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对科学素质培养的启示与实践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理科大学生毕业论文凸显的问题,探讨了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途径。科研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诚信的科学态度是培养的核心。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是提高科学素质的动力源泉。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成为学校的终级目标。通过建立和健全管理机制,使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制度化。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科学素质 培养 自主性 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012-02
  科学素质是指在接受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内容[1]。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出发点[2]。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3~4]。
  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学年最后一门重要实践课程,是对大学生四年学习的综合检验,是体现大学生四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重要环节和标志,是反映大学四年教学成果和培养教育的试金石,是展示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的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毕业论文质量不尽如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不足之处。本文试从理科大学生毕业论文凸显的问题,探讨科学素质培养的启示和如何培养科学素质的具体实践。
  1 毕业论文暴露的问题对培养科学素质的启示
  目前,在我国高校,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但不可否认的是“抄袭”、“剪切和拼凑”屡见不鲜,还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不知如何选题,不清楚选题的目的和科学意义及要解决的问题。(2)在毕业论文的实施过程中,表现为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研团队意识,不能承受频繁的科研失败。(3)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表现为不能很好地围绕论文题目和获得的数据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
  究其原因,其一是没有将大学四年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没有明确和挖掘每一课程和活动应当培养的科学素质内容;其二是传统的教育观和教学模式不是着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只注重知识量的增加。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消极应付考试,以不“挂科”和能毕业作为前提和主要目标,影响了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三是许多高校没有一个针对大学生的长期、系统的科研训练计划和实施方案,影响了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严重制约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
  2 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实践
  2.1 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地开展科研训练,促进科学素质的提高
  科研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培养创造性人才,既需要进行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
  2.1.1 教师科研课题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相结合
  从学生一入校起,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事一些科研活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质。在参与科研时,首先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选这样的课题,有什么意义,达到什么目的,使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研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也避免了科研的盲目性。然后使他们明确,通过科研对他们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考研和就业都有益处,同时也可承诺在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生,发表相关的科研论文时还可以署名等,通过这些激励措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科研中來。查阅文献是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使科研工作者能紧跟科学前沿,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科研论文的撰写特别是论文综述、前言和讨论部分。因此,我们将如何通过网络和学校图书馆中英文科学期刊查阅文献,作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重要环节来抓?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核心[1],科学态度集中表现在对知识的诚信原则中,无论对科研的记载还是论述必须坚持公正性、客观性,不得弄虚作假。因此,要求并指导学生规范科研记录,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要认真记录,不能篡改数据,同时要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创造性人才需要具有创造性的品质如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耐得住寂寞和枯燥,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等。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要使学生明确和承受科研要面临无数次失败和重复。如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基本技术—PCR技术,在许多科研科题有时为了筛选合适的PCR反应体系经常要不断重复,承受多次失败,而且有时用合适的PCR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时得不到任何扩增结果。学生只有经历和战胜这些困难,才能提升其心理素质和科学素质。我们的每一个科研科课一般都有几个学生共同参与,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共同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分享成功的喜阅,有利于培养其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
  2.1.2 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开放实验和科研课题
  开放实验和学生科研课题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愿、自主的前提下开展的实验和科研。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安排时间、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或科研,能激发学生对实验和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近几年来,在我们的指导下,学生先后开展了莼菜遗传结构分析、水因子对粗梗水蕨孢子萌发的影响等多项开放实验或科研。学生科研课题应来源社会实践或结合教师的科研,同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验条件和科研条件。通过实践,学生普遍反映,他们在自己查找资料、自行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他们觉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实验基本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更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
  目前开设的基础性实验中,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反映做实验时自己像一个操作工,按实验步骤操作完后,不知道实验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实验完后什么也没学到。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实验中是被动的、机械地完成实验。为此,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将部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我们将一些实验的实验准备内容部分或全部改为学生亲自准备完成,学生普遍感到学到了东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加体会到老师在准备实验过程中辛苦,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我们体会到,限于实验课时较少的原因,不可能所有实验准备都由学生进行,可以采取分组准备不同的实验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准备实验,得到锻炼。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3 改變评价实验结果的方法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实验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学生只需用相同的方法和仪器,做相同的实验,并被期望得出相同的结果。这种评价方法,无疑鼓励了一部分学生只看实验、不动手操作实验和抄袭实验报告,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我们对实验的评价进行了有益尝试:无论是验证性试验还是自主设计实验,都不要求结果一致,不一刀切,不惟理论,不惟课本,但要求合理的解释,同时要写好实验记录,实验总结及心得。鼓励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能力。另外,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不满足于一种解决方案,尽可能的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寻找各种解决办法,有利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核心。
  3 培养科学素质的建议
  在大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成为学校的行为。通过建立和健全管理机制,使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制度化,比如将本科生参与科研制度化;建立严格的科研训练考核制度;有计划地吸引优秀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当教师科研工作的助手。建立激励机制,如将科研训练和开放实验纳入学分,发挥作用的不同,学分也不同。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活动,请他们作关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科技创新等热点问题,以便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研究动态,培养他们科学素养。在注重科学态度培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季国清,刘孝廷.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核心[J].北方论丛,2004(3):102-105.
  [2] 梁拴荣,贾宏燕.创新型人才概念内涵新探[J].生产力研究,2011,10:23-25.
  [3] 张晖,李桦.大学生现代思维方式培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8(6):163-167.
  [4] 王倩.论农业院校大学生数学素质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3(2):216-218.
  [5] 黄保军.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3,24(1):56-59.
其他文献
上海海洋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具有60年发展历史,2008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本文介绍了以提升师资力量,改善教学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为改革方向
你听,那声音多美!以鼓点式的节奏敲击我的心房,收放自如而又不染一丝尘埃;你听,那声音多美!以抒情诗的格律牵动我的思绪,音韵温婉却没有半点虚情。
我是半支白色的粉笔,昨天才从商店的门口被一个小女孩拣回家,从此,她就成了我的主人。我的父亲是石膏,母亲是水。我有兄弟姐妹一大帮,有的穿着像大海一样的湛蓝的衣服,有的穿着像麦子一样金灿灿的裙子,还有的戴着碧绿的帽子……我们拥拥挤挤地睡在小屋里。  这个小女孩只有四岁半,扎着两个“羊角辫”,蛮可爱的!一回家就拿着我画呀,涂呀,虽然线条和点画得都只是单调的白色,但她仍然挺高兴。她特别喜欢我,把我放在一个
创新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又一重要教学目标,尤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从小到大的呆板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导致国内学生没有创新意识,对于创新也没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而在平时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学习现有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点,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形成服务于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系统架构。本文所提出的英语口语教学系
中学语文课本中,由东、西、南、北与山、川(江、河、水)、关、岭等词组成的地理名词为数不少,它们所指的地区和范围。在不同的时期有一部分是很不一致的。为帮助中学生们了解这一特点,本文就课文中最常见的古地名与现今的区别作适当解说。    一、江东、江西、江南、江表    “江”指长江。古代的“江东”。又称“江左”。即今之江南,具体指长江下游江苏南部一带。如《颈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