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99世界邮展上福建彭星的专题邮集《风》以87分的成绩夺得了世界邮展大镀金奖。笔者试从选题、构思和素材三方面进行剖析。
一、选题专题邮集讲究“小题大作,大题细作”,这里既有制作方法问题,更有选题技巧问题。如果说其姐妹篇《海船货运》(该邮集是彭星弟弟彭谨的作品,同在北京’99世界邮展上获大镀金奖)从货运这个角度来阐述船舶发展史是“小题大作”的话,《风》则是以方方面面、多层次拓展一个大自然现象的“大题细作”了。为什么选择“风”这个题材呢?按作者的话说,“这归功于德国气象专题集邮家凯斯勒先生的一篇邮文”。这篇文章题为《台风、飓风的旋风》。彭星读了凯斯勒先生的文章后,就与凯斯勒先生通信联系。东南沿海(福建宁德),每年夏季均有几次台风登陆,而台风轻则影响生活,重则灾情连绵、疮痍满目。正是生活的切身感受,使彭星对“台风”题材的邮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通信中,彭星向凯斯勒先生请教了世界范围内台风题材票品的发行情况,凯斯勒先生不仅热情地介绍了情况,还提供了希腊雅典公元前1世纪建筑风塔(神庙)的资料及为此发行的八面风神邮票两套。经过对选题的比较、研究,彭星发现,如以“台风”为题,一方面素材不足,另方面则只能在“气象”范围内拓展,趣味性不够。而现代的专题集邮朝创造性和趣味性方面发展的趋势已势不可当。而这两者都要求邮集能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要使选题既不离开气象专业,又能兼备故事性和趣味性,只有以“台风”扩展为“风”。
二、构思从《风》的“计划页”上可以看出,作者由远而近,从自然到生活,及至文化。特别是最后一章“风?不可能的风”显然是点睛之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表现了作者独特、巧妙的构思。与天津’99候选展品展览的计划比,作者显然做了较大的调整:一是调整了顺序,将有关生产、运动方面的作用前移。二是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如气候、风媒等归入“自然”一章;将休养、通风、扇、玩饰品纳入新设的“生活”一章。三是删除了扣题不紧的内容,如“风湿与疗养”一章。四是突出了重点。如开头阐述对风的认识,中间对“怎样测风”、“风能”、“生产”、“生活”都做了浓墨重彩的铺陈。特别是将原来属于“文化”内容的“专家笔下的怪风”,放置结尾,专设“风?不可能的风”一章,使邮集有了一个有力的“豹尾”。
三、素材《风》所采用的素材可谓丰富多彩,并且不乏一些珍罕的邮品。如作者选用了1893年符腾堡王国中央气象台的专用公事邮资片和1888年日本气象报告包封纸,还使用了早期的气压管道邮政递送的邮件等。当然,素材的正确使用及对素材信息的准确把握,是专题邮集“知识”项得分的主要保证,而在《风》这部邮集中素材正确使用和信息把握好的例子比比皆是。笔者在这里要谈的是作者巧妙地将专题知识与集邮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较高的组集水平。请看下面几个例子:1用“齿孔移位”的连票,说明“正在移动中的地球”。
2用缺少蓝色的分色印样邮票与正票,说明从卫星云图看暴风云“形成初期”和“形成后的情形”。
3用胶面沾邮票与正票比较,说明风向不同造成船帆的不同朝向。
4用裁切移位的本票全格,说明设计与绘图时,用风的特殊美术字带来的冲击感。
5在一枚绘有挡风玻璃图案的邮票上,作者发现了一处多余的压线,以此说明,这块玻璃破了。能挡风吗?6用套色移位邮票说明没有防风罩的遭遇———风中之烛和风中的灯火。
从上述不难看出作者对素材的选用和专题知识的研究已到了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境地。
当然,《风》也有需改进之处。如对流行的时尚称为“风”,对风俗习惯的“民风”缺少进一步的挖掘和具体说明;一些知识点还欠准确,如“扇”一节对扇子的分类不全面,应从团扇、纨扇、折扇给予细分,“风力发电”一节“风是21世纪宝贵的可再生能源”应放置本节开头说明。此外,有关“文化”方面也有许多可拓展的内容,如毛泽东诗词中的“风”(“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等。
(作者为中华全国集邮联理事、国家级邮展评审员)编者注:在刚刚结束的伦敦2000年世界集邮展览上已扩框(128片8框)的《风》荣获大镀金奖。
