥拍,听到清脆的击球声。走近一看,练球的那面墙上已留下长年累月击打形成的凹坑。
采访中,刘明嗥还特意提到了自己的教练——许晖老师,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总能营造轻松的氛围,这对我们影响很大。虽然看上去他不像很严格的那种。但这反而给学生自由表现和发挥自我的机会。让你享受开心网球,而不会有很重的负担。所以我很感谢他!”青春的刘明嗥,正当人生最美好的时间,享受着网球带来的快乐,沉浸在学校给予的熏陶中,成长并成熟着。
刘明皞在自己创作的诗里写道:“浩气红尘高几许,寒潭之源抚逆鳞。”相信沐浴着今日校园春光的刘明皞,明天一定会浩气凛然,前程似锦。而他对网球那份深深的挚爱之情,也会继续蔓延。武体网球人,将会迎来更精彩的未来。
脚步停留在冠军园前汇志大道边的网球场上,场地上活跃着武体网球人健硕的身影。尽管此时已是十二月的寒冬,一张张微微发红的脸蛋透露出网球带来的欢乐。在武汉体育学院,网球绝对是学校的王牌。
“1989年,武体就拿到了全国单打冠军,-1990年亚运会我作为男队主教练,带队拿下了团体第三名的成绩。”
在白云黄鹤的故乡,在中国光谷的中心,在秀丽的东湖之边,坐落着一座年过半百的老校——武汉体育学院。步行在充满青春气息的武汉体院。举头而视的是一片片翠木青松和古典与现代风格并存的建筑,擦肩而过的是那些年轻而朝气的武体人,心中不禁为这所学校的过去、现在感动着。
成绩斐然的昨天
李正荣教授,武汉体育学院网球教研室的主任,曾带国家软式网球队参加过两次亚运会,并取得两次第三名,是学校网球界的重量级人物。只要有人来采访,教研室的老师都会推他为先。
武汉体育学院网球教学的历史渊源,好似江南的黑白水墨画,苍劲有力也不失婉转柔绵,自然浑成,应运而生。武体的网球运动从1987年开始,那时候还是软网时代,李教授在那年初被派到日本学习网球这项新运动,回校后就开始组队并参加各项赛事。那时在日本举办的亚运会,中国也受邀参赛,当时全国十个体育学院组队成立代表中国参赛的网球队。武汉体院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网球队。
“1989年,武体就拿到了全国单打冠军,1990年亚运会我作为男队主教练,带队拿下了团体第三名的成绩。1997年,我们成立了网球专选班,那时候开始打硬式网球了,第一批招了二十几个人,后来每年都在增加。”说起过往的辉煌李教授仍然历历在目。直到今天,武体每个年级总共设有13个网球专选班,每个班二三十个人。这个总人数仅次于篮球,在学校排在第二位。
院软网队曾获全国软式网球锦标赛单打冠亚军、双打第三名;院网球代表队曾获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团体亚军、全国体育院校网球比赛团体季军、湖北省高校网球比赛团体和单项冠军……这就是武体王牌。
蓬勃发展的今天
过去的成绩为今天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次的进步和飞跃都是学校、老师、学生集体努力的结晶。目睹网球的迅速成长,每个武体人都为之振奋。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备,都是卖力强大的王牌。现在武汉体院一共有47片网球场地,室外37片,室内10片。这个数量是其他学校不可能相比的。
武体现在的网球专业有14个教学老师,其中1个教授、6个副教授、4个讲师、3个助教,其中还有一个女老师,在他们中有1个博士生和6个研究生。不管是学历上还是年龄上都是相当合理的。
在网球教学上,武汉体院的老师们不仅重视学生的技术,更重视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方面的能力,学生不仅要会学,也要能把技术教给其他人。现在就业压力较大,学校鼓励学生在扎实学好网球的同时,也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武体的学生还经常在业余赛事担任裁判、教练、陪练工作等等。这不仅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还能缓解一些同学经济上的困难。
而对于老师自身学习和再提高,武汉体院也有自己的方法。据李教授介绍:“学校曾两次派老师去温布尔顿学习;在奥运会时我们武体的老师参与裁判工作;参加全国教练员培训班。也是提高水平的重要方法;上海大师杯学校组织观摩团去学习。我们现在还在集中我们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编写的教材。让教学更系统完整。”
体院是所很热闹的学校,不仅因为学校里的人,也因为外面人的加入。学校经常会承办一些赛事,丰富学生的经历,拓展学生的视野。在这些赛事中鼓励学生去从事裁判或者陪练的一些工作,也让更多的学生来观摩比赛,通过对比,来自我学习和提高。这对学生各个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精益求精的明天
