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思维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育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拥有浓厚的生活化气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视野确定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来补充教材中所缺失的内容,更要避免刻板教条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化教学来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提高学生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65-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在中学阶段,青少年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生活化教学,关系着中学生身心的成长发育。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一课中,如何在德育的基础上实现生活化教学,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思维,采用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入生活的题材,打破原有课本教学的束缚,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还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众多的生活场景下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思考,让被动接受的学生变为主动。
  一、生活化教学视野确定教学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接下来再谈该如何实施教学方法。由于这门课不同于语数外等考试学科,它的知识目標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德育教育的载体,是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技能和对生活的思考,不能停留在形式主义的层面。如果老师只注重讲解书本知识而忽视客观实际,是很难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的,那这门课程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将生活化视野定为这门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模拟分析实际问题和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伴成长》这门课中,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节课。在刚步入初中这一阶段,许多学生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学习压力,会产生很多的消极情绪,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讲述一些案例帮助同学们缓解压力,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
  二、生活化教材补充教材内容
  不论教材内容多么完备,但里面的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些教材内容仍旧停留在上个世纪,内容过于单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从生活中取材,帮助教学。作为教师,应当时刻关注生活,将生活中发生在身边、周围的一些案例融入教学当中,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获取经验,让学生具有代入感、参与感,便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拓展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讲“独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身边的真实案例。在新生入学之后,有许多学生过起了寄宿学校的生活,学校的封闭式管理,让一些以前依靠父母的学生开始有些无所适从。不管是从生活还是学习上,都需要独立解决问题。在生活上,以前是父母帮着整理内务,洗衣扫地自己从来都是旁观者,住宿学校后,这些学生自己成了参与者,这是在生活上的独立;在学习上,以前有家长鼓励和督促学习,现在一部分时间需要靠自制力,这是在学习上的独立;将来步入社会还有在经济上的独立等等。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不是高筑的空中楼阁。
  三、生活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生活化教学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因为这些授课内容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学生很容易就可以了解、明晰;而不是像数学一样,要先学习公式,从题目一步步的开始分析,也不像文言文那样的晦涩难懂,更不像英语里面会有陌生的单词和句型。道德与法治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知识点也是来源于生活当中的经验,只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再加上科学的授课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可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例如在讲“诚信”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到“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通过以身作则,告诉了妻子诚信的重要性,说到就要做到欺骗是可耻的行为。但往往与“诚信”一起出现的,还有“善意的谎言”,这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举一些善意谎言的例子,来告诉同学们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
  综上所言,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德育为载体的课程,这门课是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使学生践行法律,培育其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专注于课本理论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思维教育方式加以引导,辅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解疑答惑,通过众多的生活场景获得体验,改变以往的学习状态,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主体的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骆璐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8(7):123
  [2]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8(3):81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建立终身教育的体系,建设学习化的社会,只有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的体系,建设和完善学习型社会,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工作需要。党和政府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着高度重视,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工作和终身教育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终身教育 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
期刊
【摘要】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学生将会在家庭中学会接人待物、学会认知世界的方法。因此,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因而教师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家庭教育当中,并与家长互相配合、互相交流,并借此共同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提升进行有效培养,进而帮助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帮助下完善学生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农村初中 家庭教育 传统文化  【课题】本文系2019年度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
期刊
【摘要】针对本单位实际,从人事调整与安排,年度考核与评优选先、职称晋升、教师绩效工资管理、教师培养培训学分认定、领导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综合激励,形成权力分解和干部培养同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近期激励与人文关怀的长期激励结合,形成“四维一体”的科学激励机制,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关键词】科学管理 工作熱情 职称晋升 教育良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实验能力要求,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原理及其应用展开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将化学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促进其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教学 策略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教育对民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领域,发展教育、注重教育改革是历史潮流。推进小学教育多层次教学方法的落地实施是第一要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体验式教学不仅加强师生的融入并且加快了教学进度,加深教学力度,打造师生一体、情景交融的学习方法。体验式教学针对小学生尚未完全形成系统学习方法,形成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不仅适用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为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式学习 数学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给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打了一支强心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了教学内容的中心。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阶段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进程中,幼儿教育逐步被社会各阶层关注和重视,而且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引导者,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化的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务必要组建一个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幼儿教师队伍,为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前提保障,强化幼儿的启蒙教育。此文探究了加强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共同推动我国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足球教学方法发生重大改变。足球是我国体育教学中重要球类游戏,在传统的中学足球教学模式下,足球教学过于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足球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具体阐述了中学足球教学中体育游戏设计及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足球教学 体育游戏 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小班额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对一”的灌输教学,“全天包”的单一教学,大容量的加压教学,懒散慢的粗放式教学还是存在的。笔者认为,小班额课堂教学不能忽视了对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意愿及能力,也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小班额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课题】本文系甘肃省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互联网+
期刊
【摘要】本文对网络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正向、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以“晨曦微讲坛”为例,对该平台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该理念指导下思政工作的开展方法与改进措施,力求通过本文研究,使高校思政工作更具实效,牢牢把握改革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  【关键词】晨曦微讲坛 思政工作 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70-02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