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经济复苏与通货膨胀预期将导致2011年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重心进一步上移,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因为人口增长以及工业需求增加等原因,其需求会稳步增长,但小麦产量受自然灾害以及耕地增长的有限性制约,未来供给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较小。我国对小麦、稻谷、玉米等谷物的进出口贸易量相对较小,这些品种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而受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2010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增加,外资进入国内小麦市场抢购等现象进一步敲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警钟。为了鼓励农民加大粮食生产力度,国家对小麦的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这对小麦市场构成强烈支撑。因此,我们认为2011年小麦市场价格继续稳定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但在国家调控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影响下,市场价格在上涨的过程中将伴随大幅的波动。
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剧
2011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稳定物价将成为2011年政府工作重点。在全球流动性相对充裕,国际热钱涌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复苏的。因此,2011年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将在通货膨胀预期与新兴经济体管理物价水平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演绎。
全球小麦市场供需趋向紧平衡
2010年上半年之前,全球小麦供需总体保持宽松。但2010年出现的持续灾害天气导致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主产国出现大幅减产,市场对全球小麦供应担忧加重,而因为人口增长等原因,作为粮食的小麦消费刚性增加,小麦供需格局在2010年下半年发生改变,由原来的供过于求向供需紧平衡转变,预计2011年度这种供需紧张格局仍会持续,将为小麦价格继续上涨带来动能。
中国小麦市场供需分析
1.2011年国内小麦增产概率下降
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小麦主产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影响,据1月官方数据,全国冬小麦受旱面积超过5700万亩,已经达到全国播种面积的15%以上,旱情集中的区域主要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和安徽等省,而河南、山东和山西、淮北有过半的县市绝收或明显减产,上述地区已经连续两三个月没有出现有效降水。由于我国冬小麦主要种植带遭遇50年一遇持续旱灾,部分地区“越冬”农作物受损严重,预计2011/2012年我国小麦产量继续增产的可能性较小。
2.国内小麦消费仍为略增态势
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饮食结构升级,国内小麦口粮消费比例逐年下滑,工业消费比例有所上升,饲料消费年度差异较大,2010年玉米价格大幅回升,小麦与玉米的比价减小使得小麦在饲料等方面对玉米进行了部分替代。预计2011年方便面、挂面等加工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面食加工企业免费消费量也将逐年增加,另外随着面粉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工业需求的增长,用于生产小麦淀粉、谷朊粉、味精、酱油、工业乙醇工业消费使用的小麦量也将逐步增加。2010/2011年度国内小麦消费仍为略增态势。预计2010/2011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2145亿斤,其中口粮消费1620亿斤,饲料用粮190亿斤,工业用粮210亿斤,其他125亿斤。
影响小麦未来走势其他重要因素
1.天气因素
天气灾害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也将影响小麦市场后市的价格走势。截至2010年底美国大平原中西部地区仍然维持干燥天气,当地小麦生长继续承受干旱威胁;澳大利亚东部小麦产区仍然遭遇降雨影响,据市场预估,约有500至700万吨左右的小麦降为饲料等级,我国黄淮流域的小麦主产区近期遭遇了50年一遇的旱灾,目前旱情仍在继续。如果不利天气持续发展,有可能成为资金炒作的重要话题,再次引爆小麦牛市行情。
2.其他状况
当前国内农产品价格在金融环境、市场供需等因素作用下,普遍呈现上涨行情,玉米、稻谷价格亦呈现高位运行状态,且玉米因供应紧张、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强于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小麦,比价关系长期失衡,对小麦价格将会形成长期带动作用。另外,与棉花、早籼稻、大豆等农产品相比,前期小麦涨幅偏小,不排除后市有补涨可能,在加速农产品价格重心的整体上移会加重农民小麦的惜售心理。
3.资金因素
2010年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小麦市场,从CBOT小麦非商业持仓来看,2010年底多空持仓较为平衡,显示小麦短期振荡走势不改。但国内小麦期货市场人气不旺,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市场异常冷清,预计2011年资金对小麦的关注力度将有所增加,强麦持仓和成交量将会放大。