未来总是充满希望的具有诱惑力,人人都为之憧憬、为之奋斗。未来的武体网球,更像颗璀璨的钻石,不仅透亮明媚,更是无价之宝。因为精益求精的武体人知道如何做好这项事业。学校网球教学的规划,不再是简单的扩大规模,因为规模太大会影响教学质量。学校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求精求质,让学生尽快提升。由于很多学生学网球都是从零开始,这样要老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来培养,再加上网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球场的负荷日益增加。只有控制规模,精益求精,以学生为主。为核心。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的结果;教学质量的完善是整个武体网球人的团结努力的成果。这条紧密的网球链维系着每一个热爱网球的人,共同为武体精益求精的明天而全力努力着。
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具有诱惑力,人人都为之憧憬、为之奋斗,未来的武体网球,更像颗璀璨的钻石,不仅透亮明媚,更是无价之宝。
俊杰辈出
刘明曝,武汉体育学院06级运动训练学院网球专项的学生。他只是体院众多网球学生中普通的一个,即便面临考研的压力,他却更乐意与我们分享网球带给他的精彩回忆。那些美妙的情感好像武体校园里的常青松,屹立于寒冬之中却依然青翠葱茏。
在学校里刘明嗥是个热情而多才多艺的活跃分子:国家一级网球裁判员、国家二级网球运动员、“校园十佳歌手”、“校园之星主持人大赛”的“校园之星奖”获得者、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国家一级助学金获得者等等。同时他还是一名优秀党员,更是一名对网球怀揣梦想、执着追逐的人。
刘明嗥幽默地用了“浪漫”一词来形容他首次接触网球的感觉。“对网球最初的印象,觉得它很浪漫,很有感觉,第一次玩的时候很快就上手了。那是初一的时候,和我爸爸第一次玩网球,父子同场,那是我很美好的回忆。”
进入武汉体育学院后,原本是考羽毛球进校的他却放弃了志愿项,而选择了网球。“考虑到未来发展。网球市场更宽广、对外交流也多,对它感觉也好,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才做的决定,选网球。”刘明皞对网球的感觉,有三个阶段喜欢、参与、融入。网球不像篮球、足球、排球,有那么强的团体意识,身体接触多。而是需要个人的自身努力,来面对挑战和压力,这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力、独立性。所以网球带给他的是一种对个人品质的锤炼。
“作为武汉体院的学生,你觉得这里和其他学校、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吗?”听到这个问题后,刘明嗥顿时喜形于色,他脱口而出两个英文单词:surprise(惊奇)、interesting(有趣),脸上还伴有夸张的表情。“我刚来武汉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su rpnse’,没想到武汉有这么多人在打网球;而‘interesting’是因为人多,打球气氛很好。这可以说明这个地区对网球的重视程度和热爱。这和我去过的其他地方很不一样。”的确武体的软硬件条件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体的网球氛围十分浓厚。校园里三五成群学生中,总有一个是手持网球拍的。无论白天黑夜,球场上总是“人满为患”,从天开始放亮一直到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你总能看到潇洒的挥拍,听到清脆的击球声。走近一看,练球的那面墙上已留下长年累月击打形成的凹坑。
采访中,刘明嗥还特意提到了自己的教练——许晖老师,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总能营造轻松的氛围,这对我们影响很大。虽然看上去他不像很严格的那种。但这反而给学生自由表现和发挥自我的机会。让你享受开心网球,而不会有很重的负担。所以我很感谢他!”青春的刘明嗥,正当人生最美好的时间,享受着网球带来的快乐,沉浸在学校给予的熏陶中,成长并成熟着。
刘明皞在自己创作的诗里写道:“浩气红尘高几许,寒潭之源抚逆鳞。”相信沐浴着今日校园春光的刘明皞,明天一定会浩气凛然,前程似锦。而他对网球那份深深的挚爱之情,也会继续蔓延。武体网球人,将会迎来更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