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合作学习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试图从合作学习的角度研究高中语文教学,探索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适当的合作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
一、小组有效交流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1.合理分组。要使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合理分组是关键。小组的构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一般将全班分成8—10组(每组7人)较为合适,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小组成员共同为本组取个很有个性化的名字,如“我心飞扬队”、“无敌队”、“光电组合”等比较具有学生时代特征的队名,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长的位置可以由其所在的小组自行选出,也可以采取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的形式。组长应具有向心力和凝注力,尤其是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2.合理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各个小组组内的成员分工一定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也一定要分清楚。首先,分给小组的任务应符合他们的实际能力。如在一堂语文展示课上,教师讲授文言文《赤壁赋》阅读。他将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任务分给了一个小组,那个组的组长很紧张,忙乱地将课件进行演示。课件显示的文言知识没有系统的归纳,组长也没有详尽的讲解。他的声音很小,学生在下面开始沉不住气,一片嗡嗡声,这样的课堂显然是没有效果的。在另一堂作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小组合作开展得非常成功。教师将全班分为八个小组,全部作文描写班上一个特指的学生,小组的任务是给别的小组的作文写评语。由于人物是熟悉的,作文的作者也是熟悉的,要评价的话有了可观性和趣味性,整堂课的气氛非常热闹和融洽。
二、授以自主学法,打好小组合作学习互动的基础
“授之以渔”是充分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勾画圈点读书法”和“生疑发问读书法”,或自己总结创造的学习方法。“勾画圈点读书法”既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传统有效的读书思想的体现,是深入读写之基础,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起点,因而必须重视。“生疑发问读书法”是教给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问并进一步有效读书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学贵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发现一个真理更重要”,读书须在无疑处有疑,有疑处解疑。善于求异并进而发问,才能使学习进入深层次的理解。除此之处,学生平时学习中所自创的学习方法,也是适合于个人、有利于互相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随文批注法、多角度思考法、逆向思维法等。这些多样而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它需要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以熟练运用,并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利器。
三、展示学习成果,出现问题及时补救追踪
1.教师应根据分组学习的情况和教学目标选好讨论的内容与形式,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学习成果。内容可以是小组讨论的成果与疑难,也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或者读、说、写的侧重点。形式通常有三种:
(1)汇报式。可以是小组代表汇报,也可以各组按序汇报;可以是整体汇报,也可以是局部汇报或择要汇报。
(2)交流式。参加交流的人员包括后进生、小组讨论时持保留意见者、教师巡视时发现并指定的典型问题和答案的持有者。
(3)辩论式。汇报交流过程中对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引导辩论,在应得出一致意见的问题上力求得出一致意见,在允许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不要强求一致,要鼓励学生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要鼓励创见。全班讨论时,教师要做好引导、沟通的工作,善于捕捉语言文字的语感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感情,使他们运用直觉思维去感受,通过读读、说说、议议、演演等多种形式学习语言文字。要注意以读为本,让学生潜心读书,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
2.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追踪。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要敢于正视,不要回避,并在课后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补救,确保教学效果。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互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因此,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一定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通过适当的合作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
一、小组有效交流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1.合理分组。要使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合理分组是关键。小组的构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一般将全班分成8—10组(每组7人)较为合适,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小组成员共同为本组取个很有个性化的名字,如“我心飞扬队”、“无敌队”、“光电组合”等比较具有学生时代特征的队名,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长的位置可以由其所在的小组自行选出,也可以采取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的形式。组长应具有向心力和凝注力,尤其是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2.合理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各个小组组内的成员分工一定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也一定要分清楚。首先,分给小组的任务应符合他们的实际能力。如在一堂语文展示课上,教师讲授文言文《赤壁赋》阅读。他将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任务分给了一个小组,那个组的组长很紧张,忙乱地将课件进行演示。课件显示的文言知识没有系统的归纳,组长也没有详尽的讲解。他的声音很小,学生在下面开始沉不住气,一片嗡嗡声,这样的课堂显然是没有效果的。在另一堂作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小组合作开展得非常成功。教师将全班分为八个小组,全部作文描写班上一个特指的学生,小组的任务是给别的小组的作文写评语。由于人物是熟悉的,作文的作者也是熟悉的,要评价的话有了可观性和趣味性,整堂课的气氛非常热闹和融洽。
二、授以自主学法,打好小组合作学习互动的基础
“授之以渔”是充分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勾画圈点读书法”和“生疑发问读书法”,或自己总结创造的学习方法。“勾画圈点读书法”既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传统有效的读书思想的体现,是深入读写之基础,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起点,因而必须重视。“生疑发问读书法”是教给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问并进一步有效读书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学贵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发现一个真理更重要”,读书须在无疑处有疑,有疑处解疑。善于求异并进而发问,才能使学习进入深层次的理解。除此之处,学生平时学习中所自创的学习方法,也是适合于个人、有利于互相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随文批注法、多角度思考法、逆向思维法等。这些多样而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它需要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以熟练运用,并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利器。
三、展示学习成果,出现问题及时补救追踪
1.教师应根据分组学习的情况和教学目标选好讨论的内容与形式,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学习成果。内容可以是小组讨论的成果与疑难,也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或者读、说、写的侧重点。形式通常有三种:
(1)汇报式。可以是小组代表汇报,也可以各组按序汇报;可以是整体汇报,也可以是局部汇报或择要汇报。
(2)交流式。参加交流的人员包括后进生、小组讨论时持保留意见者、教师巡视时发现并指定的典型问题和答案的持有者。
(3)辩论式。汇报交流过程中对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引导辩论,在应得出一致意见的问题上力求得出一致意见,在允许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不要强求一致,要鼓励学生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要鼓励创见。全班讨论时,教师要做好引导、沟通的工作,善于捕捉语言文字的语感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感情,使他们运用直觉思维去感受,通过读读、说说、议议、演演等多种形式学习语言文字。要注意以读为本,让学生潜心读书,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
2.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追踪。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要敢于正视,不要回避,并在课后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补救,确保教学效果。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互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因此,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一定能焕发出新的活力。