4.国家小麦收购政策
近年来,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曾多次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国家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继续稳定地柔性提高最低收购价,白麦、红(混合)麦分别提高了5分和7分,分别达到每斤0.95元和0.93元的水平。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一方面显示政府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后期小麦价格提供了较高的底部支撑。
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剧
2011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稳定物价将成为2011年政府工作重点。在全球流动性相对充裕,国际热钱涌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复苏的。因此,2011年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将在通货膨胀预期与新兴经济体管理物价水平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演绎。
全球小麦市场供需趋向紧平衡
2010年上半年之前,全球小麦供需总体保持宽松。但2010年出现的持续灾害天气导致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主产国出现大幅减产,市场对全球小麦供应担忧加重,而因为人口增长等原因,作为粮食的小麦消费刚性增加,小麦供需格局在2010年下半年发生改变,由原来的供过于求向供需紧平衡转变,预计2011年度这种供需紧张格局仍会持续,将为小麦价格继续上涨带来动能。
中国小麦市场供需分析
1.2011年国内小麦增产概率下降
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小麦主产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影响,据1月官方数据,全国冬小麦受旱面积超过5700万亩,已经达到全国播种面积的15%以上,旱情集中的区域主要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和安徽等省,而河南、山东和山西、淮北有过半的县市绝收或明显减产,上述地区已经连续两三个月没有出现有效降水。由于我国冬小麦主要种植带遭遇50年一遇持续旱灾,部分地区“越冬”农作物受损严重,预计2011/2012年我国小麦产量继续增产的可能性较小。
2.国内小麦消费仍为略增态势
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饮食结构升级,国内小麦口粮消费比例逐年下滑,工业消费比例有所上升,饲料消费年度差异较大,2010年玉米价格大幅回升,小麦与玉米的比价减小使得小麦在饲料等方面对玉米进行了部分替代。预计2011年方便面、挂面等加工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面食加工企业免费消费量也将逐年增加,另外随着面粉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工业需求的增长,用于生产小麦淀粉、谷朊粉、味精、酱油、工业乙醇工业消费使用的小麦量也将逐步增加。2010/2011年度国内小麦消费仍为略增态势。预计2010/2011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2145亿斤,其中口粮消费1620亿斤,饲料用粮190亿斤,工业用粮210亿斤,其他125亿斤。
影响小麦未来走势其他重要因素
1.天气因素
天气灾害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也将影响小麦市场后市的价格走势。截至2010年底美国大平原中西部地区仍然维持干燥天气,当地小麦生长继续承受干旱威胁;澳大利亚东部小麦产区仍然遭遇降雨影响,据市场预估,约有500至700万吨左右的小麦降为饲料等级,我国黄淮流域的小麦主产区近期遭遇了50年一遇的旱灾,目前旱情仍在继续。如果不利天气持续发展,有可能成为资金炒作的重要话题,再次引爆小麦牛市行情。
2.其他状况
当前国内农产品价格在金融环境、市场供需等因素作用下,普遍呈现上涨行情,玉米、稻谷价格亦呈现高位运行状态,且玉米因供应紧张、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强于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小麦,比价关系长期失衡,对小麦价格将会形成长期带动作用。另外,与棉花、早籼稻、大豆等农产品相比,前期小麦涨幅偏小,不排除后市有补涨可能,在加速农产品价格重心的整体上移会加重农民小麦的惜售心理。
3.资金因素
2010年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小麦市场,从CBOT小麦非商业持仓来看,2010年底多空持仓较为平衡,显示小麦短期振荡走势不改。但国内小麦期货市场人气不旺,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市场异常冷清,预计2011年资金对小麦的关注力度将有所增加,强麦持仓和成交量将会放大。
4.国家小麦收购政策
近年来,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曾多次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国家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继续稳定地柔性提高最低收购价,白麦、红(混合)麦分别提高了5分和7分,分别达到每斤0.95元和0.93元的水平。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一方面显示政府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后期小麦价格提供了较高的底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