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金融部门的扩张,金融发展通过融资支持影响居民收入分配,90年代兴起的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关系研究的看法。
[关键词]金融发展 收入差距 研究综述
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从金融发展差异的角度人手分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对此,国外学者的研究要早于国内学者,但是目前对于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关系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对此的研究结果大概分为三种: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符合“倒U形假说”;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会降低收入差距;第三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会加大不平等,只有富人从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中获得好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在其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麦金农一肖针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自由理论,主张政府不应过多干预金融体系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才会形成金融和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以舒尔曼、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提出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金融具有重要的作用,反对过于激进的金融抑制理论。
(二)收入差距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部门理论认为,在工业化早期,存在一个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部门和技术落后的传统部门,这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和收入问题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倒u假说”,主张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会“先恶化,后改善”。
(三)国外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情况
由Greenwood和Jovanovic提出的G-J动态理论模型最早探讨了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收人分配的关系。在G-J模型中,穷人在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初期无力支付进入金融市场的成本,而富人通过享受金融服务可获得更多的收入,这必然会进一步拉开了社会收入水平的差距。随着金融中介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发展,穷人逐渐进入金融市场,富人和穷人的收入差距也会缩小,即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服从“倒U形曲线”。
Galor和Zeira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构建模型,假定经济是跨期的开放经济,个人生存两个时期,技术是非凸的,一种产品可以通过技术简单的劳动或技术密集的劳动生产,则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决定其收入和消费水平,资本市场不完善导致初始资本低的人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完善的金融市场前提下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才会缩小收入差距。
Banerjee和Newman通过三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个人职业选择和收入分配的关系,认为原始财富决定职业选择,工资合同可视为金融契约的原始替代,富人具有更大的借贷能力,其他人选择被雇佣还是不工作。
许多学者对于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Clark使用了91个国家35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中介和收入差距的关系,其回归结果为金融中介发展,收入差距会缩小。Patrick Honohan使用了中国、韩国、俄罗斯、英国的相关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关系。他们的结论是:金融深化降低了贫困比例,提高了人们的平均收入,从而缓解了不平等。Beck,Demirguc--Kunt and Levine使用跨国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工具变量法(IV)检验了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以及金融发展与贫穷减缓之间的关系。他们使用99个国家从1960到1999年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并显著降低了贫困。他们的实证分析证明,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穷人收入的增长快于每单位资本的平均GDP的增长。金融发达的国家比金融相对落后的国家收入不平等和贫困下降得更快。在控制了一些国家的特性和反向因果关系后,这些结果具有稳定性。并称这种效应为惠及穷人的增长,穷人的收入会因为私人可利用信贷比例的上升而增长,金融发展可降低收入的不平等。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采取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许多研究结论都不同于国外学者的研究。
无论以银行信贷占GDP比重还是M2与GDP的比例来衡量金融发展的水平,以姚耀军、张立军等为代表的学者都得出了金融发展扩大了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结论。章齐运用CXZ方法对省级数据的分析证明金融发展显著的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但并不符合G-J模型的“倒U形假说”。尹希果采用1978-200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探讨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是: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不为同阶单整变量,否定了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性。在一阶差分VAR模型估计的结果基础上进行的因果检验表明,在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显著的构成了居民收入差距大的Granger原因,在东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张前程和范涛从城乡二元性的角度出发,运用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城乡金融发展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收入差距。
三、结论
迄今为止,对于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学者还是见仁见智,并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许多研究在样本选取、统计口径,选取分析指标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不同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数据,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现有的研究多从国家层面上分析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其得出的结论在区域范围内是否成立还亟待研究。国外研究多理论创新,而我国还停留在实证分析的层面上,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是发展这一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金融发展 收入差距 研究综述
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从金融发展差异的角度人手分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对此,国外学者的研究要早于国内学者,但是目前对于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关系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对此的研究结果大概分为三种: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符合“倒U形假说”;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会降低收入差距;第三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会加大不平等,只有富人从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中获得好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在其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麦金农一肖针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自由理论,主张政府不应过多干预金融体系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才会形成金融和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以舒尔曼、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提出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金融具有重要的作用,反对过于激进的金融抑制理论。
(二)收入差距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部门理论认为,在工业化早期,存在一个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部门和技术落后的传统部门,这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和收入问题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倒u假说”,主张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会“先恶化,后改善”。
(三)国外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情况
由Greenwood和Jovanovic提出的G-J动态理论模型最早探讨了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收人分配的关系。在G-J模型中,穷人在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初期无力支付进入金融市场的成本,而富人通过享受金融服务可获得更多的收入,这必然会进一步拉开了社会收入水平的差距。随着金融中介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发展,穷人逐渐进入金融市场,富人和穷人的收入差距也会缩小,即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服从“倒U形曲线”。
Galor和Zeira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构建模型,假定经济是跨期的开放经济,个人生存两个时期,技术是非凸的,一种产品可以通过技术简单的劳动或技术密集的劳动生产,则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决定其收入和消费水平,资本市场不完善导致初始资本低的人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完善的金融市场前提下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才会缩小收入差距。
Banerjee和Newman通过三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个人职业选择和收入分配的关系,认为原始财富决定职业选择,工资合同可视为金融契约的原始替代,富人具有更大的借贷能力,其他人选择被雇佣还是不工作。
许多学者对于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Clark使用了91个国家35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中介和收入差距的关系,其回归结果为金融中介发展,收入差距会缩小。Patrick Honohan使用了中国、韩国、俄罗斯、英国的相关数据检验了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关系。他们的结论是:金融深化降低了贫困比例,提高了人们的平均收入,从而缓解了不平等。Beck,Demirguc--Kunt and Levine使用跨国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工具变量法(IV)检验了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以及金融发展与贫穷减缓之间的关系。他们使用99个国家从1960到1999年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并显著降低了贫困。他们的实证分析证明,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穷人收入的增长快于每单位资本的平均GDP的增长。金融发达的国家比金融相对落后的国家收入不平等和贫困下降得更快。在控制了一些国家的特性和反向因果关系后,这些结果具有稳定性。并称这种效应为惠及穷人的增长,穷人的收入会因为私人可利用信贷比例的上升而增长,金融发展可降低收入的不平等。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采取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许多研究结论都不同于国外学者的研究。
无论以银行信贷占GDP比重还是M2与GDP的比例来衡量金融发展的水平,以姚耀军、张立军等为代表的学者都得出了金融发展扩大了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结论。章齐运用CXZ方法对省级数据的分析证明金融发展显著的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但并不符合G-J模型的“倒U形假说”。尹希果采用1978-200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探讨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是: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不为同阶单整变量,否定了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性。在一阶差分VAR模型估计的结果基础上进行的因果检验表明,在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显著的构成了居民收入差距大的Granger原因,在东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张前程和范涛从城乡二元性的角度出发,运用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城乡金融发展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收入差距。
三、结论
迄今为止,对于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学者还是见仁见智,并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许多研究在样本选取、统计口径,选取分析指标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不同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数据,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现有的研究多从国家层面上分析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其得出的结论在区域范围内是否成立还亟待研究。国外研究多理论创新,而我国还停留在实证分析的层面上,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是发展这一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