一、选题专题邮集讲究“小题大作,大题细作”,这里既有制作方法问题,更有选题技巧问题。如果说其姐妹篇《海船货运》(该邮集是彭星弟弟彭谨的作品,同在北京’99世界邮展上获大镀金奖)从货运这个角度来阐述船舶发展史是“小题大作”的话,《风》则是以方方面面、多层次拓展一个大自然现象的“大题细作”了。为什么选择“风”这个题材呢?按作者的话说,“这归功于德国气象专题集邮家凯斯勒先生的一篇邮文”。这篇文章题为《台风、飓风的旋风》。彭星读了凯斯勒先生的文章后,就与凯斯勒先生通信联系。东南沿海(福建宁德),每年夏季均有几次台风登陆,而台风轻则影响生活,重则灾情连绵、疮痍满目。正是生活的切身感受,使彭星对“台风”题材的邮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通信中,彭星向凯斯勒先生请教了世界范围内台风题材票品的发行情况,凯斯勒先生不仅热情地介绍了情况,还提供了希腊雅典公元前1世纪建筑风塔(神庙)的资料及为此发行的八面风神邮票两套。经过对选题的比较、研究,彭星发现,如以“台风”为题,一方面素材不足,另方面则只能在“气象”范围内拓展,趣味性不够。而现代的专题集邮朝创造性和趣味性方面发展的趋势已势不可当。而这两者都要求邮集能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要使选题既不离开气象专业,又能兼备故事性和趣味性,只有以“台风”扩展为“风”。
二、构思从《风》的“计划页”上可以看出,作者由远而近,从自然到生活,及至文化。特别是最后一章“风?不可能的风”显然是点睛之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表现了作者独特、巧妙的构思。与天津’99候选展品展览的计划比,作者显然做了较大的调整:一是调整了顺序,将有关生产、运动方面的作用前移。二是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如气候、风媒等归入“自然”一章;将休养、通风、扇、玩饰品纳入新设的“生活”一章。三是删除了扣题不紧的内容,如“风湿与疗养”一章。四是突出了重点。如开头阐述对风的认识,中间对“怎样测风”、“风能”、“生产”、“生活”都做了浓墨重彩的铺陈。特别是将原来属于“文化”内容的“专家笔下的怪风”,放置结尾,专设“风?不可能的风”一章,使邮集有了一个有力的“豹尾”。
三、素材《风》所采用的素材可谓丰富多彩,并且不乏一些珍罕的邮品。如作者选用了1893年符腾堡王国中央气象台的专用公事邮资片和1888年日本气象报告包封纸,还使用了早期的气压管道邮政递送的邮件等。当然,素材的正确使用及对素材信息的准确把握,是专题邮集“知识”项得分的主要保证,而在《风》这部邮集中素材正确使用和信息把握好的例子比比皆是。笔者在这里要谈的是作者巧妙地将专题知识与集邮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较高的组集水平。请看下面几个例子:1用“齿孔移位”的连票,说明“正在移动中的地球”。
2用缺少蓝色的分色印样邮票与正票,说明从卫星云图看暴风云“形成初期”和“形成后的情形”。
3用胶面沾邮票与正票比较,说明风向不同造成船帆的不同朝向。
4用裁切移位的本票全格,说明设计与绘图时,用风的特殊美术字带来的冲击感。
5在一枚绘有挡风玻璃图案的邮票上,作者发现了一处多余的压线,以此说明,这块玻璃破了。能挡风吗?6用套色移位邮票说明没有防风罩的遭遇———风中之烛和风中的灯火。
从上述不难看出作者对素材的选用和专题知识的研究已到了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境地。
当然,《风》也有需改进之处。如对流行的时尚称为“风”,对风俗习惯的“民风”缺少进一步的挖掘和具体说明;一些知识点还欠准确,如“扇”一节对扇子的分类不全面,应从团扇、纨扇、折扇给予细分,“风力发电”一节“风是21世纪宝贵的可再生能源”应放置本节开头说明。此外,有关“文化”方面也有许多可拓展的内容,如毛泽东诗词中的“风”(“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等。
(作者为中华全国集邮联理事、国家级邮展评审员)编者注:在刚刚结束的伦敦2000年世界集邮展览上已扩框(128片8框)的《风》荣获大镀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