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8年中国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趋势

来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04-2018年中国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04-2018年全国疾病监测地区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8年,中国食管癌和胃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食管癌=-4.7%,AAPC胃癌=-4.3%,均有P<0.05),结直肠癌死亡率相对稳定(AAPC结直肠癌=0.4%,P=0.733).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男性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男性年均下降幅度较小;农村食管癌和胃癌标化死亡率高于城市,但农村年均下降速度较快;东部地区食管癌死亡率最高,中部地区胃癌标化死亡率最高,且中部地区下降速度较快;西部地区结直肠癌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 2004-2018年期间,中国食管癌和胃癌死亡状况有所好转,但西部地区结直肠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大防治力度,以减轻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其他文献
热休克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在蛋白质折叠、装配、转运和降解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HSP水平高于正常细胞,HSP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热休克因子(HSF)1是调控真核生物热休克反应(HSR),并诱导HSP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同时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HSP/HSF1与多发性骨髓瘤(MM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成体多能干细胞,可以调控造血微环境,具有低免疫原性及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可安全应用于免疫抑制和缓解疾病进展。免疫相关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系统紊乱及造血微环境异常,基于MSC的免疫调节特性和造血调控能力,MSC在该类病的防治方面呈现出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为进一步优化MSC的临床应用策略,笔者拟就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再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常见的成年人白血病。我国CLL发病率虽低,但是呈逐年上升趋势。CLL传统治疗以免疫化疗为主。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单药应用可显著提高CLL患者的总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PFS)及总体生存(OS)期,但是部分患者存在耐药、复发及难治等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CLL患者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并克服耐药,采用伊布替尼联合其他药物治疗CLL的临床试
目的 分析全球健康数据交换(the Global Health Data Exchange,GHDx)数据库中中国肾癌的死亡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GHDx数据库中1990-2019年间20~ <90岁中国人群肾癌死亡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肾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探讨影响肾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与出生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全国、男性、女性肾癌标化死亡率均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
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是血管加压素的合成类似物,可以增加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凝血因子FⅧ的水平。与凝血因子相比,DDAVP具有价格便宜,可避免凝血因子抑制物的产生和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等优势。此外,皮下注射与鼻腔给药方式使得这类疾病患者可以居家使用DDAVP。对于轻、中间型血友病A,获得性血友病(AH)A,部分血管性血友病(VWD),以及遗传性血小板疾病等出
目的 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联.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方法,数据来源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共纳入7885名研究对象,按照夜间睡眠时长分为5组:≤5h、>5~<6 h、6~<7 h(参照)、7~<8 h、≥8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并建立3个模型,在调整不同协变量下逐步探索不同夜间睡眠时长对高血压发生的影响,获得OR值和95% CI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