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着手,探讨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平稳、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 思想政治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不断融合,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90后”大学生经历着新事物、新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吸收力,并形成鲜明的个性。
一、“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全球范围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使不同思潮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渗透到大学生群体。面对庞大的媒体资源,“90后”大学生接触大量的信息,思想变得异常活跃,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但缺乏较为完整的辩证思维模式。想要凸显自身个性特色,却又在社会现状下承担很多压力: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天之骄子,只有锻炼自己,增强能力,才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受过生活的磨砺,碰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选择逃避或放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法单一,过于形式化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思政课,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少,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课程表面化,内容层次挖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差,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尴尬境地。
(二)高校管理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契合度需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辅导员工作日渐繁重。辅导员是连接各个部门与学生、各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渐增长,但是辅导员的数量却不能与之匹配。有高校在探索的导师制,以及和辅导员工作结合起来的辅导员-导师制,在可行性、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以及各种监管机制上都处于探索和磨合期,这必然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盲点,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盲点,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多维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主要包括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思想建构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学生主体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在明确培养目标下,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并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建立有效机制,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首先,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把三者的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科学、辩证的看待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理性思考。其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功能,让学生有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三是构建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环境。以师生关系为主体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学校稳定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自身处理交往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校园健康向上大家庭氛围的形成。
(二)多维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思维,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首先,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既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拓宽教育思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把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到校园活动中,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报、校广播台的引导作用。同时,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新形势下,更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
(三)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优势
积极鼓励、引导大学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团员参与到学校工作中,代表学生发声。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生带动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由上至下、有效、及时的开展起来。
(四)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监督、评价机制,做到规范化、程序化,要有管理、有制度、有考评、有监督,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层面查漏补缺,探索出适应形势变化的管理模式,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平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将教育渗透入学生学习、生活。
加强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相关部门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
[2]刘芳玮.“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6).
[3]纪鑫.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创新[J].企业家天地,2009(7).
[4]许文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08(5).
[5]蔡亮,周丽娟.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
【关键词】新时期 思想政治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不断融合,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90后”大学生经历着新事物、新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吸收力,并形成鲜明的个性。
一、“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全球范围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使不同思潮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渗透到大学生群体。面对庞大的媒体资源,“90后”大学生接触大量的信息,思想变得异常活跃,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但缺乏较为完整的辩证思维模式。想要凸显自身个性特色,却又在社会现状下承担很多压力: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天之骄子,只有锻炼自己,增强能力,才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受过生活的磨砺,碰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选择逃避或放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法单一,过于形式化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思政课,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少,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课程表面化,内容层次挖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差,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尴尬境地。
(二)高校管理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契合度需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辅导员工作日渐繁重。辅导员是连接各个部门与学生、各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渐增长,但是辅导员的数量却不能与之匹配。有高校在探索的导师制,以及和辅导员工作结合起来的辅导员-导师制,在可行性、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以及各种监管机制上都处于探索和磨合期,这必然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盲点,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盲点,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多维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主要包括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思想建构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学生主体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在明确培养目标下,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并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建立有效机制,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首先,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把三者的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科学、辩证的看待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理性思考。其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功能,让学生有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三是构建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环境。以师生关系为主体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学校稳定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自身处理交往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校园健康向上大家庭氛围的形成。
(二)多维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思维,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首先,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既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拓宽教育思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把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到校园活动中,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报、校广播台的引导作用。同时,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新形势下,更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
(三)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优势
积极鼓励、引导大学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团员参与到学校工作中,代表学生发声。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生带动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由上至下、有效、及时的开展起来。
(四)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监督、评价机制,做到规范化、程序化,要有管理、有制度、有考评、有监督,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层面查漏补缺,探索出适应形势变化的管理模式,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平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将教育渗透入学生学习、生活。
加强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相关部门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
[2]刘芳玮.“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6).
[3]纪鑫.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创新[J].企业家天地,2009(7).
[4]许文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08(5).
[5]蔡亮,周丽娟.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